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美育的性质和特点
如何界定美育的性质,我国和世界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给了我们启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在我国全面推行,而一些发达国家则提出了“态度教育”这一新的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而态度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对人生宇宙有正确态度的教育。这是两种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观念。有鉴于此,对美育的性质可以作如下规定:
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美育通过审美的方式教育人,教育人审美地对待现实、对待人生。美育是一种人文精神教育。
一、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
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归宿,也是人类自身建设的最高理想。所谓全面发展,所谓人性的完整,就是指人既有健全的体魄,又有充实的心灵;既有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又有丰富的情趣,即执著于现世、执著于人生,又能超越现实,向更高的精神境界飞升。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只是在全面发展的培养上,美育与其他教育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具有不同的特点。
二、美育通过审美的方式教育人
美育通过审美的方式教育人。美育的实施媒介是艺术和其他美的对象,它通过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和评价,使受教育者在审美过程中从生理的快适达到心理的愉悦,在幸福、和谐、自由的感受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审美情趣丰富了,审美能力提高了,气质精神得到了升华,人格更加完善,人生态度更加审美化。当然,美育也需要理论上的引导和知识技能的支撑。美学理论、艺术理论的学习,艺术技能技巧的培训对美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美育对人的教育首先是通过审美意象、审美意境对人的感染和陶冶来进行的。理论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都离不开审美实践。
美育是教育人审美地对待生活的一种人文精神教育。所谓审美地对待生活,用海德格尔所欣赏的诗人荷尔德林的名句来讲就是“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生在世,有各种各样的活法:有的为名,上者矫情虚饰、沽名钓誉,成为高蹈的道德主义者,下者弄虚作假,沦为伪君子;有的为利,汲汲于现实的利害得失,受制于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成为利欲熏心的功利主义者。而审美地对待现实,就是把人从庸常的功利束缚中解脱出来,从精神上获得解放,获得自由,进入一种顺应自然、与天地同和的境界。美育就是要通过美的陶冶,使人的情感净化,审美感受能力、想象能力、意志能力等心理因素全面、均衡地发展,使人的精神和心理平衡、和谐、健康,这样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人就可以超越现实的各种诱惑,排除各类限制对心灵的压抑,获得感性生命与理性统一的自由。
三、美育的特点
美育的人文性质决定了美育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美育是感性的。美育通过审美的方式教育人。审美就是对气韵生动的对象直接感受、直觉、体验、欣赏和评价。美育的媒介是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这些美的对象都是具体可感的,直接诉诸人能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懂音乐的耳朵。黑格尔讲“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1]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占据统治地位”,[42]都是在强调美的具体形象性,即感性特征。美育就渗透在对对象的感受和品评之中,始终不脱离感性。鲁迅先生曾用这样一个比喻说明美育始终不脱离感性,又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却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功效:“美育就像一个人在大海里畅游,劈波斩浪,与水共舞,起初并没有想到这是在锻炼,但在感受大海、拥抱大海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增强了意志和体魄。”美育的感性特征要求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选取那些形态生动宜人而又意蕴丰富的美的对象,吸引受教者的视听,唤起他的感受和直觉,进而调动他的各种心理功能,使他在体验、玩味、欣赏美的形象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其次,美育是自由自觉的。美育以美的感性形象愉悦人,以美的情感打动人,它是一种感化,不是耳提面命、抽象说教,美育要在自由自觉的氛围中进行。美育虽离不开美学理论和美育知识的传授,却不能靠在课堂上坐而论道。美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真正意义上的“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43]审美活动是主体性很强的活动,美育必须充分尊重受教者的审美个性、审美自由。受教者在美的对象面前,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倾情体验,自由地想象,在心里重建具有自己个性的审美意象。美育的过程应当是兴味盎然、自由自觉的,不能有任何外在的强制,这样,美育的结果才会使受教者身心快适、精神舒畅。
再次,美育是潜移默化的。柏拉图曾用“耳濡目染”来形容美的作品对人的长期熏陶,用“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比喻美育对人施加的潜移默化影响。美育是自由自觉的,美育产生效果的过程也是不着痕迹、潜移默化的。美育对人性的陶冶就像“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受教者在美的世界里徜徉,心灵受到美的甘霖的滋润,不知不觉中移了性情,变了气质,精神更加纯洁,境界更加高尚。梁启超在谈到小说对人的影响时讲得非常生动:“人之读小说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扬,而神经为之营注;今日变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断相续,久之而此小说之境界,遂入灵台而据之。”[44]美育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艺术媒介上,也体现在其他媒介上,比如人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感到山水也是有灵性的,“相看两不厌”,甚至从梅、竹、梅这些物品中读出人品。
美育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就意味着它的效果是远期的,且又是恒久的。中国有句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的美育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美育要移人性情,重树人的个性,使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优化、完善,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有人讲美育具有时空无限的普遍性,的确如此。就整个人类而言,美育贯穿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就个体而言,美育是终生教育,要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进程。
【注释】
[1]李毅士《艺术的社会化》,《新教育》第九卷1、2合期,1924年。
[2]《教育大辞书》(上册),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4] 赵伶俐:《人生价值的弘扬》,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 彭锋:《美学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7]《辞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8]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
[9] 王向峰:《文艺美学辞典》,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2] 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13] 曹利华:《美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4]杨昌江:《美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 彭若芝:《美育简说》,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www.xing528.com)
[16] 李田:《美育是“美学方面的教育” 》,《教育研究》1990年第11期。
[17] 赵伶俐:《人生价值的弘扬》,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8]《汉英词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9]〔苏〕哈尔拉莫夫:《教育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0]〔苏〕巴拉诺夫:《教育学》,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1]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
[22] 彭锋:《美学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舒新城:《中国现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24]俞玉滋:《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5]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6]杨恩寰:《审美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蒋孔阳:《美在创造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8]邢煦寰:《通俗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29]舒达、蒋长好:《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30] 唐彦生:《家教大典》,蓝天出版社1991年版。
[31] 王世德:《美学辞典》,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32]〔苏〕凯洛夫:《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33]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普通教育学》,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
[34] 安徽师范大学:《审美教育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35] 李桂芝:《教育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
[36]刘兆吉:《美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7] 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8] 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9]《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13日。
[40] 赵伶俐:《审美化教学原理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1]〔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2页。
[42]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1页。
[43]〔德〕席勒著,徐恒醇译:《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145页。
[44]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活之关系》,《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