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记》中褒姒历史实证的疑点

《史记》中褒姒历史实证的疑点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记》中褒姒史实质疑郭鹏“幽王烽火戏诸侯,美女一笑失江山”的故事,在我国流传了2 700多年。关于褒姒的史实最早记载是《国语》中的《郑语》和《晋语》,《史记·周本纪》对褒姒记载本于《国语》。但《史记·周本纪》只是说“三年,幽王嬖爱褒姒”这里的“嬖”,即宠爱也,并不是“娶”。以上关于褒姒的年龄,根据《史记·周本纪》中周幽王的史官(周太史)伯阳的说法:褒姒孕于周厉王末年,生于宣王初年。

《史记》中褒姒历史实证的疑点

史记》中褒姒史实质疑

郭 鹏(1)

“幽王烽火戏诸侯,美女一笑失江山”的故事,在我国流传了2 700多年。故事中这个惹祸的美女,就是来自西周的诸侯国褒国的褒姒。其故里在今汉中褒河的褒姒铺。几千年来,褒姒的声誉是不好的,人们视她为“红颜祸水”,但史实真相究竟如何呢?关于褒姒的史实最早记载是《国语》中的《郑语》和《晋语》,《史记·周本纪》对褒姒记载本于《国语》。但这几部书中对褒姒的记载有很多疑点,很值得探讨。

一、褒姒入幽王宫室缘由

有两种说法。一是《国语·郑语》中说:“褒人褒有狱,而以(褒姒)入于王,王遂置之,而嬖是女也。”(2)是说褒姁有罪,献褒姒以赎罪。二是《国语·晋语》:“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3)“有狱”,指有罪入狱,并不一定“伐”;而“伐”则明确是以武力惩罚、讨伐。不管哪种情况,褒国太后褒将褒国的绝世美女褒姒献给幽王,以作赎罪,或平息讨伐,这一点,看来是没有疑义的。

二、褒姒入幽王宫室的时间

有的史料把这件事说是在“幽王三年”,根据是《史记·周本纪》。但《史记·周本纪》只是说“三年,幽王嬖爱褒姒”(4)这里的“嬖”,即宠爱也,并不是“娶”。“嬖”,可能在获得褒姒的当年,也有可能在取得褒姒后过了一些年之后。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当厉王之末……府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5)弓箭的夫妇拣到这个弃女子,逃奔到褒国养大。其后,“褒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于王以赎罪。弃女子出于褒,是为褒姒。当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6)。女子7岁为龀,15岁为及笄。可知,周厉王末年,该女子7岁,自然不会怀孕。15岁怀孕时,当为周宣王8年(前820)。褒姒出生当在周宣王八九年,宣王在位46年,幽王即位,到“幽王三年”(前779)时,褒姒已40岁了!这时,她已经人老珠黄,还能获得幽王如此宠爱吗?很难设想褒姒在人老珠黄时却能使周幽王如此倾心。可见,伐褒国、获褒姒并非“幽王三年”,而只能是其20多年以前(当在褒姒20岁以前妙龄时)。

以上关于褒姒的年龄,根据《史记·周本纪》中周幽王的史官(周太史)伯阳的说法:褒姒孕于周厉王末年,生于宣王初年。虽然,伯阳陈述中有怪诞虚妄不实之处,且不去管,但伯阳作为当时的朝廷史官,对当时还健在的褒姒的大致年龄(出生年)是应当能知晓的,或不会差错得太多。因此褒姒生于宣王初年应是可信的。

由此,可否认为,周幽王伐褒国,取褒姒,或在他尚为太子时,即周宣王三十年前后(褒姒20岁以前),不会是“幽王三年”。

三、所谓“烽火戏诸侯”

按照褒姒年龄推算,如真有“烽火戏诸侯”之事,也绝不可能是在“幽王三年,嬖褒姒”后,或“幽王十一年”,犬戎攻打幽王之时。幽王三年,幽王能因求40多岁的褒姒一笑而“数举烽火”吗?幽王十一年(前771),犬戎攻幽王时,褒姒更是50岁左右的老太婆了!荒淫无度的幽王还能为一个老太婆如此倾心,以至倾国吗?

举烽火而诸侯不至一事,或可有之,也应历史地看问题。我认为:其原因绝不会是由于诸侯曾被戏弄所导致,而是由于诸侯(如申侯、缯国、许文公、鲁孝公、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秦襄公等)不满周幽王的残暴统治,不愿为幽王效力,加之他们嫌幽王重用虢石父,废申后,废太子,便纷纷投靠太子和申侯,与幽王作对。当申侯勾结缯国、犬戎,攻打幽王时,诸侯恐惧申侯与缯国、犬戎的兵力,所以,幽王燃烽火求救时,诸侯自然就不来救驾。这个责任如何要褒姒来承担?

