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点睛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在高校是作为选修课开设的。从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规定的这门课的内容看,它与高校作为选修课开设的课程体系有所不同,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的,着重阐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趋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特点;南南合作、南北关系、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努力。其内容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五个问题,主要阐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和趋势,包括两极政治格局从形成到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综合国力竞争(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二部分,从第六个问题到第十个问题,主要阐述世界政治发展的特点,包括大国关系、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地区热点问题、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从第十一个问题到第十三个问题,主要阐述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第四部分,后三个问题,主要阐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努力以及中国对外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
复习建议
1.由于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把这门课与“形势与政策”组合在一起,作为一门考试科目,所以,一定要注意本课程中与国际形势联系密切的那部分内容,关注国际热点问题。
2.要注意把握课程的宏观体系,形成知识链,以应对综合性题目。
3.既要全面复习,又要突出重点,特别要注意后者。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内容是重中之重。
4.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可以通过真题去体验,也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来提高。
大纲知识点精解
一、两极格局解体
格局是指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态势。
(一)世界经济格局
1.世界经济格局的定义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消长。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战败国几乎成了废墟,战胜国中的英国、法国也是遍体鳞伤,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大膨胀起来。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32.5%,黄金储备总量的59%,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与此同时,美国还享有其他任何国家不可企及的经济规模和市场;在科技上遥遥领先于别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大高于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正是凭借这种经济上的巨大实力和强大优势,一步一步地夺取了世界经济霸权。其基本步骤是:
①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②建立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则的贸易体制,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③推行一系列“援助”计划,如通过马歇尔计划以及通过提供“两个安全网”(“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加强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控制;推行“第四点计划”,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④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1971年12月、1973年2月美元两次宣布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②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的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旧有的价格体系。
③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的经济实力消长明显。
伴随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欧共体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两大新的经济中心,世界经济中美国一国独霸的局面开始向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过渡。1975年召开的第一次西方六国首脑会议(第二年变为七国)是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
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也有很大的增强。这个时期,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出现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并且形成了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兴起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获得较快发展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它们的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已处于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过渡阶段。这些国家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不仅高于本国和本地区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而且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同一时期的增长速度。例如,“亚洲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另外,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南亚的印度等,也都在快步发展。但是,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却面临更加“边缘化”的危险。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低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普遍进行了经济调整和改革。这种调整和改革促使世界经济格局在90年代进一步发生变化。从目前看,美国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优势地位;日本等国的经济实力要赶上美国还需时日;欧洲联盟则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赶上美国;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使自己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大国。
(二)世界政治格局
1.世界政治格局的定义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2.雅尔塔体制
(1)雅尔塔体制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战后世界两极格局从形成到瓦解经历了半个世纪。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召开的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召开的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第二类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第三类涉及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这些协议和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北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边缘化了。
(3)对雅尔塔体制的评价。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而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3.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两大阵营的冷战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结果是打破了由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依仗经济和军事实力试图独霸世界。美国独霸世界的障碍主要来自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改变了战时与苏联合作的政策,转而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2)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激烈对抗的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峙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冷战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1947年,美国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实现同西欧结盟,遏制苏联。1949年,美国又提出“第四点计划”,实质是利用援助的方式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渗透,以控制不发达国家,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之后,美国又拼凑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等组织,形成了美国控制下的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1949年4月,美国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北约组织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的旗号,实际上是一个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
(3)世界政治形成了两极格局。面对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政治上的孤立和敌视、意识形态上的攻击与诬蔑、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军事上的包围与威胁,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不得不奋起自卫。1947年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纷纷加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联成了一片。
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了北约。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组织成立。至此,在欧洲就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就出现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局面,世界政治形成了两极格局。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4)两极格局的表现。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害怕、敌视并千方百计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和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又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这一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第一,在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
第二,在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妄图通过经济封锁的手段来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进行反封锁的斗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并注意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第三,在军事上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柏林危机等。
第四,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希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和平演变”,社会主义阵营则对此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4.从两大阵营的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加剧,两大阵营的对峙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争霸。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美攻苏守”。这个时期,苏联竭力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同时利用民族解放运动作为同美国争夺的筹码,妄图实现美苏两家合作主宰世界。波匈事件、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以及苏联提出的“戴维营精神”等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美国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中迫使苏联不得不从古巴撤退,说明苏联的实力还没有达到与美国势均力敌的程度,美国对苏联尚处于攻势。
(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这个时期,苏联在军事力量方面大大改变了美国占优势的局面。1972年,苏联的军费超过了美国。1975年,欧安会正式承认战后雅尔塔体系所规定的苏联疆界,承认了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1975年以后,苏联更大规模地在第三世界扩张,特别是1979年竟公然直接出兵入侵阿富汗,使其侵略扩张的行径达到了顶峰。整个20世纪70年代,苏联咄咄逼人,美国处于守势,广阔的中间地带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双方争夺的重点领域是核优势地位。美苏争霸处于“苏攻美守”的阶段。
(3)20世纪80年代,美国重新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进入80年代,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战略进攻态势,美国改变了7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的战略收缩政策,重新采取强硬姿态,同苏联展开全面争夺。在此期间,苏联争霸的包袱越来越重,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军事方面的不断扩军备战和军备竞赛升级,几乎拖垮了苏联。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改革与新思维”,开始放弃同美国对抗的政策,这成为两极格局终结的先声。
(4)20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1985年11月,美苏两国首脑举行日内瓦会晤,美苏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到1990年赫尔辛基首脑会晤为止,美苏两国首脑会晤了8次,达成了包括《彻底销毁两国中程核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协议。其中,1989年12月的马耳他会晤被认为是冷战结束的标志。
5.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中苏两党在和平过渡等理论问题上和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1958年以后,苏共把中苏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来。1962年12月15日至1964年7月14日,中苏展开大论战。1965年3月至5月,苏共一手操纵的莫斯科会议的召开,表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从政治路线、理论观点的分歧发展为组织上的分裂,从此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屈服于苏联的压力,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了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正当的民族权益。
