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寻汉中古建筑的地域环境及文化特点

探寻汉中古建筑的地域环境及文化特点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域环境与汉中古建筑的文化特点卢慧杰汉中,人称西北小江南,位距陕西的南部,汉水的发源地,北有秦岭,南有巴山,是属于南北文化传统相互交叉影响的地区。

探寻汉中古建筑的地域环境及文化特点

地域环境汉中建筑文化特点

卢慧杰

汉中,人称西北小江南,位距陕西的南部,汉水的发源地,北有秦岭,南有巴山,是属于南北文化传统相互交叉影响的地区。在古建筑方面,兼有北方色彩和南国‘隋调相结合的特色。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个重要方面,它融合了力学美学艺术等学科,是—个多学科、多门类的工程技术综合体。正如开创古建筑研究领域的创始人梁思成先生几十年前写的一篇《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一文中,把古建筑定位为“历史的界标”。他指出“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的文化的表现。”所谓文化,就是人们对物质表现形式的判断和解释。梁思成先生说建筑是“—种工程技术”,技术是物质行为,但这种行为选择了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一个艺术系统”。现在世界上最多最久的遗存主要就是建筑,它也就成了人们认识历史的界标。由于地域、环境、民族不同,物质行为选择的形式也不相同,也就有了不同的地方特色。汉中的古建筑就是根据汉中的地域环境及人文特点,产生了汉水流域上游的地方风格。

由于本人工作方面的原因,对汉中的古建筑触较多。汉中作为汉水流域的源头,在汉水文化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汉中的古建筑,在汉水流域建筑文化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重点以汉中的古建筑为切入点,谈谈汉中古建筑文化的特征。

汉中的古建筑不但有它的地域文化特征,而且也和全国的古建筑一样,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两种形式。

所谓的官式建筑,就是由政府拨款或地方绅民捐款,按一定的官方形式所建的公共建筑。这些建筑包括官署、祠、寺、庙及陵墓和城阙。

官署建筑,像汉中城内的古汉台,汉中府衙,及各县的县衙都是这一类建筑。府衙及县衙随着历史的演变,大都不复存在,唯独汉中城内的古汉台,现作为历史博物馆,在现实生活中,继续显示出它的价值,还在发挥它的作用。

古汉台的建筑风格,能充分显示南北交融的特点。汉台作为汉代刘邦建汉的发祥地,成就大汉一朝四百余年而闻名国内。古汉台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在还有7m多高,由北南向北形成三层台地,南低逐次向北递增。“台”是中国早期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形式起源很早。古书《尔雅·释宫》:“四方而高曰台”,并说:“台,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它的建造方法正如老子所说:“九层之台,起於累土”。由一层层的累土而成。其作用是为把建筑物建在上边,显得高大雄伟,具有王者之气。而另一方面可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登百尺之高观,聊因高而遐望”之目的。建筑高大雄伟,巍峨壮观,富丽堂皇,“不睹皇室壮,安知天子尊”是皇家宫殿设计的指导思想。古汉台作为刘邦的汉王宫,起高台的用意很明确。汉代的古建筑都已不存,现存古建筑都是清代以后的。望江楼是汉中市标志性建筑,过去汉中民居高都不过两层,而望江楼所处的汉台,台座就是7m,也就是两层楼的高度。其上又耸出一座雄伟壮观、高18m的望江楼,你说在城中能不醒目吗?登上顶层,向南眺望,汉江美景一览无遗,故名“望江楼”。汉中学者、曾任过汉中市博物馆书记的王大中先生,在其《登望江楼》诗中曾有:“凭槛拨云纵目游,蜀波楚浪瞬眸收。汉江东去三千里,秦地南来第一楼。”的赞誉。

望江楼位于古汉台北侧台地质高处中培,自地平以上总高为25m,由中央主楼和两侧次楼组成,平面成硬弓形,主体凸耸,高三层,面阔三间,明间中心开一门。次体如翼,高两层,面阔一间半,每层各辟一门。底层和二层东、南、西三面有围廊,顶层后檐柱利用下层金柱,前檐柱又利用下层檐柱。

