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所以对其效率也没有全面系统地判断,下面就从几个侧面来观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
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资本投入,其成效可以体现在农户的收益变化上,体现在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及其变化上。农民工教育收益率的变化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现状。
一、从农村居民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分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0%(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增长8.4%)。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之比为43.7%,城镇居民家庭此项数据为为37.9%。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2008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007万人。而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2008年南浔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72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0838元,分别增长10.6%和12.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速度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经历了二次放缓时期,第一次是2005年,第二次就是2008年。虽然看不出人力资本与2008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有紧密的关系,如果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就益显困难。本文将此数据放在首位,目的也就是要明白目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所处的困难环境。
二、从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支出对比分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1.收入对比(见表5‐1)
将表5‐1用EXCEL转换为折线图。
2.支出对比
从折线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曲线(浅蓝色)明显比其他三条线陡变,说明其增长快。如果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总是明显地大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的流动就永无休止,农村能够贮存的人力资本就会越来越少,这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所处的另一重要环境。(www.xing528.com)
研究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等问题都不能离开这个大环境,说得简单些,如果农村培养的人才都流向城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错位效应”继续的话,谁还愿意对农村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在图5‐2中还不能忽视那条黄线,即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线几乎是平的,从2000的后就没有什么增长,始终没有突破2000元大关,这对农民的投资是有直接影响的。农村家庭收入中经营性收入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最为密切,这就进一步影响了农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在表5‐2中,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在2002-2004年比较高,05年后有所下降,但依然比2000年高;但无论是哪一年份,这个比例都在3倍以上,是非常高的,这说明农民的支出与城市居民比还处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在这么低的消费水平上,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非常有限。另外,我将表中的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农村居民人均总支出、农村居民经营支出和城市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转换成折线图5‐3.
三、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分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从图5‐3中看出,城市人均生活费用支出线(黄线)相对处在较高的水平上,而且与下方的两条线相距较远。与农村居民生产经营收入相对应,农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也处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大多数年份低于1000元,从这个角度看,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基础是非常薄弱的。
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016万户,比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增长3.7%。在农业生产经营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户占58.4%,比10年前减少7.2个百分点。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
从表5‐3中看出,农业生产经营户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种植业,在地区分布上,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在数量和比例上都没有明显的区别;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却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服务业和林业,在地区分布上,无论是数量还是比重,东部地区都明显高出其他地区。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是农村人力资本相对集中的地方,这一数据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
四、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从表中可以发现1983—1992年间大多数省区物质资本的贡献率明显高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而在1992—2001这10年间,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呈现较大下降,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则表现为较大提高。再从贡献率比值一栏中可以看到,前10年绝大多数地区的比值大于1(物质资本贡献率高于人力资本贡献率),有些地方甚至大于10,说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投入;但后10年大部分省区的比值是小于1(物质资本贡献率低于人力资本贡献率),这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提高。物质资本贡献率由65%下降至57%;人力资本贡献率却由30%上升至88%。贡献率比值的变化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从上世纪80年代主要依赖物质资本投入转变为上世纪90年代的主要依赖人力资本投入,标志着我国经济发生了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大部分省区也实现了这种转变(陕西省比值虽然也出现了变化,但物质资本的贡献率仍大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