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松香业的发展提出不同的战略。陈鸿婷等(2006)对松香企业垂直一体化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结合林业生产特点,指出走松林松香一体化道路是松香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王瑾等(2007)提出松香业需要形成“育林—采脂—初级生产—深加工—研发—营销”的产业价值链,调整改变传统产品结构,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张樟德(2008)在分析中国松香业生产、技术、产品等方面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松香企业要保持生产经营的稳定,必须走“林、脂、产”一体化道路,建立企业自有原料林基地。同时,产业一体化道路正确引导林业纸产业的实践和研究。基于以上探讨,结合本研究前面的实证很规律探析,本研究主要围绕松香生产环节提出中国松香业“林—脂—产—销”价值链一体化的规模化经营路径设计。
价值链理论是美国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战略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价值链是指一个企业从创建到投产经营,包括了一系列环节和活动,从价值形成过程来看,各个环节的活动中都既有投入,也显示出价值增加,故这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环节就结成一条价值链,也称为活动成本链。而每一项增值活动或者经营管理活动就成为该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从图6-1中可以看出,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构成由下部和上部两部分组成:下部是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生产经营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等六个方面。上部是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等四个方面。技术既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技术,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开发管理;采购管理既包括原材料管理,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
图6-1 价值链及其构成
Fig.6-1 Thevaluechainanditscomposition
规模化经营价值一体化的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一个环节的变动可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其作用与其在价值链上的位置相关。根据产品实体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流转程序,企业的价值活动可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是上游环节,上游环节的中心是产品,而成品分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是下游环节,其中心是顾客。
在经历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各个产业均处在养精蓄锐、结构调整、恢复调整时期,松香业的调整亦是与宏观经济的波动相辅相成。中国松香业在行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是松香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目标,而价值的增加需要松香业整体规模化效率的提高,这种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各个环节资源的合理配置,离不开各个环节附加价值的提高,从而才能带动松香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从而在国际竞争中才能争得定价权。因此,本部分将围绕松香业生产设计提高松香业规模效率的“林—脂—产—销”价值链一体化增值路径。(见图6-2)
图6-2 “林—脂—产—销”一体化价值增值模式
Fig.6-2 value multiplication mode of“forest-rosin-productionsale”integration
6.1.1 提升林地规模效率,规模经营松林资源
可供采脂的松林资源是“林—脂—产—销”一体化的价值之源,是松香业价值增值的起点。松林资源有效经营是松香业持续有效经营的源泉。
6.1.1.1 建设规模化采脂松林基地
