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职的尴尬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掌握公权而不作为或乱作为的人,往往谓之“官僚”。有人曾专门考证过,“官”是指一地一单位的正职,“僚”指的是副职,“泛指佐助的官吏”。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置县郡制以来,开始在地方政府配置副职,一方面是为了减轻主职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则是分权制衡的需要。古语道“家有千官,主事一人”,副职身处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兵头将尾,看似风光显要,其实处境非常尴尬。
副职的尴尬,首先是如何正确地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官场上的学问,很大程度上讲,就是排名次的艺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什么名次,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享受什么待遇,那是官场上的潜规则,丝毫马虎不得。各级领导班子中,常常强调这样一句:只有一个核心,一个步调,一个声音,绝对不允许“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出现杂音、噪音。副职觊觎正职,对其权威挑战,是不可原谅的。如果副职幼稚地想把“分工”当成“分家”,在分管的范围另立山头,拉帮结派,搞个人说了算,会“后果很严重”。其实,别人能直接坐到一把手的位置,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人际关系和政治背景肯定在副职之上。如果副职私下做小动作,准备推翻一把手,基本都会“死得”很惨,或是被打入冷宫,晾在一边,或是被排斥出局,提前退休赋闲。
其次才是处理好与同僚之间的关系。虽然大家职务上有虚有实,名次上有先有后,但大家都是事实上的副职,不存在谁管理谁的问题。分工各有不同,权力互有差异,甚至有“肥缺”与“瘦差”的天壤之别。所以,同僚既是同事,更是明争暗斗的竞争对手。副职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权力资源,从中捞取政治资本和利益好处,都像贼一样高度警戒,相互设防,面对上司,又都变得争风吃醋,竞相邀宠。手段高明的正职就利用副职之间的相互“潜伏”,实行分化瓦解,分而治之,收放自如地把权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上。身在职场,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副职之间极少相互走动。其中,既有各有所图、心怀异志的目的,也有害怕正职怀疑他们抱团结伙、拉帮结派的顾虑。
副职与下级之间呢,必须掌握好火候,增之一分则太过,减之一分则不及,否则“近之则不逊,远则怨”。若是张弛无度,没了“官样儿”,平时称兄道弟,下级一忘形,就可能被怠慢轻视,拿自己的命令不当回事儿。当然,与下级的关系又不可过于疏远,否则下级就可能乘隙而入,越过自己直接对正职负责,使自己权力架空,分管变成了不管,或是因“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不善于团结同志”等罪名,在无记名的年度考核和民意测评中的“不称职”一栏划了对勾,给正职和同僚攻击自己授以口实。所以,副职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是绞尽脑汁花在了如何处理好与上司、同僚及下级之间的关系上。如何做到拿捏得法,真是一门高深的做人学问啊。
副职的尴尬,还在于工作的不好做,常常在两难中难以寻求两全选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埋头苦干吧,害怕正职怀疑自己标新立异出风头,阴谋篡位想夺权。这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会让正职利用一切机会或旁敲侧击,或明敲暗打地提醒,甚至千方百计地设置障碍穿小鞋。但若是整天百事不为,得过且过,混天度日当糊涂先生,又怕正职怀疑自己有思想包袱,不肯好好“抬轿子”,消极怠工地“泡”他。一事当前,副职们既要早请示晚汇报,又要呕心沥血,亲历亲为。出了成绩,不能吹嘘自己能干,否则有揽功之嫌。出了问题,也不能推托,否则有诿过之疑。真是左右不是,进退两难。所以,当副职的,既不能太聪明,也不可太糊涂,既不能太能干,也不能太平庸,既不能太模糊,也不能太鲜明。(www.xing528.com)
有些聪明能干的副职,却能在这方面做得游刃有余,让正职对自己放心放手,甚至青睐有加,百般支持。说白了,无非是摆得正位置,任劳任怨,忍耐包容,“善归于上,恶归于己”,所有成绩所有荣誉都归上司,出现问题主动承担责任。
副职的尴尬,还在于很难有转正的机会。虽然副职与正职之间只是半级之差,可就是这半级的门槛,让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无法逾越,直至退休也去不了“副”字这个心头之患,永远处于为他人抬轿子的岗位上。副职不能转正,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强,本领不大,其中除了少数是靠关系、走门子或是偶然机遇攀爬起来的以外,不少人还是靠政绩靠会处理各方关系从业务骨干提拔起来的。但职场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外行领导内行”,正因为一些副职是业务骨干,对外行的正职就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正职不得不明里暗里防着他一手儿。
汉语里的“术”字,其实就是阴谋的意思,老百姓用了叫“心术”,官僚们用了就叫“权术”。高明的正职就常常运用“权术”来牵制掣肘,防止副职锋芒毕露,遮盖了自己的光芒。比如在班子成员的分工上,对那些掌管人财物的重要岗位,往往选用平庸无能但绝对忠心耿耿的副职担当,而把能力强的晾在一边,管那些既不容易出成果又不容易出政绩的难啃的硬骨头。出了问题说明无能,出了成绩证明上司领导有方。副职之间,如果其中某一位出类拔萃,就会对其他同僚构成威胁,大家自然也不会说他好话,甚至暗中使横下绊子。上级机关领导,特别是那些在人事任免上有建议权的重量级领导来检查工作的时候,正职就会启动紧急预案,如森林防火一般打开“隔离带”——根本不给能力强的副职陪同接待、汇报工作甚至见面的机会。时下的人事制度中,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叫做“知人善任”,既然不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你呢?所以,连跟上级的见面机会都没有,又怎么可能有所进步呢?
当然,副职能够转正的也有例外。如果将轿子抬好了,坐轿子的人坐上了更大的轿子,自然就会给抬轿子的人一顶轿子,最后抬轿子的人也会成为坐轿子的人,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概而言之,副职可谓一人之下,一味服从,一心翻天,一言难尽,一不小心前功尽弃。
虽然副职有着这么多的尴尬,毕竟还是“主人眼里的丫环,丫环眼里的主人”,拥有普通办事员所无法拥有的权力与好处,比如在讲究是什么级别享受什么档次的“职务消费”上,在工资晋升、职称评审、住房分配、公车乘坐、公务接待等方面还是享有优先权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