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
本章点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含: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改革文化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大纲知识点精解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也由于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原因,我们几乎全盘照搬照抄了苏联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固有的弊端也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后不久,我们就已经发现存在着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等问题。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探索没有得以继续进行下去。当时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没有也不可能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党的十二大肯定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虽然这一提法仍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市场调节被局限在辅助和补充的地位,但已经从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这为我们以后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并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奠定了基础。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理论上有一个重大的突破,即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标志着我们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向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邓小平高度赞扬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1990年12月,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991年初,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作了更为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些论断,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解除了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的束缚,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根据邓小平的思想,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1992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的讲话中建议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又一次突破。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依据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理论探索成果的总结。这一理论的要点有: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加速推进。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我们党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当然,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改革开放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认识逐步深化。党的十二大开始肯定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并且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党的十四大指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同时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坚持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从总体上来看仍比较落后,而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化发展程度也很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出明显的多层次性。与这些社会化程度差别很大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来看待所有制,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一个重要结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既包括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了,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标志着我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观点。私有化的观点认为,只有私有制才能真正搞市场经济,只有走私有化的道路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这些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既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也不符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样,如果回到过去那种单一公有制的发展道路上,也会葬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践证明,我们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但没有削弱和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反而巩固和发展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在公有制范围内,对生产资料的支配、使用以及由此取得的收益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其成员的共同意志和需要,任何个人都不能利用生产资料为自己谋取私利。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第一,公有制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第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总之,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就是否定社会主义。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所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也纳入公有制经济的范畴,拓展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要发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五大还指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党的十五大这一新的表述,使人们单纯从量的角度扩展到从质和量统一的观点来看待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这为更好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拓宽了思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国有资产总量大幅增加,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逐步优化,国有经济活力得到增强,其主导作用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一批国有企业成长为世界知名企业。但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国有经济布局还不够优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和国有资本合理流动的机制还不健全,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这些问题制约了国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改革和调整,使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要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随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把不同产权的资本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它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各类财产关系归属明晰,权责明确;它与现代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管理体制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它有利于资本的流动,推进各种性质的资本间的收购、兼并、相互参股。股份制虽然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股份制既不姓“公”,也不姓“私”,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在公有制经济中推进股份制改革,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把股份制当做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表明我们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有效途径,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必将极大地推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还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丰富了市场,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并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有制经济的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市场主体多元化,激活了市场竞争机制,并促使公有制企业适应市场的需要,加快改革步伐。第四,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在引进外资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50%,就业贡献超过80%,新增就业贡献达到90%。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是市场准入限制、融资渠道狭窄、实际税费负担较重、企业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犯等经营环境和条件问题。另一方面是经营模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治理方式弊端突出、履行社会责任不够等企业自身方面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非公有制经济自身也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因此,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受到监管。建立适合于家族企业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机制,是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利用产权市场,引进国有资本或其他社会资本,改善企业股权结构。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2)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除,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还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因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的实现形式,体现的是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关系,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利。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只承认人们的劳动差别及由此产生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和富裕程度的差别。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体现,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才能充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当然,也只有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实现。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原因是:(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不发达、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2)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必须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如农村集体经济的家庭承包经营和国有企业的各种形式的公司制、承包制、租赁制等。(3)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都决定了除按劳分配这种主体方式外,还要实行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经营收入、资本或资产收益、按资本取得的收入、风险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等分配方式,而资本或资产收益、劳动收入、技术收入、信息收入等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生产要素是指资本、劳动、土地、技术、信息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占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应该取得相应收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以及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将更加重要。因此,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确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允许属于个人的资金或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承认其合法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分配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承认它的合法性,是为了鼓励将个人手中的资金等生产要素用于社会主义建设,鼓励资金等生产资料的节约和合理使用,从而有利于缓解我国建设资金紧张等矛盾,提高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益。