(2)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阵营因美国、日本、西欧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对各自利益的考虑,也四分五裂。战后初期受到美国控制的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在政治上出现独立自主的倾向。
①法国推行“戴高乐主义”。1958年,法国戴高乐重新上台执政,在对外政策上推行“戴高乐主义”,反对一味追随美国的做法,坚持恢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和独立自主的方针。他主张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力量,努力促进法德谅解,消除宿怨,以实现法德合作,并使之成为西欧联合的轴心。在与美国的关系上,他反对美国充当欧洲霸主,要求在北约组织内与美国平分秋色。当美国拒绝后,法国毅然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维护法国的国防独立。法国政府开始对苏实行和解政策,并且不顾美国的反对,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联邦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政策”,积极主张同苏联和东欧各国实行缓和和关系正常化的政策,正式承认民主德国,并从1970年起先后同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奉行更符合本国利益的外交政策。
③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在政治上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就要求修改日美安保条约以增强自己的独立地位。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亚洲自主外交”,表明日美关系中日本地位的增强。同时,日本通过持久谈判收回由美国占领的琉球及小笠原诸岛。
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两极格局。
6.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的兴衰,从而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其次,日本在田中内阁上台后,于1972年7月提出以“对美国协调为主轴”、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更是踌躇满志地要求实现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的过渡,追求“政治大国”目标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国策。再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路线,从20世纪70年代末又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力量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成立的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7.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格局终结
(1)两极格局终结。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东欧各国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社会停滞,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国际上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国内实行改革,但苏联国内改革困难重重。1989—1990年,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导致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格局基本解体。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最后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8.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次新旧格局转换具有以下特点:
(1)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
(2)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一统天下,其他主要大国都在争取在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单独与美国相抗衡的足够实力。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会存在斗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世界各种力量必然要经过长时期的消长、分化、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
(3)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各主要大国都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为争夺对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展开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取决于历史的“合力”,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
二、世界多极化
(一)世界多极化的定义
现在所说的世界多极化一般指的是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多极化。而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相反,多极化趋势无论在全球还是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发展。
(二)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
1.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走向与力量对比
(1)当前,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克林顿执政时期提出的“一个目标”(美国领导地位)、“三个支柱”(经济、安全、民主)的对外战略总构想,实行全球民主化的所谓“扩展战略”以及“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性战争”的军事战略方针,表明了美国在冷战后的战略,其实质是要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人权”为旗帜,对外实现“领导世界”的称霸野心。北约东扩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出台,是实施其战略的重大步骤。小布什上台后,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采取退出“反导条约”等一系列措施,目的依然在于实现“领导世界”的称霸野心。这既引起了世界各种力量对多极化的强烈要求,也使多极化趋势出现曲折。
(2)欧盟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大因素。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大大加强了欧洲的一体化,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大因素。欧洲仍是世界最为关注的战略重点。在苏联的威胁消失之后,美欧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斗争随之凸显出来。作为欧盟首富的德国也加快了扮演大国角色的步伐,努力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树立其大国形象。
(3)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它立足亚太,着眼全球,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日美关系为基础,通过与各国积极发展关系、加强对话,向亚太和世界扩大势力和影响,以跻身于亚太与世界政治大国的行列。
(4)俄罗斯经济、政治转轨基本完成,目前虽有许多困难,但从中长期看仍是一个世界大国。它不甘于在国际政治中无所作为的局面,特别是普京任总统以来,转而采取日趋强硬和独立的外交政策。
(5)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力量。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目的是争取和平、稳定、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2.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以上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走向、力量对比可以看出,世界正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不断地向前发展。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或集团利益,绝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或集团利益,而屈服于别国利益。
(三)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
(1)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但力不从心,中国、俄罗斯坚决反对,欧盟也难以接受,美国的霸权主义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
(2)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以及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
(3)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在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
(4)经济全球化进程使构筑单极世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5)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政治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中发展;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日本经济实力雄厚,有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企图。这些国家与地区集团不约而同地主张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当然,世界多极化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
(1)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
(2)世界上冷战思维的继续、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
(3)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和斗争。
三、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开放的趋势和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的特点是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新科技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深了各国经济的国际化,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导致地区经济集团的建立和壮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1)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2)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比生产的增长速度高得多,这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特征;(3)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4)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及其突出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其突出表现为:
(1)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2)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
(3)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规模。
(4)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
(5)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五)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由于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六)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
(2)经济全球化也有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当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时,问题就更为严重。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
(3)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七)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两个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活动国际化加深和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产物。它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争夺世界市场成了国际竞争的热点。现在的国际竞争主要是按经济实力分割世界市场,得失标志已经不是占领多少领土或势力范围,而是对市场占有的广度和深度,其手段更多的是依赖资本输出。
(2)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表现形式。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地理上毗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经济联合和经济融合的一种趋势,主要表现为五种区域经济集团组织(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最早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20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60年代发展中国家建立起各种经济集团;70年代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十分活跃;80年代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不断出现。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的初创时期;60—70年代是发展时期;80年代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时期;90年代出现了北美、欧洲、东亚三大地区经济集团。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区域集团组织有30个左右,参加的国家约150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尽管区域经济集团化多少具有排他性,但富有成效的区域组织都努力把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又具有开放性的一面,因而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行为准则,协调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
(二)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别
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及完全经济一体化等不同类别。其中,完全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国家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三)三大区域组织的相互依赖和矛盾斗争
1.欧洲联盟
