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以“5·12”地震报道为例比较媒介的差异
回首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举世震惊的日子,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使通往灾区的交通、通讯设施完全中断。随后,举国上下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救灾的主力军,无疑是在一线的人民军队、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新闻媒体。从地震的发生到全民动员救灾的展开,如果没有媒体的积极参与,很难想象这一仗会打得如此漂亮。四川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突然袭来的天灾,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更是一场考验综合素质的业务大考与媒体精神的道德大考。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各种媒体都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后援与支持。
一、地震期间各媒体的表现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当成都市民从各自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办公室惊惶失措地被“震”出来时,惊魂未定的他们急切地想要知道灾难的根由和亲友的安危,却绝望地发现根本拨不出一个电话。站在马路中央的人们发现自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此时,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突然响起——有人想到了用手机收听广播。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听收音机,这是灾后人们首先能够接触到的媒体,通过广播人们了解到刚刚发生的地震信息。电台工作人员正在野外直播车上进行4个频道的并机直播,收音机旁迅速聚集了大量渴望获得信息的人们。紧接着,有人发现,尽管电话打不通,但用手机上网不受影响。于是获得地震报道的方式又多了网络这种渠道。当晚,《成都商报》赶出了号外,这是地震后人们看到的第一份报纸。电视是多数成都人最后接触的媒体,因为人们听了广播,看了号外,知道“可以回家”的政府公告后,才有人斗胆回家收看了电视。
(一)广播:最方便的即时互动
与外地民众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地震情况不同的是,由于灾区通讯、交通中断,广播几乎是震后初期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媒体。由于它的及时性、便携性和广泛覆盖性,就连征集赈灾物品时,也有一项是征集收音机。
在地震发生后的48小时内,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只播出与地震有关的信息。5月12日当天地震发生后,电台一直持续发布地震新闻报道,4点开始又一次次播送《成都市人民政府一号令》:地震是从北边汶川传来的……政府号召大家,保持镇静,不要慌张……此外,电台还充分发挥互动性和服务性,在地震发生后的5个小时,广播电台承载的重要功能是帮忙寻人。
地震后的当晚,四川各家广播电台均开通“抗震救灾”专题节目,不停地滚动播报汶川、北川、德阳、绵竹、江油等灾区的最新情况。
电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传递求助信息,包括灾区的救援信息,比如帮助灾区征集赈灾志愿者、发布献血号召、问题答疑等。
5月12日晚,成都电台的主持人冯乔说:“当时所有媒体的人全部撤离广电大楼了,只有电台迅速在广电大楼门前架起了巨大的喇叭,通过电台的直播车向市民喊话。成都市民当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处于极度恐慌状态。这时电台响起了政府的一号公告,市民们就把电台广播开到最大声,让没有收音机的人也能听到。”
深夜,出于对余震的恐惧,很多市民不敢回家。后半夜还下着雨……伴随在外过夜的成都人度过漫漫雨夜的只有广播。从广播里,市民们得知:
温家宝总理正在飞往成都的专机上。
市委书记李春城和市长葛红林已经火速赶到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组织全市抗震救灾工作,成立指挥部。
李春城奔赴都江堰灾区现场指挥,并派市领导分赴各区市县一线指挥,市长葛红林坐镇指挥部统一协调。
成都市政府发布第一号和第二号公告、地震最新情况、政府应急措施和最新的死伤人数。
在通讯工具中断后,还是最老式的收音机起了大用途。正因为有了广播,消息才得以传递,恐慌才没有蔓延。继抗雪灾后,广播再次成为受众特别依赖的信息渠道。它也是灾区民众了解灾区以外状况和救援情况的最便利的工具。
(二)报纸:深度报道给人力量
在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时效竞争是第一要素。报纸由于受出版周期的限制,在此次地震报道中,尤其在地震报道初期,局限性凸显出来。为了克服这种局限,缩小时效弱势,地震当晚,《成都商报》和《成都晚报》都连夜赶出了“号外”。
地震发生后,由于所在的报业大楼被封闭,《成都商报》采编人员在附近一间网吧内写稿编稿,再将稿件传至上海组版,然后传回成都印刷。至12日晚上9时,刊有成都市政府公告和最新消息的数十万份《成都商报·号外》印刷出来,包括记者在内的所有报社员工亲自上街将“号外”免费送到读者手中。“号外”为市民解惑、辟谣,及时通报了最新的灾情和救灾工作,对稳定人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尽管《成都商报》的印刷设备在地震中受损,但第二天清晨,报纸还是坚持出了12个版,其中8个版为地震特刊。《成都晚报》用12个版作“抗震救灾特别报道”……各报报头均被改成黑色,以渲染凝重悲伤的情绪。之后每天,各报都辟出了8个以上版面的地震特刊,详细报道震情及赈灾情况。
5月13日,《华西都市报》共推出16个版,其中12个版是“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每个版面一个主题,以深度报道的形式对主题新闻进行深度扩展。同时该报还配发图片介绍了地震自救的众多方法,链接了“历史借鉴”、“地震影响”、“震后预防”等知识性信息,多角度地阐释并消除了市民由于知识空白造成的对余震的恐慌。
(三)电视:现场感染力催人泪下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率先开始了全天候的直播。几乎与央视同时,离震中只有92公里的四川电视台卫星频道,在连连强烈余震中,中断正常节目播出,对震情进行全天候24小时直播。与四川有特殊渊源的重庆,立刻将卫视频道改为重庆抗震救灾专业频道,只播出抗震救灾消息。毗邻四川、同属灾区的陕西,卫视频道全程直播四川和本省汶中、宝鸡、西安等地的抗震救灾新闻。定位娱乐的湖南卫视,立刻撤销四档娱乐节目,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报道中。上海东方卫视全天直播版面紧急调整,推出“聚焦汶川大地震特别报道”。深圳卫视将所有剧场栏目打通改成“抗震救灾特别节目”。全国所有的卫星电视频道和各地地面频道,都在滚动播出四川抗震救灾和当地为灾区捐款捐物的特别报道。
