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农评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

南农评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张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农”字号报纸,无论是从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自身发展,还是市场的现实需求来讲,构建一个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的时机已经成熟。

南农评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

第三节 构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南农评论”

新闻评论向来被视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是媒体立场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任何成功的媒体必不可缺少思想的光芒,新闻评论就是媒体这种思想光芒最直接的载体。2007年1月《南方农村报》率先在全国农村类报纸中每期开设“评论”专版,开始打造有《南方农村报》特色的评论品牌——构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这是其塑造报纸品牌、扩大报纸社会影响力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步。本书用“南农评论”之称,来涵盖《南方农村报》的评论版及其内容,意在突出其在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意见领域所表现出的独立、独到、独树一帜的精神气质。

自报刊评论出现以来,中国的新闻评论主要是由媒体评论和精英评论构成,前者大都代表媒体编辑部或职业传播者的态度和意见,后者多为社会上政治精英或文化精英的观点。虽然不少媒体和精英人士在“代民立言”的过程中,从写作方式到语言运用尽可能地考虑受众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但能够成为意见性信息传播者的人始终是少数,一般公众既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意见。[16]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和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公众对于知情权话语权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在“新农村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之后,长期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三农”领域的话题成为是社会公众“表达”的一个热点区域。作为一张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农”字号报纸,无论是从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自身发展,还是市场的现实需求来讲,构建一个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的时机已经成熟。

2007年1月,《南方农村报》将原来每周各一个版的“观点”与“读者之声”合并,改为每期一个版的《评论/读者之声》,将其设在第二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南农评论”目前还不能像《南方农村报》的“舆论监督报道”和“大农财”新闻及《农财宝典》一样,称得上是一个品牌,因为单从感性方面来说,它还没有像后者一样在公众心中形成鲜明的“烙印”。任何品牌的形成都有一个探索和培育期,其影响力的形成也需有好的契机。从其单个新闻评论产品的品质来讲,“南农评论”已具有形成品牌的内在实力,但是“评论版”的问题,已不是单篇作品的品质问题,而是报纸以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容纳不同言论的问题。实际上,评论版不仅仅是一个承载言论的空间,它还是关于言论的一种操作方法、操作理念和制度。[17]

评论版是现代报纸言论发展成熟的一种表现,即将一张报纸上所有的观点(除了文学、艺术等非新闻的特定领域的言论)汇集在一个版面上。其内容基本上包括社论、读者来信、专栏文章、漫画、新闻图片等。我国报纸的言论,长期以来分散在不同的版面和栏目之中,这与中国媒体以“言论配合报道”的传统有关,而评论版的产生实际上是西方新闻规范中“强调言论与报道分开”的产物,两者有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土壤。所以,对于言论版的开设,不仅要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才能为这个言论表达的空间注入长久的生命力。如果将分置于各版的言论机械地凑到一起,这个版面是没有灵魂的;如果将它构建为一个意见交流与碰撞的平台,言论版就有了生命力。

“南农评论”从2007年年初开设至今,经过五年的探索,已经完成了从探索初期提出的以“让农民说话”理念为指导的内容安排到“构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的制度安排的转变。 目前,其评论版的操作已经成型,每期的核心的要素包括以下几点:媒体自己的声音、关注“三农”的知识分子的声音、农民的声音、网络的声音。

一、自己的声音——务求独到而扎实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江艺平在她为《南中国“三农”问题调查》一书所作的序言中说:“‘三农’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却往往容易被大而化之,虽然论者滔滔,却也止于滔滔,反而不及房市、车市、油市,市面一点风吹草动,就让社会绷紧神经;某个官员、富豪的只言片语,就能搅起轩然大波。相比之下,广袤、广阔、广大的农村、农业、农民,却寂寥而邀远地存在于广大受众视野之外。这是有良知的媒体和新闻人不忍也不应坐视的。”[18]《南方农村报》务求对中国“三农”问题发出自己独到而扎实的声音。这“声音”来自于自己专业的采编队伍,其“专业”不仅体现在他们既追求并践行新闻专业主义,而且他们还具备大农业领域专业背景知识,他们深入广大农村、田间地头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其报道真正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正是基于此,他们对于中国“三农”的发言才能做到独到而扎实。

