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5·12地震为主题的创作差异

5·12地震为主题的创作差异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将逐一进行比较。然而,“5·12”汶川地震突如其来,让诗歌重新回到公众的面前,并重新唤起人们对诗歌这种貌似已经有些过时的文学形式的记忆。

5·12地震为主题的创作差异

第二节 以“5·12”地震为主题的艺术创作 ——比较艺术形式的表现差异

上一节我们分析了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广播、报纸、电视及网络新闻报道的差异,根据各自不同的传播特点,从而产生了不同影响的美育价值。同时,作为一门艺术形式,电视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如文学音乐、绘画等)在发挥美育功能上又有何不同呢?本节将逐一进行比较。

一、诗歌与电视

文学的边缘化首先是从诗歌开始的。在当下媒介发达、传播无限的信息时代,诗歌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5·12”汶川地震突如其来,让诗歌重新回到公众的面前,并重新唤起人们对诗歌这种貌似已经有些过时的文学形式的记忆。

几乎是在同时,各大媒体纷纷直播这一灾难性突发事件,民间也掀起了一股不可遏止的“地震诗歌”创作浪潮。下面摘录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诗人们的心声:

孩子快/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我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没有读不完的课本再也没有爸爸的拳头/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模样/来生还要一起走//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同学和朋友/我们说不哭不哭/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给活着的孩子吧//妈妈你别哭/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让我们自己/慢慢地走/妈妈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记住我们的约定/来生还要一起走

——洪卫国《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读了上面的诗歌,谁不肝肠寸断、热泪如倾?谁不为那些被地震摧折的花蕾,为那些被废墟所掩埋的同胞泣血?诗歌的美,不仅仅在于形式,更在于内容,在于诗人思想的深刻,对现实的独特见解与理解,在于感情的真诚与美善,与读者产生心息相通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诗歌放射出了更博大、更智性、更深刻、更健康的时代光芒。

在这次诗歌创作浪潮中,涌现了大量描写总理温家宝亲临震区指挥救灾,深入废墟,眼泪为人民而流淌、声音为人民而嘶哑的动人场景的感人之作。请看这首诗:

当四川汶川地裂山崩巴山蜀水还在颤抖不止/当我们还没有回过神来/总理,我们共和国的总理/来不及掸去中原考察的风尘/或者还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就匆匆搭乘急赴灾区的飞机//仿佛已经听到瓦砾堆中的呻吟/仿佛已经看见现场的一片狼藉/虽然您冷静从容,指挥若定/但紧锁的眉头却流露了您内心的焦急/您凝重神情的后面/是对水深火热中的灾民揪心的疼!//总理,您是这样感动我们/您是这样感动中国……

——李剑魂《总理,您是这样感动中国》(节选)

情感不灭,诗歌就不灭。诗歌的内在结构,深层的结构,并非文字句法的结构,它的技巧讲究意念、意想的安排,讲究形象与思维的结合,形成作者自己独到的感觉。诗歌是人类心灵的音乐,是真诚、善良、审美的结晶体,是人类内心精神因素的反映。

我知道一条必须打通的路叫人道/我知道汶川的同义词叫灾区/我甚至比专家们更早地预测到/地震的中心是幸存者/是那只女孩的小手/它从瓦砾里伸出,企图抓住一分一秒//那只红嫩的、生姜般的/曾翻阅过连环画、捕捉过蜻蜓的小手从未得罪过世界/可为什么要求它来紧紧攥住绝望/又慢慢松开希望?//一直以来,我们把大地当作母亲/可现在有人指认大地为凶手/我只想问,当死神在汶川暴怒的时候/这一刻,大地,你在哪里?/我还想表达,大地,是你带走了汶川/带走了这么多平凡、世俗的生命//我知道有一颗良心是慈善/我还知道坚强的伴侣是脆弱/今天,那只天使的小手/点燃了我忽明忽暗的泪眼/点亮了整个中国的美好/每个人都成了一个红十字会/捐献着爱与安慰/祈祷着平安