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主要是指个体劳动者的劳动,它不包括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属于按劳分配形式;也不包括私营企业中雇佣劳动者的劳动,雇佣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其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二是以资本、资金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例如,资本取得利润、资金存入银行等取得利息、出租房地产等取得租金等。三是管理和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作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一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如何以更好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也是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就难以持续。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更突出。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第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长期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或质量改善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扩张,即通过扩大生产场所、添加机械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即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来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第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其次,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工业化以城镇化为载体,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二者的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再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这一变化是建立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上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是不能分开的一个整体。最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四化”同步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四化”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
第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内涵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做到: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立足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加快国际科技资源流动和重组,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
第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客观要求,是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农村体制改革,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针对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机制在农村中不断深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普遍应用等新情况,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和制度创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发展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我们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领导着有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这就使得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党的最根本的使命,就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纲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大优势。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党只有真正做到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的意志将主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化,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将在法制的轨道上,通过依法治国来实现。执政党的权力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才能成为管理国家的社会公共权力。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也是党的主张的体现,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符合法治的原则,使党的执政活动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它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相同,作用、职能相同,历史使命也相同。实践证明,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一方面,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要在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打击各种敌对势力和各种犯罪活动,用人民民主专政来维护人民的政权,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国情在夺取政权过程中逐步创造出来的,是完全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因为:(1)它既能充分发扬民主,有利于全国人民参加国家管理,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最能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2)它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全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3)它能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它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又直接产生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4)它既利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又便于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通过民主选举的人民代表具有真实而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和团结。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立法和监督等职能,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也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又不同于一党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我国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有过同我们党共同奋斗的光荣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它们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新时期,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同我们党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实证明,这种制度在实践上是行之有效的:它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全国各阶层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利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也有利于促进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但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要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继续扎实有效地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发挥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新任务,这就是: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各级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既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又维护了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从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巩固了祖国统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此外,还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民族区域自治组织都是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而建立的。它体现了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关系。第二,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国家和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禁止任何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第三,民族区域自治的主体依然是少数民族的人民,是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第四,由于一切国家机关都实行民主集中制,所以作为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即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也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五,宪法是整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民族自治地方同样必须遵守宪法所规定的总原则,坚定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令,履行宪法所规定的义务。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而且作为国家民主制度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提出必须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是因为:首先,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就必须要保证他们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中当家作主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也必须通过发展基层民主来实现。其次,基层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造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共同管理,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化解各种矛盾,使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点,是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提出并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领导并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国家必须根据需要,逐步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但由于多种原因,八大提出的正确方针没能一贯坚持,“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我国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适应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十分强调和重视法制建设。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进一步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并于1996年2月提出了“依法治国”思想。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有三个要点:(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3)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依据这三点就可以明白,我们的依法治国既同过去那种重人治不重法治的状况相区别,也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划清了界限。依法治国同坚持党的领导是一致的。共产党执政,领导国家,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必然要领导人民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党自身的活动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依法治国同坚持党的领导不但不矛盾,而且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为扩大对外开放保驾护航。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就是要依靠法治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权力机关而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在不断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都是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需要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现阶段,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继续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三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四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五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成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它还很不完善,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经验来看,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确立、运行和巩固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都有赖于不断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从中国当前国情看,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必然对政治制度的功能和运行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政治制度必须不断适应这些要求而进行改革和完善。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第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第三,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和不需要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模式。不可否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历史进步,其中包含了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因此,它的某些观念、形式和方法,有我们可以吸收借鉴的地方。但吸收和借鉴应是有分析、有批判的,不能简单模仿、全盘照搬。邓小平指出,西方民主那一套我们不能照搬,中国的事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办。江泽民也指出,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民主应该适合本国的国情。如果我们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就不可能成功,政治体制改革也不可能成功。
