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名《基层公务员手记》:从内而外展现读书长精神

书名《基层公务员手记》:从内而外展现读书长精神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来读书长精神气质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由内而外产生,隐于内而形于外。读书并不是获得书卷气的必要条件。时下文坛浮躁,很多所谓的作家早已沾满了铜臭气,无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只好把目光投向古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正如曾国藩曾说,“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古人绝好文字,大约于此四者之中必有一长”,中华古典文化充满了精华和珍品。

书名《基层公务员手记》:从内而外展现读书长精神

从来读书长精神

气质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由内而外产生,隐于内而形于外。人们常说的书卷气,就是指人儒雅的气质,附丽于人的灵魂,又从灵魂散出,弥漫于生活之中,表现在言行之上,让人去细细感知品味。评说一个人有没有书卷气,最好的办法是认识并了解这个人的品性;退而求其次,是读他的书,看别人评介他的文字。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人,大多给人一种深沉的气质,稳重而不浮浪,谦逊而不自恃,自尊而不傲物。而学识浅薄之人,则气质浑浊,狂妄不可一世,喜欢四处卖弄与矜夸,有如一味向树上攀爬的猴子,恰恰暴露了自己的丑陋与无知。

书卷气不同于书生气。书卷气像珍珠的形成,病蚌成珠,痛后新生,熠熠生辉,璀璨夺目。有书卷气的人,有着高尚的人格、睿智的禀赋、良好的修养、宽阔的胸壑、高雅的志趣,其做事光明磊落,其为文也气清神正。而书生气的即时性很强,往往是“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常常为赋新词强说愁,充满着偏见和无知,如电光石火,似冬草伏虫,时龙时虫,大不可恃。(www.xing528.com)

要有书卷气,就得时时读书,手不释卷。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启人的智慧,提升人的境界。读书不厌,神游万卷,浮躁可以变得沉静,肤浅可以变得深刻,狭隘可以变得宽容,无奈可以变得自信,卑琐可以变得高尚,黑暗可以变得光明。读书并不是获得书卷气的必要条件。有许多人也饱读诗书,但是囫囵吞枣,食古不化,无法应用创新,只是一只会移动的书橱。

时下文坛浮躁,很多所谓的作家早已沾满了铜臭气,无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只好把目光投向古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作为一个喜欢在文学海洋边上捡拾贝壳的文字爱好者,闲暇之余,我也喜欢捧读一本书遐思神游,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在浩瀚无际的书的海洋里,独偏爱那些诗词文言,只图能从中熏染到古人逸飞的豪情,横溢的才华,博大的胸怀和独具的魅力。正如曾国藩曾说,“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古人绝好文字,大约于此四者之中必有一长”,中华古典文化充满了精华和珍品。楚辞的风骚,汉赋的酣畅,唐诗的俊逸,宋词的雄阔,元曲的典雅,明清小说的灵巧,奔涌而来,尽收眼底。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书卷气不可自封,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清袁枚有诗云:“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中来。”从来读书长精神,愿与书籍伴终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