在古代屋顶形式有着一整套的等级制度,其形式上的无限追求受到政治等级的制约。屋顶形式中以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的庑殿顶最为显赫。而歇山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周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又称九脊顶的歇山顶次之。以下是出两头的悬山和两头山面不出的硬山再次之,再加上卷棚和中间收束的攒尖顶。屋檐分单檐和重檐,以重檐为尊。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以变化出无数组合形式,只要看看屋顶的规格,就可以估量出一座建筑群中的地位。望江楼的最高屋顶为四角攒尖顶,两侧稍低插入庑殿顶,其下又插入歇山顶。前面介于攒尖和下檐之间,又有小庇檐夹在其中、造型奇巧。屋而造型融攒尖、庑殿、歇山、庇檐等多种形制为—体,可以说是集古建屋面造型之大成,是—座很有地方特点的大型古建筑。

望江楼东西两侧的“东华厅”及“西华厅”也是陕南常见的悬山式样建筑。

而在1981年建的“汉魏十三品”展室及“栈道”展室,和去年结束的“三星级厕所”仿古建筑是典型的关中式样。

介于望江楼及展室中间的“桂荫堂”斗拱及大木结构,完全是按“清代营造则例”所设计的北方官式式样,而它的翼角施工时为了和望江楼及展室大环境相吻合,而又比北京官式起翘较高,接近关中建筑式样。

桂荫堂这座总面积为800m2的歇山式仿古建筑,气势恢宏,宽博大方。按古代营造法则,只有最尊贵的建筑物才使用这种式样,因此它的设计形制,是对古汉台作为汉王刘邦宫廷遗址最相宜的呼应。桂荫堂共有两层,底层为半隐闭式大厅。北、东、西三面墙体嵌于汉台基之中,南面为剁斧仿石条结构墙体,正中古式格扇门。底层地面与汉台中院地面持平。左右两侧为汉白玉雕栏台阶,两台阶之间有石雕平台,下有券洞可出入底层大厅。平台南侧为镜吾池,中有石桥通门洞,与桂荫堂相得益彰。拾级而上,是桂荫堂的上层主体建筑,上层台基和北院地面持平,即由北向南看桂荫堂为一层,而由南向北看却为两层,这是从实用出发,巧妙地利用了汉台的自然地形的结果。

桂荫堂严格按古建营造法设计建造。九开间、八米进深。上层为抬梁式木构架歇山顶,四坡五脊是其屋顶外形的基本特征。其屋顶的主要特点在其正中。正中屋部分(占整个屋脊的三分之一)又相应升高,形成硬山式屋顶,两坡与前后突出的两门头的单檐歇山顶相交,使其屋顶结构造型玲珑多变,更加丰富了层次感。门头四立柱突出主墙体以外,形成门廊。前后墙由下槛砖墙和上槛格子窗组合而成,正中为格扇门。梁枋之上,斗拱各层檐角起翘,兽吻对称,显得古朴而典雅。苏式彩绘,色彩与望江楼彩绘基本相同。梁枋彩绘采取写实画题,或锦锈河山,花卉禽虫;或帝王将相,历史故事。色丽多彩,金碧辉煌。堂内宽敞明亮,可供书画界以文会友或陈列展出。由著名书法家吴丈蜀先生题写的“桂荫堂”匾额和汉中著名书法家陈竹朋、徐毓泉等先生写的楹联,更使桂荫堂锦上添花。

祠庙建筑在汉中现存的比较多,最有名的像留坝张良庙,洋县蔡伦墓祠,城固张骞墓祠,勉县武侯祠,略阳江神庙,南郑圣水寺,西乡鹿龄寺,洋县智果寺,良马寺等一大批名胜。家祠像城固的韩家祠堂也很具有汉中地方的代表性。

蔡伦墓祠、张骞墓祠、武侯祠、江神庙、圣水寺、智果寺,这些祠庙都是按传统古建筑的共性——中轴线展开,尽管体形上大小各异,但它们的布局原则是一致的。其建筑特点,张骞墓祠,因原来除墓冢外,建筑不多。后来扩建时,以汉代建筑为特征,时代感非常强烈,整组建筑行家一看就好像时光倒流,进入了汉时社会,是一组成功的复制仿汉建筑。

