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沣打假
钱沣(?—公元1795年),字东注,云南昆明人,家境贫寒。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钱沣考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在二十余年的宦海浮沉中,他一贯刚正直言,弹劾不避权要。
乾隆四十七年春,钱沣以“吏治废弛,贪婪无厌,各州县库皆亏缺”为由,上疏弹劾山东巡抚国泰与布政使于易简。此疏直接触及到了当朝权臣,立即震惊朝野。国泰,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人,四川总督文绶之子,和坤的亲信党羽,乾隆四十二年出任山东巡抚。于易简也非寒门细民,其兄于敏之深受乾隆帝嘉赏和厚遇,当了八年户部尚书,六年大学士,十年军机大臣,其门生故旧分任内外要职,瓜蔓般的人际关系使其在政局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乾隆帝看到这份与众不同的奏本后,当即召见钱沣面询细节。钱沣极力陈述山东一省府库陈银亏空的情况,引起乾隆的高度重视。
为了袒护党羽,和坤用欺骗的手法,使阿桂与福隆安联名请皇上将国泰调北京任职,以图蒙混过关。但乾隆帝觉得不妥,便“谕令藩司于易简来京面讯,以国泰居官如何?有无婪赃不法疑迹,令其据实直陈”。但于易简哪里会吐露实情,只说国泰性情不好,对下属要求过严,经常训斥别人,难免有人怀有怨气,对他说三道四,“其实别无疑迹”。乾隆听了将信将疑,谕令尚书和坤、左都御史刘墉、工部右侍郎诺穆前往涿州、德州至江苏省一带按查,并指令钱沣一同前往。乾隆委派的三位钦差,按其职衔之高,权势之大和受皇帝宠信来看,和坤是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还身兼多种要职,是皇上第一宠臣,此次在三位钦差中名列第一,显然是这一钦案的主要负责人。刘墉本人仅系左都御史,权势、资历远逊于和坤;诺穆是渎职遭惩之官,岂敢得罪实权派和坤,自然唯其马首是瞻,决不会违抗和坤。和坤自己就是一个揽权纳贿的最大贪官,这次又对国泰极力庇护,在此情况下清查国泰之贪纵营私,谈何容易。钱沣处境的确相当窘困艰辛。
接到乾隆谕旨后,钱沣深悉地方欺蒙上级的检查手段,估计山东各地极有可能预先准备妥当,使检查时不亏空,于是便请求先行起程,微服出巡。当他来到良乡(今河北大兴)时,看见一个仆人模样的人骑着一匹快马路过这里,气势汹汹地向驿站索取夫役。钱沣暗中察访,得知是和坤派往山东的信使。智虑深沉的钱沣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暗暗记下了此人的形貌特征。过了几天,那个送信的仆人在回京的路上遇到有意拦截他的钱沣。钱沣以御史的身份叱止他,搜身后得到国泰写给和坤的私信,详细说明借款填库备查之事,但其中多是隐语,难晓其意,钱沣立即将此封私书密奏乾隆帝。
钱沣随即会同众钦差一同前往山东,心怀鬼胎的和坤先是用各种手段来恐吓钱沣,想让他知难而退。未能奏效后,他见钱沣的衣服破了,特意拿出一件好衣服请他换上,想借此疏通一下感情,但一身正气的钱沣坚决推辞。如此软硬不吃的态度使和坤意识到钱沣的确是不可共谋以私的刚正之士,因此一路上和坤只能暗做手脚。(www.xing528.com)
当钦差们来到济南历城县清点库存银两时,县中早已按国泰的吩咐,向商人筹借银两存放在库中充数,以掩盖亏空之实。和坤见县库中的帑银已经补齐,便命令“抽视库银数十封无缺,即起还行馆”,表示清查完毕,没有亏空。钱沣仔细观察,发现取出验证之银,色泽有异,每锭数量也不等,而帑银一律是五十两为一锭,便心知有诈,不动声色请求暂封银库。回馆后,钱沣了解到借商银充库的情况,便遣人告诉众商人,被借银两存于库中者,如果不自动声明,请求归还,就一律没收。
在钱沣的再三要求下,三位钦差大臣和钱沣一行再到银库,打开库门查验。库中所存银色与数量确与帑银不符,多是“园丝杂色银,是借诸商家以充数者”。早已聚集在库外的商人们纷纷说明被借之故,将银领还,“库为之空”。历城县亏空帑银四万两之弊,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企图包庇国泰蒙混过关的和坤也无能为力,只好据实向乾隆奏报。
钱沣抓紧时机,马不停蹄地改道易马到章丘、东平、益都三州县库,清查盘点帑银,情形与历城如出一辙,都是借商银凑充库存,“皆亏空如沣言”。最后统计山东各州县仓库,共亏空二百多万两帑银。在确凿的事实面前,国泰、于易简不得不承认向属下索取库银的罪行,乾隆一怒之下,令他们自尽。当和坤、刘墉和钱沣一起回京城复命时,乾隆拿着国泰写给和坤的私信说:“朕早悉其详,无待覆奏矣。”自此以后,“沣以直声震海内”。
钱沣打假的成功,至少给我们以下四点启示:一是不仅要知彼,而且还要知己。试想,如果钱沣只知道国泰有谎报政绩的行为,而不知道和坤同国泰之间有相互勾结的关系,忽视了身边内奸,那就会走漏风声,让对方因早有准备而蒙混过关,甚至“打蛇不成反遭蛇咬”。二是要不辞辛劳,舍得吃苦。钱沣提前奔赴山东,风尘仆仆,终截获黑信。对弄虚作假的人,不多费一些心思,多跑一点路,掌握第一手真实材料,是很难揭穿的。三是不能见利忘义,贪小便宜。倘若钱沣接受了和坤赠送的衣服,就会“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在巡查中就不可能放开手脚,“打假”必然变成“假打”。四是只唯实,不唯上。钱沣不怕和坤权高位重,拒绝他“即行起还行馆”的命令,坚决要求全部拆封检查,终于使事情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