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慈溪家庭作坊非正规就业研究:突出问题

慈溪家庭作坊非正规就业研究:突出问题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 记本书的完成实际上是一个多研究领域融合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们研究团队多年磨合的产物,这个过程一方面见证了我们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间接验证了一个研究团队形成共同研究领域的困难,感慨团队形成的不容易。而后,扎根于浙江的实际调查研究让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有了本质性的变化,非正规就业并不是一个高深的学术问题,而恰恰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家庭作坊更是其中的代表。

慈溪家庭作坊非正规就业研究:突出问题

后 记

本书的完成实际上是一个多研究领域融合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们研究团队多年磨合的产物,这个过程一方面见证了我们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间接验证了一个研究团队形成共同研究领域的困难,感慨团队形成的不容易。作为研究的前期积累,非正规就业研究是本人在经济学院工作期间与姜晓慧硕士一起讨论和确定的研究内容,并且作为该生的硕士论文完成了初步的理论构建和分析,当时我们关注的焦点还是转型期非正规就业在中国的现状以及可能发展的趋势判断。而后,扎根于浙江的实际调查研究让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有了本质性的变化,非正规就业并不是一个高深的学术问题,而恰恰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家庭作坊更是其中的代表。

随着作者对浙江省慈溪家电产业集群、台州模具塑料产业集群所做的一些调查,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浙江省的产业集群“个体规模小,整体规模大,且相当一部分的产量由家庭作坊式企业提供”。基于这样一个微观事实,从非正规就业的视角来探讨产业集群现象这个大胆又富有挑战的想法便在脑海中生根。制度的变迁带来了个体行为选择的差异,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企改制带动了“下海经商”的浪潮,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畅通更为沿海经济积累了人口红利,家庭作坊在浙江省如雨后春笋般蔓延。而如今,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没有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的家庭作坊该何去何从?是否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还是会转型成为正规企业?在其演变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支撑?

带着这些问题,本人拟定了研究的基本框架、基本路径、理论视角和具体内容,将其作为陈敏硕士的毕业论文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并先后作为选题申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尽管没有全部立项,但在一定的层面上对研究思路进行了不断的锤炼和提升。立足对浙江产业集群现状的调研,我们的研究团队先后对非正规就业的形成机理和演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增加了多个案例,以求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这种机理。

人生旅途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作为本书作者之一的陈敏不仅是我的同门师弟,也是我科研上最有力的伙伴之一,本书的完稿离不开他的心血和努力,作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他的能力注定其将来必然有比我更高的成就。作为我们共同的导师,郝云宏教授学识渊博、教学严谨,其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处事方式都值得我们不懈地学习。郝老师不仅传授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领我们走上探索世界的研究生涯,还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感谢金杨华教授、吴波副教授、肖迪副教授、毛丰付副教授和包兴副教授,与你们每一次的交流与探讨,都让我受益匪浅。在书稿形成的过程中,有幸申请到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这对本人来说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在此要感谢徐蔼婷副教授对我们研究工作所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和前瞻性建议,没有你的帮助就不可能成功地申请到该项目。(www.xing528.com)

作为本书的分工,陈敏和姜晓慧作为主要作者分别负责上、下篇的核心框架构建和理论分析,蔺力硕士负责第八章的案例分析与第九章的对策建议(约2.1万字),李海秋老师负责实证部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本人统筹全书并负责转型期的机理分析。本书能够付梓既是分工的结果更是团队合作的结晶,通过本书撰写而形成的创作氛围和交流机制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最后,感谢在调研过程中给予友好配合和帮助的所有朋友,尤其是王占伟主任为调研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感谢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郦晶编辑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劳。希望本书能为非正规就业领域和产业集群领域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曲 亮

2012年2月于下沙管理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