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层公务员手记:学佘书记的‘抠’,打造卓越

基层公务员手记:学佘书记的‘抠’,打造卓越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学佘书记的“抠”报载,黑龙江省望奎县宽五西村党支部书记佘树德因勤俭治村被人们称为“抠”书记。佘树德也抠,但他为集体、为群众而“抠”,却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他“抠”的是自己,造福的是他人;“抠”的是干部,受益的是群众。要克服这一切,都有赖于增强忧患意识,牢记“两个务必”,保持“东方魔力”,发扬“抠”的精神,从一滴油、一度电、一分钱等点滴“抠”起,这样,才能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大见成效。

基层公务员手记:学佘书记的‘抠’,打造卓越

学学佘书记的“抠”

报载,黑龙江省望奎县宽五西村党支部书记佘树德因勤俭治村被人们称为“抠”书记。佘树德上任时,村集体十分贫困,负债十三万元,党组织因此没有战斗力和号召力,对群众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佘树德通过裁减村干部人数,免去村干部出差补助,自己掏腰包买办公用品,从严控制招待费支出,硬是“抠”出了宽五西村的新天地:集体拥有固定资产上千万元,一举成为望奎县的首富村,孩子上学、老人进敬老院均由村里统一出资解决。十九年间对外招待费年均仅四百二十元。

日常生活中,人们说一个人“抠”,是指他小气、吝啬,含有轻视、瞧不起的意思。佘树德也抠,但他为集体、为群众而“抠”,却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他“抠”的是自己,造福的是他人;“抠”的是干部,受益的是群众。他“抠”出了一个共产党人坚持艰苦奋斗不动摇、勤俭节约办事业的高尚情操。群众称他“抠”书记,表达的是一种由衷的敬意。(www.xing528.com)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历来是我们党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团结战斗的重要法宝。当年美国记者斯诺想要揭开红军长征胜利的秘密,在延安对中共高层领导作了仔细的观察与研究。他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着缴获的降落伞缝制的背心,林伯渠戴着断了腿的眼镜。他认定那秘密,就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他认为这是“东方魔力”,是战无不胜的力量所在。可令人遗憾的是,在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像佘树德那样,依然保持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本色的同时,一些人却以“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丰富了”为借口,以“解放思想,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为幌子,工作上追求高配置,生活上追求高档次,视勤俭节约为“寒酸”,把艰苦奋斗当“土气”,将挥霍浪费当做“大方”,出入于宾馆,沉醉于酒色,痴迷于赌场,竞相攀比,显阔斗富,最终为满足自己的骄奢淫逸而触犯党纪国法成为贪官污吏。这些人甘当“败家子”,也不愿做“抠家子”,结果把党的优良传统玩丢了,社会风气带坏了,党群干群关系疏远了。

诚然,现在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这决不能成为少数人铺张浪费的理由。我们的家底还很薄,社会上的困难群体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要克服这一切,都有赖于增强忧患意识,牢记“两个务必”,保持“东方魔力”,发扬“抠”的精神,从一滴油、一度电、一分钱等点滴“抠”起,这样,才能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大见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