而武侯祠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以轴线为主导,两边还具有园林建筑的一些特征,建筑技法上融合了明显的川匠工艺。

西乡的鹿龄寺,又名巴巴寺,是汉中地区著名的清真寺,从建筑上反映了伊斯兰教的卓异文化。鹿龄寺南面的一面砖砌单檐歇山顶照壁、斗拱仿木砖雕刻而成。其后是一座三间四柱的木牌枋,单檐庑殿顶斗拱布置交繁丛密,层层叠叠。进而到达大门,正门为一圆券门。该门虽用砖砌,但所有构件全部摹仿木结构,做法工艺精美。最后为月台抱厦和礼拜殿,抱厦方各一间,单檐卷棚顶,与大殿毗连。礼拜殿平面为方形,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坐落在宽大的台基上。殿身内四根高大的金柱托起梁架,形成重檐盔顶的屋顶形式。外檐为七彩斗拱,各层拱翘做直角卷杀,并斜向出跳,手法和甘肃河州做法相同,额枋多为镂空雕饰,富有民族特点。大殿的后面复以照壁一座结束。此寺的最大特点是区别于中国所有的清真寺坐西朝东的形式,而是坐北朝南,礼拜时不朝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而洋县的智果寺大佛殿和良马寺大殿可算汉中地区的祠庙中“寿星老”了。据我的老师古建筑专家何修龄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考证,它们都是元代建筑遗构。智果寺大殿的特点,在赵立瀛教授主编的《陕西古建筑》一书中是这样介绍的:“大殿面阔五间,计11.5米,进深6架椽,计10.4米,北面明间和次间出后屋深一架椽,1.8米,平面呈凸字形。檐柱粗短,有显著‘侧脚’‘生起’。前檐斗拱五铺作出重昂,山檐和后檐斗拱出双抄。栌斗欹部有明显的内收,昂嘴刻成龙头或三福云,昂后尾不起挑斡,有些斗拱经后世维修改变甚多。屋顶为单檐歇山顶,收山较深,达2m许,正脊较短,举折平缓。前后檐柱上施—径约32cm的大额,与角柱交接,其上置柱头铺作。山面和转角铺作则直接置柱头上。”“梁架为砌上明造。当心间作减柱,移柱。因此,在次间外侧四根金柱上施纵向大‘内额’,承载明间两缝位的四椽枞梁,这种梁架做法曾见于许多元代木结构中。除此之外,这座大殿在斗拱、梁架的构造做法上也保留有元代结构的特征”。

智果寺大殿的平面布局也很有特点。面阔五间,11.3米,中心间柱中到柱中只有2.3米,而两次间各是2.2米;它的两稍间比次间大,和中心间相同,各为2.3米,主次不分。而它的进深也是5间12.16米,从南往北排列分别是2.25米、2.9米、2.9米、2.25米、1.86米,比面阔还多0.86米。进深北边最后一间,两角各收进一柱,形成三间,面宽6.7米。平面呈现非常规则的凸字形。由于面阔每间只有2.2米~2.3米宽,柱高3.6米,每间形成矩形。

张良庙的建筑特点,那更值得一谈了。它不但有从正门到三清殿的正轴线,而且从正轴线两侧到张良庙大殿,又一个副轴线,其副轴线两侧又是园林建筑。确切地说,它是—个主体建筑严整对称,园林布局自然舒畅的混合式,取规则布局与自然布局之长,达到庄重与活泼并蓄,严谨而又师法自然的效果。

本人原来以《从传统的风水观看张良庙的建筑艺术》拙作中,曾对它的建筑布局作过一些探讨,现列此一段。从布局看,庙宇在选址上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在大环境上,山清水秀,茂林秀竹。院落布置方面,棚区群山环抱,有限的地域空间里,按照我国的传统风水理论的法则,注重对建筑群落的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审辨与选择,对院落的诸多具体微妙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以“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去处理,达到了老庄学说中的“道法自然”“感通天地”的象征思想。

