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电视艺术美育功能研究:广义的美育功能

中国电视艺术美育功能研究:广义的美育功能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与美育的功能是一致的,也是美育功能的组成部分。广义的美育功能包括培养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全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朱光潜先生指出,审美趣味要纯正、健康,但不可褊狭。

中国电视艺术美育功能研究:广义的美育功能

第二节 广义的美育功能

我们所谈的电视艺术美育,其实是宏观美育的一部分,电视艺术美育具有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引导社会舆论、陶冶情操、塑造完美人格的功能,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这与美育的功能是一致的,也是美育功能的组成部分。

以审美的方式教育人,审美地对待人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是美育的根本性质,促进审美个性的全面发展是美育的根本目的。广义的美育功能包括培养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全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

一、培养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审美理想是人们向往追求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审美情趣,指导着人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美育的首要职能就是要帮助人们建立高尚的审美理想。当今时代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人都在张扬自己的个性,但审美个性却被大众文化雕琢得平均而又平庸。因此,我们提倡培养高尚的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是现实和理想的统一。人们在审美实践中,往往觉得现有美的东西不够完美,于是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想出完美的、理想的境界。这至善至美的境界,不仅反映了现存的客体,也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充满激情的想象。审美理想渗透着强热的情感倾向,是主体在情感炽热的情况下用想象编织的美的蓝图,它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审美理想是审美的最高点,它渗透于审美感受中,使主体按照它的样子去选择对象、感受对象和评价对象。高尚的审美理想引导主体去欣赏一切真正美的东西,摆脱一切落后和低俗的东西。相反,庸俗的审美理想则使人境界低下,以丑为美。高尚的审美理想还能激发起人们创造美的热情。爱因斯坦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1]正是高尚的审美理想,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不断进取、创造美的生活的精神支柱。

审美理想在个体那里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长期有意识的培养和陶冶。审美理想的树立需要审美主体多参与审美实践活动,特别是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活动。艺术是人的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优秀作品中洋溢着高尚的审美理想,最能打动人和启迪人。

审美情趣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倾向和爱好,它受审美理想的制约,既有社会群体的一致性,又有个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审美情趣有广博和褊狭之分、高雅与庸俗之别。培养广博而健康的审美趣味,对美的欣赏和创作有积极作用。审美情趣是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情感性评价。一个人审美趣味的形成与他自身的心理素质、个体生活环境及文化教养密切相关。审美情趣的多样性是一种生动的审美现象。审美活动总是带有个体的主观倾向性,人的爱好不能强制,承认审美情趣的多样性与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并不矛盾。健康的审美趣味也不是审美主体与生俱来的,它同样需要训练和培养。理论上的疏导固然重要,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审美活动的熏陶。美学老人朱光潜说:“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2]这就是说,健康的审美趣味是对作品深刻内蕴和精湛技巧的专注,而不是低层次的猎奇。

而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就要多接受艺术熏陶。朱光潜先生指出,审美趣味要纯正、健康,但不可褊狭。他说:“纯正的趣味必须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诗的佳妙,就不能充分真确地欣赏任何一派诗的佳妙。趣味很少生来就广博,好比开疆辟土,要不厌荒原瘠壤,一分一寸地逐渐向外伸张。”[3]广博的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求审美主体广泛接触各个艺术门类、各种状貌特征的美,各种风格、各个流派的作品,开阔眼界,丰富审美品味。

二、培养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作为人的审美活动的前导和指向,制约着人们的审美期待、审美注意和审美选择,而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及其动态机制则使人产生具体的审美感受和形成美的创造。审美心理结构是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是审美主体各种心理因素的功能结构。审美心理主要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通感和理解等。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指敏锐的审美感知、丰富的审美想象、活跃的审美情感及领悟式的审美理解及其和谐运动

敏锐的审美感知是审美感受的前提和基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4]能够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是在同外部世界的美的事物的交流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离开美的欣赏则无法获得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大自然的景色令人目眩神迷,在对自然美景的流连中,培养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的美感,培养人对对称、均衡、节奏、韵律、调和对比、多样统一等形式美的敏感;在艺术欣赏中,培养人对艺术自然物质层的质感、形式符号层的形式感的独立审美价值的感受能力,培养人透过形式符号进入意象世界的能力,都是美育的重要任务。

