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国家发展早期探索-硕士入考指导

中国国家发展早期探索-硕士入考指导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知识清单本章点睛本章主要讲述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和鸦片贩卖年年激增,加速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萎缩,影响了人民的生计。此外,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生前十年,正是包括广西在内全国自然灾害频发时期,大量灾民流离失所。

中国国家发展早期探索-硕士入考指导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知识清单

本章点睛

本章主要讲述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了解这三次探索的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本章重点:一要掌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要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三要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教训。

大纲知识点精解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激化了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运动,前后坚持了14年之久,势力先后扩展到18个省,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达到了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一场伟大农民战争。

和古代封建社会所爆发的农民运动一样,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但是,这次农民战争的爆发,已经显现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对国内的影响。鸦片战争带来的恶果,使得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普遍激化了。正如马克思在分析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时所说的,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所消耗的战费、战争赔款都摊派给各省担负,其结果便是层层转嫁给农民。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和鸦片贩卖年年激增,加速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萎缩,影响了人民的生计。五口通商后,上海代替广州成为全国首要的通商口岸,使得原来从湖北、湖南到广州的一条主要商路和由江西至广州的一条次要商路骤然冷落,大批运输工人因之失业。此外,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生前十年,正是包括广西在内全国自然灾害频发时期,大量灾民流离失所。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地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爆发地广西地处僻远,各种矛盾更加激化,饥民抢米闹事、群众闹衙抗粮、抗租斗争等不断发生。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洪秀全正是在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况下,开始他的传教宣传活动的。

洪秀全(1814—1864),广东省花县人。1843年,洪秀全读了梁发编写的传教书《劝世良言》,感到基督教教义宣传的平均、平等观念,很合自己的口味和革命斗争需要。于是,他假托自己是上帝次子、耶稣弟弟下凡救世,宣称皇上帝为唯一真神,其他诸神都是妖邪,决定创立拜上帝教,作为宣传、组织、动员和团结群众的组织。他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写作了具有朴素平等观念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1847年,洪秀全到广西紫荆山区与冯云山会合,共同制定了《十款天条》,作为教众的政治生活准则,起义后成为太平军的军纪。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自己为天王。9月攻克永安后,太平军在此驻扎半年,进行封王建制和整顿军纪等工作。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国政权初具规模,有利于起义的发展。随后,起义军迅猛进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仅仅经过两年的战斗,太平军就席卷6省,取得伟大的胜利。这是因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所到之处,太平军镇压和打击官僚、豪绅、地主,焚烧衙门、粮册、田契、借券,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太平军受到百姓的欢迎和拥护。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战场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为9等,好坏搭配,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一两。分得土地的农民都要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每“两”生产的农副业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支出也由国库统一分配,“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

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与以往农民起义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和“迎闯王,不纳粮”等相比,《天朝田亩制度》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应该说这个纲领比历代农民起义所提出口号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

不过,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的理想天国,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它表明,即使是像太平天国这样的农民起义,尽管给腐朽的封建制度以严重的冲击,却也难以建立起足以替代腐朽制度的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未付诸实行。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洪仁玕(1822—1864),洪秀全族弟,农民知识分子,是最早接受洪秀全信仰的少数人之一。迫于清政府的缉捕,他一度避居香港,接受过西方思想的影响。1859年,洪仁玕回到天京,被封为“干王”,参与朝政,他向洪秀全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借鉴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对于《资政新篇》的许多主张,洪秀全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也未能付诸实施。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作为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所提出的治理朝政纲领而忽略了这一点,这与洪仁玕长期没有参加农民革命斗争的实践有关。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的失败。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农民起义队伍中固有的许多矛盾与弱点,就越来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农民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既同地主阶级相对立,又同封建生产关系相联系。建立在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基础上的农民政权,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的属性,最终还是会向封建政权演变的。