——潘维《为汶川地震写下的》

朴素的诗句,表达的却是一种真诚,荡气回肠。这样的诗歌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血性,感受到诗歌的希望,感受到诗歌在灾难面前,像黑夜的火炬那样不可缺少,它闪出的亮色是一个民族的深层底色。汶川地震期间创作的抗震诗歌,是中华民族自发和自觉的一场救助运动,诗歌再一次与苍生疾苦、与民族命运血肉相连。

诗歌贵在感人。染血的抗震诗歌之所以走红,除了一大批民间诗人的即兴创作外,与媒体的传播也密不可分。汶川地震,举国神伤。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爱的奉献》文艺晚会中,那首《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多少观众潜然泪下。

除了电视媒体外,诗歌也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迅速流传。个人的诗歌创作可以随即到网络论坛、贴吧发表,借助编辑软件,配上视频、音频或图片,以电子文学的样式呈现在受众面前,更具有感染力。在这个时候,哪怕是再朴素的语言,只要能表达真情实感,都能产生共鸣。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正是因为电视的直播,才有了关于地震的诗歌创作,媒体的传播效应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在观众为直播的画面震撼之后,还能被诗歌所打动,这才是诗歌的价值所在。

二、音乐与电视

在汶川地震这一特殊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为灾区人民送去心灵安慰,传递温情,并且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凸显出音乐作品的社会功能性。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使我们的国家遭受到了巨大的创伤,房屋倒塌,同胞被深埋,人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悲痛当中。全民族的抗震救灾也掀起了赈灾歌曲的创作热潮,赈灾歌曲层出不穷,在短短时间里,涌现出多首感人的抗震救灾歌曲,词曲作者和歌唱家纷纷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对灾区人民的关怀。(www.xing528.com)

音乐反映社会生活,其审美、认识、教育和娱乐等功能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音乐的社会功能性特征为:第一,审美功能。音乐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理想。第二,认识功能。音乐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它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现实文化内涵,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音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认识社会生活。第三,教化功能。音乐对人有政治思想和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能够激发爱国热情和追求理想的精神,具有“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的性质。此次汶川地震,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珍贵和崇高,得到了一次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很多音乐作品突出地反映了震后灾区人民的坚强意志,用音乐教化大众如何理解生命的存在与伟大、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帮助民众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价值观。第四,实用功能。主要表现为音乐医疗功能和体育锻炼功能。音乐治疗学已成为一门新的学科,高等音乐院校目前均已建立了音乐治疗专业。根据治疗需要将音乐分为调节精神情感类,治疗优郁和内心病症类,平息愤怒、亢奋、烦躁类等。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挣脱的苦难。这说明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如此次汶川地震,埋在废墟下的人用唱歌增强获救的信念,最终顽强、幸运地生存下来。第五,激励功能。音乐作为一门感情艺术,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发人们的思想情感,而且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因此,它不仅可以影响人们的情感,而且能够激发人们的意志。第六,娱乐功能。音乐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以轻松、美的享受。

此次汶川抗震救灾歌曲创作的社会意义在于它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感化、激励功能,让灾区人们看到生活的希望,找到重建家园的信心。

(一)增强民族凝聚力

灾难发生后,很多音乐工作者都用音乐塑造了中华民族团结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生死不离——我们心在一起》、《众志成城》、《一起飞》、《你我同在》、《坚持胜利到最后》等等,其中的歌词与旋律激荡人心,使所有炎黄子孙都感受到那份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音乐作品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教化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为兄弟姐妹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传播温暖、爱和关怀

灾难发生后,音乐用它独有的感染力,向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传递了爱的声音。这些声音鼓舞了很多人,因为爱,他们伸出双手,奉献爱心,伴随着灾区人民共渡难关。如歌曲《勇敢的心》中写到:“别害怕,我就在你身边”,就这么一句话,让被黑暗笼罩的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有了爱的支撑,生命就能延续下去。此类音乐作品还有:《相信爱》、《与爱同行》、《大爱无言》、《呼唤爱》、《爱与希望》等等。音乐为心灵架起了一座生命的桥梁,传播温暖、爱和关怀,驱散黑暗与寒冷,让灾区人民得到更多的帮助,以便早日渡过难关。

