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南道教发展与演变-汉水文化研究集刊(二)

陕南道教发展与演变-汉水文化研究集刊(二)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陕南道教的发展与演变杜小安一、道教的基本特征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陕南地区是中国正一道教最早的传播地区,曾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道教神权政治机构。道教所追求的修养目标就是成仙。太平世界是道教追求的现实社会的仙境。自宋元以后,五斗米道教主历代被皇帝册封为天师,与山东曲阜孔氏世家并称于世。

陕南道教发展与演变-汉水文化研究集刊(二)

陕南道教的发展与演变

杜小安(1)

一、道教的基本特征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融合了先秦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老庄道家思想、阴阳五行思想和汉初黄老之学,广收博采了儒、墨、医、佛等家的思想,经过创立、发展、整顿、改革、分派等历史阶段,形成了以神形共炼、性命双修、内外并重、天人合一为特征的养生之学,同时又形成了一套主张以无为而治、清静淡泊、与民休息和致太平为特征的政治哲学。道教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实体,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学术思想以及民风民俗等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仍然对中国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道教是一种多神的宗教。作为一种宗教组织,道教产生于东汉顺帝时期。早期主要有流传于河北的由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流传于西南巴蜀汉中的由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张角的太平道因发动黄巾大起义而被东汉政府用军事手段消灭了,五斗米道却因张鲁割据汉中三十年而发展壮大起来,并在张鲁投降曹操以后向中原江南各地传播,被称为天师道或正一教,流传至今。陕南地区是中国正一道教最早的传播地区,曾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道教神权政治机构。在此后的两千多年历史当中,道教在陕南地区一直兴盛不衰。虽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风风雨雨,但道教的信仰和精神始终流传于秦巴之间,对陕南的社会和民俗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道教所追求的修养目标就是成仙。它既包括追求长生不老的养生之道,同时也包括实现“致太平”的治国之道。成仙之人既有实现长生不老的个人目标,又有可以实现天下太平的社会理想。他们既有追求个人超越的“出世”信仰,又有兼济天下的“入世”情怀。长生不老是个人成仙的目标。原始道教经典《太平经》就详细叙述了守一、守朴、存思身中神、存思八卦符书等炼养方法,及守一者身心怡悦、渐见种种光明、得洞视先知之能等修养境界,并以宝精惜气啬神为养寿之要,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太平世界是道教追求的现实社会的仙境。道教主张把“养生”和“治国”结合起来,把看重“养生”的黄老思想和主张积极入世“治国”的儒教精神结合起来,并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独有的心理特性。老子的《道德经》从天道自然宇宙观出发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目标。西汉初年,统治者曾奉行黄老之学为官方政治哲学。五斗米道经典《老子想尔注》中说,修炼身体如果不能得到“仙寿”的人,治理国家就不能使“致太平”。所以人君要想使人们长寿,使国家太平,就必须让人们倾心修道,使他们明白真正的道法,懂得“道”的真谛和要求。

二、五斗米道教在陕南的发展历程

陕南道教最早盛行于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时期。当时他在陕南建立了五斗米道之治,雄踞巴汉近三十年,使五斗米道在巴蜀汉中获得广泛传播。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字辅汉,相传是西汉开国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八世孙。他早年赴都城洛阳太学研读儒教,博通五经。及其晚年,他忽然感叹读书无益于年命之事,于是改学长生之道。汉顺帝(125—144)时,他听说巴蜀民风淳厚,易于教化,于是与弟子一起隐居于四川鹤鸣山中修道。他自称得到了太上老君亲授的符箓,创立正一盟威之道,制定了一系列宗教仪式,做道书24篇,教化百姓,自称为“太清玄元”,要求信道的人都要交纳五斗米,故称为五斗米道。他被信道的人尊称为“天师”。他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深受巴蜀人民的欢迎,跟从他的人超过万户。其宗教组织机构称为“治”,他在巴蜀汉中设立了24治,在各治所设祭酒以领导道民修道,处理道教事务祭祀神灵的活动,这是道教最早的宗教团体组织。其宗教仪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经常仪式,静室思过,让病人或教徒在静室忏悔自己的过失。第二种是祈祷仪式,称“三官手书”,即在纸上写病人姓名,表示服罪之意,共写三份,一份放于山上,一份埋于地下,一份沉于水中,以消灾治病免祸。第三种是祭神仪式,神像是太上老君及九州土地之神。其主要经典是《老子想尔注》,其主要教义思想是:“道”为“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太上老君就是《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就是“道”的化身。这位“道”的传扬者成了五斗米道的神。信奉五斗米道的人,必得蒙福长生,背逆道的人必受灾祸苦难。