相比较而言,欧洲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到2013年7月有28个成员国,其一体化程度仍在逐步提高。自1958年1月《罗马条约》生效、欧共体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欧经济一体化取得巨大成就。1993年1月建立了欧洲统一市场。1993年11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成立欧洲联盟。1995年,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使联盟由12国扩大为15国。1999年1月1日,欧元如期启动,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大的变革。2002年1月1日,除英国、瑞典、丹麦外的欧盟其他12个国家开始使用共同的货币欧元,实现了经济货币联盟计划。目前,欧元区成员国已扩大到18国。此外,还有9个国家和地区将欧元作为官方货币。同时,欧洲联盟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建立了欧洲经济区,在经济区内做到商品、资本、劳务、人员的自由流动,创建了以德国为主体的由西欧18个国家组成的内部大市场,人口达到3.8亿。欧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大刺激了其他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2.北美自由贸易区
1989年1月,美国与加拿大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1994年起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基础上吸收了墨西哥参加,形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4.2亿人口,年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首位。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协议,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显然落后于前两个地区。这是因为亚洲情况比较复杂,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民族宗教传统不同,一时难以建成一体化集团。但东亚是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且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东亚区内贸易的比重已超过40%,区内贸易投资异常活跃,成为推动东亚各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东亚地区主要依靠自然形成的非制度化的经济联系,其合作程度达到相当的水平。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原是由12个国家组成的一个政府间的联络和论坛式的组织。1991年中国政府正式参加。1993年增加了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晤,1994年进入制度化合作阶段。亚太经合组织已承诺以多样化为前提,不推行一种模式,而是采取多形式、多结构并行的办法,在促进地区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其成员已增加到21个。
当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21世纪初,以美、日、欧三大经济中心为核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三大区域化组织加快发展的态势将继续深化。
(四)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
与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相比,东亚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是十分缓慢的。2002年之前,该地区的三大国(中、日、韩)基本上游离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之外。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及亚洲金融危机使这一地区开始意识到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亚洲货币合作和“10+3”(东盟+中日韩)机制的启动,标志着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开始步入实质性阶段。在这一框架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合作主张,如提出建立东盟与日韩的自由贸易区、东盟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东盟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等方案。2009年9月,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建议,中国对此作出积极回应,表示愿意促进东亚共同体的建立。
(五)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中的作用
1.中国是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推进者
中国在开展区域经济合作领域起步较晚,但却成了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推进者。2001年,我国与东盟率先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同样,中国对待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安排也持积极的态度。在2003年10月的“10+3”会议上,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领导人签署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标志着三方合作进入新阶段。
2.中国对待区域经济合作的立场变化的原因
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立场的转变,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作出的一项战略选择。
第一,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面临日益增大的外部冲击风险,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回避全球化的风险提供一个避风港。同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为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作为WTO的成员,中国既要接受现行的国际经济规则,也要力图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中国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将有助于提高东亚地区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
第三,引入和借鉴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将有助于加强中国主权范围内存在的四个独立关税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相互间的融合,有利于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五、综合国力竞争
(一)综合国力的含义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物质力、精神力,以及对国际的影响力。过去,大国之间也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中军事力量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冷战结束后,特别是新旧世纪交替之时,几乎所有国家都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强盛衰落,最终起作用的是综合国力,核心是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而不单纯是军事力量。一个国家是否在21世纪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也主要取决于它能否占有经济上的优势。因此,愈来愈多的国家重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把经济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首位。
(二)科技对经济的决定作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经济竞争其实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对经济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创造的价值在产品价值中的比例愈来愈大。它将决定各国在21世纪中的国际经济地位。科学技术将直接影响到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的发展,影响到各国综合国力的增长,最终将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当今以美、日、欧为主的国际科技竞争已全面展开并日趋激烈,它对21世纪各种力量的消长与组合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表现
(1)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
(2)各国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
(3)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
克林顿就任总统后始创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了以优先发展高科技、政府积极协调、加强军民两用、注重成果转化为特点的科技政策。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目标是信息、电子技术、环境保护、健康食品、空间技术等。1994年,克林顿政府正式放弃了里根政府时期制定的“星球大战”计划,代之以“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美国通过多方投资,动用巨额资金投入这项计划。美国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浪潮迅速席卷西欧、亚洲和其他国家。
为追赶美国和日本,振兴欧洲经济,欧盟于1994年制定了第四个科研发展框架计划(1994—1998年),确定以发展信息、通讯和遥感技术为欧盟科研计划的重点,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生物医学、人体健康、交通运输等领域的研究。此后欧盟又相继制定了第五个和第六个科研发展框架计划。欧盟特别强调,应逐步实现内部的科技一体化,以增强与美国和日本抗衡的实力。
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也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1994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了《科技白皮书》,决定将用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经费增加一倍,并采取措施加强基础研究。1995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199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4)科技人才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的焦点。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六、大国关系
(一)大国关系的调整
两极格局终结是战后国际格局最重大的变化。各个大国为了适应这个变化,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大国关系中出现了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的新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国纷纷建立多种战略伙伴关系。
(二)中国的战略思维与大国关系的调整
1.中美关系
1997年10月底11月初,江泽民主席访美,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设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6月底7月初,克林顿总统访华,继续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2002年2月,布什总统访华,美中双方致力于“建设性合作关系”。2005年8月中美之间举行首次战略对话,目前已成功举办多次战略对话。2009年4月1日,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伦敦会见,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同年11月15日—18日,奥巴马访问中国。2009年7月27日,中美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2010年5月24日—25日,中美又在北京举行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2013年1月5日,奥巴马批准发布了新的军事战略,宣布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移到了亚太,而所谓重返亚太战略后又称亚太再平衡。这一战略旨在:(1)向其盟友显示美国的存在,为他们撑腰打气;(2)强化其在亚太的主导权;(3)对中国的崛起进行围堵和遏制,因为他认为中国的崛起“影响美国的经济和安全”。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使中国的周边环境更加复杂化。
第一,中国周边的军事安全压力不断增大。美国加强包括从日本、韩国、关岛到澳大利亚的网络化基地建设,巩固其围堵中国的第一岛链。同时提出了针对亚太地区的“空海一体化”构想,加强军事部署。与此同时,这一地区的军备竞赛也在加强。澳大利亚、日本、印度、越南、菲律宾纷纷扩充武器装备,提高军事实力。
第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面临日益增多的变数。美国一方面加强与传统盟友的关系,竭力纵容日本、菲律宾向中国进行挑衅,制造麻烦,企图搞乱中国;另一方面又力图掌握局势,使中日、中菲紧张局势不导致武装冲突,以破坏中美关系大局。美国和日本又竭力拉拢东盟,企图利用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问题的争端介入南海问题,抑制中国的影响力。
第三,中国在地缘经济上面临新挑战。一是美国大力提升同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将其作为美国实现“出口倍增”计划的主攻方向,这势必会加剧它在这一地区同中国的市场竞争,增大中国对该地区的出口压力。二是美国通过扩大TTP,遏制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张势头,主导亚太经济秩序,架空东盟与中国、东盟与中日韩的关系。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今天的中美关系毕竟根本不同于当年美苏冷战的关系。中美两国经贸领域的合作正向纵深发展,彼此依存度在不断增加。无论是全球问题还是地区问题,中美拥有很多共同利益,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符合两国共同利益,而且美国在诸多问题上需要寻求中国的合作。所以,中美之间的分歧依然处于可控范围。
2013年6月7日—8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总统进行了长达8个小时的会晤,取得了双方决定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新型大国关系是相对于传统的或历史上的大国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当后来崛起的发达国家与走在前面的霸权国家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或既有利益格局严重失衡时,后来崛起的发达国家往往采取对抗、冲突甚至战争的方式谋求利益再平衡。美国是当今最大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中美两国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面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需要,中美两国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新路。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主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这就是: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客观理性地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析。二是要“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追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为落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重要共识,习近平主席还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提升对话互信新水平;二是要开创务实合作新局面,美方应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三要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双方应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协调和配合,加强在各领域的合作;四要探索掌控分歧新办法,积极构建新型军事关系。
2.中俄关系
