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人去后
大凡从政者都有一个届满换位、升迁降免以及离职离任的过程。他们一旦离开从政的岗位,群众才会对其在职期间的功过是非给予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古往今来,从政的官员都很看重“人去后”留下的美好“政声”。
“天地有杆秤,功过问百姓”,群众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官廉吏和能臣干吏,从来都是心存感念,褒扬有加的。
清朝道光四年,湖南人蔡信芳在陕西蒲城县做知县,清正廉洁,重士爱民,颇有政声。离任之时,民众拦道挽留,蔡信芳十分激动,留诗相赠:“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秦川一寸棉。回看群黎终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
明朝著名学者李贽,福建泉州人,从家乡出发到云南姚安县做知县,在县衙厅堂里高悬一副对联,道是“从故乡而来,两地疮痍同满目。当兵事之后,万家疾苦总关心”。他上任后,废苛捐,修道路,屡屡为民请命,因得罪上司而辞官。临行,百姓焚香跪送,哭声震天,车马难行。
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海瑞,罢官之日,百姓罢市焚香相送,洁白的素绢从县衙前一直铺到船码头,以示“清清白白而去”。(www.xing528.com)
而今廉洁奉公的共产党人,更是为人称道。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生前为淮北民众做了许多好事,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当他的灵柩在家乡安葬那天,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桌子上摆放了一碗清水和一面镜子,以颂扬彭师长“清如水”,“明如镜”的崇高美德。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原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去世后,人们把他活着时带领群众栽下的桐树称为“焦桐”,以示对这位好书记、好公仆的永远怀念。
与此相反,对那些以权谋私,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人们一向切齿痛恨,一旦他们离任或死去,人民群众就会嗤之以鼻,甚至勒碑记事,以警后世。在云南省路南县文化馆内,至今还存放着一块“路南县贪官许良安遗臭碑”,上书“古无有为贪官立碑者,有之,自路南始”。广西兴安县有一块“劣政碑”树立街头,为的是民国初任兴安知县吕德慎,不顾百姓死活,搜刮民财,乱加税收,使老百姓不堪重负。百姓为了让这个贪官遗臭万年,便立下这块碑,刻着“浮加赋税,冒功累民,一届知事吕德慎”。
清朝光绪年间,湖北浠水县知县多祺即将离任,在自己的县衙门前贴出一副春联作为辞行:“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蚨飞,只求对头上青天,眼前赤子。与民众,共安此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谁知,只隔一夜,对联就被人改得面目全非:“奉王命,来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眼前赤子。与胥类,共刮此土,八年狼藉,只剩得山间白石,寺里清泉。”现今事例堪比古时,做官若一心求权,一味求贪,就算身居高位,权倾一时,在百姓心中又值得几何?
老百姓心中的秤,称出每个从政者的分量,公平公正,毫厘不爽。我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更应当加强自身从政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受住各种严峻的考验,树立良好的政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