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也要讲成本
会多,是我国的一大国情。一提起开会,大家都能如数家珍般道出许多感想来。但如果说起会议成本是多少,单位得拿出多少钱来召开一个会议,恐怕能说出来的人不多。其实,我们开会,很少考虑成本问题。一些单位在开会前,只要粗略地计算一下会议的人数、就餐的次数、会议的天数,然后笼统地将核算情况打个报告向政府要,找财政划拨就是了。而且这个会议成本大多绰绰有余的,不仅是开会,连发放纪念品、外出旅游的经费都算进去了。开会不拿钱,有时还有诸多好处,所以,会议多,会期长,议程复杂,而且大家都乐此不疲,大概也算一大特色吧。
我们把会议成本不当回事儿,可西方发达国家却非常重视会议成本计算,而且还出了不少科研成果。据介绍,英国伦敦人事管理学院的学者对企业成本进行测算,认为企业总经理会议的成本是每小时五百美元。日本企业研究机构对企业的会议成本也做过测算,并得出一个计算公式,即:会议成本=参加会议人数×小时(会议时间)×每小时平均工资+会议费用。这种算法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在具体实施中的奇招妙法。
为了提高会议效率,减少会议成本,韩国三星集团某骨干企业在开会时使用一种“沙漏计时器”,沙漏计时器上方漏斗里装的沙全部漏到下方,时间是三十分钟。在沙漏完的那一刻,必须得出结论并无条件地宣布散会。韩国起亚株式会则实行“站立会议制”,集团总部的会议室里没有沙发和椅子,只摆设了几个桌子。在这里开会,发言者如果说长话就会相应地延长站立时间,除自己受累外,还会遭到其他与会者的白眼。(www.xing528.com)
开会作为一种必要的工作方式,对于统一思想认识,集中大家意志,推动民主决策,促进工作落实,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会开得过多过滥,结果就有悖于会议的初衷。国际知名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一个企业的经验用超过百分之二十五的时间开会,是一种“病态组织的表现”。
发达国家企业会议开得少,开得短,是因为他们对“会议成本”算得精。如果我们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也能增强一点会议的“成本”意识,不仅能够节约一笔可观的费用,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单位的办事效率,改善单位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