1992—1997年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实现了多次互访,进一步肯定了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4月,两国元首郑重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声明。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5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赴莫斯科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重申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8年5月23日,胡锦涛在同来访的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会谈时就更好更快地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出四点建议:(1)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相互支持。(2)深化务实合作,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3)全面推进人文合作,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4)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2009年6月16日—18日,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2009年俄政权交接后,胡锦涛对俄罗斯的首次国事访问,也是两国庆祝建交60周年框架下最重要的双边交流活动。
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俄罗斯(2013年3月22日—24日),表明中国高度重视中俄传统友好关系,把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政策优先考虑方向。
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外交全局和对外关系中都占据优先的战略地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依然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俄要更加坚定地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
习近平主席的这次出访,把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阶段。中俄树立了大国之间互信合作的典范。双方签署了一大批被称为“世纪合同”的合作协议,两国经济、能源、人文、地方、军事等各领域合作提升到新水平,国际战略协调与合作提升到新高度。双方发表和联合声明,强调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将彼此提供坚定支持。
3.中日关系
2006年10月8日至9日,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被称为“破冰之旅”),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宣布:“双方同意,继续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的各项原则,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妥善处理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问题,让政治和经济两个车轮强力运转,把中日关系推向更高层次。双方同意,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实现中日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2007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进行访问(被称为“融冰之旅”)。双方共同发表的新闻公报再次确认,根据2006年10月安倍首相访华时双方发表的《中日联合新闻公报》,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实现中日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并就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基本内涵等达成共识。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被称为“迎春之旅”)。中日领导人就中日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一致同意推动中日关系发展到新阶段。2008年5月6日至10日,应日本国政府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被称为“暖春之旅”)。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首次访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于5月7日在东京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2008年6月,中日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
安倍晋三担任日本首相一年多来,把日本引上了一条右倾军国主义的邪路。他大肆鼓吹“中国威胁”,极力扩充军备;妄图修改日本战后和平宪法,实施所谓“集体自卫权”等。
2013年12月26日,安倍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对曾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各国人民感情的肆意伤害,是对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公然挑衅,是对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粗暴践踏,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的狂妄挑战。安倍的倒行逆施理所当然遭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严厉谴责。
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是日本政府能否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历史。安倍作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绝不是日本的内政,更不是什么个人问题,而是关乎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大是大非问题,是关乎日本领导人是否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方向问题,是关乎日本同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安倍的所作所为正在将日本推向一条损害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根本利益的危险道路,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和日本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警惕。
4.中国同一些地区和集团的战略关系
中国积极参加亚欧会议,2008年10月还在北京举行了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中欧领导人多次会晤。1998年1月,中欧领导人在伦敦举行的第二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举行会晤,决定建立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双方表示希望在中国和欧盟之间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10月,双方决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关系也不断深化。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2004年,中英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5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访问德国,会晤了施罗德和即将成为德国新总理的默克尔,双方一致主张“提升中德关系水平”。同年11月14日,中国和西班牙宣布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也加强了与东盟的联系,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
(三)俄罗斯与美国、西欧各国的关系
俄罗斯与美国、西欧各国关系趋于稳定。苏联解体后,美俄关系进入蜜月时期,1994年双方宣布两国关系进入“成熟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阶段”,但此后在北约东扩、波黑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俄罗斯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满,开始调整对外关系,由亲西方的一边倒外交转向同时面对东西方的“双头鹰”政策,开展重视东方的全方位外交。1997年,俄罗斯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经过调整,俄罗斯与美国、西欧的关系趋于稳定。俄、法、德三国首脑建立了定期会晤制度等。1998年,俄罗斯成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正式成员。同时,冷战时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俄日关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打破了长期冷淡僵持局面,为改善两国关系创造了条件。
(四)高层对话和“伙伴关系”建立的重要作用
(1)大国之间的一系列高层对话和多种伙伴关系的纷纷建立,表明各大国在世纪之交以及进入新世纪的关键时刻,都在探索处理彼此关系的新规则,为建立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关系而努力。这种“伙伴关系”的特点是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伙伴关系”的出现是一种进步。
(2)大国关系的调整是一种国际现象,目前它仍在继续发展变化中。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大国关系的调整即重新定位,表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它既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一种表现,又推动多极化的发展。但是这种大国关系的调整还只是开始,大国之间的矛盾、分歧、冲突仍然存在,国际社会中的霸权主义、冷战思维仍然没有退出舞台,干涉别国内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说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七、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一)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
(1)所谓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军事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与传统安全威胁相对而言的,包括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标志着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后最为深刻的变化。
(2)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更趋突出。特别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谴责。这一事件的发生再次表明,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国际社会应坚定不移地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的原因
当今时代,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冷战结束使被两极对抗所掩盖的地区性矛盾与冲突纷纷爆发。
第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所导致的全球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各国的命运与外部的稳定和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
第三,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过度崇尚经济发展和物质享受,使环境保护、能源的合理利用等亟待解决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中。
(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突出使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加大
(1)冷战时期,在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占有突出地位,而现在经济技术因素占有突出地位,在国际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作用。人们从冷战中吸取教训,意识到仅凭军事力量并不足以压倒对方,军事力量的强大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和科技力量作基础。否则,军事负担超过经济可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国力的削弱,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与解体。
(2)冷战结束后,各国都把发展科技、经济放在首位,把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和科技合作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以地缘、民族、宗教关系为纽带,积极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寻求和开辟经济贸易关系的途径。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成为各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目标和实质内容之一。在国际关系中,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愈来愈紧密。经济上的矛盾与争夺、控制与反控制、制裁与反制裁成为国际斗争的重要形式。经济因素不仅对各国国内政治,而且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加大的原因在于:
①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消长,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的发展。
②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结果往往导致政府的更迭,从而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影响。
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联系更为密切,利益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使世界政治发展更趋复杂。
④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的外交,首先是经济外交,即为经济服务的外交,经济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冷战结束以后,国家的经济利益往往成为国家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制约着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使它们的关系一般不致脱离和平与发展这一主潮流。
(3)文化因素也会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突出问题。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大,并没有排除和取代政治、军事因素的作用,在一定时期文化因素也会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突出问题,从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我们应当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差异,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积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八、地区热点问题
(一)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动荡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1.维持较长时期的世界和平与稳定成为可能的原因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持较长时期的世界和平与稳定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
(1)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的主要根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现在已不存在了。“打世界大战别人没有资格,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现在苏联解体,取代苏联地位的俄罗斯,由于国内重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已失去打世界战争的能力。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虽存在严重的矛盾与竞争,但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联系和依赖日益加深,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得以加强。