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三权分立”是指资产阶级提出的关于资产阶级政权设置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行使,“三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三权”归根到底是资产阶级统治权。这种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派别之间的利益和矛盾,有助于维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适用于欺骗人民和对付外国的斗争需要。但是“三权分立”本身并不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优势,它使国家的力量难以完全集中,相当一部分力量在互相牵制中抵消,常常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缺乏效率。因此,西方国家也不完全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同时,它不可能解决本身的代表性和合理性问题,更不可能从根本上防止整个中央政权的蜕化和专政。“三权分立”不适合我国国体的要求,我国如果搞“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就国无宁日、民无宁日,对中国人民是一个大灾难。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只能实行“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长处和优势,就在于它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符合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这一重要原则,因此不应该也不需要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我们绝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西方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内部存在不同利益集团的反映,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实际上只有资产阶级政党或者维持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政党才可能执政,其他的政党不过是陪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表面看来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最后受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它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巧妙工具,它不会改变资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和对劳动群众的剥削、压迫。它不可能为代表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提供平等竞争、掌握政权的条件和机会。鼓吹在中国实行多党制的实质就是企图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变社会主义中国为资本主义中国。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与经济、政治、社会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如下: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为改革和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规律,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奋斗目标。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的新中国,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还有新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的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提出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文化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具体来说是因为:第一,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步。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总是不断吸收、借鉴、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三,马克思主义的曲折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考验,将使马克思主义更健康地发展。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更加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才能有效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共同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这个理想共同奋斗。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江泽民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同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貌。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就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这个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包括了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传统。这个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的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要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原有的一些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要求,进一步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逐步建立日益完善、反映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要求、具有很强引导力和规范力的道德体系。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促进人际和谐,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需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2)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科学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加需要教育和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在当今世界,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成为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科学技术在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民主法治观念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要面向实际、立足国情,以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动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回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教育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发展教育是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由之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还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同样离不开教育。因此,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起点上,经济实力位居世界前列。但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要看到我国文化发展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一些文化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更要看到,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已经具备了相对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我国的文化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要清醒认识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增强文化的自觉自信,更好地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以主动担当的精神加快文化发展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没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资源就不可能转变为现实的文化力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发展文化产业,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但文化体制改革成果还不够稳固,一些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强调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关系。邓小平立足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此后,十七大、十八大都反复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将社会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美好社会状态的一种描绘,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一般来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扎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它们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准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转变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范畴,二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建设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2.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第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和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第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第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治理地位日益重要。解决我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认识新形势下社会治理规律,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第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党和政府应加强和改善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的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一样,都是历史范畴,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人口素质等,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个总体要求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建设循环经济。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历史上,在生产力相对低下时,人类曾崇拜自然、畏惧自然。近代以来,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幅提高,人类开始轻视自然、藐视自然,甚至以征服者、占有者的姿态面对自然,为满足自身需要向大自然不断索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反思过去,正视现实,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尊重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上帝,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就要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均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有其独特价值,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因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出现因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还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逐渐形成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等,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空前壮丽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对中华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建设好生态文明。
复习重点提示
本章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等五大建设的内容构成。历年来本章都是考查重点,分析题基本上出于本章,今后也是如此。除了注意复习“本章点睛”所列举的内容外,重点要搞清这几方面建设有关要重点深化改革的内容,如市场的作用;政治体制改革;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治理体制;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及有关国策。