太平天国制定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各级官员之间,上下尊卑的等级界限十分严格,连服饰、仪仗、卫队、舆马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要受到严厉惩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政治上争权夺利。以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为首的太平天国最高领导人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生活奢侈腐化。诸王及将领与士兵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诸王之间更是“彼此暌隔,猜忌日生”。洪秀全深避内宫,不思进取,把天国大事交给东王杨秀清,杨秀清则“自恃功高,一切专擅”。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天京建都曾经势如破竹,天京事变则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的危机。为了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一批年轻的将领,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但是,这已经无法挽回败局。洪秀全的宗教迷信思想越来越严重,不能妥善处理军政事务和各种矛盾,只能采取滥封王爵的办法,结果竟封了2 700多个王。诸王在各地拥兵自重,各有他图。

1864年春夏,太平军在苏南、浙江、皖南的根据地全部丢失,天京被湘军围困,内无粮食,外无援兵。李秀成建议“让城别走”,洪秀全则坚持死守天京。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起义坚持了14年之久,革命势力先后扩展到18个省,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以往历次农民起义都比不上的。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南方和东南沿海各省的天地会起义,北方的捻军起义,西南、西北的各族起义等。天京陷落后,太平军余部仍坚持战斗4年之久。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对孔子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太平军所到之处,毁掉孔庙,砸碎孔子牌位,洪秀全还设立“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1861年,清政府公然宣布“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将士们与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①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既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的滋生。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农民起义固有的矛盾与弱点就充分地暴露了出来。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发财致富的强烈愿望使他们不能满足于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度。许多参加起义的农民就是冲着升官发财、“威风排场”的目标而来。其领导人大搞封建等级制,安于享乐,追求奢华的生活,钩心斗角,争权夺利,酿成内讧悲剧。这一切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②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太平天国是以拜上帝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也无法维持内部长久的团结,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正是由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太平天国也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③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他们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1.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当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内忧外患一起袭来,面对统治危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1)洋务派的形成。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逐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也极大地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面对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恭亲王奕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他提出处理“内乱”和“外患”的方针是:“发(指太平天国)捻(指捻军)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具体怎么办?奕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处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任命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侍郎文祥为总理衙门大臣。随之设立南洋、北洋通商大臣,后南洋大臣由两江总督兼领,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实际上,这一时期两江总督一直由湘系曾国藩、左宗棠、刘坤一等担任,直隶总督则长期由淮系的李鸿章担任,上海和天津成为南北举办洋务的重要基地。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举办洋务,是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的。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洋务派在1861年开始办军械所、洋炮局时,很明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急需。同时,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也有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在内。

(2)洋务新政的兴办。

从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是军用工业,30余年中先后办过规模不同的兵工厂有20多个。其中重要的有沪(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备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宁(李鸿章在南京设立的金陵机器局)、闽(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马尾船政局)、津(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四局和张之洞在汉阳办的湖北枪炮厂。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除了造船厂外,还有枪厂、黑药厂、炮弹厂、水雷厂等其他各种分厂;还设有译书局,聘请中外人士翻译了百余种科技、军工和人文科学书籍,在介绍与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科技、文化上起了一定作用。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除了继续办军事工业以外,还开始举办民用企业,经营轮船、电报、采矿冶炼(当时称为轮、电、矿)与纺织工业四个部门。洋务派是打着“求富”的招牌办民用企业的,即“稍分洋商之利”。他们办民用企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办军事工业对煤铁等原料的需求和交通运输的需要,并企图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资金全部或大部由政府筹集,也吸收一部分商股,主要由政府派官员管理,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几种形式。其中,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最重要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②建立新式海陆军。

1861年1月,奕、文祥等奏请训练八旗兵丁使用洋枪洋炮。随后,天津、北京、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纷纷成立洋枪队,使用洋枪洋炮,聘请英、法等国军官为教练。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也是用洋枪装备的军队。

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我国台湾,清政府兴起海防之议。1875年,清政府任命沈葆桢、李鸿章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事宜。到19世纪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一直由李鸿章掌管。

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兴办洋务需要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洋务派兴办了一些文化教育事业。从19世纪60到90年代,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这些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一是翻译学堂,主要培养翻译人才,比如,1862年奕奏请创办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二是工艺学堂,主要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三是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