电视由于其现场感、真实画面等原因,成为灾后市民首选的媒体。成都电视台6个频道并机直播,以24小时不间断的方式向市民传达最新消息。四川电视台的报道口号是“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四川、成都两级电视台的各频道都组织了地震专题报道,每天滚动播出与震情相关的一切信息,一方面报道赈灾现场情况,另一方面安抚在成都的民众情绪。内容包括灾区最新情况、救援现场情况以及防震避震的服务性信息等,持续关注灾情与救灾工作进展。电视不停地将灾区一个个真实的画面拉近到观众面前,感染力强,催人泪下。
(四)新媒体:灾区非主流新闻来源,但信息全面
地震发生后,虽然有人用手机上网了解相关地震信息,但由于这些信息多为网友发布,不具有权威性,因此,身处灾区的人们迅速选择了其他类型媒体了解最新动态。随后各大门户网站相继开辟专题,即时刷新新闻,并且推出了地震的背景资料、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和专家访谈等内容,逐渐使网上消息具有权威性。网络信息多而全面,加之随着灾后人们情绪的渐趋稳定,越来越多的灾区民众通过网络获取震情信息。但由于受设备、即时性、针对性的限制,网络媒体更适合于外界(非灾区)了解灾区情况,不适于灾区内居民了解最新信息。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手机短信,此次地震发生后,手机短信是政府向社会发布震情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12日当天下午5时许,成都众多市民的手机上就收到了市政府发出的短信,告之地震详情,提醒市民不必恐慌。之后,赈灾需求、辟谣、政府公告、提醒注意不法分子等各类信息都相继通过短信传递至市民的手机上。它十分及时地将各类重要情况传递给广大民众,有效缓解了市民的恐慌情绪。
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媒体所应承担的主要社会功能。在“5·12”汶川地震报道中,媒体承担了重要的沟通、协调和联系功能。地震发生后短短的数小时内,成都市政府就通过媒体发布了第一号和第二号公告,全面向公众发布地震情况、政府应急措施和最新的死伤人数,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并召开新闻发布会,所有这些信息都是通过媒体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的,媒体成为社会公众消除恐慌的定心丸,起到了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
另一方面,针对相同的主题,不同媒介的报道对民众的感染力是不同的。
二、媒介的技术比较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将事实、意见、思想、感情、美等精神内容传播给受众的过程。它以不特定的多数大众为主要传播对象。大众传播美育是指通过报纸、电视等传播媒介对人们进行的审美教育。[1]
与报刊、广播、电影、网络等媒介不同,电视媒介在技术、内容、受众、管理等层面有其独特的价值。而通过对比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梳理出电视媒介在美育功能方面与其他媒介的差别。
(一)广播与电视
19世纪末,无线电的发明推动了广播的蓬勃发展。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国家进入应急状态,应急报道也随即开始。其间广播发挥了其他媒体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地震初发期,广播的信息传播为整个救灾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在道路交通、通讯受阻的特殊环境里,无线电广播成为灾区取得外界信息的唯一途径。灾区人民通过无线电广播了解到,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全国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1.广播的即时性优于电视
广播在平时并不算明星媒体,似乎被人们遗忘了,但在这次地震报道中却大展身手,显示出它在非常时期的独特优势,令其他媒体望尘莫及。这突出表现在广播新闻传播上,与报纸、电视相比,广播具有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的“即时性”,即采编播同步,是典型的现在进行时。特别每当遇到突发事件或对重大活动进行直播时,现场记者或主持人只需一部手机或话筒就可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
地震发生后,灾区电力、道路和通讯设施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人们渴望了解灾区情况,灾区人民更需要了解有关地震和外界的翔实信息。这时,只有依靠人民的信使——大众传媒。然而,报纸无法送达,电视和网络传输中断,手机、电话也失去信号,唯有广播为人们架起了一座桥梁,及时、准确地报道灾情,发布权威信息,为灾民送去全国人民的关心和祝福,告知他们国家的援救行动,满足人们的知情欲,遏制了谣言和小道消息,缓解了人们的焦躁情绪,维护了社会稳定,为危机的顺利解决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地震导致通讯设施中断,亲友无法联系,只能通过广播互报平安。震后,成都市民纷纷通过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互报平安,电波犹如定心丸,使民众不安的情绪得以稳定。广播自身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决定了它在地震报道中无可比拟的优势。
广播利用电波传递声音信号,以光速传播,是所有媒体中最快的。广播采访设备简单轻便,笔和话筒就可以,便于轻装上阵,利于记者在震后第一时间赶赴一线采访,快速报道。5月17日,中央台记者便到达所有重灾县,新闻内容覆盖所有灾区。广播现场连线、口头报道的方式也有利于快速将地震情况播送出去,时效性强。截至6月13日下午6点,“中国之声”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共连线报道3540次,凸显了广播新闻传播迅速的优势。[2]广播的频率覆盖范围广泛,中央台的频率覆盖全国,且全部上卫星传播。此次“中国之声”抗震救灾直播节目实现全球覆盖,信息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此次报道,广播的反应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媒体。宜宾人民广播电台在震后不到10分钟便发布了相关消息;中央台记者王亮于5月15日从北川震中现场发出报道,而这也是所有媒体中最早的,充分展现了广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信息传输优势。
此外,广播还可以利用其他传播方式和技术来扩大自己的信息传播效果,如借助于短信平台和网络电台。震后中央台推出了特别报道《汶川紧急救援》;“中国之声”在节目中播发全国各地的短信息,传递真实情况。广播空中传播,即使本地电台无法工作,也不会影响外地电波的传递,尤其是中央台的卫星广播丝毫不受地震干扰,能实现信息的全面覆盖。而且广播震后复播相对迅速、容易,并可搭建直播车进行播音,通常搭建一辆直播车只需一个多小时,相当快。在其他媒体尚需恢复时,广播不但可以正常播出,还可以临时增加频率,扩大接收范围。“中国之声”在灾后对四川灾区临时增加了8个广播频率,这是其他媒体无法做到的。广播媒体在此次报道中还充分整合了自身资源,除本台各频率并机联播外,全国多家广播电台还实现联播,扩大了地震报道的声势和影响,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如5月13日凌晨4点,重庆广播把全台6个频率并机直播,这在重庆广播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央台联合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四川全省21家市、州广播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挺起我们的脊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震时报道要求把信息传达给最广大的受众,由于广播对受众的文化水平几乎毫无要求,所以受众层次广泛,人数众多,利用广播进行震时应急报道效果明显。
