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过几位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他们的共同感受之一是农村与城市在各方面的差异,有形的物质方面和无形的文化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研究农村问题时,无论在思路,还是在方法上都与城市不同。虽然自己初次研究农村问题,但两年来由于写作论文,对一些农村问题思考比较多,当论文写作接近尾声时,有一种感觉越来越浓,一种怪怪的、总是对不上号的感觉,比如展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系的研究时,这些研究应该往哪里去?怎样去?思路总不是那么顺.。我在想,由于农耕文化与自然的亲近、与土地的亲和,形成了独特的乡规、乡俗、乡情,形成本真、素朴、敬畏而谐调的乡村精神,这样的乡村精神影响着农村管理的方方面面。
相对于城市的“喧喧车马度”、“长安名利客”,农村少一分欲望多一分宁泊,少一分羁绊多一分自在,那乡风、乡俗、乡情中有一份份醇厚和天趣。然而,因为乡村大面积(不只是“西部”)的贫与瘠,正在使它日益丧失本土文化秩序而在物质与精神上沦为城市的附庸。虽然农村的发展或沉沦业已跟城市息息相关,乡村的隐忧业已跟城市的隐忧形影相随,城市与乡村已经越来越无法规避那些共同的担当,城市和乡村物质和精神文明,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前程中已经越来越成为相互制约、生死缠绵的共同体。但是,城市的傲慢与偏见很多时候体现在对农村的漠视上,由于农村中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地流往城市,农村越来越被边缘化。致使政府的一些好的政策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中央倡导要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文化”要求农民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会经营”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够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新型农民的内涵和要求还将随之提高。新型农民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主体性较强。当代新型农民担负着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是新农村建设的内生主体性力量,具有强烈的勤劳致富的愿望和较高的市场竞争开拓能力。二是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社会变迁,不断学习和总结,重新调整,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农业为主,其他职业为辅,流动性较强,具有不断进取和勤劳致富的能力。三是权益保障意识较强。具有独立思想,强调个人权利,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意识,追求公平、公正和民主,能学习法律并借助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四是文化水平较高。
努力学习有关农业、市场方面的知识、大胆开拓,敢于冒险,善于抓住机遇,重视经济投入,具有一定的合作、协调和管理能力。五是社会交往较为广泛。思想开放、要求平等、尊重、理解,以地缘、血缘为依托,交往的广泛性、目的性和功利性较强。但是,能够培养多少这样的农民?这样的农民又有多少能真正留在农村?我真的有些迷惘!(www.xing528.com)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根本,这已经是社会的共识,其实这也是解决很多农村问题的基础,如果没有上述内涵的新型农民,很多事情都将是空谈,包括农村人力资本方面的诸多研究将也只是一纸空文。我们常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有些人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从长期来看要靠工业化和城镇化,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我国当前发展实际来看,虽然农民也能进城赚些钱,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农业仍然是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渠道,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内在动力,必须提高农业效益,构建现代农业。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的科技水平、组织水平和经营水平,才能促进使农业增效,促使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提高农业效益,构建现代农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将人力资源培育为人力资本。而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其一是只有新型农民才有可能成为人力资本,其二是只有留在农村的人力资本才算得上是农村的人力资本(这好像是句废话,但其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上述想法的基础上,谈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研究展望,即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或后续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