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当学古仙游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从诗仙李白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外出旅游,忘情于山水之间,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其实,早在古代,旅游就成为人们喜爱的活动,而且非常讲究,其游玩的兴致、情趣的高雅,许多方面令今人自叹弗如。
古人出行,除了步行之外,可依赖的交通工具只有舟船车马,所以那时候的人旅游比今天我们出行要困难得多。“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讲的是路扼; “马足蹩,车轴断”,讲的是路艰;“长安多歧路,人世半尘烟”,讲的是路诡。尽管旅途多劳顿艰险,但并没有阻止古人出游的脚步。古人的旅游很让人快意羡慕的,富人揽马,贫者骑驴,或独自一人登高临远,或呼朋唤友三五知己,或携一壶酒,或捧一卷书,且歌且乐走天涯,五洲四海皆为家。
跟着古人学旅游,就是要学习他们在旅游中增长学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把旅游与读书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当作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司马迁为了写《史记》,不仅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著作,还“南游江、淮,上会嵇,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郦道元为了写《水经注》,先后两次随北魏孝文帝出游,历时两年,行程万里,不仅考察了沿途的山山水水,而且还学习司马迁写《史记》前的准备工作。所到之处,拜访许多耆老宿绅,参观许多历史遗迹,使他大开眼界,头脑里充实了大量前所未闻的新鲜材料,为日后撰写《水经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徐霞客如果不是游遍中国,哪有洋洋六十万言的《徐霞客游记》?明朝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完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跟着古人学旅游,就是要学习他们的达观洒脱。古人旅游,留下了许多佳话。如东晋的王子猷,在山阴的时候,夜里忽然想起在剡溪的好朋友戴逵,于是连夜去访,乘舟一夜而至,到了朋友家门却掉头返回。别人问他为何,他说:“我乘兴而来,今兴尽而返回,有何不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常乘鹿车,携酒出游,使人荷锄相随,曰“死便埋我”,何其达观洒脱。有人问唐人郑綮有无新作,他答:“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唐代诗人李贺常与王参元、杨敬之、崔植等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偶得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陆游也在《剑门道中遇微雨》中潇洒自如地写道:“衣土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书生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在古代,有出游为避乱求生,有出游为快意人生,前者如杜甫颠沛流离,后者如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动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辛弃疾“昨夜松边醉倒,问松: ‘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 ‘去!’”其醉态可掬可爱。一代文豪苏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又何其洒脱。(www.xing528.com)
跟着古人学旅游,就是要忘情于山水之间,用心体味其中的奥妙和真谛,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无尽乐趣。旅游不是简简单单的游山玩水,更不是向别人显露阅历,而是得用心去体验的独特情怀。从旅途中汲取快乐,才是真正的旅游。在旅途中挥洒情意,感悟人生,仰而得天文之趣,俯而得地理之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魂飘海外,神游八荒,与前辈同叹得失,偕后辈同增见识,携侪辈同悟进退。是此,可得旅游之真谛。庄子说:“山林与,臬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汉代辞赋家枚乘《七发》中的吴客“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到了曹魏时期,以曹丕为首的邺下文人有了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闲暇的时间多了,游览山水就成了他们消闲的主要方式。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应璩,兴高采烈地谈起一批“闲者”游洛阳之北的芝山和黄河,逍遥于山坡水塘之间,吟诗作赋于杨柳之下,射高云中鸟,钓深渊中鱼,连称“喜欢无量”,“何其乐哉”。古人将整个身心融进山水,蕴涵自然,体悟宇宙之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的这种恬适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是旅游的要素所在,也是我们人生所应该追求的境界。
旅游,需有一份闲适的心境,才能欣赏山水的奇趣与妙趣,在与山水的亲近和拥抱中,尽享生活的乐趣。这种快乐,不是肤浅的感官之乐,而是从心灵深处荡漾开来的真乐。在行走中,装一颗探求的心灵,携一份悠闲淡泊的神思,看一看人间的百态,品一品世间的甜苦,闻一闻鸟鸣虫嘶,嗅一嗅芳草鲜花,用心去感触去领悟“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才能在路途中顿悟,求真求我。
人需要诗意般地栖居。诗意,与一个人的地位学识无关,更与财富尊卑无涉,它是真性情、真感受的提纯和升华。面对好山好水好风景,古人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我们现代人旅游也要有古人的情怀,学学人家的情致,仿仿人家的潇洒,力求做一个“真风雅讲格调”的游客——拥有独特的旅游品位与人文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