我国风水书《阳宅爱众篇》说:“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若有情。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环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金满盈。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这段相宅的歌诀包含了“龙、砂、水、穴”全部内容。受主要影响的是山川河流。张良庙背靠的山,是秦岭山系的柴关岭,而紫柏山又是柴关岭的主峰,层峦叠嶂,峻壁险岩,锐峰峭岫。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岭是我国气候的南北分界线,说得具体—点,柴关岭才是分界线的中线。这是因为北方的冷空气受秦岭主峰脉的遮蔽,并没有完全挡住,还有残余南侵,到达柴关岭。而南方的暖空气,在经过巴山诸峰之后,也还有少量余气北上到柴关岭。南北暖冷气流在柴关岭上交融形成雾气,常年笼罩。所以当地有俗语云:“紫柏山雾气腾腾,张良庙赛过北京”之说。后语说张良庙赛过北京倒是过于夸张,但前言的紫柏山雾气腾腾,确一点不假。雾气腾腾,气候温润,适应草木生长,长林古木,茂樾丛簿,垂萝蔓藤,阴森肃列,翳天蔽日。野生动物品种繁多,经年鸟语花香,一派人间仙境,正是道教修炼清净之地,这样的山,也正是“山有来龙昂秀发”了。那么,水呢?紫柏山是汉江的重要支流褒河的发源地之一,山中泉泄瀑悬,峻溪流急,昼夜不息,形成河流。由庙西南往东北流的一股水,到庙东和庙北由西向东流的一股交汇,有如两条游龙,环庙东、南、北。而它西方是紫柏山主峰的余脉,恰似一只卧虎。虎踞龙盘之地,在古代风水术中是大大的吉祥之地。正应书上所说:“水须环抱作环形。”

山青水秀大环境无可置疑,我们再看看小环境的院落布局。在南北两水之间,大门座南面北,跨过北边的河流,照墙及山门坐落河北岸。照墙式样是大众化的一堵墙,毛石坎墙,青砖外框,内心凹陷粉刷,画大幅山水画,上用青砖封檐三道,坐脊安吻铺瓦戴帽。照墙的功能主要是起内蔽的,使外人不容易内看。但张良庙的门前路不在照墙外,而在其内,在山门和照墙之间通过,为什么不在照墙外而在其内呢?这也涉及古人的风水观。因为庙门前,紧靠是一座山,按《堪舆》学讲,山挡门前不吉,怎么处理呢?这就用上了照墙,让照墙推到山跟,路面由东西向相通,变死地为活地,也就是风水中的破法。所以通常遮蔽内院的照墙,在此却遮外了。照墙失去原有功能,蔽内怎么办呢?从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大门内部正中安排了—座灵宫殿,既护法,又起到蔽内的作用。再说跨河而建的风雨桥,取名“进履桥”,既是进庙必通之路,又和张良给黄石公三次拾鞋的历史典故相联系,—举两得。

进大门,大门也叫保安观,绕过四方八角的灵宫殿,正中是气势雄伟的三清殿。面阔3间12米,进深九檩六椽,13米,前出抱厦,单檐歇山顶。和三清殿两头搭接相连的是三宫殿居东,三法殿居西。面阔各三间,单檐山建筑与三清殿排成一字形。三清殿前面东边,中间是东华殿,前抱厦悬山建筑,其两头跨厢房各三间,南头名曰“云水堂”,北头名曰“十方堂”。西边厢房是张良殿的大门,正门三间两头各跨耳房—间。介于灵宫殿和保安观之间轴线两侧的是钟、鼓楼,钟楼在西,鼓楼居东。由此形成第一重院落,俗称三清殿院。

远近闻名的张良庙,我们进庙为什么看到的第一印象不是张良殿而是灵官、三清、三官、三法。这里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张良是人不是神。传说历史上的张良辞官不做,避居深山,出家修道,也只是道教一信徒。三清是道家最高之神,当应在第一院落。从三清殿的西厢房,穿过正门、拜殿,才到达张良的大殿,此院落同样有厢房、拜殿、配殿相对称,和三清殿院落呈直角形。张良大殿和三清殿一样,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六椽。前出抱厦,单檐歇山顶,规格略小于三清殿。和三清殿院相轴线垂直,又形成一个T字形的副轴线。(www.xing528.com)