(三)振奋精神,鼓舞斗志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所产生的《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太行山上》等革命歌曲,起到了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的作用,许多热血男儿高唱战歌奔赴战场,与敌人浴血奋战。在此次汶川地震灾难中,奋战在前线的官兵和医务工作者,他们的精神更值得人们去赞颂,就是因为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很多人重获生命,他们作为工作人员,需要一种力量去支撑,音乐作品恰恰可以起到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的作用。如歌曲《因为爱》、《多么牵挂》等就是为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官兵所作。在危急时刻,很多武警官兵和医务工作者不顾自己的安危,奋战在第一线。而用音乐讴歌他们不屈的顽强精神,鼓舞斗志,恰恰可以起到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替代的作用。

(四)用音乐认识社会,反映美与丑

灾难发生后,很多音乐作品都为人们建立起一个认识美的观念,让人们知道善良就是美,爱心就是美。通过丰富的音乐表现,人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音乐作品中对医护人员、救援人员的美好心灵、高尚品德的赞颂,由表及里地进行刻画,激发了人们强烈的团结互助心声,达到与作品情感的共鸣。作品中高尚的人物形象无疑成为人们歌功颂德的楷模,而偷运、抢劫救灾物资的人,则应该遭到鞭挞。赈灾歌曲鼓舞人们树立高尚的品德,特别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次汶川抗震救灾歌曲创作,不仅体现出一定的审美功能、教化功能,更凸显出激励功能,它激励着中华炎黄子孙和四川人民永远站在一起,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三、摄影与电视

照相机就像作家手中的笔一样,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摄影是摄影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敏感地表现出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一瞬间的艺术。

摄影是一种记录方式,借助于镜头、暗箱化学介质,它能客观真实地记录下事物的存在和情景。记录性使摄影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文献价值,它在短时间内记录的影像成为一个信息承载元素,将复杂的社会情景及时展现出来并传播出去。摄影的这一功能,因合乎社会大众认知需要而被发扬得淋漓尽致,成为大众认识摄影的心理定式。然而,摄影不仅可以记录,它还是一种表达体系,是摄影师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影像图式语言。就像人们用语言来交流,用文字来书写,作家用文学作品来传递自己的观点,画家用画笔描绘生命和情感,摄影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

汶川地震发生后,打开电视机我们发现,各电视台都在滚动播出抗震救灾中的图片。一贯以三维动态画面为优势的电视台,为什么要为二维的平面摄影让出这么大的传播空间呢?面对音视频不断流动的信息大潮,受众仍需要二维、静止的图像。这就是新闻摄影。摄影师可以在纷繁忙乱的现场,把最有意义、最耐人寻味的瞬间定格在平面空间,它让人冷静,引人思考;这种被凝固的力量和精神,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都无法替代。

一场大灾难降临时,可以拍的东西有很多。面对海量的画面选择,优秀摄影师会有所取舍,用独特的视角记录历史。震后救援的“黄金72小时”也是摄影报道的“黄金72小时”,这个时间段内,摄影师最有可能捕捉到动人画面。第一张来自灾区的照片,第一张反映国家救援队出发的照片,第一张发自北川的照片,第一张来自汶川的照片,第一张来自理县、茂县的照片,等等,在这样一场大灾难面前,摄影创作者的职责都是见证。但是在记录的同时,摄影师还试图用镜头凝聚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帮助灾区人民在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的力量。

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出现了一大批给人以希望和力量的人物,他们不少是被镜头记录和发现的,比如英雄老师谭千秋的故事,“世上最美丽的母亲”蒋晓娟的故事,“拿吊瓶的帅哥”李阳的故事,等等。运用摄影语言,报道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典型人物,瞬间凝结的更是这些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力量,一种战胜灾难的力量。在汶川地震这样一个历史事件中,摄影创作者亲临救灾现场,不仅自己的心灵受到感动,也在用手中的镜头感动着世界。经典影像所传达出的精神和力量,至今仍是其他任何新闻报道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