2.广播比电视成本低
广播是一种低成本、低消费媒介。广播相对于电视、报纸和互联网,成本要低得多。相较于电视,制作广播节目所需的人力、设备要少得多。从受众的角度来讲,收音机要比电视机、电脑的费用低得多。这种低成本的传播手段,使广播在众多媒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汶川地震的特殊时期,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决定了广播比其他任何媒介接受信息都要简单、方便。
广播制作播出操作简便,设备简单,成本低廉,采制环节少,因此反应迅速,节目的编播能快速、灵活地转换进入应急报道状态,进行不间断专题直播。震后不到10分钟,重庆新闻广播便启动了突发新闻事件的应急预案,打破日常节目编排,推出了地震特别节目,全程直播整个灾情的详细情况。四川山区交通不便,广播电波空中传播,不受地震影响,能对灾区不间断地无障碍传播。震后初期,快速传递海量信息从而让人们及时了解情况成为当务之急,并不需要深度报道,广播传播迅速、内容丰富的优势正好可以发挥到极致,而其稍纵即逝、深度不够的劣势却显得不那么重要。这使得广播在地震报道中能够扬长避短,发挥更大作用。
其次,广播获取信息的成本较为低廉,人们只需要伴随收听就可以掌握信息。广播既适应动态又适应静态,人们只需要用耳朵,而不需要用眼睛或其他任何感官来接收信息。所以,人们可以在各种状态下接收广播的信息。在抗震救灾工作展开的同时,能在动态中获取信息的媒体唯有广播。
此外,广播传递信息容易,设备相对简单。广播节目不需要有复杂的技术设备和后期制作,无须文字录入、排版、印刷和发行。广播全天候播出,可随时播报,还可频繁利用现场直播,打破新闻传播的时空距离。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用电话现场报道汶川地震,第一时间口播消息,就做了很好的尝试。
3.广播比电视更容易实现双向和多向互动交流
在传统媒介中,广播比电视更容易实现双向和多向互动交流。震后,救人是第一要务。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施救,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然而,四川灾区原本就交通不便,再加上地震阻断了仅有的几条通往灾区的道路,别说救援设备,就是空手徒步进入也十分艰难。此时,只有先靠灾民们自救,等待救援。但许多灾民对抗震自救知识知之甚少或根本一无所知,因此,尽快教会他们如何自救的任务变得十分紧迫。此时,唯一能工作的广播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告知的重任,通过电波反复介绍防震抗灾和自救知识,通过采访专家学者帮助指导灾民最有成效地实施自救,争取了时间,挽救了生命,减少了损失,也为随后的大规模营救打下了基础。无论是地震专家还是医务人员,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前方目前只有可能通过广播了解外界信息。震后成都人民广播电台通过电波反复提醒市民注意安全,并播放各种救生常识。来自新疆的29名游客告诉中央台记者任磊萍,他们是通过“中国之声”获救的,广播是他们的生命电波。
震后,救援行动立即展开。决策是行动的基础,只有科学的决策,才能使救援行动富有成效。准确的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在与灾区联系中断的条件下,广播便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及时、准确地把灾情和民众心态反映给相关部门,作为制定救援决策的依据,保障了救援工作的顺利推进。各级指挥和政府机关还组织部队官兵收听广播。中央台记者的连线报道信息为指挥员提供了及时的决策参数。广播把政府的应对措施、相关政策等及时向公众发布,帮助政府将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整合,以更好地支持配合贯彻执行,起到了指挥平台的作用,便于救援工作的统一集中领导,协调指挥,促进前方救援力量的应急联动。四川交通广播成为全省公安交通、红十字会等抗震救灾相关部门的灾后信息传递平台,每天要接受、播放和转发各类信息上万条。
(二)报刊与电视
1.报刊与电视的传播技术不同
从电视和广播的采、编、播、送四个技术环节考察报刊的技术特点,我们发现,报刊的传播技术是完全不同的。现代报刊等纸质媒介的采编工作实现了数字化,但最终呈现到读者面前的仍然是文字信息,所以其再加工的信息质量依托于编辑和记者的文字基本功实力。这与从事广播电视、新媒体业务的工作者有很大的区别。人们在欣赏电视节目或收听广播节目时,受众接受信息的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内容本身,而另一方面则是依靠电视和广播自身的一些硬件条件。而报刊等纸质媒介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电视媒体同时拥有“视”、“听”两个通道,是传播媒介中“视”与“听”的一种结合。报纸与电视在选题和新闻选择的标准上是同一的,或者说,有着共同的新闻价值标准;所不同的是,后者是文字与音频、视频和图片的结合,前者只能做到文字与图片的组合,这就决定了二者有着不同特性。
我们以《人民日报》的报道为例,《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也是我国最具有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作为一张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人民日报》凭借其高素质的采编力量,能够在大多数时候对新闻事件做出及时、迅速、有效的反应,及时、准确、有深度地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突发性事件,这也是其作为权威性报纸的特色之一。另外,《人民日报》作为一家中央级的媒体,它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能反映媒体的整体报道趋势。在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第一次抢在了非主流媒体的前面,在第一时间派记者赶赴灾区,对灾情展开了详尽的报道,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形象。
据我们调查,《人民日报》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涉及:
1.报道内容
(1)灾情报道
①灾情本身以及死亡、失踪人数等情况的报道;
②灾民、灾区状况的报道。
(2)抗震救灾
①中国领导人及政府迅速作出的反应;
②抗震救灾典型人物、典型事迹;
③抗震救援人员(包括专业救援队、医疗人员、志愿者等)的行动;
④国外救援人员(包括国外专业救援队、医疗队等)的行动;
⑤国内社会各界的反应,包括各地各界的捐助、捐赠情况及纪念活动等;
⑥世界各国、各界的反应及捐助情况;
⑦世界对中国抗震救灾的评价;
⑧救灾注意的问题,救援物资的发放监督;
⑨地震及抗震救灾的相关科普知识;
⑩港澳台及海外华侨的反应。
(3)灾后影响、反思、重建
①灾难对受灾地区及其他领域的影响;
②灾难发生的次生灾害:瘟疫、泥石流、堰塞湖等;
③灾后重建,包括中央的政策法规、措施,各地的对口支援,灾区自救;
④救灾的表彰奖励;
⑤对灾难的反思。
2.报道形式
(1)消息;