从三清殿院西南角出圆洞门,拾级而上是斋院。斋堂三间,座南面北,高大宽敞,前后安窗。同院坐西向东的三间吕祖殿倒比斋堂显得小气。从斋堂西山墙,往南通南后院,往北通张良殿院。

介于张良殿南北两头的是方丈院、南花园、北花园。张良殿院五门九通,其可谓:“出入是门,进退有度”暗喻张良的人品性格、高风亮节知进退。

南花园、北花园穿门而过都可以到后山的草亭及登授书楼。草亭者六角攒尖茅庵一间。授书楼,正方形,重檐双滴水,十字歇山顶,是庙中的最高点建筑。

由于张良庙是道家建筑,道家的本能是寄情山水,崇尚自然,所以,把庙址选在“辟户栖清旷,卷帘候风景”的美景如画的紫柏山麓,身临其境,构成了立体的画,无言的诗。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张良在世,称“汉初三杰”之一,汉王朝建立大功成就,功成隐退,知足常乐,撇开官场人世间的纷争,本身也就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最后隐迹于山林。把紫柏山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其自身高尚的人文景观,以及由其引发的名人轶事,神话传说及民俗风情形成的文物景观,三位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张良庙的多种景观的复合。

它的设计手法以借山引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曲折幽深,小中见大。院落布局紧凑,层层递进,使规则式布局和自然地形有机结合。轴线建筑,主次分明,大殿、主殿高敞宽宏,正是“明堂宽大斯为福”的有力佐证。次殿、厢房根据其作用,体量恰到好处。南北两花园及后山的自然式布局,从整个平面布置不求对称,立体造型,朴素自然。建筑、庭院道路、水面、花草树木,都随地形自然分布,师法自然,进入其中给人—种轻松活泼之感,和三清殿院及张良殿的严整布局形成鲜明对照。

道路蜿蜒曲折,流水虽为人工开凿,渠口在院外已作处理,好像是自然山泉,潺潺流动,常年不息。由于水口巧妙制作,造成“水口收藏金满盈”之势。

在地貌处理上根据张良庙的建筑需求,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综合考虑了同造景有关的各种因素,充分利用原有地貌,统筹安排景物设施,对局部地形进行改造,使院落内外保持了合理的关系,因地制宜,顺理成章,统筹兼顾。三清殿院,地势西高东低,南凸北凹,不难看出,当时略作处理,西边切除到西厢房,也就是张良殿的大门外台沿地,自然形成台沿的适当高度,三清殿台座按殿堂的比例尺度升高,东华殿台座也是人为垫起,这样形成第一院落的平面。张良殿院、斋院及南后跨院,布置在第二台地上,此台地基本上没有修整,按自然地势布置,因地随势,台阶导引。北花园同样是西高东低,按地势,由连廊逐次递增,外围形成缓慢的爬山廊形式。为不使花园和后山一目了然,在西面布置了上官厅及东西亭。南花园及南跨院,外围地势递减。如果建筑矮小,从风水学讲有漏气之势,外廊用高房连接,由于外廓较大,坐起北面的主房用重檐双滴水的五云楼坐镇,形成又—个建筑高潮。北面和山脉接近,就用连山过廊相接,不至于游人上了五云楼二层,再下来重上山。院中的水面上建一六角攒尖辟谷亭,小桥相连。使空旷的南花园中间不空洞。虚实有度,和谐相处。