以“涨价之年”2007年年终特刊的评论为例。这一年几乎所有人都感到了涨价带来的压力,因为涨价开始于粮食、食品领域,所以社会上普遍认为作为农产品生产者的农民是这一轮涨价的受益者。《南方农村报》在2007年末推出了一个实证性的专题报道《涨声响起》,从生产成本、生产收益、生活开支三个方面展开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采访对象,在各个产业,各个层次摸底算账,既有个人的小账,也有行业的大账,发现“农产品领涨说”下农民境况的无奈。经过这番深人调查,《南方农村报》最终发出了自己的评论——《2007,谁有资格追涨?》和《“涨”声中农民被双重剥夺》,亮出了自己扎实而独到的观点——农民在“涨”中被双重剥夺,第一重剥夺意味着农户遭受工业品的剥夺,第二重剥夺意味着农户遭受农产品的剥夺,是整体剥夺的深化:“作为生产者,农民遭遇农资价格高涨的局面,而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利润大部分被留在流通环节而非农民手中”,“此轮物价上涨只因为涉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才被政府重视……至于是否因为维护城市集体的利益而忽略了乡村的声音,很少有人提及……城市一片惊慌,于是乡村遍地替罪羊”。这个现象背后,引申出农业规模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困境等一系列深层问题。

《南方农村报》有能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这能力来自于他对中国农业、农村及农民的长期而深切的关注,来自于深入实践深入生活而来的调查研究。但是略显遗憾的是,“南农评论”对这方面的着意彰显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评论版的头条及“社论”可以作为打造其品牌价值的一种制度安排。

二、关注“三农”的知识分子的声音——但求犀利而有建设性

关注“三农”的知识分子的声音在评论版上被安排在“推荐”或“有此一说”、“针锋相对”栏目,一般博采社会精英在众媒体上发表的有关“三农”领域的言论,位置固定安排在评论版左下部分,如图5-5所示。

总体分成四大块,一是头条或社论;二是“推荐”等关注三农的知识分子声音;三是“网议”网络的声音,配漫画并加框;四是“读者来信”等农民的声音。

本书对评论版2010年至2011年“知识分子的声音”进行了抽样统计,[19]发现这些言论的共同特点是针砭时弊、观点鲜明,有时同时安排有争议和冲突的观点于一栏,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富于启发意义。以下是统计结果,见表5-2(1)、表5-2(2)所示。

img16

图5-5 《南方农村报》评论版及其各栏目位置安排样图

表5-2(1) 《南方农村报》评论版2010年抽样统计结果

img17

表5-2(2) 《南方农村报》评论版2011年抽样统计结果

img18

从以上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南方农村报》对于“知识分子的声音”的版面安排,在2010年还常有缺省,到2011年基本处于每期都有的常态,这里为公共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对“三农”问题建言与争论的一个意见平台。

三、农民的声音——引导其主张权利、理性发声

“南农评论”版创办的初衷就是“让农民说话”。在评论版创设的探索期,它强调以此为基础拓展农民的言论空间,开设了“农民记者”、“批评与回应”、“呼声”、“读者评报”等栏目,让农民读者讲述自己的身边事和对公共事件、公共问题的看法。版面位置一般固定在右边一竖通栏(如图5-5所示)。言论版原本就比其他版面难办,要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均居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开口“说话”,更是难上加难。对此,版面编辑也曾慨叹:“囿于农村读者文化素质与接收信息条件的限制,在农民的知情权还普遍得不到充分满足的大环境下,要营造一个引导和尊重读者表达权的小气候,难度可想而知。”[20]虽说艰难,报纸依然一直坚持“引导农民理性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对读者进行权利意识的启蒙”,[21]这恰恰是“新农村建设”中造就“新农民”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如何让农民开口说话,“南农评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即“以民生新闻的思路办评论版”,“所谓民生新闻,不是今天张家停电,明天李家漏水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核,其实就是关于公民权利和主张权利手段的新闻。”[22]循着这一思路,“南农评论”引导读者以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点滴小事为由头,正视与表达自身的权利,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所处的境遇。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引导农民理性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以2011年3月1日评论版《批评与回应》栏目为例,作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发出“应该反哺农民工”的呼吁。

应该“反哺”农民工(www.xing528.com)