(2)通讯;
(3)评论;
(4)其他。
3.新闻来源
(1)新华社;
(2)《人民日报》记者;
(3)投稿作者;
(4)其他。
由于报刊与电视的传播技术不同,它们所采用的报道手段及呈现内容的形式也都有所不同。
2.报刊比电视更注重报道的细节和深度(www.xing528.com)
平面媒体注重细节和深度,强调对事件的深入挖掘。报纸在传播信息的方式上一般采用消息或通讯。消息的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特别是人物事件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可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做出直接的评论。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物和事件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给人以立体感和现场感,具有生动性、完整性和评论性。
我们常说“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些都是细节在起作用。“它可以在凝缩的尺幅之间表现出意义深广的内容,让读者通过细节看到天高地宽的大千世界。”[3]在新闻事件中恰当地运用细节能起到突出的传神效果。一个精彩的细节、一幅经典的画面,其含金量远远胜过一通长篇大论。实际上,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能够真正吸引读者,让读者记忆深刻的就是那些扣人心弦的细节描写。细节是一种直观性信息。作为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细节直接诉诸人们的感觉,能够调动人们的想象力,从而获得信息的延伸。特征性的细节是写出新闻深度的不可缺少的事实因素。即使在短小的新闻中,细节也可以起到深化主题、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作用。[4]现在我们看看《人民日报》对灾难发生后震区情况的细节描写。
记者赶到时,看到入县公路已是一片废墟。这条盘山公路,当地人称“三道拐”,地震造成的断裂,使原本平整的水泥路面产生许多沉降缝,最多有了4米的高度差。一处山体严重垮塌,公路路面完全被大小岩石阻断。前来救援的车队受阻无法前行,工程车、军用卡车、救护车、大客车等车辆排成长龙。3公里的路,全要在乱石中步行。(2008年5月14日)
12日16时左右,最早抵达的从成都驱车前往灾区的记者在都江堰市中心看见,一幢居民楼在地震中像被刀砍了似的,齐整整被削去了绝大部分,只剩下窄窄的一部分。都江堰城区部分房屋倒坍严重。市区主街道两边部分房屋出现大面积裂缝,楼房底层一些店铺的玻璃门窗被震碎,有的房屋顶层屋檐被震垮,高挂在空中。路边中国石油一处加油站的围墙也被震垮。(2008年5月14日)
在石油路,记者看到四五幢楼房已被夷为平地,遍布瓦砾,一些人在废墟上面拼命地刨。镇上到处是断壁残垣、遍体鳞伤的乡亲,废墟中隐隐传来的撕心裂肺的呼救声,道路裂口、桥梁坍塌,远处不断塌方的山体发出阵阵巨响,岷江水面漂浮着坍塌房屋的大梁……一座曾经秀美的西南小镇,已化为乌有。(2008年5月16日)
这些都是记者进入震区后看到的情形:路面坍塌、房屋被毁、遍布瓦砾、遍体鳞伤的灾民、撕心裂肺的哭喊……这些文字描写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了灾难的惨烈,对地震的认识也更加具体、感性。“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你的所见所闻。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像过去一样有效,可能更加有效。”[5]
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报纸在报道中多处使用了细节描写,如救灾现场的细节描写、灾民生存状态的细节描写等。当然,并不是说细节描写越多、对灾难的描述越残酷,效果就越好,只是说,通过运用细节来具体地表现灾难能够产生视觉化的效果,有助于媒体更加直观地传递信息。
同时,报纸的新闻稿要尽量详细,因为它没有其他媒介的辅助。而电视新闻稿就要涉及文字与画面配合的问题,面对面的交流是电视的特色。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出镜与观众面对面,构成的关系是人与人的交流。这种交流是语气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交流,观众比较容易接受,有利于对新闻信息的接受与消化,并可以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记者出镜向观众当场讲述所发生的一切,仿佛将事件现场和新闻人物一起带到观众面前,让观众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既真实又亲切,符合现在观众的收视心理。电视新闻画面由于受到其具体图像的限制,缺乏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综合和评论的功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仅仅看电视新闻,对新闻的印象会比较肤浅,而报纸文字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和评论事物的能力,它可以恰到好处地弥补图像未能表达之不足,代替图像完成综合分析评论新闻事件的任务,使新闻报道达到一定的深度。
3.报刊的视觉冲击力弱于电视媒体
汶川地震后,公众迫切想知道地震发生后的真实场景:它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到底怎么样?灾区现在是一个什么样子?当时灾难的亲历者经历了怎样的一个瞬间?在5月13日即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当天报纸的头版右上方报头位置,用大字标题“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报道了地震消息。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赴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据中国地震局通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时,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上海、重庆、北京等地均有震感。
记者从四川省地震局了解到,截至12日17时28分,共发生300多次余震,最大震级6级。这次地震是继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两县发生7.6级地震以来,四川省内首次7级以上地震。记者从抗震救灾指挥部获悉,截至13日零时,四川地震灾区已发现死亡人数近万名,甘肃、陕西等其他地区死亡人数180多名。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