整个建筑群可谓是“依山就势,自然天成”,以变集中为分散,在一个大院里,环环相套形成九重院落,自然景物相互穿插、交融,正如明代计成《园冶》一书中所说:“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池而参差,长廊一带回旋,在竖柱之初,妙于变幻,小屋数椽委曲,究安门之当理及精微,奇亭世榭,构分红紫之丛。层阁重楼,四出云霄之上。”《园冶》一书精彩总结的传统经验,在张良庙园林中都有展现。“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南花园中的六角辟谷亭正是这样。“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授书楼给人的感觉正是如此。“长廊一带回旋,在竖柱之初,妙于变化”也正是北花园连廊的真实写照。夕阳西下,坐在草亭四望何不是:“密林含余清,山峰隐半规”“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的感受。建筑造型丰富多样,有歇山、悬山、卷棚、攒尖、单檐、重檐等各式各样的屋顶,使建筑外部轮廓与山峦树木统一在和谐的节奏中;有空廊、敞厅及漏砖墙等多种过渡空间,使建筑内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穿插渗透。不同的造型特征,亭、廊、榭、厅、堂、轩、斋、楼、阁、桥、台等分别用于点景、观景、分景的不同造园功能。点景也就是点缀风景,根据不同的环境特征,而采用不同的点景建筑,南花园的六角辟谷亭,轻盈活泼,点缀在湖心中,恰到好处。而授书楼、重檐双滴水,体量较大,则布置在后山最高处,树木葱茏,雄踞之上,庄严雄伟。在观赏风景方面,张良庙也把静态观赏和动态观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像南花园的湖心亭,凭栏眺看,水中绿草游鱼穿梭,动静结合,其乐融融,在此什么烦恼也会忘净,真能起到修身养性的目的。登上授书楼远眺山川风物,四季不同,春夏树木萌发,鲜花盛开,鸟语花香。秋冬五彩斑斓,“霜叶红于二月花”,又是一番景观,往下望,张良庙建筑群落尽收眼底,屋脊高低错落,鳞次栉比,院落好似棋盘,规视总揽整个建筑群的构思奇巧。不少时间你有闲情怡趣在此还可看到:“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的壮丽奇观。

分景方面,即大景观空间划分为小景观空间,斋、轩、馆等建筑运用灵活自如,通过廊墙环绕,围成一系列小空间。以三清殿院、张良殿院为主空间,南北花园及后山为辅空间,布局在主空间的外围,丰富了张良庙的园林空间层次,在有限的空间里,既有北方建筑形式厚重沉稳,布局对称较为严整的“官式”建筑,又有南方建筑形式轻盈舒展、布局灵活自由、玲珑清雅的风格。一句话,建筑是根据地理环境,像张良庙的气候一样,属于南北交融的风格,手法上融入的则是川匠风格。

陵墓建筑像蔡伦墓,张骞墓,诸葛亮墓,李固墓,都是覆斗形,反映了汉墓建筑的特点。

城阙建筑自明代以后,砖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一般县级的城墙都是砖包砌的,城门上都有建筑物。汉中的城,只剩下西门的一段,近年来作的保护,提醒人们古代汉中还有城墙的记忆。保存的城楼在汉中地区现只有略阳东城门和宁强西城门两处了。略阳东城门保护得比较好,重檐双滴水,歇山顶,面阔五间。而宁强县的西城门,单檐歇山顶,被后来用水泥涂沫外墙,已有些不伦不类了。从建筑材料的用砖看,都属于明清建筑,特点接近于川匠手法。

以上谈的是官式建筑,下面谈一下汉中民居。

民居就是遍布城乡的平民百姓住宅。民居的类型和式样,因受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一般来讲,城市乡镇的民居要比山区乡下的民居质量等级高一些,建筑装饰要讲究一些,散布在广大的山区平坝的民居,大多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体类型大都是以“介”字型的两坡水房屋为主。