由于张陵所宣扬的五斗米道与当时朝廷尊奉的儒教大相径庭,又未获得东汉政府的允许,他们的宗教传播和祭祀活动都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因而其所传之道被诬称为“鬼道”,其信奉五斗米道的信徒被官方称为“米贼”。张陵死后,将其教主之位传给其子张衡,继续在巴蜀汉中一带传播。张衡死后,又将其五斗米道教主之位传给其子张鲁。道教尊张陵为“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到汉献帝初平二年(191),益州牧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任命五斗米道教徒张修为别部司马,共同占领汉中郡。张鲁占据汉中以后,又杀掉了别部司马张修,独自割据于汉中。刘焉死后,张鲁见其子刘璋软弱无能,不肯顺服其统治。刘璋于是怒杀张鲁的母亲及其全家,并派巴郡太守庞曦进攻张鲁,张鲁打败了庞曦,占领了巴郡,这样,张鲁就成了雄踞巴汉两郡的地方军阀。由于曹操所控制的汉朝中央政府正忙于中原地区的混战,无暇西顾张鲁,于是拜鲁为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直到215年,曹操征讨汉中,杀张鲁的弟弟张卫,攻陷阳平关,张鲁才投降曹操,拜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张鲁的女儿嫁给了曹操之子曹宇,张鲁的几个儿子都受封为侯。216年,张鲁病故于邺城,其长子张富继承其爵位,三子张盛为了弘扬五斗米道,南下江西龙虎山,继承了天师之位,并将五斗米道传扬于江南地区。到东晋南朝时,五斗米道达到鼎盛时期。很多世家大族世代信奉五斗米道。自宋元以后,五斗米道教主历代被皇帝册封为天师,与山东曲阜孔氏世家并称于世。张鲁在巴蜀汉地区实行的政教合一的五斗米道之志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张鲁也是中国以道教治国的第一人。《三国志·张鲁传》记载:“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来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做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则并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这种以道教治天下的宗教神权政治在中国的历史上实属罕见,具有极其深刻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意义。