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国家一级救灾应急响应,并组成救灾工作组即赴四川汶川灾区,协助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民政部已紧急调拨2.5万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地震发生后,四川各方面紧急行动起来,展开救灾工作。其他相关省份和中央有关部门也立即展开了相应工作。记者从军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了解到,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总参谋部立即发出指示,要求成都军区、空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胡锦涛主席的重要指示,迅速组织灾区驻军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总参谋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都军区紧急出动6100余名官兵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
北京通州也发生3.9级有感地震,天津地区震感明显。(2008年5月13日)
我们再来看地震发生后电视媒体的报道。5月12日1∶28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马上做出应对部署。30分钟后,经过认真核对,新闻频道口播发出消息,50分钟后开播特别节目。在紧张调动各方力量的同时,新闻中心决定派出记者火速赶赴灾区,这一决断迅速拉开了央视前方报道帷幕,一小时内两个记者组即到达国家地震局集结,晚8点随国家地震抢险救援队飞赴四川,并于零时许到达都江堰。与此同时,在台里统一指挥调度下,在成都完成总理抵达灾区时政新闻传送的记者及卫星车也迅速集结于都江堰,在重庆的记者坐公交大巴赶到成都待命。由此,地震当天赶到灾区的新闻中心记者达14人,大小卫星车四台,并且连夜迅速投入工作。
有人说,电视是为现场直播而生的。央视新闻频道在直播特别节目启动初期,就将报道重点和关注视角锁定在“现场”。在本次报道中,新闻频道直播特别节目的议题设置围绕“现场救援→医疗救护→伤员大规模转移→安置灾民→处置遇难者遗体→卫生防疫→开展心理干预→直升机搜救→堰塞湖排险→重建与规划”等抗震救灾工作的整体进展递进展开,始终把握议题设置的主动权,实现对现场的同步还原,挤压不实消息传播的空间。
从地震发生后一个半小时第一条视频直播报道开始算起,来自震区现场的直播报道有上千条。报道从生命救援、医疗救治到灾民安置、灾后防疫、恢复生产等等,都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呈现现场。例如,5月13日上午首播的北川县城外公路受损画面,使此前网络上的无数传言、猜测、不解烟消云散。几人高的巨石、彻底塌陷的路面和大桥、被砸报废的轿车、沿着山间小道攀爬的受灾群众……短短几分钟画面,胜过千言万语。
(三)网络新媒体与电视
新媒体是指一切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具有多种传播形式与内容形态的不断更新、不断涌现的新型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多种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媒体不断涌现,如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梯广告、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等,这些都是新媒体。在汶川抗震救灾报道中发挥作用的新媒体主要是手机和互联网。下面就以这两种新媒体为例,分析它们在此次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的作用。
有人这样评论汶川大地震24小时内网络报道的亮点:2.2亿网民通过QQ、MSN、贴吧、BBS等瞬间传递地震消息,各大政府网站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新浪、搜狐、腾讯、天涯等商业网站,发挥各自优势,动员网民在博客、论坛、贴吧中书写体验、发布图片、上传视频,在互动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满足了公众对地震灾情的信息渴求。据统计,地震发生后,中国10家代表性的新闻网站的受众人均页面浏览数出现了高达151.5%的增长,而各主要网站短时间内的访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从2008年5月12日至19日,各基本主要网站的独立访问用户数较前一周增加了107%,页面浏览量增加了265%。[6]
1.网络比电视更具有资源优势
网络媒体主要运用多媒体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它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于一体,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的有机结合。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具有资源优势。
传统媒体资源有限,主要表现在有限的版面、有限的传播时间及有限的传播渠道,而网络媒体则因为其广容性而拥有无限的资源。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苦于版面有限,广播、电视限于时段固定,不得不对许多材料忍痛割爱;而网络媒体则一改传统媒体线性叙事的方式,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发布。以这次地震报道为例,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汶川地震”,可以搜索到数以千万计的相关网页。而央视的直播则由于播出时间的限制而相形见细。此外,受众对电视等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只能是被动接收而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中,新媒体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为信息的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的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大致情况:“据统计,截至昨天晚上(2008年5月19日)晚上10点,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发布抗震救灾新闻(含图片、文字、音视频)123000条,新浪、搜狐、网易、腾讯整合发布新闻133000条,上述八家网站新闻点击量达到116亿次,跟帖量达到1063万条。”[7]
这样的新闻发布数量和浏览量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然而,以上的数据还只是网站的新闻发布数量和浏览量,新媒体中的手机报、手机电视、博客、播客、论坛、QQ等所发挥出的能量更是电视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手机报和手机电视:“仅新华网、人民网的手机报和央视网的手机电视,前七天已发稿71期3000多条,特别是新画王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合作推出的《抗震救灾手机报》和抗震救灾快讯,专门为四川灾区1500万移动用户、700万联通用户免费定制。”[8]
博客和论坛:“据统计,仅新浪、网易、搜狐、腾讯四家网站共发布博客文章233万篇,点击量23.6亿次,跟帖6132亿条;论坛发布帖文149万条,点击量2.3亿次,跟帖760万条。”[9]
数字背后的意义是深远的!新媒体此前从未这样积极地全程参与,信息的发布速度从未如此之快,网民从未深切感受到灾情与自己如此息息相关,而这就是新媒体的力量。
2.网络比电视更容易实现迅速传播
