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社会转型背景下报纸舆论引导问题

解决社会转型背景下报纸舆论引导问题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文风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三种语言“痼疾”,都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和我们不合时宜的新闻理念及舆论引导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克服这些语言现象,是我们当前转变文风迫在眉睫的任务。8时30分许,代表们抵达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有的新闻稿简直就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公文,只是在前面安上一个貌似导语的头。

解决社会转型背景下报纸舆论引导问题

第一节 文风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三种语言“痼疾”,都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和我们不合时宜的新闻理念及舆论引导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克服这些语言现象,是我们当前转变文风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华而不实的宣传语言

新闻语言宣传化其实是苏联舆论引导模式留给我们的“遗产”,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经过30多年的新闻宣传改革,这种状况早已得到本质性的改变。但是,新闻语言宣传化的现象在我们大部分报纸上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在时政报道中更加突出。而特别在一些重大会议、重大活动的报道中,甚至到了“写政治新闻为什么像编样板戏[2]的地步。李希光还尖锐地将之称为“令人麻木和窒息的宣传语言”[3]。检索一下历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几乎每年都能看到这样一些语句:“神州三月,春回大地。盛会的人民大会堂红旗招展,万人大礼堂内华灯璀璨。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正中,两侧是10面鲜艳的红旗。”[4]谁都知道咱们中国每年3月自然会春回大地,这跟全国“两会”的召开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吗?

再看刊载于2008年3月6日某省委机关报的一篇大会侧记:《希望荡漾满眼春——××(省)代表出席全国人大开幕侧记》。

清晨的阳光洒下一地金黄,退去春寒的北京暖意融融。3月5日,时针刚刚指向8时,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的××(省)代表在驻地乘车。8时30分许,代表们抵达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

迎着晨光的人民大会堂愈显庄严,高悬的国徽更加夺目,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鲜艳。今天,这里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69名××(省)代表健步走来,从今天起,他们将在未来的14天里,与全国各地的2900多名代表共同履行神圣职责,共谋科学发展大计,共议社会和谐良策。

……

先说“希望荡漾满眼春”,也许我们都读惯了这种高度文学化、十足宣传味的新闻标题,但这种几乎没有任何信息含量的语言,能真正吸引受众吗?能真正达到宣传或者“说服”的效果吗?再看报道的前面整整三段,除了一堆华丽的形容词,又传达了多少实质性的信息?

新闻语言必须准确平实。新闻的使命就是客观真实地记录新闻事实,要承载某种宣传任务也必须让事实本身去说话,这就要求语言必须是准确平实的。准确就是要求精确地、实事求是地还原新闻事实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重要细节。平实就是要求简洁、明快、质朴,不拖泥带水,不搞噱头,不拖“花腔”。

其实,对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早就证明了,新闻作品的宣传意图表露得越强烈,受众对宣传的抵触、抗拒心理也就越强烈。所以西方早就有所谓“藏舌头”的艺术,就是尽管记者对受众带着某种说服意图,但他要千方百计地在语言的表面把这种意图隐藏起来,而让新闻事实本身去说服受众、打动受众。所以,他们尽可能把新闻写得看起来很客观、公允、朴实,把“舌头”藏起来,反而能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我们很多人却习惯于用高八度的宣传语言,好像生怕人家不知道你是在搞宣传。很多人潜意识里其实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旗帜鲜明地反映记者的政治立场,才能体现记者的忠诚。殊不知这样做传播效果、说服效果都很差,根本没有真正承担起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使命。这样的“忠诚”除了自欺欺人,另外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www.xing528.com)