(3)冷战后大国关系加紧调整,形成一种“一超四强”的局面,各大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借重、相互制约,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世界战争的可能性相对而言就比较小了。
2.当前国际形势动荡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原因
当前国际形势动荡和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热点地区、热点问题不时出现,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最近几年,西方大国加紧在发展中国家及原苏联、东欧国家中推行西方式民主和多党制,更加给不稳定的局势增添了动荡因素。地区紧张、动荡因素有增无减,新的危机不断发生,而且大量事实表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又有新的发展。违背国际关系准则,以某种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事例层出不穷。过去被掩盖的许多矛盾进一步暴露,甚至激化,天下并不太平。
(二)“热点”地区持续动荡
(1)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始终是各类矛盾和冲突集中的地区,成为全球主要“热点”地区。
(2)中东地区被称为“火药库”,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其中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战争,1980年9月发生的两伊战争整整持续了8年之久。1990年8月至1991年2月爆发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更是牵动全球。2003年3月20日,美、英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迅速占领了伊拉克。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区像中东那样经历了如此长期和频繁的战争与冲突。
(3)中东地区持续动荡的原因:
①大国势力及地区强国势力之间的相互争斗是导致中东安全形势及一些中东国家政局长期动荡的外部原因。中东地区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联结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能源供给中心”“西方生命线”)。
②中东地区国家间及国家内部民族、宗教和派系矛盾错综复杂,是造成中东地区动乱的内部原因。
(4)中东问题。
中东问题主要是指阿以矛盾,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和1947年联合国的分治决议,为阿以冲突埋下了祸根。从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至1982年6月,阿以之间发生了5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1979年3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中东开始了艰难的和平进程。20世纪80年代的多种和平方案都以失败而告终,包括“非斯方案”“里根方案”等。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格局的变化再次为中东实现和平带来了希望,从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到1999年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巴以双方共达成了6个协议,但是,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东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参观”,再次引发巴以大规模流血冲突,和平进程前功尽弃。
2003年4月,中东问题四方——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制定的中东和平“路线图”出台。2004年10月,以色列议会通过了沙龙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同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去世。这些都使中东和平进程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2008年12月26日,以色列发动代号“铸铅”的军事行动,大规模空袭加沙地带,击毁多处哈马斯机构的建筑。从2009年1月3日晚开始,以军发起地面进攻,“腰斩”加沙,袭击行动进一步升级。2010年9月2日,巴以在美国重开谈判。
总的来看,和平的努力将不会终止,但要真正实现和平,还要跨越耶路撒冷地位、领土和边界纠纷、巴勒斯坦难民、犹太人定居点、水资源分配等众多难题。
九、新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国际形势时指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
新干涉主义,指的是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构建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标的思潮和模式。20世纪以来,连续发生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以及正在进行的对叙利亚的战争,充分暴露了西方大国对外奉行新干涉主义的本质。
新干涉主义不同于过去以赤裸裸的武装侵略、军事颠覆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干涉主义,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以联合国的名义发动战争,藉以披上“合法”的外衣。
北约于1999年发动的科索沃战争,美国总统布什于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都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因而这两场战争的合法性始终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有鉴于此,为了减少国际舆论压力,给其干预行动披上“合法”的外衣,美、英、法等国在发动对利比亚的战争前,积极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制裁的决议和设立“禁飞区”的决议,而实际开展的军事行动,远远超出联合国的授权范围。
第二,全力扶植反政府力量。
为了扶植一支能够取代现政权的反对派力量,西方国家可谓不遗余力,以利比亚战争为例,英法等国对反政府武装人员进行强化训练,并且提供了大量的现代化武器和通信技术设备,其特种部队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对反政府武装的行动进行策划和指挥协调,使得反对派由分散到整合,由弱到强,逐渐成为能够在同政府军作战中节节取胜的颇具战斗力的部队。(www.xing528.com)
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配合军事行动。
西方国家充分利用经济、情报信息、传媒、外交、国际司法等手段,密切配合军事打击。例如,对利比亚,西方国家冻结了卡扎菲家族及其政要的海外资产,封锁利比亚政府的石油出口,实行武器及其他战略物资的禁运,对利比亚进行经济上的全面制裁;大量情报人员和特种部队潜入利比亚各地搜集情报,指导和培训反政府武装力量;西方媒体通过现场报道、网络和微博传播等方式,极力夸大卡扎菲政府的困难和分崩离析的处境,为反政府势力摇旗呐喊,出谋划策,为西方进行军事干涉披上正义性、合法性外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继承认反政府的“全国过渡委员会”并同其互设办事处,借以分化瓦解卡扎菲政府,策反其政要;随着军事打击的深入,国际法院也被美国所利用,适时地对卡扎菲及其政权的核心人物发出逮捕令,等等。
第四,直接插手动荡国家的政治安排。
西方普遍认为卡扎菲是专制独裁者,所以,以保护利比亚广大平民免遭卡扎菲军队的屠杀的人道主义为由,采取军事打击手段,强行推行西方的“民主化”。法国曾指出,卡扎菲倒台后,利比亚必须建立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政治领导机构,并对“全国过渡委员会”的成员构成提出基本原则和主张,多次撮合各方代表在巴黎举行会晤。英国政府则帮助反对派组织“全国过渡委员会”制定宪法草案,影响利比亚未来的设计与安排、对外政策的制定等。
第五,英法同盟发挥了实质性的主力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约采取的历次军事行动都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但最近的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美国却退居二线,而由英法同盟以及其中东的盟友发挥了实质的主力作用。其原因在于,在美国“重返亚太”的全球战略中,利比亚、叙利亚并不占据核心地位;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又使美国深陷困难;且美国国内经济困难重重,舆论压力有增无减。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也仅限于空中和海上打击,而未派地面部队直接参战,这与欧洲各国经济困难、实力衰退有关。
中国始终主张,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其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任何国家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恣意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既是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根本保障。
十、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一)联合国
1.联合国的建立
1945年4月25日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6月26日参加会议的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2.联合国的发展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组织,有192个成员国。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联合国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等。
3.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是主要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个会员国有一个投票权,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主要讨论有关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合作的问题,并向安理会提出建议。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执行机构,是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现由美、英、法、中、俄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它作出的决议,全体会员国应该接受并履行。常任理事国对任何非程序问题拥有否决权。国际法院和秘书处也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在需要时,联合国可以成立专门机构。
4.联合国的作用
(1)联合国作用的变化:在联合国建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其性质遭到霸权主义的扭曲,宗旨和原则没有得到执行。它最早被美国所控制,成了美国操纵下的表决机器,甚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发动侵朝战争。20世纪60年代,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场所。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崛起,大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从而大大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进一步改变了过去少数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联合国的主要作用:第一,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支持被压迫民族自决和独立;第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第三,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第四,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问题,如环境、人口、生态、资源等问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第五,在维和方面、核军控和裁军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第六,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第七,联合国还是大国间调整相互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结交朋友、维护权益、交换意见、共同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最重要场所。
但是,从20世纪末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联合国应该发挥的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甚至一度有所削弱。
5.冷战后联合国的作用有所发展,同时又遭遇新的挑战
冷战后联合国的作用有了新的发展。联合国在解决人类共同问题,诸如环境保护、保护人权、打击国际犯罪、反对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消灭贫困等问题上,在协调各国合作、制定共同规则、维护国际基本准则、采取一致行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制止地区动乱、采取维和行动上,联合国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扬。但是,联合国也存在不少问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需要。联合国面临挑战主要表现在:多极化与单极倾向两种势力之间的斗争一直在全球和联合国内进行着;与多极化并存的分散化趋势的出现;某些西方国家人士甚至提出要抛开联合国,重新成立国际组织。因此,联合国必须进行新的改革,以便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二)其他国际组织及其作用
一般说来,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朝着规范化、民主化方向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基本功能与最高目标,就是协调有关力量之间的各种利益,处理好独立与联合、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除联合国外,欧盟、东盟、非盟等地区性、专业性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
(一)发展中国家
1.发展中国家的定义
发展中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国家。所谓第三世界,是指那些在历史上受过殖民统治和剥削,独立后经济落后,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处于不平等、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在地域上大多数位于南半球的亚非拉国家。这些国家也被称为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
2.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
虽然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以及民族风俗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地理、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它们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统一整体,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上有着相同的遭遇,均曾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奴役和掠夺,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2)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均获得了政治独立,建立了民族独立国家,同时又面临着共同的任务。
(3)发展中国家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4)发展中国家都十分珍惜本国得来不易的独立。
(5)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是推动世界车轮前进的动力,是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基本力量。
(二)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三世界是在战后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联合的产物。万隆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诞生、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标志。
1.万隆会议是发展中国家崛起的第一个里程碑和重要标志