网络媒体在时效性上的优势,恰好可以满足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特点。报纸的传播,受出版与发行时间的限制较大,日报通常以“天”为单位;广播与电视尽管在时效性上比报纸更快,但仍受到播出时段顺序的制约。相比之下,网络媒体可以轻易做到随时发布并即时滚动更新各种新闻信息,在报道突发性事件时,这个优势明显地体现出来。在此次地震报道中,网络媒体走在了前列,新华网在地震发生的15分钟后就发布了消息,而央视则是在地震发生的50分钟后才开始直播节目。
(1)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是浏览量最高的网站,也是综合性最强的网站,并且影响力极其广泛。因此,在大灾来临时,门户网站承担了相当繁重的信息传播任务。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后,几乎所有的移动通信设施均陷入瘫痪,但在短短几分钟之内,互联网上就发布了有关汶川地震的新闻,用文字和图片以及视频形式第一时间向广大网民展示了这次地震的情况。灾后短短几个小时,传统媒体还在播报消息或连线专家的时候,新浪、腾讯等知名门户网站已开辟出地震相关板块,汇聚了海量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地震发生时间、范围、程度,有关地震的科学知识,以及如何防护自救等。
(2)政府网站及传统媒介网站
政府网站和传统媒介旗下网站是权威消息的发布者,其公信力等同于政府和传统媒介。14时46分,新华网就发布了权威消息,“国家地震局测定: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北京通州发生3.9级地震。”从地震发生到正式消息发布,仅仅隔了十几分钟。14时53分,新华网再次发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14时55分左右,中国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开始出现“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38分左右,河北石家庄市区震感强烈,正在办公的人们纷纷从办公大楼撤离”,“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成都震感强烈”,“浙江嘉兴、上海间发生5.7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湖南地震局:四川汶川地震级别已上升到8.0级”,“南昌、昆明、呼和浩特、北京、兰州各地有震感”等新闻报道。中国地震局网站专门开辟了“5·12”地震专题,以官方专家的角度全方位提供地震信息。
(3)社区(论坛博客)
社区是互动性最强的网络媒介,有着极强的“平民性”和“草根性”。论坛博客是网络上言论最活跃的地方,也是信息大量集中的地方,包括一些“噪音”,例如谣言和未经证实的言论。但是,此次地震,社区表现非常抢眼,包括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也在第一时间相继开辟了地震板块供大家交流、讨论,各类论坛立即活跃起来,百度地震吧的日发帖量达数百万。
14时28分,地震发生,在地震发生仅仅4分钟后,即14时32分,就有来自云南的新浪博友“说来话长”发表了第一篇博文:《地震了!》。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小时内,新浪网上就有近千篇来自震区四川以及周边地区的网友发表的描述地震情况的博客文章。可以说,在汶川通信、交通等基本设施几近中断的情况下,由于全国各地网民的快速反应,许多人通过博客、网络即时聊天工具、视频、论坛、手机短信等发布信息,让更多的人在地震刚刚爆发十几分钟后就意识到,这是一次影响了大半个中国、破坏性极强的地震。新媒体以最快的速度汇集了各地的灾情信息,尽管这种汇集是散点式的,但网民的真实记录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地震发生前两天尤其是“首个24小时”第一波主要的信息源。
传统媒体大量采用了网络上的这些素材,如央视采用的新浪网发布的视频素材就有20多条,这是前所未有的。值得一提的是,博客在地震信息传播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地震发生后,许多网站纷纷专门开设了博客专栏,身处灾区的网民、志愿者、救援人员拿起手中的笔、手机、相机发布了大量现场亲历新闻,这些博客都参与到了地震的信息播报中。比如,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就在她的博客中先后写了13篇关于地震的文章。从她得知地震消息后赶往灾区前线的见闻,到在彭州通济镇采访到正在探访当地住在帐篷里面的灾民的温家宝总理,以及关于灾后重建的建议等,都详细地记录在她的博客中。她还在日本拍到了日本便利店门口贴出的为四川地震捐款的告示,更直观地让人们了解到国外友人对灾区民众的善意之举。这十几篇博客的点击量都过万,最多的一篇有18万多的阅读点击率,评论也很多。
(4)视频网站
图像是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的信息表达方式,文字、图片、视频交织在一起,能够满足受众全方位的信息需求。如悠视网开辟了专门的赈灾频道和直播频道,第一时间将最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新版的USee也聚合了其他视频网站的视频,兼有视频播放和搜索功能,实现了视频信息的聚合和检索。
在此次地震报道中,网络电视等开辟的网络直播板块,真正实现了多角度、多维度的信息传播。国内的视频网站(如土豆网和优酷网等),首页几乎全部是关于地震的视频,一部分是传统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一部分是网民自行拍摄的地震时的场景和地震后灾区的情况。网民拍摄的视频画面相比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些画面更直观、生动,为传统媒体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资料。
3.网络媒体的公信力相对低于电视
与电视这种传统媒体相比,由于管理上的缺位,导致网络媒体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弊端。人们可以自主成立“媒体”,当媒介的主人,发布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编辑。有的网站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说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部分民间写手也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这就导致网络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可信度低。但是在汶川地震中,由于网络报道及时、透明,提高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汶川地震后,中国网络媒体全天候、全方位、全频道、真实细致的灾情报道和立体宣传,及时、公开、透明、丰富、全面的报道,在第一时间把地震灾区的情况和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告诉给全世界人民,赢得了高度赞誉,大大提高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以及在全球受众中的影响力,形成威望从而赢得信任。当一些重要门户网站发出救灾、捐献的动员议程时,受众毫不犹豫地积极响应,显示出我国网络媒体权威性的提高。