——回应2月24日《南方农村报》头版《企业环境决定民工去留》

造成“民工荒”原因很复杂,既有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层面原因,也有区域经济发展、择业观念转变、经济回暖用工急剧上升、劳动力供给下降等原因。诸多因素的叠加,使得“民工荒”一年胜似一年。不过,从我20多年的打工经历来看,我认为,造成“民工荒”的根本原因,说到底还是农民工未能真正享受“国民待遇”。

如果在一个地方打工有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制度保障,使其真正成为“城里人”稳定下来,就不会像候鸟一样到处迁徙。没有人愿意漂泊不定、居无定所,农民工也一样。可以这么说,什么时候没有“农民工”了,什么时候才没有“民工荒”。涨工资也好,提福利也好,只能解决一时之需,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其实,给农民工“国民待遇”呼声早有之,然而,遗憾的是,这一呼唤始终未能落到实处。从某种意义来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是建立在以千千万万农民工低工资、低福利为基础上的“盘剥式发展”,城市长期坐享廉价“人口红利”创造的巨大价值,发展成果却一直未能让农民工同享。所以,国家欠农民工,城市更欠农民工,善待农民工再也不能成为一句空话了,是该将经济发展成果“反哺”农民工的时候了,这不仅体现政府责任,更彰显城市良心。

《南方农村报》读者孙维国

2011年下半年校车事故频发,这是校车使用与管理方面不规范的隐患长期积累的恶果,城乡皆然。2010年1月9日《南方农村报》曾刊登农民对《农村校车应规范》的“呼声”(《南方农村报》评论版的一个栏目名称)。

农村“校车”应规范

村校合并后,交通条件未跟上,导致家离校较远的学生上学难,学生搭乘的车辆经常超载。由于有关部门缺乏对农村“校车”的管理,有的车主没有考取机动车驾驶证、有的喝酒后照样开车接送学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学生上学、放学的高峰期,车辆更容易超载,尤其是边远农村学生搭乘的车辆超载更是惊人,三轮摩托车的车厢塞满学生,在司机的驾驶座旁边还要坐两三个学生,超载的“校车”在弯弯曲曲的村道上行驶,险象环生。为了争抢乘客(学生),有的车主将车开到校门口或校内,影响教学秩序;有的车主开车乱闯乱窜,给乘客和行人安全带来威胁。

笔者认为农村“校车”也应规范。公安部门应加强农村“接送”学生上学、放学的机动车辆的管理,杜绝无牌无证、假牌假证、酒后驾驶、超载等现象的发生。

南雄市水口镇 曾宪灵

“农民的声音”很弱小,愈发显得“让农民说话”弥足珍贵。正如《南农评论》开版语所言:“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群体,发出的声音却最弱小,谁来主张他们的权利?谁来保护他们的权利?作为社会公器的报纸,尤其是服务‘三农’的报纸,责任在肩,道义在肩。”

四、网络的声音——撷“微”言议热点以理性砭时弊

网络目前已经成为意见的发源地和集散地,但是其碎片化、非理性的特点也相当明显,“南农评论”所关注的“三农”领域以及与“三农”相关的政治经济领域,事关农村与社会发展大局,其言论选择与整合的标准更强调批判的理性和建设性。“南农评论”通过整合网络空间“观点的自由市场”中的言论,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观点的“精品店”,在呈现多元观点的争鸣中,向“真理的自我修正”迈进。

网络空间存储量之大、覆盖面之广、自由度之大,交互性之强、传输速度之快,是其他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它为网民自由发言提供了一个前有未有的自由而广阔的空间,网络言论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言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在这个空间里,弥尔顿所说的“观点的自由市场”成为现实。哈贝马斯曾提出“公共领域”理论,强调政治公共领域对实现民主的重要作用,崇尚公众拥有对公共事务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和权利。在现实中国社会中,网络言论超乎寻常地迅猛发展,网络言论空间这个“观点的自由市场”俨然扮演起“公共领域”的角色,但是它实现不了哈贝马斯最初提出的“公共领域”批判、理性的政治功能,一方面是由于相当数量的网民缺乏理性;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自由出入以及匿名性的特点使网民个体责任感和约束力减弱,以至于在许多话题上不理性的情绪宣泄把持了话语权,最终导致理性声音处于集体失语状态,或者被形形色色的非理性话语所淹没。在这种情况下,报纸这一目前最具公信力的传统媒体应承担起对网络言论的整合功能,将自身打造成一个观点的“精品店”,从网络空间“观点的自由市场”中挑选那些富于理性和建设性的批判话语,让这些声音成为主流,并使之整体上处于一种多元、争鸣与互补的态势,在各种声音的竞争与合作中,实现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所说的“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