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遣4批120名幼童赴美学习,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16岁,平均年龄12岁。这些幼童到美国后分别住在美国老师家中。幼童们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后来陆续进入美国著名大学深造,学习工程技术和法律等。此后,清政府还派遣官费留学生赴英、法、德等国学习。

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新式学堂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都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有很大区别,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人才。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大都成为重要的专业人才,比如,赴美幼童中的詹天佑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留英的严复成为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

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传统的“重农抑商”“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的观念都受到很大冲击,商人、商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在对世界和中国自身的认识方面,传统的“夷夏”观念也有所改变,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再被视为“奇技淫巧”,“西学”成为中国求强求富的学问。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派在30多年的洋务运动中,相继开办几十个近代化的企业,建立了近代化的海军,但中国却没有富强起来。洋务运动自身的缺陷限制了它的发展,最终以失败而告结束。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目的是要维持行将灭亡的清朝封建统治。然而,新的生产力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是不能相容的,洋务派只注重西法练兵和办企业,而不去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只是在封建制度的母体上嫁接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的枝芽,其结果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二,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洋务派官员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西方列强表面上积极扶植洋务派,实际上是要以此为手段,巩固并扩大其在华特权,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面对于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压力,洋务派多是在“以夷制夷”的幌子下妥协退让。洋务派仰仗西方列强来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武器不少质量低劣。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的管理,也是清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没有发言权。企业内部官僚化、贪污、挥霍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

此外,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又多方阻挠,“一闻修建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

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1.戊戌维新运动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维新运动作为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治运动的兴起,是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急剧激化的产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近代工业的出现,催生了早期维新思想家,其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陈虬、陈炽、何启、胡礼垣等人。他们在从事洋务活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新式枪炮船舰和兴办企业,还不能使中国富强,因而进一步要求清政府吸收西方国家进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中日甲午战争后,人们普遍对洋务派所标榜的“求富”“自强”的口号发生怀疑,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即要救国,只有维新。维新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迅速形成颇有声势的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并于1898年发展成为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通过以下行动宣传变法维新主张:

第一,向皇帝上书。康有为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康有为则成为举国注目的倡导维新运动的旗手。

第二,著书立说。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人类公理》等著作;梁启超写了《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篇,汉译名为《天演论》。

第三,介绍外国的变法。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等书,希望中国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榜样,走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道路。

第四,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影响较大的学会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重要的学堂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任中学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等。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

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培养骨干力量,制造社会舆论,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

(2)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运动的高涨,引起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守旧势力认为变法思想是异端邪说,攻击维新派人士是“名教罪人”“士林败类”。1898年3月,洋务派官僚、湖广总督张之洞写了《劝学篇》,书中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强调封建制度的纲常名教是不能改变的。这本书成为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

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守旧势力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否则就是“违背天理”。维新派指出,事物的进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法则,世间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变,无事不变”,“祖宗之法”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中国面临被瓜分的严重危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乃亡”。只有维新变法,才能挽救危亡。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维新派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认为只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当时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守旧势力认为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不可改变的。维新派痛斥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要求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比较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里,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①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詹事府、通政司、鸿胪寺等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

②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农会,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西法垦殖;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等。

③军事方面: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筹设武备学堂等。

④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设译书局,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等。

这些新政的内容,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先进文化科学的传播都是十分有利的。它给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这些诏令中,只字未提维新派梦寐以求的“君主立宪”。可见,百日维新没有触动清朝统治基础,改革是很不彻底的。

维新派试图通过光绪皇帝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经过密谋策划,守旧势力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太后重新“训政”,将光绪皇帝软禁于中南海瀛台,同时下令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流亡国外。谭嗣同拒绝出走,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支持变法的张荫桓等帝党官僚被遣戍新疆;陈宝箴等人被革职,永不叙用。除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弃。一切旧制随之恢复,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www.xing528.com)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远不是封建守旧势力的对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虽然广泛地进行了变法维新的舆论动员,但所争取到的有力支持者甚少,只有不掌握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维新派既无严密的组织,又不掌握军队,也没有发动群众,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让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政权。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一直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而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英国与日本,虽然为了抵制俄国的扩张,曾对中国维新运动表示同情并拉拢维新派,但始终未能给予实质性的具体援助。在戊戌政变前,维新派曾分别乞求英、美、日公使的支持,结果都落了空。

