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耀录(1)
教育以传播和创新文化为天职。从教育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教育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从根本上说,文化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文化不仅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直接的资源,同时也从观念层面上影响着教育思想、教育形态的形成及发展方向。
陕南地区虽然有悠久的教育传统,但比较而言,仍属于教育贫困地区。人们在思考陕南教育贫困的成因时,更多的是把目光投向经济因素上,认为陕南教育贫困是经济不发达造成的。毫无疑问,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投入不足,的确是造成陕南教育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也不能忽略陕南独特的地域文化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深层次的制约作用和深入而持久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陕南文化形成的地域环境及文化特色的分析,从文化的视角探讨陕南教育贫困的历史成因。
一、陕南文化形成的地域环境及文化特色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化,但不论何种文化,都是由生活在特定地域的人创造出来的。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无不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陕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在一个特殊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探讨陕南文化的特色,应从考察陕南的人文地理环境入手。
陕南地区(汉中、安康、商洛)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位于我国东西和南北分界线的交汇地带,属于凉亚热带地域,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的气候条件。北有秦岭,南有巴山,嘉陵江纵穿南北,汉江横贯东西。汉江与嘉陵江流经的地方,形成了汉中、月河、商丹等大小不等的盆地,是陕南地区主要的产粮区。嘉陵江和汉江水系为陕南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灌溉条件。秦巴山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药用植物多达1 300余种,有天然药库之称。秦巴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知矿产60多种。良好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利资源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不仅为历代陕南人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而且也为农业和家庭作坊手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使历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不必为生存而发愁,从而也使陕南地区形成了一个自足的“世外桃源”式的“王国”。陕南良好的气候,丰富的物产,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理环境,不仅养育了历朝历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无数陕南儿女,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陕南文化。
文化的诞生、发展与河流有密切的关系。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都诞生于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带。河流是文化诞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人类文明不仅凭借河流而产生,同时也沿着河流而扩散。陕南的汉江、嘉陵江两条河流为陕南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
陕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在陕南这种特殊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陕南地处我国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及东西南北各种地域文化的交汇地带,使陕南文化同东部的荆楚文化、南部的巴蜀文化、西部的华夏文化和北部的中原文化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受到东西南北多种文化的挤压和影响,形成了南北荟萃、东西交融的特色和明显的“边缘性”。
“尽管中国文化的整体特征是儒、道、释三位一体,水乳交融,可是具体到陕南这块独特的地域,上述三种思想的比重却大不相同,明显地呈现出道教一枝独秀的状态。因此叙述陕南文化不突出道教的地位,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2)在陕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儒教、佛教等宗教都对其产生过影响。但发展、成熟于汉水流域并对陕南文化起着主导作用的是道教文化。
“汉水流域镕铸了纯粹中国特色的宗教——道教。原始道教是在古代巫术、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的思辨哲学与儒家的伦理哲学而形成的,汉水上游恰好提供了这种多种文化的大镕炉。道教各派中创立最早的一个教派——五斗米道,就是在汉水上游的汉中盆地发展壮大,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3)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乱,民心恐慌,社会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正是汉中盆地具有相对封闭的地理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才使得原始道教得以短时期内在偏安一隅的汉中得以迅速糅合酝酿,而匆匆登上历史舞台。张鲁在汉中地区传播的五斗米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宗教。五斗米道作为一种宗教文化资源,对汉中地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4)五斗米道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家思想是五斗米道的哲学基础。而道教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这样一来,随着五斗米道在陕南的形成、传播、发展,作为哲学基础的道家思想也便逐渐溶入广大民众的思想和灵魂之中,使陕南文化的精神、心理层面涂上了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植入了道家的文化的“基因”,并对陕南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这种文化基因虽经千余年的历史磨砺,然至今不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陕南这块土地上随处寻觅到道家思想的踪影。
作为陕南文化的哲学基础的道家思想,构成了陕南文化的本质性特征,这就决定了陕南文化总体上是一种“无为”文化,由这种文化创造出来的陕南人也具有一种“无为”的根性。
二、陕南文化对区域教育的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看,陕南地区的教育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的状态。这种状态与陕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1)陕南地区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资源给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客观生存环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要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凭借当地的丰富资源就足够顺利地生存下去。据《隋书·地理志》记载:汉中之人“朴无文,不甚趋利,性嗜口腹,多事田渔,虽蓬室柴门,食必兼肉。好祀鬼神,尤多忌讳,家人有死,辄离其故宅,崇重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焉。”这段描述生动地展现了陕南的风土民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颇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良好的环境,充裕的物质生活加上大山的阻碍,使生活于此地的人们和外界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对外界社会的变化知之甚少,反应迟钝,处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状态之中。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自足体系中的人们,不可能产生更高的理想追求,“三十亩水田一头牛,老婆娃儿热炕头”就是对他们的劳作最满意的回报。
教育作为开发个体潜能,消灭贫困,改善生存条件的途径和手段,其基本的发展动力是民众接受教育的需求。如果民众没有这种需求,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之必要和发展的原动力。相对优裕的生存环境造就了陕南人“稍富即安”的文化心理,他们安于现状,没有过高的理想。他们只有低层次的生存需求,而没有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教育追求。这就使得陕南的教育发展失去了来自民众的推动力。