四、西周是否因褒姒导致灭亡

据南京师范大学邵炳军《两周之际三次“二王并立”史实索隐》一文考证:幽王八年,因宠褒姒,立其子伯服(年应当20多岁)为丰王,地位显要,使太子宜臼感到了被废杀身的威胁,便投靠其舅申侯,自立为王(7)。周代王位继承严格恪守“父死子继”之制。但太子宜臼称王,与其父唱了四年之久的对台戏,并先后有申侯、许文公、鲁孝公、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秦襄公等众多诸侯的参与和支持。幽王感到了他的太子结党称王的不法行为对政权的威胁,自然就产生真的废太子之举。要废太子,自然连同其母(申后)、其舅(申侯)都在被废之列。

《郑语》说:“虢石父,谗谄巧从之人也。”(8)《史记》载:幽王重用奸诈乖巧、善于谄媚的虢石父为卿,主持政事,引起国人怨恨。幽王最终废掉申王后和太子宜臼,正式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申王后的父亲申侯本来就对幽王重用虢石父不满,废立事成,他们地位甚至生命难保。于是,便在幽王十一年(前771),联络缯国、犬戎一起攻打幽王,把幽王、太子伯服及陪侍的郑桓公杀死在骊山之下,俘虏了褒姒,拥立宜臼为天子,是为平王。这是导致了西周灭亡的原因。

五、其他几个问题(www.xing528.com)

根据《郑语·太史伯东迁之谋章》及《史记》载:龙留唾液之事,在夏帝孔甲时(公元前1800多年),到周厉王末年(共和十四年,即公元前828年),已经1000多年,任何动物的唾液是存留不到这么长时间的。唾液而变为蜥蝎,蜥蝎使7岁女童怀孕,孕育时间长达8年,这些均属无稽之谈。周厉王府15岁中宫女童妾“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自然是野合所致。

综上所述,西周的灭亡,与垂垂老矣的褒姒绝无关系,而是西周末年各派力量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古代的人们(包括司马迁在内)并不明白这层道理,把权力斗争和宫廷斗争导致国亡身灭的祸水强加给了褒姒。当然也不排除因废王后、换太子的导火索被点燃。正如《国语·晋语》中记载,史书所谓夏桀宠妹喜而亡夏,殷辛宠妲己而亡殷,周幽王宠褒姒,他以妹喜、妲己、褒姒三者设比喻,警告晋王,不要走这条亡国之路。褒姒作为一个王妃,期望获得丈夫的宠爱与庇护,这是一个女子的本能,又有什么错呢?历代王朝中夺嫡换太子之事屡见不鲜,是否都应由嫔妃们来承担罪责?

西周灭亡,200多年后的《诗经中东周人唱道:“赫赫宗周,褒姒灭之。”(9)屈原曾提出过怀疑:“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10)周幽王是谁灭了的,怎么能是褒姒呢?难道褒姒这个弱女子真有如此本事,能灭了西周?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的一段话,也许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理智的认识:“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每每归咎女子。糊糊涂涂的代担全体的罪恶,已经三千多年了。……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亡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得没有出息的男人。”(11)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所谓“褒姒亡西周”“红颜祸水”论,是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歧视妇女而得出的结论,给汉中这一美女子蒙上了千古骂名。当今,我们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重新认识和评价这一段历史,还汉中女子褒姒一个公允的评价。

【注释】

(1)郭鹏(1946- ),男,陕西洋县人,陕西省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审,主要从事地方志编研、地方史研究、古籍整理等。此文原载于《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佚名,国语,纪晓岚总纂,齐豫生等主编:《四库全书精编(史部第一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3,24页。

(3)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岳麓书社1988年版。

(4)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29页。

(5)佚名,国语,纪晓岚总纂,齐豫生等主编:《四库全书精编(史部第一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3,24页。

(6)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29页。

(7)邵炳军:《两周之际三次“二王并立”史实索隐》,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第134~140页。

(8)伯名,国语,纪晓岚总纂,齐豫生等主编:《四库全书精编(史部第一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9)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67页。

(10)齐豫生、郭振海:《四库全书精编(集部第一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1)鲁迅:《鲁迅全集·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