第三,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间,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维新派不仅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人民群众。由于缺乏群众的支持,当维新派得知守旧势力要发动军事政变时,只能求助于袁世凯,结果被其出卖。

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治朝气,表达了这一新兴阶级的政治追求。戊戌维新以悲剧性的失败而告终,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戊戌六君子”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复习重点提示

要重点掌握洪秀全与金田起义,以及《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与评价,认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要重点认识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与指导思想,正确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科学分析洋务运动的进步性和保守性;要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与教训。

模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此观点可用于评价(  )。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  )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A.北伐、东征

B.北伐、西征

C.东征、西征

D.南征、西征

3.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是在(  )。

A.1856年上半年

B.1856年下半年

C.1857年上半年

D.1857年下半年

4.1866年,(  )在福建创办的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崇厚

D.张之洞

5.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政新篇》在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提出的建议是(  )。

A.设立新闻官、新闻馆

B.破除陈规陋俗

C.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D.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2.19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其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指导思想的封建性

B.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C.资金人才的匮乏性

D.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主要有(  )。

A.翻译学堂

B.工艺学堂

C.军事学堂

D.法政学堂

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5.维新运动的中心目标是(  )。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B.挽救民族危亡

C.发展资本主义

D.继续开展洋务运动

三、分析题

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伏查各国通商以来,火轮夹板日益增多,行驶又极迅速,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时可运官粮客货,有事时装载援兵军火,借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且各口华商,因无官办章程,多将资本附入洋商轮船股内,尤非国体所宜。

臣即于是年夏间,商令道员朱其昂等酌拟轮船招商章程,设局招徕,俾华商原附洋商股本归并官局,购造轮船,运粮揽货,以济公家之用,略分洋商之利……该员绅等苦心经营,力任艰巨,竟底于成,频年叠加开拓,渐收利权。计有自置轮船并承领闽厂轮船八号,现又添招股份,向英国续购两号,分往南北洋各海口及外洋日本、吕宋、新嘉坡等处贸易,叠次装运江、浙漕粮。从此中国轮船可期畅行,实为海防洋务一大关键,所裨于国计民生殊非浅鲜。

摘自李鸿章:《轮船招商请奖折》

材料2

谨按商局情弊,非改弦更张,难期振刷,用举一二,缮呈钧览:

一、用人之弊,失之太滥。各局船栈,人浮于事,视太、怡行不啻三倍,而得用者无多,甚至首领要缺,委之庖代,如北栈管总广州局总、各船之“总”,皆不在其事,但挂名分肥而已……此种人品,一得“总”,便引用亲朋,至二三十之多,以致船上好舱半为占去;而趾高气扬,睥睨他乡过客,尤为可恶!

二、分局之弊,失之太纵。

三、总局之弊,失之太浮。举措无当,全凭私臆,有如南洋船只方苦亏耗,忽造致远、拱北、图南、普济四艘,银五十一万两,更无望余利矣。又添造广利、富顺钢身快船两只,银四十余万两,不知是何用意?

四、账目之弊,失之太浑。不外四柱,有账无实,而每年结账又徒虚名,纷然划抵,究难取信。患在公私混乱,挪欠自如。唐总办欠六七万,徐欠二万余,各司董所欠不等,殊与初定章程凡“有挪欠者立即撤退”之意相左。此特其净欠者耳。更有以烂贱股票押取局银至三十余万之多者!

摘自马良:《改革招商局建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洋务派兴办的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为什么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2)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其教训是什么?

模拟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B  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D  3.ABC  4.ABCD  5.BC

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战18省,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天京失陷后,太平天国余部仍坚持斗争达4年之久,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

(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解放了思想。

(4)太平天国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同外国侵略势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答案要点]

(1)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兴办了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但却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采用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却把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2)①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希望通过学习西方,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的一次尝试和努力。其既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它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事企业和民营企业,兴办了近代的学堂,引进了西方的生产技术,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文化,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②洋务运动的教训。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企图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器物技能以求强求富,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