我国松林资源丰富,不同的林地有不同的用途,用材林面积较大,占松脂资源面积的52.1%,防护林次之,占44.2%,马尾松、思茅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的用材林面积均占到了该树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例如政策规定“天保”工程的松林不能用于采脂,所以可用于采脂的经济松林资源相比较于较高的森林覆盖率来说数量偏低。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可通过建设规模化采脂松林基地来保证松香的原材料来源,提高松林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政府开放部分松林以保证松林的整体效益。松树正常的分泌并不会影响松木的生命和生长,所以生产松香并未消耗松林资源,相反可提高松树自身价值。例如胸径为20cm的松树木材产量约0.22立方米,其价值仅为150元左右。若进行松脂采割,其每年可生产出松脂产量约5kg/棵,若松脂价格为6元/kg计算,则该松树每年松脂收入可达30元,按采脂10年计算,一棵松树10年的采脂收入就可达300元,是其松木价值的2倍。产脂越往北方,采脂工作开始得越晚,结束得越早,其中云南、海南全年均可采脂。由于采脂大大提高了松树的价值,许多农民十分珍惜采脂松树,不砍伐采脂松树,也不轻易砍掉松树改种其他树种。还有部分个人和企业以采脂为经营目的而大片种植松树。一些松香厂为了有稳定的松脂来源,也建设其松林基地。同时,松香有助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例如广西每年从事松脂生产的约30万农民,每年该部分农民收入约25亿元,人均年采脂收入8000多元。松林资源的规模化经营对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事业和解决三农问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6.1.1.2 通过松林新树种引进和种植模式的推广提升松林的价值
松脂价格除了受松香及其下游市场的影响外,也受树种的影响,不同树种松脂的价格业不一样。一般而言,湿地松松脂价格要高于马尾松松脂,这主要是与松节油的得油率及松节油中蒎烯的含量等有关。以马尾松为例,生产1t松香需要1.3t松脂。湖南马尾松良种基地入选第二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其1.5代种子园是目前湖南省投产的最优良的马尾松种资源;2代种资源是全国最高世代的马尾松种资源,有助于实现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因此,以科研为核心展开产脂松香新树种的研发和松林种植模式的尝试,并设立实验园进行试点,从而错开由于季节或者树种不同而造成的松脂采伐的淡季和旺季,以保证松香生产的稳定性。
6.1.1.3 松林区域化规划,提升松林产值效率
由于受价格变动和政府临时征地等政策的影响,松林承包商的积极性不稳定,松林资源如果仅仅依靠农户或者承包商自发的行为进行松脂的采割是不符合松树生长的客观规律的,在林脂矛盾日益加剧的现状下,企业由于旧脂的掺杂导致松香达到特级和一级质量的松香量下跌明显。松林可通过统一经营和统一采割来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统一定价公开价格,延长松树的采脂寿命和采脂期。松林资源由各地政府统一规划和配置,各省市松香生产企业拥有具体松林地段的松林自主采脂权,在松树长到胸径18~20厘米时进行松脂采割权的拍卖,给定企业可采割松脂的年限10年,限定每年的产脂量。松树单株脂产量因树种品系、树龄、生长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以及采脂技术等有很大差别。马尾松、云南松用常规方法的单株年产质量为3~5千克,湿地松为10~12千克,思茅松为4千克,南亚松8~10千克,松脂的采集周期为15~20天。通过对规模化松林基地的松木棵数的统计来量化产脂量的范围,从而为松林可延续性价值的提升提供了保证。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经过38家投标者激烈竞争,青原区白云山林场20个标的湿地松采脂权以317万元成交,比起拍价多卖125万元。
6.1.1.4 国际松林基地林的建设
在建设规模效率的国内松林基地的同时,要开发国际松林资源,建立国际松林基地。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南部松林资源聚集区毗邻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松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尤其是越南的马尾松和南亚松覆盖率高,在日益增长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形势下越南具有相对便宜的劳动力优势,同时越南的采脂技术水平落后于中国。因此可在松香龙头企业或者有对外业务的企业的带领下,对贸易国进行跨国经营和合作,各取所需。一方面为海外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之路,输出了技术,另一方面为中国松香业原材料来源提供保证。选择优质松林满足国内“林—脂—产—销”一体化中松林规模化经营的需要,为中国松香海外直接投资设厂提供保证。这需要国家在松香业的对外沟通和合作政策和方针中积极引导。
6.1.2 松脂生产价值的提升是松香业规模化经营的基础
在国内外松林基地建设基础上,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提高松脂采割的效率,改进物流配置资源的效率,形成松脂供给的区域集中化,这是松香业规模化经营的后续价值提升的基础。
6.1.2.1 脂农采脂技术标准化是松脂质量的保证