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形成,在于其自身所提供的及时而全面的信息,让人们可以看到真实感人的情景,而没有传统媒体那种惯常发布的空话、套话新闻。网络媒体敢于说真话,公信力就有不可动摇的基础,这是它吸引受众的根本原因,也是赢得人们信任的前提。网络媒体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反映他们的境遇,履行人民代言人的崇高责任。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体现了我国网络媒体是人民利益的反映者,是人民情感与苦难的表达者,因而受到广泛赞扬。在对人民网和凤凰网的专题信任程度的调查中,有17.2%的人表示很信任,75.8%的人表示比较信任,而半信半疑和较不信任的人只占7%,不信任的一个都没有。可以看出,90%以上的人对网络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表示信任,特别是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网站。[10]网络媒体的优异表现,充分显示出其自身的整体自觉与成熟进步。
三、不同媒介的美育功能比较
汶川地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媒体的报道既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同时也是塑造高尚的精神品格、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契机。而这正是我们所关注的媒介的美育功能。接下来我们还是以不同媒介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来探讨它们各自在发挥美育功能方面的异同。
(一)广播与电视
汶川地震,灾民们经受了磨难,救援者感受到了伤痛,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需要对他们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在这方面,广播有自己的传统优势和经验。早在“二战”期间,参加战争的各国都把广播当成对敌心理战的重要武器,这说明广播具有影响心理的传播特点。最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是交谈疏导,口语、声音传播这种古老的传播方式让人们熟悉、感到亲切。而广播通过声音传达信息,适合谈话、倾诉和交流,利于交心,心理干预效果显著。许多电台很早就开播了夜间心灵情感类节目,如中央台的《神州夜航》、《千里共良宵》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名牌节目,积累了许多心理干预经验。可以说,广播每天都在进行心理干预,节目主持人相当于半个心理专家。广播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是其他媒体所难以企及的。
地震发生以后,灾区人民出现了一系列的恐慌、害怕、焦虑、脆弱等心理问题,尤其是灾后的儿童情绪异常、不稳定。为此,灾区一直在紧急招募心理辅导志愿者。而根据美国心理学研究,当一个受灾人员在心理上受到极大创伤时,他不一定要得到心理医生的治疗才能消除心理创伤。受灾者可以和朋友倾诉心里的委屈及悲伤的感受,以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还可以从事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去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从而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但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愿意主动寻求心理救助。广播在这个时候就恰当地充当了广大灾民共同的“心理医生”和“朋友”的角色。
这次地震报道,很多电台都开播了心理干预节目,请心理专家、学者走进直播间,直接通过电波对灾民进行心理援助,重塑灾民的健康心灵。这样一碗“心灵鸡汤”也许比“锦衣美食”更及时,在震后这段特殊时期,灾民心灵家园的重建远比物质家园的重建更重要。5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同播出了《与你同心——灾后心理援助行动》节目,请国内外著名的心理专家为灾区群众提供心理干预等特殊救助。目前,我国心理工作者紧缺,而这次需要直接心理援助的人员大概有60万~100万人,一对一地援助显然是不可能的。广播通过电波把专家们的心理辅导传达给众多的灾民,形成一对多辅导,有效缓解了救援压力,放大了心理干预的影响和效果,并通过电波号召更多的心理工作者加入援助队伍,得到了积极响应,促进了心理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栏目之一《小喇叭》恢复播出,开办了《小喇叭特别节目——星空下的故事》,并且邀请知名的儿童心理专家和文艺工作者作为嘉宾和顾问,精心挑选一个个经典的小故事播出。儿童的心理治疗与成人不同,需要采取让儿童愿意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小喇叭》的恢复播出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希望可以通过一个个励志故事,安抚儿童受伤的心灵,走出地震留下的阴影。
同时,地震发生后,各地广播电台迅速行动起来,义演、录制公益歌曲,为灾区人民祈福。如江苏交通广播开展“心系灾区,守望相助”募捐活动;南京市区广场举行爱心募捐义演,将赶排的原创歌曲《你要坚强》奉献给在广场上的数千市民和听众。连续高效的工作运转,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通力合作的团队意识,也是一种鼓舞的力量。
(二)报纸与电视
1.报道题目给民众以精神鼓舞
在《人民日报》的各类报道中,有地震期间国家领导人的行动、讲话、指示等,如《温家宝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温家宝深情看望受灾群众》、《胡锦涛前往四川重灾区北川县看望受灾群众》、《胡锦涛深入四川特大地震震中区汶川县等地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报纸向社会各界传达了政府抗震救灾的迅速、及时,表现出人民群众抗震救灾的自信心,这对激发社会各界抗震救灾的士气,保障救灾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关于抗震救灾的报道题目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山河同悲,举国哀悼》等。从标题上看,报纸一方面传达了全国人民同灾区民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情感;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共御灾难的民族精神。这种报道角度能使读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的温暖,体会到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与灾难抗争的强大力量,这对抗震救灾具有极强的鼓舞作用。
2.报道灾民给民众以灵魂的震撼
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崇州市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这位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的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小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面对巨大的灾难,埋在废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也在用勇气和坚毅,传递着生的信心。(2008年5月17日)