“南农评论”每期设“网议”栏目,选择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作为点评的“靶子”,整合网络上的言论,挑选最有代表性的3~5人的“微”言发 表。微言论的特点,一是字数寥寥,直陈观点,百十来字即成短评;二是视角多元,具体而微,集众人智慧,从同一事件透视不同社会问题;三是图文并茂,每期的“靶子”都有漫画相配,成为一大看点(如图5-6所示)。另外,所选言论务必一针见血,言人人欲言而未能言,这点至关重要。比如,在《公款接待是礼尚往来?》(2011年1月4日)一文中,针对江苏海门市审计局在接待四川绵竹官员的过程中,出现“24名公务人员陪同15位来客,两天两夜行程工作交流不到4小时,其余时间都是陪对方吃、喝、玩、乐、观,‘消费不下10万元’”的事件,文章采撷的网络言论其一是苗蛮子言道:“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公务接待,双方就如此兴师动众,大搞排场,所谓的答谢之旅,实则是巧取名目,已经演变为一种灰色腐败。”其二是刘洪波言道:“他们相互尊重,当然是要用纳税人的钱来进行的。你用纳税人的钱来尊重我,我用纳税人的钱来尊重你。纳税人不必被尊重,但必须出钱让他们尊重来尊重去。”

img19

图5-6 《南方农村报》评论版“网议”栏目版图(2011年12月3日)

“南农评论”中“网络的声音”也紧扣“农”字作文章。所选热点事件和微言论围绕“三农”领域,或者是与“三农”相关的公共事务和读者感兴趣的社会公德。前者如《贫困县开会赠表该不该?》,后者如《公款接待是礼尚往来?》和《立法惩处“诬赖好人”》。

贫困县开会赠表该不该?

新闻背景:近日,记者在云南富宁政务网上找到了一份采购手表的公告。采购的是上海牌机械表978只,总价值约60万元,并规定在表上要刻上“富宁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纪念”和“富宁县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纪念”字样。采购人员称,“两会”给代表发纪念品“很正常”,每年都是这样操作的。(《南方日报》,2011年12月1日)

邓海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为什么要买表,而在于,这笔完全可以省出的支出为什么轻易就过了审查关?为什么不能把捉襟见肘的财政资金花到刀刃上?60万,还有怎样的花法呢?浙江德清县政府曾斥资2000万元,向中标企业定制了79辆校车——折算下来,一辆也就不到30万。一千只手表=两辆校车。‘千只手表’与‘两辆校车’的较量,不过是财政花钱的冰山一角。”

济北南:“但凡开会就有奖品,几乎成了惯例。其中有三个原因:一者,对于会议的预算,权力缺少真正的‘看门狗’,即没有人能够对会议预算进行监督和审计;二者,我国的会议制度并不透明,会议能够有什么成效,取得了什么成绩,花了多少钱,都不能有效及时地公布于众,以至于没有人对会议福利产生质疑;三者,会议内容乏味空洞,不发福利恐怕会遇到冷场。”

卞广春:“贫困县与富裕县,除了地方经济、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的不同,官员和百姓的政治权利是没有区别的。从情理上讲,给‘两会’代表发放纪念品无可厚非,但由于经济差距和百姓幸福程度有别,贫困县发放纪念品,无论如何不能与富裕县攀比,理应比富裕县更节检些。同样是60万,在富裕县或许不起什么作用,但在贫困县,却能让多个儿童入学,让多个家庭成员吃上几天饱饭,为多个家庭过冬御寒送点温暖。”

(《南方农村报》评论版“网议”栏目,2011年12月3日)

这种评论样式突破了传统的“一篇文章围绕一个核心论点展开论证”的评论样式,而是在一篇短文中汇集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这些观点可以是相反的,但更多的是多元互补的,它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个事件以及事件所引发的问题,促使读者兼收并蓄,理性对待社会热点话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评论样式中,虽然在新闻评论基本要素中用以佐证论点的论据和用以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被省略或者被压缩,这使得微言论在观点上的说服力被削弱,但是较之于长篇大论、论证严谨的文章,这类短小精悍、醒目快意的评论方式更容易为《南方农村报》的读者所接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