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烈的外围战斗-历史上的围歼战

激烈的外围战斗-历史上的围歼战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激战在继续,守军补给状况也在持续恶化中。1月18日,德军从南部和北部开始代号为“康拉德3号”的解围行动。老牌劲旅第1装甲师在由匈牙利人组成的党卫军“尼依”战斗群步兵伴随下,在23日重新夺回了塞凯什白堡,动摇了整个红军战线。

激烈的外围战斗

在外围的战斗仍然在激烈的进行着,现在苏军将所有的突击能力量都放到了包围圈的东面——这里聚集了要塞守军1个高射炮营,1个警察营和2支“统帅堂”师大约4/5的残余兵力,他们面对的是由自行火炮、坦克、炮兵和战斗工兵支援的3个苏联步兵军。1月7日,红军突破了德军在奇斯佩斯的防御。两天后,在恰姆尔-欣科塔地区,红军已经深深的锲入了防线,以无人可当之势向多瑙河杀去。这一结果,导致“统帅堂”装甲师的战线侧翼被完全暴露,为了避免灭顶之灾,他们被迫立即撤退,放弃新佩斯区。同一时刻,第13“统帅堂”装甲师在苏军更凶悍的打击下也撤至拉科什宫和佩斯新地。

而在遥远的莫斯科,斯大林对布达佩斯城内苏军突击的缓慢进展暴跳如雷。

1月11日,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斯大林的压力下,下令重组攻城部队。为了加强突击力度,苏联人还特意成立了一支特别战斗群。这支部队由依凡·M·阿方茵少将指挥,装备了大量喷火器和重武器,专门用于对付负隅顽抗的守军据点。除此之外,苏军还大大加强了攻击密度,一些步兵师被投入只有400~800米宽度的进攻地段,每个团为150~300米宽,而122毫米、152毫米和203毫米口径的重炮则直接为他们进行火力支援。在如此高强度的打击下,佩斯西北面最后的开阔地带——城市公园和英雄广场于1月12日被攻克。从那里,苏军大大开始加快了他们的进攻速度,迅速穿过了沿途坐落着众多大使馆和华丽别墅的安德拉什大街。

被炸毁的弗朗茨·约瑟夫大桥

战斗在安德拉什大街的苏军士兵

面对强大的红军攻势,“统帅堂”部队的士兵们在没有任何重型武器掩护,缺少弹药和完全失去突围希望的情况下,发动了一次近似绝望的反扑。东区战线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屠场:“每一栋房屋,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平台,每一个地下室,到处在进行着血腥野蛮的巷战。”通常,苏军在攻下一条街道继续前进时,都会从后面遭到躲藏在废墟和房屋里的残余德军攻击。像这样的拉锯战几乎在每条街区上往往要进行两三次。

激战在继续,守军补给状况也在持续恶化中。1月15日,党卫军第9山地军军部在给南方集团军的电文中陈述到:“炮兵弹药已经全部告罄……燃油也所剩无几……伤员情况十分严重。”由于天气关系,当晚德国空军运输机拼尽全力也仅仅向包围圈内成功降下6吨补给。

几乎掩埋在废墟之中的德军指挥部现在不得不靠猜测来判断自己部队的位置,他们遍布四处,以瓦砾堆和建筑物废墟为掩体,几小时内,这些队伍的伤亡数字就会成百的上升。他们中最大的部队之一第13装甲师第93装甲掷弹兵团已经失去了建制,残余的士兵们被编入同师的第66装甲掷弹兵团作为预备队。1月17日,要塞司令部在作战日志中记载到:“在炮兵,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俄国人发动了对东岸桥头堡的新一轮攻势……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缩小防御圈……”(www.xing528.com)

1月16日,在经过苦战攻下西区火车站之后,苏军现在离多瑙河仅有几千米了。多瑙河东岸的战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现在没人会怀疑东区会最终陷落。市内几座横跨多瑙河两岸的大桥将是东区守军撤退的惟一途径。1月17日19时,德军最高统帅部终于下达了允许要塞守军“自由行动”的命令。22时,驻守在佩斯的守军先遣分队渡过了多瑙河。随即在夜幕的掩护下,各部队的撤退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殿后的任务再次落在了两支装甲师的身上。

总体来说,撤退行动完成得比较成功。18日清晨7时,德国工兵炸毁了多瑙河上最后的一座桥梁—弗朗茨·约瑟夫大桥。至此,所有的残余守军已全部退入西岸的布达区。整个撤退行动可以说是悄悄完成的。

鉴于这段时期内的出色表现,第13装甲师师长哥尔哈德·施密特胡伯少将和国防军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团团长威廉·舒宁格少校获得橡叶骑士十字勋章,这也是守备部队中惟一仅有的两个获得如此之高荣誉的陆军军官。此外,还有4人获骑士十字勋章——其中一人是国防军装甲师的临时指挥官沃尔夫中校。6名分别来自两支装甲师的士兵获德意志金质十字勋章。希特勒本人也于1月21日亲自向布达佩斯要塞发来电报,嘉奖其作战表现,并在全军通报。

就在守军撤出佩斯前,德军解围部队发现,苏军的南部战线兵力由于北方的战事而不断薄弱,这无疑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机会。于是,他们于1月14日秘密抽走了在北部地区激战的党卫军第4装甲军主力,然后由铁路悄悄急调至110公里以外的南部地区,这次他们将尝试之前被放弃的南部进攻方案。苏军无线电监听部队没有侦听到德国人的行踪。

1月18日,德军从南部和北部开始代号为“康拉德3号”的解围行动。在北面,德军党卫军第4装甲军和陆军第3装甲军的4个装甲师(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国防军第1装甲师和第3装甲师)突然向毫无防备的苏军苏军第3乌克兰方面军第135步兵军发动进攻,在防线上撕出了一个24公里的大口子。德军装甲部队在当天就深入红军战线20公里,守军第135步兵军几近覆灭。1月20日,德国人又发动了他们最后的大规模坦克奇袭战:第3装甲师的先锋部队几乎已经突入敌军后方110公里,攻到了多瑙河附近的多瑙巴拉顿,将苏军的河运交通线置于自己的直接火力范围内。老牌劲旅第1装甲师在由匈牙利人组成的党卫军“尼依”战斗群步兵伴随下,在23日重新夺回了塞凯什白堡,动摇了整个红军战线。

这是苏军在整个战争期间的最后一次重大危机:在5天内,德军攻势撕开了托尔布欣元帅的防线,锋头直指多瑙河。前进的德国先头部队离苏军横跨大河两岸的主要运输线甚至仅有几公里!托尔布欣元帅马上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他向莫斯科请求将部队撤过多瑙河——这也是德军整个“康拉德”计划的最终目标,并且布达佩斯守军也能暂时得救。最初,斯大林几乎都要同意这项建议,但是他随即还是严令托尔布欣元帅死守阵地。

就在1月20日,由苏联支持的匈牙利临时政府与苏联、美国以及英国缔结了一份停战协议,同意赔款并且同德国开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