审美想象是审美心理活动的枢纽,是审美心理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审美想象以感知为基础,与记忆有密切的关系。通感作为审美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丰富着人的审美感受。既然审美想象在审美心理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培养审美想象就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审美想象,一是要引发受教者丰富的情感,二是要引导受教者多积累形象记忆。情感是想象的活力,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就是在情感的作用下,把对象拟人化、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展开自由想象的结果。对形象的感知和经验记忆是想象的基础,生活经验、审美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艺术修养丰厚,头脑中自然存有多姿多彩的审美意象,在美的事物面前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获得常人难以企及的审美超越。

审美情感是审美活动的动力,也是审美心理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审美过程中,随着人们对对象的感知,相应的情感体验便油然而生。情感又化作其他心理因素的动力,反过来强化感知,给想象插上翅膀,促使理解不着痕迹地深化。审美情感不同于生理快感,也不同于道德的赞许,它是审美主体对从审美对象上体验的情感的回味和对容纳内容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美的回味。美育对审美情感的培养,是促使人超感性情感的塑造。审美情感是一种理想化的情感。我们说美育是情感教育,就是指通过审美活动,使人们获得身心愉快和情感陶冶的满足,培养爱美、珍惜美的情操,摆脱自然欲望的束缚,升华到高尚纯洁的境界。

审美理解,指审美活动中主体逐步认识到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内容和形式的特征及其本质的思维活动。审美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它在生动的创造性想象中,在热烈的情感体验中不着痕迹地进行。审美理解是审美活动由感性深化到理性而始终不脱离感性的心理活动。它指引和规范着知觉、想象的趋势,制约和推动着情感的展开,是整个审美心理结构的理性基础;离开审美理解,知觉只能是浮光掠影地对对象的形式和外观的表层把握,想象也只能是脱离对象审美特征的胡思乱想,审美情感也失去了规范。审美理解的培养首先要做的是理论和生活经验的准备,其次还要根据理解的不同层次采取特殊的训练方法。比如,通过艺术鉴赏,加深对各类艺术特殊的表现技巧和独特的艺术符号、艺术语言的理解。(www.xing528.com)

三、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顾名思义,指审美主体发现、感受、欣赏、评价美的能力。广义的审美活动包括审美创造,因此审美能力包括主体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是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动态表现。主体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健全与否,表现在审美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上,具体地说,表现在能否以审美的态度观照对象,能否敏锐地发现美、感知美,能否正确地欣赏和评价美,以及能否自由地创造美。美育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主体的这些审美活动的能力。

审美态度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欣赏、观照的态度。丹麦文艺理论家勃兰兑斯指出:“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5]可见,审美态度是不同于狭隘的实用功利,也不同于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的。它是自由地以审美的眼光观照对象,这种观照始终不脱离对象的感性特征,而且饱含情感因素。培养审美态度,首先要给受教者提供富有魅力的、适宜的审美对象,不能进入受教者的期待视野的对象再美也毫无意义。其次,还应有意识地提高受教者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品位,“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6]汲汲于功利的人没法有审美的态度。

审美能力包括鉴赏力和创造力。鉴赏力指审美主体对事物的审美特征分析鉴别和欣赏的能力。审美鉴赏既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审美判断;既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认识活动,又是一种情感体验。审美鉴赏力是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的综合表现。审美鉴赏尺度既有个性差异,又有客观一致性。在培养人的审美鉴赏力时,一方面要强调发展审美个性,尊重个人的审美选择和审美爱好;另一方面,要引导、培养受教者具有符合时代、民族、社会要求的审美意识。要引导年轻人弄清楚趋新和求美的区别,不盲目地追风,要欣赏那些既有时代感又有民族特色的真、善、美的东西;要引导年轻人能欣赏各种类型的美,如写实的、具象的现实主义艺术,表现的、抽象的现代主义艺术,等等;要培养年轻人掌握审美鉴赏的规律,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对审美对象的外在美和内在意蕴反复观赏、品味,悟出真意,获得积极主动的审美享受和对对象的中肯的评价。

审美创造力,指审美主体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按照美的规律,在掌握外在对象或物质材料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技巧创造美的能力。人的审美创造力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马克思讲“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的”;高尔基也说过“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7]要培养审美创造力,首先要激发审美主体的创造欲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爱美、追求美,不安于现状,敢于超越,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去创造美的生活、美的艺术;其次,培养审美主体掌握从事美的创造所必需的各种规律性的知识,要有对审美对象内在规律的知识性把握;再次,培养审美主体具备创造美的才能和技巧。技术是技巧的基础,是审美主体支配创作材料的能力,技术在美的创造中得心应手的应用就是技巧。只有掌握了高超的技巧,才能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

