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复习指导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复习指导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知识清单本章点睛本章阐述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邓小平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复习指导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知识清单

本章点睛

本章阐述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改革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重大决策,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要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大纲知识点精解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中国要得到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就国内来说,原有的经济等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根据苏联模式,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政治等体制,这套体制虽然也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是它存在着种种弊端并且日益显露出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抑了地方、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就国际环境来说,原有经济等体制不适应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和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如果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只能在世界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伍。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周边国家及地区迅速发展,我们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就是证明。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与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距。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和平、求发展逐步成为世界潮流,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中国争取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党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起,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增长速度,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为2.8%;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2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8%提高到11.5%。开放型经济形成并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的位次由第29位跃居第2位。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0美元上升至5 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向全面小康迈进,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6.2%和39.3%;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各项事业也都在不断进步,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政治制度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严峻形势,确立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和基本国策,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2.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改变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20世纪30年代国际上曾经有过一种观点,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他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基本矛盾,它们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主要内容有: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是一场伟大革命,是因为:(1)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2)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始终会存在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而是对存在着严重弊端的旧体制进行全面的重大变革,特别是对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创新,把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这次改革过程也是对经济社会生活和各种利益关系格局重新调整的过程,改革的每一步,都会影响到千家万户,同时也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因此,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当具体制度和体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地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会丧失掉。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锐意改革,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1.全面深化改革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旧矛盾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矛盾,需要人们去解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难题,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

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例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面深化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其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国际国内环境也非常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在这种情况下,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越发重要。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所谓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能不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改革性质的原则问题,偏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偏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南辕北辙。全面深化改革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生搬硬套西方思想理论和制度模式,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突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特别是政府对市场不当干预过多与监管不到位并存,价格扭曲、行业垄断、权力腐败等问题依然突出,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诸多制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在理论上又一个重大创新,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优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他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相衔接。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之中,推动各方面改革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来推进,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泽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全党工作的大局,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它们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稳定。我们要十分珍惜、坚决捍卫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要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决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促进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寻找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坚持边实践边总结,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开,出现问题就及时应对,发现错误就马上纠正,不断从实践中取得规律性认识。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各个领域的全面展开,开放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形成,都是一个从“点”到“面”、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的过程。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目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复杂而艰巨,改革的系统性、关联性更加突出,要求各项改革必须协同配合,需要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总体谋划、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利益关系调整的复杂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改革开放有机衔接起来,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和改革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起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四点:

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邓小平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越发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推进,各国政府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取最大利益,纷纷实行开放的政策。在开放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都是不可能的。

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把立足国内、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但同时又需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为此,要打开国门搞建设,把开拓国内市场、利用国内资源同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结合起来,把对内搞活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全部文明成果,根据国情,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这样才能加快发展,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30多年来,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形成了开放型经济。中国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在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从当今时代和世界发展趋势看,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面临的共同问题、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度增加,这更要求实行开放式发展战略,共同应对挑战,在合作共赢中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就不会关上,不但不会关上,而且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开放。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中国的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入21世纪以后,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在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不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实行开放政策;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开放格局,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展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

30多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何种变化,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第一,立足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30多年来,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立足国情国力,根据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第二,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以开放带改革,以改革推开放,改革开放互相促进,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经验。第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国内发展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内发展的手段。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缓解国内短缺资源约束相结合,促进内外资源合理配置、内外市场互为补充,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第四,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平等互利一直是中国制定对外开放战略和处理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准则,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强调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即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的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3.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首先,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从国际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大。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新动力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国面临全球化新挑战使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转入低速增长,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大。从国内看,我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开放型经济,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明显增强,更加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只有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才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

其次,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一是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国际环境。二是实行多元平衡的战略。注重在扩大内需中扩大开放,实行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引资引技引智并行。三是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维护经济安全,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在宏观调控上、在能源资源领域、在服务业开放领域、在“走出去”过程中、在产业发展上等诸多方面和领域的扩大开放中高度重视国家的经济安全。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再次,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对外开放会使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环境与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和威胁。因此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提高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切实维护国家各种安全的能力。就经济安全而言,对开放型经济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要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国内产业提升、技术进步要有充分的认识,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最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国情和国际贸易组织规则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但总体来说,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体制不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比较而言,外贸体制改革更深入一些,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比较成熟,内陆地区相对滞后;企业改革步伐比较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中介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为此,要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创新利用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改革行业商(协)会管理体制。在改革创新中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主要是培育产业综合竞争新优势,培育扩大开放深度和广度的新优势,培育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新优势,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新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复习重点提示

本章应掌握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性质、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重点要搞清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重点要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立足点、总目标、重点和核心问题等。

模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实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

B.改变和废除一切旧制度

C.改变和废除一切旧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是(  )。

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本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

A.经济体制改革(www.xing528.com)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4.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

A.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B.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C.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机遇与挑战的关系

5.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始终要坚持的立足点是(  )。

A.内外联动、互利共赢

B.“引进来”、“走出去”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对外贸易,引进外资

6.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是(  )。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三方面关系中,(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改革是前提

D.稳定是前提

3.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是(  )。

A.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B.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赶上世界经济、科学发展水平的客观需要

4.改革、发展、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  )。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三、分析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总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

材料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摘自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 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 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 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 400多万。

摘编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改革创新才带来了上述变化?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回答的基本问题。

模拟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C  6.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ABCD  4.ACD

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回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956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中国共产党回答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与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加以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来解决这种矛盾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据。

(2)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区分开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源主要在于体制;明确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2.[答案要点](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深化、丰富和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