二、盛气凌人的训导式语言

许多时政报道和新闻评论总是充斥着“必须”“务必”“一定要”之类的词汇,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似乎受众理所当然是作者教导甚至是训斥的对象,或者是把写新闻当作“长官”在下行政命令。某省委机关报就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连续发表了5篇特约评论员文章,其中第一篇是谈认识工作意义的,在7个自然段中提出了3个“我们必须”、2个“我们要”:“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打好文化建设的主动仗”“我们必须把提高××(省)的文化软实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在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促进××(省)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精神……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思想舆论氛围,把培育创新文化贯穿于文化建设各方面”“我们要紧抓历史机遇,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成为引领××(省)新一轮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后面5篇共有23个自然段,有17个自然段都是以要做什么什么起句的,如“要着力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要着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这一亮点”“要着力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要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要着力抓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编辑部策划这组新闻评论,本意是很好的,是要让全省几千万群众都投入到省委部署的文化大省建设中去。但这是写给普通群众看的新闻评论,通篇用这种说教的口气,群众会爱看吗?会接受你的“谆谆教诲”吗?有几个人能硬着头皮把你的整篇大作细细读完?

要克服这种状况,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记者和编辑时时记住,在极“左”年代,每个单位都会安排政治学习时间,强迫所有公民都要通过读报来接受政治教育,所以不管报纸多么盛气凌人,也不怕没有人读报。可是,经过30多年的时代变迁,现在报纸早就是依靠受众自愿掏钱买的。受众对掏钱买什么报纸,买了报纸读哪些文章,都具有完全的选择权。谁愿意掏钱买训斥呢?所以,再用这种盛气凌人的训导式语言,受众就会用拒绝购买和拒绝阅读来回敬你,你还谈何舆论引导的能力?

今天要想真正引导社会舆论,不但要在语言上学会平等待人,而且要增强自己是公众服务者的意识。前者就是要在和受众平等讨论中引导舆论,后者则是要在服务公众中引导舆论。体现在语言风格上,就是要多用那种设身处地想办法、推心置腹提建议的口气。

三、呆板乏味的公文式语言

大量运用呆板的公文式语言,是当前新闻写作的又一大弊病。公文和新闻阅读对象不同,功能各异,语言风格自然也不同。可有的人就是习惯于用会议纪要或者工作总结的语言写新闻。有的新闻稿简直就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公文,只是在前面安上一个貌似导语的头。请看某省委机关报关于该省政府常务会议的一篇报道:

2月10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立法工作计划草案。

会议指出,搞活流通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扩大消费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完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高度重视农村的消费问题,深挖市场潜力,努力构筑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充分发挥供销社在扩大农村消费中的作用,探索不同模式的农村社区流通和生产生活服务,提高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水平。要加强流通平台的建设,高度重视猪肉蔬菜棉花等物资的储备。要加快完善城市商业服务功能,改造提升城市中心商务区,培育发展城市区域商业中心,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商业建设,积极推进特色街区建设。要积极推进城乡消费升级,促进城市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努力扩大汽车消费,继续加大“家电下乡”推广力度,保证下乡家电的质量,搞好售后服务。要创新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要进一步促进流通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支持中小商贸企业发展。要搞好市场运行监测与调控,切实改善消费环境

会议确定,省政府2009年立法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努力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重点突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节能减排、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立法项目。年内安排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和省政府讨论并确保完成的重点立法项目20件,其中地方性法规6件、省政府规章14件。

诸位请想,难道一次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内容真的就停留于重复这些绝对正确的大道理、大原则吗?这是不可能的。作为政府常务会议,肯定会决定、协调、处理有关议题的许多具体事项,而对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如何安排和处理,恰恰是受众高度关注的。可是,我们写会议新闻就是习惯于对这些受众高度关注的内容视而不见。这种用呆板的公文语言写新闻的习惯,其实是“官本位”的传统和“总体性社会”的管理模式留给我们的“遗产”,到今天该是彻底摈弃的时候了。

克服新闻语言公文化的毛病,一是要学会抓受众关注的信息,并在语言表述中让它“跳”出来。这就是公文语言和新闻语言最大的差异。公文语言讲究周全,新闻语言则要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突出受众关注的信息,也就是讲究新闻性,突出新闻眼。二是要学会多运用群众的语言。三是要学会故事化的叙述方式。“越有故事性的,就越有生命力。”[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