脂农的采脂技术直接决定了松脂采集的质量,决定了在上游松树自主采脂量限定的条件下企业如何获得最大产量,从而获得最佳收益。脂农技术水平的高低与企业规模化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相关,松香生产阶段的规模化要依赖松脂质量的提高,而采脂技术是关键。云南普洱市卫国林业局举办大规模松脂采割技术培训,应对超强度、掠夺性等违规采脂行为,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思茅松森林资源,确保松脂采集科学、规范,保护好国有森林资源茁壮成长,取得《采脂技术技能培训合格证》的从业者方可上岗采脂作业。此次松脂采割技术培训,卫国林业局出资10万元,参加培训采脂户不收取任何费用并发放教材。培训内容涉及松脂采割技术规范、思茅松育苗造林及抚育管理、森林火灾扑救安全防范常识、林政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等知识技能。故而应形成采脂技术培训点适应松林区域集中化的规模经营模式。
6.1.2.2 松脂物流规范化是松香产品保持价值的手段
要提高松香业整体的配置效率,改变配置效率不高的现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最优效益,松脂物流的规范化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保证。松脂储运的合理化能减缓松脂的氧化速度。松脂收集之后,应装于不漏油的非铁制容器或水池中,加水加盖,保养水需超出脂面10~20厘米,且每月更换一次。松脂装置好之后放在阴凉处,避免日晒雨淋和尘土混入。出售松脂时,一般需要先将松脂装置在塑料容器或塑料袋、编织袋中,用汽车或手拖车运输至工厂的松脂收购点。工厂在收脂的过程中,视松脂的外观、含油量、杂质和水分等情况进行扣杂,松脂颜色越浅,松节油含量越高,水分和杂质越少,松脂的质量就越好,则扣杂越少。松脂采割、储存、运输应加强物流管理。国际物流公司逐步参与到松香业的物流管理中,但是在调研中更多的物流公司关注的是松香初级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物流管理,而对松脂的储运等物流环节投入较少,应在政策引导下,松脂供给方制定相关政策,配置合理的松脂流通物流管理模式,物流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松香保值增值的基础,从而由松脂原料配置效率的提高来提升松香的规模效率。(www.xing528.com)
6.1.2.3 价格引导松脂库存
利用价格的波动引导松脂库存,设立松脂价格机制信息部门,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化,减缓不对称信息给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加强市场自由流通,从而消除松脂囤积现象,有效价格的引导作用,从而使松香业原材料供应环节保证松脂的质量。
在松脂价格中,脂农的工资占据松脂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松脂采割是需要劳动者消耗大量的体力,劳动力成本在逐年增加。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的青壮劳动力向乡镇与城市转移,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减少,现在农村普通劳动力临时日工资都在100元左右,但割松脂的日工资要达到此水平,松脂价格至少要到8 元/kg,加上中间流通环节与损耗,松脂价格低于9元/kg基本到不了松脂加工厂,2010年实际的市场行情证实了这一点。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将使松香价格的底线逐年提高。
价格的暴涨暴跌引起松脂供应商时抛时囤,这必然造成松香生产的不稳定,新旧松脂混杂,从而影响松香质量,影响松香的竞争力。因此政府和行业协会及相关松脂电子交易平台可通过价格机制引导松脂市场供需平衡,增强价格的透明度,引导松香企业由从供应商和脂农松脂采购向林脂产一体化方向转化,从而减少松脂环节的谈判成本,提高利润回报率,从而从源泉保证松香产品质量,为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奠定基础。
6.1.2.4 松脂生产区域化和集中化
中国松脂的生产和松香生产企业的分布基本一致,松脂以七大主产省份为核心向周边扩展和延伸,区域化和集中化趋势明显,为松香的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地势和贸易环境,因此便于政府和行业协会对松香业的引导和管理。2012年在松香行业发展不景气的环境下,部分松香生产规模较大企业在逐步并购松脂生产小厂和松脂供应商,这是行业进行整体资源整合和经营方式变更的契机。运用运筹学“最短路径法”进行松脂资源在各个松香生产企业的配置,划定各个林场输送松脂资源的范围,形成以某个地区为中心的辐射状的松脂资源的集中化管理。松脂生产的区域集中化是松香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必然条件。
6.1.3 松香生产环节规模效率的提高是关键
6.1.3.1 科技进步是价值增值的核心
松香生产规模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松香业的关键内生变量的影响。海默曾提出垄断优势理论,是指企业拥有的或能够获得的外国企业所不具备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生产秘诀等可以转让的所有权,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营销技能和规模经济等不可转让的所有权,构成了企业的垄断优势。中国松香业要摆脱低层次竞争优势的制约必然要形成行业的垄断优势,这需要行业走依靠科技进步增值行业整体价值来推进规模化经营之路。