(2)道教文化的长期浸染,造就了陕南地区的民众“无为”的精神文化心理。“文化是人创造的,人又是文化创造的。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成因。人通过劳动使自己的主体意志客观化为一些对象,也通过劳动使客观的物质符合自己的主观要求。这样创造出一些东西来,创造出一些方式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也就把人塑造成一个文化的人。”(5)人的需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生存的需要。这是起码的、最简单的需要;第二个层次是享受的需要,就是不仅简单地生存,而且要生存得更好一点。而享受不仅包括物质享受,还包括精神享受。第三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创造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陕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产,足以满足当地人群的生存需要。在人们不为生存困扰的时候,享受的需要也就产生了。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陕南人“多溺于逸乐,家室则女勤作业,而士多闲聚宴饮”。这表明,陕南人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追求享乐的需求。然而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陕南人的需求大致稳定在这个层次上,缺乏更高层次的创造需求。这种现象可以说是道家“无为”思想和道教长期统治的必然结果。(www.xing528.com)
“陕南是一个交通不发达而相对封闭的地域。封闭心态是神奇怪诞传说滋生的最佳场所,由神奇怪诞传说统治的地区又是高人、方士隐居的难觅之处。这种神话历代不衰。陕南的神话主要属于阴柔之类。阴柔的神话说明这里的民风柔弱。这是一个防守型、被动型、缺乏领导汉民族文明大潮能力的地区。”(6)“道教的最终目的是得道成仙。道教认为通过修道可以使人返本还源,与道合一,然后成为神仙,不但灵魂能常在,而且肉体可以永生。”(7)由此表明,陕南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就是“得道成仙”,谋求灵魂常在和肉体永生。这与教育欲达到的目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在这种精神氛围中生活的人,不会自发产生对教育的主动追求。
(3)陕南封闭的地理和文化环境,使中国古代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科举制未能对陕南教育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科举制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它的最大优点在于打通了平民到达统治上层的通道。科举制形成了一种能上能下的组织人事制度(考试内容上存在的弊端另当别论),使平民百姓通过自己的刻苦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说,科举制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纵观陕南的历史,真正通过科考途径进入统治阶级上层的微乎其微。在科举制度形成之前,陕南虽然出过一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如刘邦、萧何、韩信等,但他们都不是陕南当地人。只有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古代外交家张骞等人是土生土长的陕南人。尽管他们的丰功伟绩载人了中华文明的史册,但其形象过于高大,距百姓的日常生活太远,故不足以成为广大民众效法的勤奋向学的榜样。科举制兴起之后,虽然向所有的人敞开了通向上层的大门,但由于真正取得成功的人甚少,也不足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通过科考途径进入仕途仍是水中月,镜中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科举这种推动教育发展特别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并没有在陕南教育史中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陕南地区的教育尽管产生的历史很长,但始终处于一种不发达的状态。其历史原因已如上所述。归纳起来有:①地域偏僻,交通闭塞,远离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使发达文化的辐射作用减弱。②相对优裕的自然环境满足了陕南人的生存需求,养成了陕南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③道教的长期统治,禁锢了人的思想,磨蚀了人们的生命活力,人们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定位在“修道成仙”之上,而没有通过接受教育改善自身命运的意识。④科举实践成效甚微,没有起到推动陕南教育发展的作用。据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陕南教育贫困的本质性原因就是,陕南自古就缺乏发展教育的内在动力。
三、振兴陕南教育的基本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陕南教育贫困的成因,得出了陕南教育缺乏内在推动力的初步结论。这一结论虽然是从历史的角度得出的,但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也就是说,目前陕南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如果说古代陕南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民众的教育需求不足,那么当今教育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地政府。
陕南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陕南的教育有了较快地发展,但仍未摘掉教育贫困的帽子,振兴陕南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就教育发展的动力而言,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目前陕南民众中蕴含着巨大的教育需求。可以说民间的动力是非常充足的。绝大多数人为了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使后代过上富足的生活,不惜节衣缩食,甚至举债供子女念书求学。很多人宁愿多花钱也要把子女送到重点学校去享受优质的教育。民间这种旺盛的教育需求形成了推动陕南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然而问题的焦点是,这些接受了教育的知识型青年并未在改变当地面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真正地发挥作用,而是大量地流人发达地区,去为发达地区服务。对于陕南当地政府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损失:自己花了钱,培养了人,结果去为别人效劳去了。钱花了,人才也没有了,落得个人财两空。长此以往,必然使政府发展教育的动力逐渐丧失,热情逐步降低。当前,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已是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当然,教育投入不足是个全局性的问题,不只是陕南存在。但是,在陕南则表现得更加突出。我们认为,就陕南地区而言,与其说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毋宁说政府发展教育的动力不足。
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一元化的教育体制和城市取向的教育价值观。陕南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地域,有众多待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但要真正把这些资源开发利用起来,需要知识和科技的投入。在陕南经济不发达的现实状况下,要靠从外地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是不现实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培养开发本地资源的人才,也即培养陕南地区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并通过这种人才来推动陕南经济的发展。所以从宏观上看,陕南教育发展必须突破单一的僵化的教育体制,大力发展针对陕南资源开发的职业技术教育,将教育的价值取向由发达地区转向陕南地区,由城市转向农村。当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对陕南及其他落后地区而言,是实现这种转向的极好时机。
面对陕南地区丰富的物产资源和落后的经济现状,陕南教育却显得无所作为。对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反思:我们办教育为了什么?
【注释】
(1)杨耀录(1952- ),男,陕西勉县人,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文化教育研究。此文原载于《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第5期。
(3)梁中效:《试论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特征》,载《汉中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李风兰:《张鲁五斗来道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载《汉中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5)庞朴:《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6)李平:《陕南文化概览》,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李风兰:《张鲁五斗来道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载《汉中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