四、美育能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

对人的研究表明,人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感性(sensuousness)是指人性中与生俱来的、与生理相关的一些心理要素,如欲望、本能、感知、想象、情感、直觉、潜意识等。这些心理因素往往可善可恶,具有个体差异性。理性(reason)则包括理智、判断、推理价值观等,属于后天意识。感性是理性的基础,并受理性的指导和规范;理性渗透于感性,并依托感性存在于人的身上。世界上不存在纯感性或纯理性的人。作为一种育人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理想的人性,即培养在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从这一目的出发,理想的教育应该既有理性也有感性,并且感性教育是理性教育的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出发才是真正的科学。”我们传统的教育过于偏重理性的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道德的规范,习惯于说教和灌输,这使得我们的教育缺乏情感和个性,难以入情入心,甚至引起学生潜意识的排斥和反感。美育是一种偏重于感性的教育。因此,增强美育,加强对人的感性因素(如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等)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多元的,既有理性的逻辑思维,也有直觉、顿悟等非理性的思维。一见钟情,“突发灵感”,就是指的后一种情况。从这一意义上讲,美育的方式是不那么讲“理”的,但却是有效的,它能弥补理性教育的局限性。美育不仅从感性出发,而且能使感性得到升华。这是因为,人在审美活动中,理性因素总是与感性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从对美的事物感官上的喜爱,到审美理解和欣赏,再到审美创造,直至将美内化为自身的品质,这一升华的过程本身就是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育能使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欲望通过审美获得熏陶和理智的滋养,潜移默化地形成感性和理性意识的交融与和谐,从而培养了健全的人格。从美育的手段来看,具有形象性、艺术性,从美育过程来看,具有愉悦性、情感性;从美育的效果来看,具有实效性、深远性,能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这些都弥补了理性教育的不足。

传统的德育方法比较注重“晓之以理”,总是想把教育者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但效果常常不佳。例如,我们要求学生认识中国的农民,这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说,是十分陌生和抽象的。但是,当他们看到罗中立创作的油画父亲》时,他们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了。“父亲”那饱经沧桑的面容,那如树皮般苍老的双手,那破旧的土碗,那充满哀愁和期盼的目光,都真实地揭示出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风貌。这可能比讲多少大道理都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综上所述,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而又能够促进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教育,这使得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事实上,今天的教育面临着一件使人着迷的任务,即发现如何在理智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赫胥黎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即必须使学生不仅受到最好的科学教育,而且也受到最好的艺术教育。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挑选所需要的一切其他科研成果的果实。”美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就能够完成这一“使人着迷的任务”,它最充分地体现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想。

五、美育能够提升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价值

审美需要是人的生命需要。对美的执著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念的人会去追求美和创造美。真正的美育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教育,一种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生活方式的教育。爱美是人的天性,富于美感的教育是最符合人性的教育,也是最有效的教育。从更广阔和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美育不应仅局限于学校生活,还应渗透于人类整个生活;不仅实施于学校教育,还应包括成人教育和终生教育。美育应当成为一种真正的生活教育,一种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教育。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小康”不仅意味着物质生活的富足,更包括精神生活(包括审美需要)的满足。当今时代,市场经济的确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舒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了现代人情感的冷漠。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的根基从根本上说应该是“诗意的”,“诗意的”生活也可理解为审美的生活。[8]这也是对美与美育的呼唤。其实,艺术教育、美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朱光潜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个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品,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9]生活的艺术家虽然不以艺术为职业,却能够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艺术化的境界,从而愉快地生活,享受生命的快乐。古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0]由于美育所具有的自由性和超物质功利性,使得它能不为世俗的和眼前的功利所遮蔽而发现生命真正的美,引导人们审美地、富有诗意地生活。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教育,它提升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价值,引导人们在对生活的美感体验中去求真、向善和立美。美育通过对人类所特有的生命活动——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使之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驱动,因此,它体现了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是一种高境界的教育活动。

美育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美化人类自身、塑造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美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最终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美育,是以客观世界和人类创造的一切美的事物来美化人类自身的教育。美育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有利于推进21世纪的整个教育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