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民族独立运动首先从亚洲兴起,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这一时期新独立的亚非国家有13个,加上原有的独立国家,亚非地区独立国家已达30个左右。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有亚洲和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一次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在历史上第一次自己发起和组织的国际会议,表明亚非国家开始独立自主地商讨和处理自己的事务,标志着西方国家主宰亚非国家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是发展中国家崛起的第一个里程碑和重要标志。万隆会议极大地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心,从此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2.不结盟运动的出现是第三世界国家形成、发展的里程碑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由分散到集中,由各自为政到联合斗争。1960年因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而被称为非洲年。1961年6月,在埃及的开罗召开了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确定了参加不结盟运动的五个条件。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有25个国家参加,形成了以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为基本原则的不结盟运动。此后,不结盟运动每隔3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中小国家的共同要求确定会议的内容和议题。如1964年的会议,强调不仅要反对老殖民主义,还要反对新殖民主义,并第一次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1970年的会议,抨击了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及对小国的干涉和颠覆行为,并首次提出发展中国家“集体自力更生”的问题。不结盟运动形成以来,坚持了反帝、反殖、反霸以及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方向。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发展中国家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不结盟运动支持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为打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两极格局,争取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化,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最主要的政治代表;它积极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权益,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为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改善南北关系、促进南南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不结盟运动已由最初的25国扩大到118个国家,遍及亚、非、拉美以及欧洲,是仅次于联合国的重要的国际论坛。2009年7月15日—16日,在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召开了第15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会议发表了《沙姆沙伊赫宣言》。中国在1992年被接纳为观察员国。不结盟运动的出现是第三世界形成发展的里程碑。
3.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不仅最后清除了一批顽固的老殖民据点,而且斗争重点已深入到以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新获得的政治独立的阶段。第三世界国家加强联合,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1964年在联合国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发表了《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明确提出“建立一种新的公正的世界经济秩序”的主张,自此被称为“七十七国集团”。1996年成员国已增到132个,但仍沿用“七十七国集团”这个名称。2000年4月,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了首次南方国家首脑会议。这是七十七国集团成立30多年来的第一次首脑会议,也是世纪之交第一次发展中国家的大聚会。这次会议首次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的问题,与会的122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和他们的代表就加强南南合作进行了充分协商,取得了一致意见。这次会议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个新起点。
七十七国集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和历史趋势,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它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目标,宗旨是在参加全球性国际经济会议之前,成员国之间协调立场,商讨共同的对策,表达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七十七国集团以联合国为讲坛,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做了大量工作,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它为推动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推动南北对话,缓和并改善南北关系,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七十七国集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和历史趋势。
中国不是七十七国集团成员,但作为七十七国集团的观察员国,中国一贯支持该组织的正义主张和合理要求。2005年6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七十七国集团+中国”第二届南方首脑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1)第三世界的崛起,不仅根本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是世界经济政治中心,国际政治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到沉重打击和削弱,而作为欧洲附庸的亚非拉广大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出现。欧洲完全丧失对全世界的主宰地位,失去了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中心地位。在战后两极格局中,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密切合作,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一种独立的政治立场,并力图冲破两极格局的限制。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凝聚成一支独立的国际政治力量,在战后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和影响。它打击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加深了美苏与盟国间的矛盾,推动了西欧、日本独立自主倾向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战后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为了巩固独立,发展经济,必须谋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不结盟政策,不参加大国的军事集团,主张和平共处,反对军备竞赛。保卫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历来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任务,从万隆会议公报到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各种宣言声明,无不把争取世界和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战后半个世纪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反对是重要因素之一。发展中国家促进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显示了巨大威力。
(3)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深刻地改变着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
联合国成立之初,在美国的操纵下干了许多违背联合国宪章的事,比如1950年通过侵略朝鲜的决议、多次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普遍性和权威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批发展中国家先后加入联合国,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全体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中,占了3/4以上,联合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联合国通过了许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和人类进步的决议和法规。比如1960年第15届联大通过了《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决议;1974年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1982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6年通过了《发展权利宣言》等。同时,联合国还多次通过决议,谴责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上升,它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世界经济的面貌,成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发展经济的潜力巨大。20世纪80年代以前,整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发达国家。不少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中大力发展工业生产,经过多年的努力,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如亚洲的新加坡、韩国,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等。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它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从而推动了同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大。
(5)解决关系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问题诸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失控、粮食、能源、难民、禁毒等,也离不开占世界人口4/5的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十二、南北关系
(一)南北关系的含义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即南北关系。南北关系的实质在于打破和消除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南北关系既充满着对立和斗争,又存在着依存与合作关系。发展中国家只有经过斗争,才能获得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因此,南北关系是在矛盾与合作中发展的。
(二)南北矛盾
南北矛盾是指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少数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南北矛盾由来已久,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南方国家大部分是北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殖民体系瓦解,南方国家大多数获得政治独立,但经济上仍受北方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3)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力量壮大,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两极格局解体以后,南北矛盾加剧。冷战时期,南北之间虽然开展了对话,并达成了一些协议(如四个《洛美协定》),但由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坚持维护旧的经济格局,使南北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且日趋尖锐。
(三)冷战后南北关系的新变化
冷战后南北关系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表现在:
(1)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冷战时期,东西关系威胁着世界和平,和平问题成为世界政治的头等大事,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处于次要地位。冷战后,发达国家将意识形态和安全、军控的重点由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政治领域的矛盾突出出来。
(2)南北经济矛盾依然存在,但出现了与冷战时期不同的特点。南方国家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债务问题已成为南北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北方国家和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纷纷采取措施以缓解债务危机。国际资金流向出现了从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回流的变化,使南方国家更加缺少发展资金,并承受着来自北方债权国的沉重压力。南北贸易摩擦增多,环保问题成为南北关系中的一个突出的新问题。
(3)南北对话与合作关系加强。北方国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开始重视加强南北合作。美国总统克林顿任内两次访问非洲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0年6月,欧盟15国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77个国家签署了用以代替《洛美协定》的为期20年的《科托努协定》。
(4)区域内或集团内的南北关系有所发展。
(四)南北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1)主要原因:
①南北政治经济关系不平等,特别是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扩大。
②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加紧推行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
(2)主要表现:
①在政治上,强制第三世界国家实行西方的所谓“民主”“人权”“多党制”等,结果引起社会动乱与冲突,非洲几乎半数的国家因此发生严重的社会动荡。
②在经济上,肆无忌惮地转嫁经济危机,实行损人利己的经济贸易政策,使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债务负担沉重,发展资金倒流,经济陷入更大困难。世界因此也变得更不安宁。
(五)解决南北关系的根本途径
(1)解决南北关系的途径,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因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主要是通过国际经济旧秩序实现的。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一场改变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和不合理关系的斗争,是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延续和深化,实质上是争取共同繁荣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南南合作,提高南方的经济实力,以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3)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只要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实行南北合作,就可以缓和南北矛盾。南北对话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得到经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这种发展对北方国家的发展也很有利。