模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
A.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D.公有制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5.张某应聘到一个乡镇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今年他获得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 )。
A.联产计酬收入
B.资金分红收入
C.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分配收入
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 )。
A.以现代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
B.以市场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市场化
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D.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国际化
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 )。
A.扩大内需
B.经济结构调整
C.尊重市场规律
D.城乡一体化
8.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C.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投资与需求的关系
9.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A.加速农业现代化
B.减轻农民负担
C.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D.完善农村经营制度
1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
A.辅助性作用
B.一般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D.决定性作用
11.我国的国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
A.民主集中制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3.“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可理解为( )。
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1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15.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 )。
A.社会主义民主的论点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
D.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
1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前提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7.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念是( )。
A.依法执政
B.科学执政
C.民主执政
D.理性执政(www.xing528.com)
18.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C.立法公开、执法公平、司法公正
D.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与时俱进
B.改革创新
C.奋勇争先
D.求真务实
23.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性质和方向的是( )。
A.思想道德建设
B.科学文化建设
C.和谐文化建设
D.诚信守法建设
2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 )。
A.改革为主题
B.创新为主题
C.发展为主题
D.稳妥为主题
25.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26.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集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27.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 )。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
B.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
C.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
D.调动社会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28.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坚持走的道路是( )。
A.改革开放
B.自主创新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和谐公平
2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B.保障和改善民生
C.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D.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30.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 )。
A.经济建设与保护自然的关系
B.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的关系
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D.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的长处和优势在于( )。
A.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比较好的环节中去
B.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C.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D.对经济信号反应灵敏,使产需及时协调
2.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制企业的数目和职工人数在各个行业中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有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实行正确引导、管理和监督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公有成分
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
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上述决定有利于( )。
A.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
B.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C.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D.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6.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有( )。
A.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
B.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实施物价补贴
D.调整再贴现率
7.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基于( )。
A.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
B.要素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
C.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D.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8.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 )。
A.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指国家制度
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C.民主就其本质而言是多元主义的
D.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9.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这句话应理解为,民主共和制( )。
A.便于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B.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C.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
D.有利于调解资产阶级内部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
10.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说( )。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
B.在不同国家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C.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D.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11.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本质上是( )。
A.防止国家政权侵犯人民自由的手段
B.各阶级分掌统治权
C.统治权力的内部职权分工
D.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12.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 )。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13.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既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使人民民主成为现实,又规范人民的民主行为。这表明( )。
A.民主总是具体的、相对的,不存在不受制约的民主和自由
B.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C.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和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都是错误的
D.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1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于( )。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C.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
A.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观点有( )。
A.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市场经济本身要求提倡集体主义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已不现实,取而代之的必然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精神文明,应当引导人们形成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个人正当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分别表述为(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18.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包含( )。
A.民族意识
B.民族心理
C.民族品格
D.民族气质
19.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众志成城,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84 017名群众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140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其中1万多名重伤员被快速转送全国20个省、区、市的375家医院。这些事实生动地体现了( )。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
B.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C.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成效
20.1955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时,他说:“我为什么要走回归祖国这条道路?我认为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般艰险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再看看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们,在百废待兴的贫瘠土地上,顶住国内的贫穷、国外的封锁,经过多少个风风雨雨的春秋,让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想到这些,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丢呢?”钱学森发自肺腑的言语,对我们在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启示是( )。
A.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B.个人的理想要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相结合
C.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D.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高度统一
2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正直诚恳、政治坚定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是( )。
A.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调动
B.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C.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
23.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必须把握( )。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往出现的社会协调论没有本质的区别
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统一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它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B.它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C.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D.它是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25.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 )。