首先,逐步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逐步更新换代国内的设备;其次,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出发,进行松香产品的研发和松香生产技术的研发,这种研发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因此可以构建企业与研发一体化的科研模式,在松香生产产量前10名的企业直接设立研发实验室,做到教研与实际企业运用的结合,减少中间环节,使得科研能迅速转换为生产技术,科研来带动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再次,要提高科研成果转换率,要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由科研中心直接为企业提供松香生产加工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企业管理者运用相关奖励政策来推动科研和技术的进步。
6.1.3.2 推动松香产品的价值增值
中国松香业整体产品附加价值不高的状况决定了松香产品国际竞争优势日益呈下降趋势。因此,推动松香产品价值增值是实现松香业规模效率提高的载体。一方面通过科研来满足下游松香应用产业对松香产品品种要求多样化和深加工产品的需求,从而提升松香产品整体质量;另一方面,要延长松香产品的生命周期。美国等国家已先后开发了100多种型号松香的深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可比原料松香提高2~10倍,甚至20~30倍,深加工利用率接近100%。
在科技推动产品附加价值提高的基础上,延续松香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弗农提出,认为与生命体一样,产品也存在诞生、成长、消亡的过程。第一阶段称为创新阶段或称为新产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松香企业要通过在国内生产研发各种类型的深加工产品,进而将新产品销售出口到国际市场,满足国内和国际下游企业对松香深加工产品的需求。而这是我国松香产品的薄弱环节。第二阶段是产品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松香业对产品生产形成规模,企业逐步进行规模结构的调整和经营能力水平的提高,以预防竞争对手特别是模仿者的竞争,减少价格弹性增大给产品营销带来的影响。目前巴西、越南等国的松香产品逐步替代了我国部分国际市场,石油松香的优势也日益凸显,因此中国要调整产品结构,将科研含量低的松香产品逐步向巴西、越南等松脂资源丰厚的国家转移生产线,探寻低成本劳动力价格,以降低经营成本,内部化松脂资源,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第三个阶段是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阶段。对于技术逐步扩散和产品销售市场较为成熟的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价格竞争是这个阶段产品竞争的主要形式,成本要素成为影响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第二个阶段的基础上,松脂资源的保证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为松香初级产品的价格竞争准备了条件。因此可将松香初级产品的生产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放在低成本国家进行,例如越南,然后再逐步将市场成熟的松香产品生产线转移到低成本、低收入国家,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产品生产的规模效率。因此对于中国松香初级产品要逐步寻找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通过资源的内部化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初级产品的配置效率;对于中国松香深加工产品要在保证初级产品质量前提下,不断创新和研发新松香产品系列,提高深加工产品的技术效率,以应对国际松香市场的竞争,这是中国松香业争取国际定价权的载体,是产品结构调整的关键。产品品种的规模化经营是中国松香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并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形式和载体。
6.1.3.3 松香生产集中化是规模经营的方式
化零为整,兼并重组,集中生产深加工产品是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松香业亦是如此。中国松香企业前10名的产量总额占松香总产量的比例尚不足40%,而出口企业中,广东林产、广东农垦、关东土产、中土三里、广西顺利、楚雄森源等前10家企业的松香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60%以上,前15家则占到70%以上。松香深加工产品出口情况也相对比较集中,阿莱斯、德庆基信、封开瀚森、怀集东邦、梧州日成、南宁利通、云内森源、厦门荒川等前15家已占到出口总量的70%左右(广东林产工业总公司,2012)。中国松香出口企业的集中化与生产产量的分散化形成鲜明的对比,生产企业近几年的兼并重组体现了该行生产的集中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由行业龙头企业带动行业获得国际市场地位的形式日益显现。国际松香生产也呈现此特征。2006年美国翰森公司收购了阿克苏诺贝尔的松香业务,成为世界松香生产的超级企业。而阿克苏诺贝尔年产松香7万~8万t,是世界最大的松香树脂公司,该公司工厂遍布欧洲、美洲和亚洲。起初其由荷兰AKZO-NOBEL与瑞典EKA-Chemical合并而来,之后又收购了韩国东城化学的松香业务和葡萄牙的Nares公司(张樟德,2008)。因此,中国松香行业生产可通过松脂资源集中化、劳动力资源集中化、出口贸易集中化等相关战略整合资源优势,突出企业的差别化优势,降低成本,增加行业整体价值,提高行业规模效率。松香出口前15位的企业可利用出口优势引导国内松香市场的发展,加快小规模企业的兼并重组,带动地区松香生产的集中化,从而夯实松香业的整体经营能力和实力,增强整体的竞争力,形成松香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6.1.4 “销”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路径