陕南五斗米道教的遗址已经很难考证,但以下几个地方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五斗米道教的存在范围。位于汉中市西乡县堰口镇内的午子山,山峰峭立,二水环绕,壑幽林密,自张鲁以来就是陕南道教名山,有“汉南胜景”“陕南小华山”之称。在山顶上建有著名的道观——午子观,由正殿药王殿、福寿殿等组成,是陕南汉中盆地东部道教信徒朝圣祭神的重要场所。现存午子观遗迹都是宋、元、明、清几代所重建的,但其规模和建筑尚有汉代张鲁遗风,民间道教群众也多保存着五斗米道的某些特征。汉中市城北35公里处另有陕南著名的道教圣地天台山,相传是张鲁割据汉中时避暑修道的道场,因为天台山奇峰高耸,千丈绝壁,奇光异石,天然溶洞,苍松翠柏,自然景观十分优美,被誉为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美”,历来被陕南道教称为敬神朝圣的圣地,被誉为“陕南第一名山”。邻近还有著名的哑姑山,风景秀美,深谷幽静,林木茂盛,也是道教徒修道敬神的名胜之地。位于汉中留坝境内秦岭深处紫柏山上的张良庙,也是陕南早期道教的著名圣地之一,是祭祀西汉开国谋士张良的祠庙,是陕南道教活动的中心之一。相传张良功成而身退,不为世俗名利爵位所累,选择到这里隐居修炼导引、避谷等道术,跟随仙人赤松子修道成仙,被后人称为“神仙将军”。《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弃官归隐时的理想:“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这显然是《道德经》所说的“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思想的体现。又见《道德经》46章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张良的归隐志向是道教淡泊宁静思想的典范。正如《庄子·逍遥游》所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位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的诸葛武侯墓及武侯祠,则是汉中盆地西端道教活动的中心。武侯墓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墓,始建于蜀汉末年,历代封建帝王对它进行修建、扩建,使这里成了一个规范巨大的殿宇式园林,此后道教徒长期在武侯墓宣扬道教济世。同时诸葛亮本人的道家风范也为道教的信仰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柱。在思想信念上,诸葛亮既有儒家和道家积极入世、整军经武的政治家、军事家的一面,又有淡泊名利、超然出世的仙风道骨的一面。他早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逸心理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后,虽然一直在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展露雄才,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这种超然出世、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因此,他隐居沟壑之中而不堕青云之志,处权势顶峰而不改淡泊之心,既有“知其不可而为之”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儒家豪情,又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道家风度。这也是他受的儒教、道教两家信徒们崇敬备至的根本原因。后来道教封诸葛亮为神,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是道教徒纪念诸葛武侯的诞辰祭日。在张鲁北迁以后,大批五斗米道教徒仍然在陕南保持着他们的信仰传统,因而当诸葛武侯墓建成以后,自然就成为很多道教徒敬香祭祀的场所。这种传统保持至今仍然没有改变。

陕南五斗米道教在魏晋以后仍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因张天师的道统迁到了江西龙虎山,张鲁在陕南巴汉建立的五斗米道神权政治制度二十四治也就随之瓦解。但陕南汉中作为正一道的发源地,道教一直都有很大的发展。西乡的午子观、天台山的道观、留坝的张良庙、勉县的武侯墓在陕南地区一直都有很大的影响。汉中城固县西北部的洞阳宫始建于明朝初年,传说张三丰曾在此修道,明成祖寻访不见,便下令在此修建道观以纪念他。明神宗时曾重修洞阳宫,清乾隆、宣统年间曾两次扩建,现在保存有三清殿、玉皇殿、十王殿、土地庙等建筑,是全真道在汉中的一大活动中心。此外,在陕南各地、县、乡、村到处都建有道教宫观祠庙。最普遍的有关帝庙、药王庙、文昌帝君祠、吕祖庙、老君庙、火神庙、城隍庙、土地庙、龙王庙、八仙庙、玉皇庙、祖师庙、真武庙、二郎庙、三官庙、财神庙等道教活动中心。这些宫观祠庙有的由地方政府投资兴建,有些是由民间信教群众自发捐款兴建。按中国农历的节日,道教神仙的诞辰、飞升之日,道教信徒都要到宫观上香朝拜。如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八月十五、九月九、腊八、腊月二十三、春分冬至等等,都是上香朝拜神仙的日子。每逢道教的敬神祭日,宫观都要举行宗教祭祀活动,在道观周围往往形成集会,既有商业贸易活动,又有唱大戏、杂耍等文艺活动。因此,这些宗教活动场所往往成为一个地方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这种民俗在陕南尤其突出,庙会文化成为陕南民间社会交往、贸易和教育的重要形式。(www.xing528.com)