接下来解救薛肖。张庆山他们蹲在地上,比划着,研究着。晚10时20分左右,他们决定继续用机械将水泥板轻轻顶起,慢慢将薛肖身下的瓦砾清理出来,然后将担架放到他身下,把他拖出来。队员们立即行动起来。晚10时28分,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整整80个小时。“水!”10时40分,薛肖在说话。救援队员马上喊了起来:“快拿水来!”只几秒钟,水就被递了过去。“担架!”10时45分,救援队员大声喊着。担架被送了进去。10时50分,队员们再次欢呼起来,薛肖在担架上被队员拖了出来。人们欢呼着,等待着薛肖说话。满脸是灰的薛肖右臂已被包扎好,但看起来很虚弱。过了大约1分钟,他终于说话了:“我要喝冰冻的可乐!”(2008年5月17日)
在听到程儒松的声音后,又过了大约1个小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让牟玉雷忍不住再次落泪。“那是我爱人的声音,她没事!她叫黄丽,知道我被埋在底下了,她很坚强,没有哭,而是一直在安慰我,还给我唱歌,我记得歌词是‘阿婆阿门一株葡萄树……’这首歌我一生都会记得!”说到这里,牟玉雷的声音不禁有些哽咽:“经过这次,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更热爱生活了。”(2008年5月17日)
5月21日,5点刚过,映秀镇的天就蒙蒙亮了。60多岁的张玉英钻出简易帐篷,紧了紧衣服,慢慢向江边走去。路两边,是受灾的同乡以及救援的战士。也许是太累了,棚子里,露天里,那些救了一天人的小伙子,呼噜打得此起彼伏。一晚上不停的余震,也只是让他们震醒后,又熬不住睡过去了。来了那么多救援的人,穿着军装的,戴着消防帽的,戴着红十字的,还有好多将军、大官,走到帐篷里,问着阿婆寒暖。虽然辨不清谁是谁,阿婆知道,是政府和大家来帮助自己了。这些天来,她习惯了早上到江边走走,眺望一下岸那边。岷江裹着黄黄的泥沙,穿过小镇。岸那头,她的孙女儿,几天前,被废墟硬生生夺去了生命。这些天,看着儿子、儿媳哀伤的脸,张阿婆告诉自己:不能再给他们添愁了。所以,她拼命忍住,不再提小孙女。可是,夜晚,躺在不知从哪家屋里扒出的薄薄的棉被里,她的眼前老是出现孙女的身影:婆婆,我还想吃块生日蛋糕。岷江的水涨了。阿婆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走回去。她要去熬粥,为了儿子们,也为了身边这么多千里迢迢来帮助自己的人。(2008年5月22日)
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报纸一方面表现了灾难中幸存者的坚毅、勇敢和对生命的渴望;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巨大的灾难给灾区人民留下的身体和心理创伤。不论是抢救同学双手血肉模糊的马健、要喝冰冻可口可乐的薛肖,还是在妻子鼓舞下最终获救的牟玉雷,以及独自忍受巨大痛苦的张阿婆,他们的行为、思想、心态都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对张阿婆心理的刻画,让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地震给灾民造成的巨大的痛苦和无法轻易抹去的心理阴影。报纸对灾民个体语言、行为、思想、心理等深入细致的刻画,既深化了读者对灾民的整体认识,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灵魂的震撼和对生命的敬畏,体现了报纸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3.报道带给民众前行的力量
“这是一间孤儿室。”一位工作人员引领着温家宝一行走进一个房间。贴着墙根,坐着十几个在灾难中失去父母的孩子。
“你几岁了?”温家宝亲切地问一个女孩。
“8岁。”
“怎么逃出来的?”
“老师把我救出来的。”
“我也是老师救出来的。”旁边一个孩子插话。
“有没有没救出来的?”
“有。”孩子们回答的声音很小。
“想爸爸妈妈吗?”
“想。”
现场格外安静。温家宝一一握住孩子们的手,一个一个地亲切询问情况。一个七八岁模样、天真无邪的男孩笑着告诉总理:“我也被压在了石头下。”
“被人救出来的,是吗?”温家宝亲切地问他。
“是的。”
“北川有的教学楼有五层,两层都到了地下。”工作人员插话说。此时,哭泣声从一旁传来。看见总理就像看到亲人,旁边身着黄色上衣的刘小桦,终于没有忍住失去亲人的痛苦,哭出声来。
“我应该把你们照顾好。”温家宝哽咽着抓起她的手,用力地握着。(2008年5月21日)
朴实的语言,亲切的态度,悲伤时的哽咽,使一个亲民、务实、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国家领导人形象跃然于纸上。在中国遭受特大灾难的关键时刻,报纸通过报道展示温总理雷厉风行、坚毅刚强和亲民爱民的作风,能让国际社会更加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政府和全球华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3.新媒体与电视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网络媒体也将对生命的敬重和对人的关爱理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例如,对新闻图片的运用恰如其分,没有出现血淋淋的、充满刺激性的新闻图片,而是用真实、生动的画面,表达了热爱生命的主题。比如,新浪网在报道板块中配发的大量图片,给人们直观地展现了从地震来临到救援及抗灾救灾过程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
此外,此次地震新闻报道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如凤凰网专门设立了“凤凰前线记者灾情日记”,每天由派往前线的8名记者撰写各自的心情日记,从更人性化的角度贴近灾区,加上著名主持人闾丘露薇的博客文章、凤凰网评论员观察文章等,都以崭新的角度来观察透视地震中的人和事,特别打动受众。闾丘露薇把自己的角色设置成为心理志愿者,把她在灾区所看到的一些场景,还有她在灾区的活动,特别是细节部分详细地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上,来感召人们关注灾区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甚至一些“草根阶层”因为网络也得到了形象上的“拔高”。特别典型的是“乞丐捐款”,一些乞丐艰难地拖着残缺的身体努力把自己乞讨所得投入捐款箱中,这些照片显得极为震撼人心。在网络媒体上,特别是在一些博客和论坛上,人们把崇敬的目光更多地投向那些自身贫苦却仍然献出一份爱心的人群。
地震发生后,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在内的中央及地方网络新闻媒体从2008年5月19日起统一暂停了娱乐、游戏等频道,取而代之的是灰黑色调的抗震救灾专题页面和国务院公告,公祭地震遇难同胞,为人们提供了网上悼念和公祭的平台;谷歌和百度等搜索引擎的Logo都变为黑白色,并且设计成和地震相关的形式;许多网站的登录页面也相应改变成悼念的基调;腾讯和MSN推出了爱国头像的下载,腾讯推出了QQ签名的“纪念蜡烛”,MSN推出了“彩虹网名”,等等,寄予对明天的希望,表达对灾区重建的支持。这些下载链接在很多网站上,契合了网民表达情感的需要,体现了对生命的敬重和网络媒体的人文关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