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2.3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去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和高碳经济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人类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才是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新选择。纵观各国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我们发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推动。因此,碳排放交易机制是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3 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去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和高碳经济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人类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才是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新选择。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早在1972年罗马俱乐部就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报告,该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传统的高能耗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行的,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呼吁各国应该将资源环境管理作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各国应当主动承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责任和义务。之后,为履行节能减排的国际协议,各国政府都积极投入到二氧化碳减排的国际谈判和合作中,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等角度探索碳减排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减排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真正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而努力。纵观各国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我们发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推动。

1)发达国家所承担的碳排放刚性制约促使其改变能源使用方式

《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节能减排作出了硬性规定,要求在2012年之前完成各国在碳减排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在客观上加速推进了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为此,能源使用政策成为发达国家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包括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使用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化等。英国作为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国家,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提出了很多政策目标。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主要是从能源结构入手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出的办法主要是:①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②调整能源政策,如对能源产品进行征税以促进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③强调科技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④全方位节能减碳,主要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认为,碳排放总量的刚性约束促进了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2)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压力与挑战(www.xing528.com)

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建设过程之中。为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中国家承担了大量发达国家高碳产业的转移,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环境问题,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处于“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例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与温室气体排放国,在2007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达到全球的18%,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各主要成员国就《京都议定书》时代的碳减排目标和各国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了讨论,要求各国在2012年前完成第一个承诺期的节能减排目标。会议提出的“巴厘岛路线图”,主要是指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美国目前是最大的碳排放国,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全球的1/4,必须承担减排的责任。但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发展权和排放权的艰难选择。一方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施加了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认识到高能源、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是不可行的,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受到技术、资金、制度及政策等方面的限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很难实施。不过,目前发展中国家也正朝着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前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3)碳排放交易机制给低碳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形成的触点,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3点:一是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即发达国家由于过去排放了较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上技术水平与资金优势,应该首先承担碳减排责任,发展中国家由于正处于经济发展期,其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将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发展水平的低下决定了其还不具备减排能力,因此,发展中国家暂时不承担减排责任;二是明确了全球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即在2008—2012年,全球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比1990年减少5.2%;三是构建了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即联合履行(JI)、清洁发展机制(CDM)与排放权交易机制(ET)。排放权交易机制使得各国或国内企业之间能够进行碳排放权的交易,既能将碳排放总量控制在一定水平上,同时也可以促进排放者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国际上已经成立了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欧洲碳交易市场,从2005年正式成立到2007年的短短两年时间,很多欧洲的厂商参与到碳交易市场中,二氧化碳交易价格从每吨7欧元涨到21欧元。2008—2012年期间每年的全球碳排放总量为7~13亿吨,由此带来的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已达到140~650亿元。因此,碳排放交易机制是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