十三、南南合作
(一)南南合作
(1)南南合作的形成与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关系即南南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合作即南南合作。南南合作起始于政治领域,发展于经济领域,深化于两者的有机结合。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南南合作的先声;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标志着整体性南南合作的开始;1973年的石油斗争是南南合作政治与经济结合的典范;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使南南合作的影响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南北对话陷入僵局,南方国家更加重视彼此之间的合作,并寻找多种合作形式。
(2)南南合作的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南南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地区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如东南亚国家联盟从6国扩大到10国,并加强了经济、政治、安全、文化合作;非洲一体化开始起步;拉美的南方共同市场于1995年正式启动等。第二,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第三,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3)南南关系中合作关系是主流。
当前,影响南南合作的主要因素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与边界纠纷、地区霸权主义、经济矛盾以及由这些问题引起的冲突和战争。南南关系中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但合作关系是主流。
(二)南南合作的形式
南南合作主要形式有四种:
(1)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成员国之间减免关税,实行商品自由流通,对外统一关税和实行共同市场。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市场等。
(2)贸易合作:七十七国集团在成立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优惠制、建立发展中国家间贸易组织、建立发展中国家多国销售企业等三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货币金融合作:如加勒比开发银行、安第斯开发协会、西非国家中央银行等,它们向其成员国提供贷款和援助。阿拉伯国家和一些货币金融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或优惠贷款,其特点是利息低、周期长,且不附加任何政治和经济条件。
(4)技术合作:如相互转让技术、出售专利、进行技术咨询与培训、交换技术情报等技术合作,以及通过发展中国家合资经营、提供技术服务和劳务等方式,发展互利的技术合作。
(三)南南合作的意义
(1)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走集体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2)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促进了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整个发展中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将产生重要影响。
(3)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壮大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于提高它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义。
十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背景
1.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时代主题和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直接相联系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和平和发展仍是时代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1)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和平包括世界总体和平和局部和平。当代世界和平问题,首先是指防止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爆发,也包括反对和制止局部战争、常规战争,以及针对军备竞赛尤其是核军备竞赛而进行全面、彻底的裁军活动。冷战结束后,战争的因素并没有随着消失,因此,仍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防止战争。
(2)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发展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一般指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的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因为:第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影响发达国家的发展,因而也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第二,发达国家仍需发展,但阻碍发展的危机也十分突出。第三,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向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即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保证世界各国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才能保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面。反过来,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乃至更长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护和平的有力因素,发展有助于阻止和消除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4)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时代主旋律的最好回应。
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回答世界对中国的关注
随着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整个世界对中国愈加关注,许多人在研究中国走的是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实行什么样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中国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多种场合,通过多种形式,用实际行动明确地向世界表明,中国选择了并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国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简言之,这是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繁荣的道路。
(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1)这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中国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两个方面密切联系、有机统一。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制度依据。
(2)这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和合文化是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文化基础。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遭受战乱和贫穷的惨痛经历中,深感和平的珍贵、发展的迫切,深信只有和平才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依据。
(3)这是基于中国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需要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作为保障。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
(4)这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和愿望,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借鉴其他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既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抉择,也是我国对外战略的重大宣示。其特点有:
(1)强调发展的和平性。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坚定不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中国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强调发展的自主性。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决不会凭空而来,必须靠我们的努力去争取和维护。我们不干涉别国内政,也绝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内政;我们不侵占别国领土和主权,也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强调发展的合作性。加强合作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鲜明特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中国的发展不以牺牲别国的利益为代价,而是坚持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坚持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同其他国家的经贸摩擦,在深化合作中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4)强调发展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相结合。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和平发展,就是要打破“国强必霸”的传统逻辑,在中国强大起来的情况下,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不同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不走侵略扩张、争霸世界的道路。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作用,反对新干涉主义,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团结国际社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五)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1.中国的一贯主张
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与互利共赢关系。
(1)中国主张,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推进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作用,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中国主张,各国在追求发展的进程中应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国际社会应加强协调,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中国主张尊重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利应受到充分尊重,应平等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建立开放、公平的贸易体制,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
(3)中国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各种文明应和睦相处,在对话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2.中国的对外交往
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
(1)我们将改善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2)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3)我们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4)我们将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5)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
(6)我们将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
十五、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一)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和发展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最早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2005年9月15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此后,“和谐世界”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新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二)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原因
第一,从国际上看,新的世纪为人类社会发展展现了光明前景,要和平、促发展、谈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有责任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遏制消极现象的滋长。第二,提出构建和谐世界,也是对“中国威胁论”的积极回应。它是要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妨碍和威胁任何国家。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之福而非冲突之患。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三)和谐世界的内涵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途径
胡锦涛主席用八个字来描述和谐世界的美好图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具体来说,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平等的世界、和睦互信的世界、公正互利的世界、包容开放的世界。
中国将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在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取长补短、安全上互信协作,继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第一,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第二,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第三,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第四,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
十六、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保持我国外交方针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为我国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
(1)外交理念的重大创新。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2)“中国梦”引领中国外交。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更是综合权衡中国与世界关系变化之后作出的战略抉择。于是,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与围绕为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的目标,发生着与之相匹配的逻辑变化。