A.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
B.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C.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26.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征服自然
三、分析题
1.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也有国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时,有人以“八宝饭”为例做了形象比喻:八宝饭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没有糯米不是八宝饭,但糯米本身并不就是八宝饭;八宝饭里还有其他成分,红枣、莲子、核桃、花生、红豆、砂糖等,没有这些成分也不是八宝饭,但这些东西本身也不同于八宝饭。只有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是八宝饭。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5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何种要求?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具体数字。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国2007年4月—2008年11月CPI及PPI增长趋势图
注:CPI(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一般认为,CPI的增幅大于3%时,就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PPI(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材料2
我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经济增长速度从2003年的10%一路上涨,2006年突破11%,并于2007年达到11.9%。然而经济偏快增长也带来一系列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增长有可能由偏快转为过热。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宏观调控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8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国内许多外向型出口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出口出现持续下滑势头。上半年经济增长开始放缓,GDP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7.9%,这表明“防过热”已见效,但物价涨幅较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突出位置,即“一保一控”。财政部等部门宣布从2008年8月1日起提高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央行8月初调整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从9月16日起又下调了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以及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同比回落了2.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5年多来首次低于10%。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显现,国内经济的下行风险逐步加大。中国经济已经从持续升温转入降温状态。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的公布,释放出“保增长”的强烈信息,4万亿元的投资将对经济产生最直接的拉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资料来源:财政部网站、新浪财经网等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CPI与PPI的走势及其变化反映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的。
5.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原民建中央主席,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谈到我国政党制度,他深有体会地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海外有评论说中国的民主党派人士在政府任职多是“坐虚位”、“无实权”,成思危说,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中国的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在担任化工部副部长的时候,我对自己负责范围内的工作是完全有权作出决策的。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负责证券法、农村金融的执法检查。我和中共党籍的副委员长一样,也是独当一面的。”
材料2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共有18.7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6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5人,2人分别担任国务院科技部、卫生部部长。2007年,有18人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央国家机关部委领导职务副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中央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内容不断充实,程序逐步规范。据统计,1990年至200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直接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就有287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或出席的就有85次。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建议260多项,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9万多项。如关于三峡工程、耕地保护、两岸“三通”、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沿线发展、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材料1、材料2摘编自《光明日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从“打橄榄球”和“唱大合唱”的形象比喻中,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2)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武义县后陈村是全县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但由于财务使用不透明,村民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连续向县纪委、街道反映村里的问题,却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任村支书因经济问题被查处。2004年初,村里有1 000多亩土地被征用,获补偿金1 900多万元。在人均发放7 000元后,还剩1 000多万元。如何处理这些集体资产成为村内一个难题。为帮助村民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由县纪委牵头组建的村务监督改革指导小组进驻后陈村。指导组在大量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组建一个相对独立于村委会及村党支部的监督委员会,真正能从根本上让村民有效制约村干部的权力。6月,后陈村在海选村委会基础上由群众选举产生了全国第一个村级民主监督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党支部、村委会一起称为“三委会”。
监委会成立不久,即对村里两口池塘的承包进行了全程监督,结果每口池塘三年的承包价从2.8万元升至5.8万元。2005年,后陈村举行垃圾清运投标会。村委会主任主持会议,监委会主任到场监督,不到5分钟结果就出来了。没有人对投标公正性表示质疑。
监委会成立后,后陈村每年的创收情况,包括出租土地给广告公司做广告牌、旧粮站出租、经营沙场、村留地上的杉树出售,以及向上级部门申请到的资金补助等,每一笔都经过监委会审核后公布。2004年当年的招待开支是23 909元,比前些年下降近一半,村干部再不能拿着发票随便报销了。在村财务公开栏前,村民告诉记者:“过去简直是胡来,集体的钱像是干部自己的,现在不一样了。”监委会主任说:“我的职责就是看他们有没有按程序办事,有没有搞暗箱操作。”
监委会成立以来,后陈村的固定收入逐年增加,村干部连续8年实现零违纪,村民连续8年实现零上访。村两委已顺利完成3次换届。最近的一次换届,村两委成员一个没动,全部高票当选,一次通过。
目前,浙江省3万多个行政村,村村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了村级监督组织全覆盖。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有效而不需要太大监督成本的权力制衡制度,对建立乡村“阳光权力体系”,共建和谐社会带来重要启迪。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制度创新已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并在全国推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5月14日)
(1)后陈村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
(2)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对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何启示?
模拟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D 5.C 6.C 7.B 8.B 9.C 10.D 11.B 12.D 13.A 14.B 15.D 16.A 17.C 18.A 19.A 20.A 21.A 22.B 23.A 24.C 25.A 26.C 27.C 28.C 29.B 30.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C 3.ABCD 4.ABCD 5.BD 6.ABD 7.BC 8.ABD 9.ABCD 10.ABCD 11.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D 17.ABC 18.ABCD 19.ABCD 20.ABCD 21.ACD 22.BCD 23.BCD 24.ABCD 25.BD 26.ABC
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基础。在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决定这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根本不同。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其他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公有制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取得了多种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也因此得到改变和发展。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本质上符合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它否定了剥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它既有利于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第四,它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又克服了改革开放前经济体制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弊端,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答案要点](1)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使用效率低,资源约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继续沿用原有方式将难以为继,矿产、土地、森林等资源都难以承受,经济、社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做到:第一,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系列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第二,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答案要点](1)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 25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4.[答案要点](1)CPI与PPI上升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在逐步加剧,存在着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向;CPI与PPI的迅速回落表明,存在着由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的风险,国内经济的下行风险逐步加大。CPI一路上扬的直接原因是粮食、食用油、肉禽蛋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通货膨胀预期则是价格持续上涨最为关键的因素。CPI和PPI回落的原因:国家采取“两防”的调控政策初见成效;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形势下采取了不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趋向过热时,采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当经济呈现下滑风险和CPI指数有所下降而仍处高位时,政府对税收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和信贷规模、信贷方向等作了适时的调整,以实现保增长和控制价。当物价回落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时,政府采取了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提高就业水平,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样的政策选择与组合以及调控政策的适时转变,体现了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前瞻性、及时性和灵活性。
5.[答案要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则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受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中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促进执政党的建设。
6.[答案要点](1)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中一项创新性举措。监委会是村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常设机构,按照相关程序依法监督本村选举、决策、财务等事关村民利益的一切事务。通过监委会职能的发挥,扩大村民有序参与、推进村务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有效防止了村委会、村党支部的不作为或乱作为,实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拓宽了基层民主的范围和途径,丰富了基层民主的内容和形式,为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益启示。首先,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推进;其次,制度创新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只有尊重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最后,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