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吉强
对当代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形态的历史流变进行大致考查,不难发现,广大电视观众需求的转变是与整个时代背景、社会变迁密不可分的。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尚未全面拉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加之电视频道、频率资源十分匮乏,使得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当时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娱乐节目。同样,受到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还有集各种文艺形态于一体的《综艺大观》等。当时的电视综艺节目形式传统简单,舞台仅仅是传播者的舞台,缺少观众的参与互动。
接下来的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电视技术迅猛发展,电视频率、频道大大增加,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同时其生存压力也与日俱增,娱乐成为大众的显著需求。于是诸如《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等一系列朝气蓬勃的游戏类节目应运而生,一时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信息来源更为多样,视野更加开阔,对节目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于是诸如《幸运52》《开心辞典》等一批益智类节目恰逢其时地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以其独特的知识性、趣味性、消遣性、竞技性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但随着节目形式的进一步演变,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看别人在台上参加竞技、表演节目,而是渴望参与其中,成为节目的一部分。因而,多元互动、全民参与已经变为转型中的电视综艺节目需要具备的主要特色之一。
目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现状有一定的时代必然性和相对合理性。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逻辑对整个电视业的浸染无所不在;而人们生存压力增大,主流价值观念日渐淡化,甚至缺失;种种竞争压力导致某些电视综艺节目形式同质化,节目内容平庸化甚至庸俗化;不少电视台为了迎合观众,怪招、歪招迭出。在这种背景下,很多综艺节目缺少基本的美学升华和文化底蕴,有些节目甚至超越了起码的道德底线、审美底线和职业底线,把主流形态边缘化,把边缘形态主流化,把审美异化为审丑,把愉悦头脑异化为刺激感官。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的警告:“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1]
转型期社会中的消费文化,特别是电视文化带给人们身心愉悦的同时,也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交往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电视综艺节目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如何扬长避短,怎样才能发挥其“教化人”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当今电视综艺节目需要准确定位、积极创新,努力做到既投合普通大众的收视心理,又使节目自身文化品位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找到一种适合自身节目形态的平衡。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电视综艺节目应充分本土化,并处理好节目自身的娱乐性和内容深刻性之间的关系。当今电视媒体间竞争日益加剧,同时电视分众化趋向渐趋明显。“尽管娱乐消遣不再是观众收看电视的首要动机,但依旧是影响观众收看行为的重要因素”[2]。(www.xing528.com)
其次,增强创新意识,主动寻求不同节目形态间的巧妙嫁接,以使节目更具活力和吸引力。如电视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就成功地移植了《实话实说》栏目的样式,取得成功。其续作又将《小崔说事》被搬上春晚,成功实现了品牌栏目与小品、相声的联姻,创造出全新的喜剧效果。
再次,努力建构多元的电视文化机制,制作雅俗共赏的电视综艺节目。众所周知,大众文化大致有三种形态,即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电视综艺节目“具有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的特征,因此被认为是大众文化的代表”。[3]电视综艺节目要真正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就应该努力从选题策划、节目制作等各个环节积极寻求这三种文化形态的契合点。唯有如此,才可能使自身在获得“银两”的同时收获口碑。
以上是笔者对当代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简单梳理和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崇尚个性、思想激荡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这也要求我们电视人要适应这个伟大时代的基本要求,努力创新,走特色化、本土化、大众化的道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同时也应认识到,电视综艺节目作为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态,其“教化人”的作用不可小觑。在从内容到形式上符合电视媒体特有的传播规律的同时,凸显电视综艺节目的人文关怀,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无疑是整个电视综艺节目以后发展的必然趋向。相信随着电视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电视人节目制作理念的提升以及相关电视节目制播体制的完善,我们的电视综艺节目定会获得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注释】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艳、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2]陈默:《电视文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3]纪淑田:《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电视文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