做好外交工作,要心中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为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稳定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
在“中国梦”的语境之下,中国外交显示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更加开放包容,突出外交为国富民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服务,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一是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坚持原则和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不仅坚持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也注重在多边舞台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赢得更多国际声誉。
(3)突出周边,提出“亲、诚、惠、容”新理念。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密切。
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亲”就是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影响力。“诚”就是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惠”就是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容”就是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这些理念,首先我们要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4)第一次提出外交工作的义利观。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初访问非洲和关于周边外交的谈话中,多次提出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强调中国外交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互利共赢,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强调中国要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见利思义,重义轻利,必要时舍利取义,绝不能唯利是图、斤斤计较。正确的义利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成为我们在国际上弘扬公平正义、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一面鲜明旗帜。这些论述,也被视为对一些西方媒体炒作所谓中国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谬论的有利驳斥。
(5)第一次提出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公共外交,又称公众外交,是指由政府主导、面向国外公众的一种外交形式,它的活动手段包括文化交流项目、国际广播和互联网等,其主要表达形式是信息和语言。公共外交可以为各国政府提升软实力。在国家间相互依存日益密切的背景下,相对于传统政府外交而言的公共外交,已成为各国政府提高软实力、扩大影响力的主战场。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表明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已成为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
模拟练习题
分析题
1.以下是有关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材料:
材料1(见表5—1)
表5—1 世界及西方大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单位: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资料整理
材料2
全球经济使得世界上所有生存有道的经济单位,都能够在需要发展时攫取自己所需的任何东西。它们不再需要就近寻找资源,也不必再仰赖政府的正式出力,就可以获得他国的资源或敲开消费者的大门。这种情况已使传统上扮演“中介人”功能的民族国家及其政府变得无用武之地。全球市场靠自己的力量就运作得很好,因此民族国家再也不必扮演创造市场的角色。实际上,现在民族国家自己问题重重,大部分时间反而成为全球经济的绊脚石。假如情况许可,从全球角度所拟出来的问题解决方案会自行流通到有需求的地方而不必受到民族国家的干预。这种现象使得民族国家的中介角色逐渐消失掉,那么谁能坐在全球会议桌前提出全球性解决方案,其资格就不再是根据人工划分的国家疆界,反而是更重视他所代表的地理区单位。
摘自[日本]大前研一:《疆界消失在无国界的世界中》
材料3
1999年9月21日,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前美国高级官员斯蒂格利茨对列强在就贸易自由化问题与发展中国家打交道方面的“虚伪”进行了抨击。他说,穷国对一种新的企图持警惕态度,即试图说服它们进一步向产品和劳务开放本国市场,它们的这种态度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斯蒂格利茨说,一个最近的实例是,美国对本土制造商唯命是从,决定动用联邦反倾销法律来抵制来自巴西、俄罗斯和另外一些国家的钢材;还有欧盟的农产品补贴问题。
摘自路透社日内瓦1999年9月23日电
材料4
美国的普遍利益在于鼓励那些被文化冲突分裂的国家通过共同利益的沟通走向一个发展的世界。美国的经济、政治利益在于确保世界如果走向一种共同语言,那么它将是英语;世界如果趋向于建立共同的电信通讯,那么在安全和质量标准上它将以美国为标准;如果世界在电视广播和音乐上连为一体,那么节目和程序上将是美国的;如果世界要发展共同的价值观念,那么这些价值观念将是适合于美国的价值观念。
摘自[美]罗斯科普夫:《是对文化帝国主义的赞美吗?》
材料5
如果第三世界在华盛顿发出了什么信息的话,那就是:我们仍然愿意为全球化付出代价,只要我们能确信,如果我们按规则办事,它就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从现在起,我们要参与制订这些规则。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摘自[美]《商业周刊》1998年10月19日评论《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危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1反映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3评析材料2的观点。
(3)结合材料1,分析材料4所提观点的实质及其主要原因。
(4)结合材料5和材料1、3,阐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2.传统学派认为,单极从根本上是不稳定的,美国任何轻微的违规之举都有可能引发危险的动荡。我认为情况正好相反: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摘自[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
评析上述材料提出的观点及其实质并论述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工业国强加给进口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高贸易壁垒,再加上它们对农业的补贴,使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商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下降了。贸易的这种扭曲使最贫困的国家受到特别大的伤害。
摘自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2001年
材料2
世界1/6的人口生产了全部商品和服务的78%并获得78%的世界收入——平均每天70美元。而世界人口有3/5生活在61个最贫困的国家,他们只获得总收入的6%——每天不到2美元。但是,他们的贫困不限于收入方面……世界各国能否一起努力来减少极端贫困人口?这是21世纪的根本挑战。
摘自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
材料3
当面临资源短缺、人口迁移和贫困时,其结局无可避免地是冲突和不稳定。这将使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冲突的地方。
摘自英国《观察家报》,2000-07-16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扭曲”会“使最贫困的国家受到特别大的伤害”?
(2)从发展与和平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南北差距拉大、南方贫困会引起世界的冲突与不稳定。
(3)运用矛盾力量不平衡性的原理分析解决南北问题的正确途径。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一集
材料2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
“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强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
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摘自《人民日报》,2001-07-17
材料3
中国于1988年12月6日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以来,在联合国安理会历次采取维和行动解决冲突的投票中,大多投赞成票;在有的问题上投了否决票和弃权票。
2000年,安理会多次审议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冲突问题,通过了第1297、1298、1312、1320号决议。中国参加了有关磋商并对所有决议投了赞成票。中国在有关磋商中表示支持秘书长提出的维和建议,希望建议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双方已达成《停止敌对行动协定》的执行,推动埃厄两国早日政治解决争端。
1996年12月危地马拉政府和反政府武装要求安理会通过决议向危地马拉派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12月29日,危地马拉邀请台湾“外交部长”参加停火协议签字仪式,把台湾卷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且对中国代表的严正抗议不予回应。在表决时,中国代表投了否决票,并表示,一个国家和平进程的实现,不能损害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0世纪90年代初,格鲁吉亚发生民族冲突,联合国派出了维和观察团。1996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关于安理会授权该观察团在格鲁吉亚设立人权办事处的提案。中国代表表示,中国支持格鲁吉亚当事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但联合国观察团执行安理会授权的维和任务,不应包罗万象,更不应越俎代庖,将属于其他机构职权范围的事情也包揽过来。由安理会授权设立人权办事处超出了安理会的职权范围。因此,中国代表对这个提案投了弃权票。
根据《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年鉴》整理
材料4
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尚未解决的关键利益——特别是涉及台湾和南中国海——的大国。这就意味着中国不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国家。仅此一点,就使中国成为一个战略竞争者。
摘自赖斯:《促进美国国家利益》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1、2所反映的中国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材料3体现的中国外交所坚持的原则。
(3)如何认识材料4的观点及其实质。
模拟练习题答案
1.[答案要点](1)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西方五国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美国拥有明显优势。
(2)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民族国家的作用不管发生多大的变化,它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体。从材料3也可看出,发达国家一方面宣扬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又搞贸易保护主义,说明国家维护本国利益的作用并未消失。
材料2认为经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的作用逐渐消失,实际上否定了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其实质是宣扬“主权过时论”,目的在于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
(3)实质是企图将全球化变为美国化。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拥有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并有独霸世界的战略企图。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现有的世界经济规则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制订规则,并加快自身的发展。
2.[答案要点](1)上述材料提出的“单极稳定论”,主张建立由美国“约束和管理”世界的单极格局。其实质是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一国主导的单极世界违背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常常使世界不得安宁,严重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不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相反,多极世界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
(2)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主张多极化的国家和地区集团力量在增强;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但力不从心,也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
(3)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曲折的、长期发展的过程。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图谋给多极化进程增添了障碍,冷战思维、南北差距、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多种因素也会对世界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世界多极化进程会充满矛盾与斗争。
3.[答案要点](1)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扭曲”是南北经济关系不平等的一种反映。由于发达国家竭力维护历史上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依附于发达国家,遭受其剥削和控制,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受到极大的伤害。
(2)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的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霸权主义是建立在南北力量严重失衡的基础上的。经济上的落后与贫困是引起冲突与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南北问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3)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南北矛盾中,发达国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发达国家在解决南北问题中负有主要责任,应切实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4.[答案要点](1)不同点:材料1反映的中苏关系是结盟关系,针对第三方;材料2反映的中俄关系是不结盟关系,不针对第三方。
原因:中国从维护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际形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政策。与苏联的结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密切相关;与俄罗斯的不结盟、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则是多极化条件下大国关系调整的反映。
(2)中国在安理会投票中的立场体现了中国外交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干涉内政的原则;特别体现了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
(3)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所有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必备条件。中国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放在第一位,这既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材料4的观点无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把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视为对美国的“战略竞争”,实质上是要干涉中国内政,是强权政治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