从平面布局上看,常见的建筑形式有“四合院形”“三合院形”(又俗称“一口印”)“一正两厢形”“曲尺形”(又称钥匙头);最简单的就是“一字形”。

四合院形,这种庭院式的住宅,多为城里及乡镇的富有人家所居,布局以内院的天井为中心,后边建有高大的厅房,两边建厢房,前边建大门,成为一个整齐、封闭的四边都有建筑的院落。因其四周封闭,像汉字中的“四”字,故名“四合院”。在城市,有些富豪绅士达官显贵还在此基础上建成两层或三层,将院落由三个四合小院连在一起,出入两进或三进,形成人们常说的“深宅大院”,而且装饰华丽讲究。像汉中东关正街上过去有多座这样的建筑。汉中摄影家牛力先生,在其《古建遗韵》一书中,用摄影技术,展现了这样的建筑。像皮坊街三层木楼就具有代表性,中间的天井,因其建筑三层,高10多米,从下边仰望有一线天的感觉。它的建筑装修三层上的正面前廊栏杆,用“十字套方如意”窗格装饰,而两边的回廊为了扩大空间,用“鹅颈轩”装修,“鹅颈轩”的下部都生根在两根柱中的木枋上,而它的上部,借助“鹅颈”的外伸,把方木外出檐柱30cm,交在正面“十字套方如意”栏杆上面的木枋上。从下看“鹅颈轩”非常有韵律地排列,给人一种建筑造型的美。而它的二层,正面不设前廊,亮窗宽大,上施横披封护,中间用活动页门封护,两侧设回廊,回廊的栏杆用“直棱竖柱”围护。和上层“鹅颈轩”栏杆轻盈舒展的式样相比,显得庄重大方。它每层的门窗,做工也非常讲究雕刻,显示出建筑地方风格及户主的富有。

三合院形,是在正房的两侧建有厢房,厢房的前部用围墙相连,中开一门,若门与正房相对,则门内要建一“照壁”,人由照壁两侧人内,避免外人一目直视院内。一般城乡的殷实人家,都是这样的住宅。

一正两厢形,实际也是三合院形,所不同的是两厢前边开敞,不封闭,整个住宅前边无围墙和大门。前边的厢房,一侧为厨房,一侧为养殖用房。

曲尺型,就是只有正房三间或五间,然后在正房一侧与正房成直角修一厢房数间,一般三间为多。厢房较正房体量为小,用作厨房,或养殖及仓储之用。因其平面布局形似古时的钥匙,俗名又称“钥匙头”式样。

一字形:也就是只有正房,三间或五间。三间者则为“一明两暗”,一明是指中间的堂屋,前墙正中开门;两暗指两头的睡房,房门相向对堂屋而开,与堂屋相连,前墙开窗以采光。房屋的进深,以柱而论可分为三柱、五柱或七柱。以椽而论,可分五架四椽,或七架六椽。所谓五架、七架者,是指檩路的多少,五架就是五路檩的意思。四椽、六椽是指屋顶的椽子搭接排列数目。

对于基址的选择,房屋的朝向也很有讲究,一般多取坐北朝南,“负阴抱阳”的格局。除非是在街镇上如遇东西街道,南边的少不一了朝北开门。在乡下散居的房屋,可以说少有朝北开门的。之所以如此,除了受传统观念影响之外,与日照、风向有关。坐北朝南有利于采光和避开冬季的西北风。

汉中民居的结构特点是以干栏穿斗式木构架为主,明显和秦岭一山之隔的关中抬梁式结构不同。基本作法是以主柱承梁,通过立柱直接将屋面重量传至基础。穿枋联系檐柱和中柱,保持立柱的稳定。一般为五柱排架或七柱排架,个别有九柱排架。进深大的,柱与柱之间设二步梁或三步梁,因建筑而定。

由于屋面重量分散在较多的主柱上,所以柱径较小。穿枋亦用圆木连接,贯通中柱。近屋顶的穿枋多在中柱前后各用一枋,往下侧是从前檐到内檐用一根穿枋连接。木构架节点一般都是榫卯结合。各构件都有一定的尺寸规格。这些构架的特性直接影响到民居的功能组合,平面布局及空间效果。

汉中民居木构架自成体系,墙体只是用作围护或分隔空间。也就是俗话说的“墙倒屋不塌”。

穿斗式构架的步架,各檩之间的距离,基本上按等距离分布,各檩之上的椽木结构均承受屋面的重量。

汉中民居以房屋进深大小确定穿斗,抬梁的长短,除檐柱及挑柱外,其余主柱位置因地而定。左右两侧可随意收放。披檐出挑一般为1~1.5米,斜角26°~30°,披檐出挑的斜枋木俗称“牛腿”,此构件不仅加强外檐结构的稳定性,还突出了地方特色。纵观汉中古建筑一些官式庙宇,像洋县文庙大殿,城固文庙大殿,汉中汉台桂荫堂等其他一些官式建筑,属北方建筑结构形式外,绝大部分的官式和民居建筑,属南方的穿斗式建筑系列,因地域关系,二者受南文化及建设技法影响,和川派手法最接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