从需求角度看,“销”可推动松香业规模化经营。“销”即“销售”或“贸易”,按照区域可划分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两类,也可分为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可分为易货贸易和非易货贸易。在前面“林—脂—产”价值链增值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销售环节的增值是规模效率提高的途径。
6.1.4.1 信息有效传递依赖于贸易模式的转换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林业产业贸易模式的发展和推进是实现该要求的重要路径。而松香业正处在由“小、散、乱”的产业结构布局向规模化经营效率提高转换阶段。规模化经营效率的提高不仅要通过资产、劳动力等方面量的积累,而且需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本、融资能力等方面进行效率模式的探索,以使松香业规模经营发生质的飞跃。松香业结构的调整亟待引入新的贸易模式。而现货电子交易模式的引入为松香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思路。因此,分析松香业贸易发展理论依据,指出不对称信息制约我国林业规模结构调整,提出林业产业现货电子交易模式对林业转型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引导松香业规模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1)贸易模式转变理论依据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林产品贸易量迅速扩大,我国林业产业的贸易模式主要以传统商品贸易为主,现货电子贸易模式也在近几年逐步兴起和发展。贸易模式从根本上是经济学供需基本原理的表现形式,不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不论是垂直贸易还是水平贸易,不论是产业内贸易还是产业间贸易,均离不开供给与需求要素的影响和制约,贸易模式的改变亦是由供需影响要素引起的。消费者最大的目的是追求效用最大化,除了价格之外,消费者的偏好、相关产品等要素的转变会制约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供给者即企业或企业则追求利润最大化,亦受除价格以外的企业生产技术、成本等要素的影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想状态是企业和消费者希望实现的绝对公平,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却是现实存在的,这些市场供需不公平,资源配置和利用不能达到最有效的组合。究其根本原因是制约供需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故而完全竞争市场是理想化的。不对称信息会导致竞争性市场的无效率。
不对称信息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能产生委托—代理问题、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问题。这是在197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继而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信息经济学认为:市场中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通过信息传递获益,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市场信号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在商品经济中,信息主要反映在价格上,价格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中心。不对称信息会导致市场失灵。
假定有两类松脂,即纯新松脂和新旧混杂松脂,并假定买卖双方都知道两种松脂的质量的高低。则会出现图6-3a和b两种市场。在a图中,SH和DH是新松脂供给和需求曲线。同样,b图中的SL和DL分别是新旧混杂松脂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在任何给定的价格下SH高于SL,因为新松脂质量高于新旧混杂松脂,需要更高的价格才能使供需双方愿意达成交易。同样,DH高于DL,买主愿意为高质量的新松脂支付更多。如图所示,新松脂的市场价格是12 000元/t,新旧混杂松脂价格为10 000元/t,各类松脂出售数量是20万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