三、陕南道教发展现状和展望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依照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模式实行政教分离的宗教政策。宗教不再拥有封建的政治和经济的特权,只作为民间的社会团体而存在。但在当时国难当头和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的核心是如何消除内乱,抵御外辱,因此,实施富国强兵国策是一切活动关注的焦点。北洋军阀政府妄图霸占道教宫观作为军事和教育场所,使道教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西方基督教各宗派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在中国广泛传播,天主教新教在中国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他们不仅到处兴建教堂,同时还兴办医院、学校、报刊、企业等福利机构,此外还宣扬现代科学思想和民主思想,试图把中国基督教化和西方化。很多中国政界、商界、学界的人士都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他们对基督教趋之若鹜,而对道教不屑一顾,视之为封建迷信。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派更是将道教视为愚昧落后的象征。马克思主义者也以科学为武器,批判和否定包括道教在内的所有宗教。蒋介石国民政府深受儒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对佛道等宗教都加以限制,将许多道教宫观改为学校、机关、军营。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神祠废存的标准,决定废止的神庙中包括太上老君、三官、吕祖、文昌等。张天师的封号在民国元年被江西督军取消,其宫观地产也被没收了许多。袁世凯复辟时曾恢复了“天师”称号,但很快就失去了其地位,张天师仅仅成为一种正一道的惯例,没有实际的特权。第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于民国初年在上海筹建正一派全国性道教组织“中华民国道教总会”,但未被政府核准,使正一道受到很大的打击,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弱。但其醮仪式在民间还有很多的信奉者,因而具有民间宗教的色彩。而北方的全真道在北京白云观陈明霖等18名代表倡导下在民国元年发起成立道教会,并得到袁世凯的批准。从此中华民国道教会成为中国道教界合法的全国性宗教组织。其宗旨是:“力挽颓风,表彰道脉,出世入世,化而为一,务求国利民福,以铸造优秀高尚完全无缺之共和。”该组织在北京成立中央道教总会,各省成立总分会,各县城、乡镇成立分会,管理宫观传教、行教和济世的事务。一切善男信女,凡愿赞助和宣扬道教度化众生者,皆可入会为会员。江南正一道也成为它下属的地方性道教分会。陕南地区封建传统势力比较浓厚。道教正一派以民间宗教的形式长期在陕南乡村广泛传播。元朝以后,全真道在这里的影响越来越大。民国以后,内战不断,盗匪横行,又有抗日救亡运动和国共内战的影响,使陕南道教在民国时期更加衰落。1936年汉中地区曾重修城固洞阳宫,使这里成为陕南西部全真道的重要中心。但陕南道教的发展因缺乏人才、资金和政府的支持,逐步荒芜衰败而陷入停滞状态。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再。

新中国成立后,陕南道教与全国的道教一样也经历了社会主义的改造。根据《共同纲领》所保证的宗教信仰自由原则,人民政府在建国初贯彻执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结束了道教长期以来的涣散局面,促进了道教界的团结和自身建设,各地随之建立了地方性的省、县级道教协会作为道教界的合法性组织,负责对道士和信道群众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少道教界爱国人士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国家大事的协商管理。伴随着历史性的变革,陕南道教界积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建立道教会组织,继承和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于汉中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陕南道教界领袖朱混一道长等成为一时的楷模。

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使无神论思想成为新中国人民普遍接受的共识,而作为有神论的道教组织只是一种中国古代文化的遗产,在时代潮流面前越来越显得格格不入,失去其固有的影响力,而被视为反历史潮流的落后愚昧的老古董。1958年大跃进时,道教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正常的活动。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绝大部分道观都被拆除或挪为他用,道教界爱国人士以及一般道教信教群众都被当作专政对象而遭到迫害。一些道士、道姑被迫还俗,有的道士被逼远走他乡,流落各地。宫观建筑、宗教文物及名胜古迹都遭到极大的破坏,陕南道教几乎销声匿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各地的道教又重新恢复了活动。陕南各县有道士和道观的地方都成立了道教协会,负责管理道教的宗教事务。各道协的宗旨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各地的道教群众,继承和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推动和开展道教研究,培养道教人才,传授道教经典,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陕南的汉中市道教协会在东关原文昌祠基础上修建了白云观,包括三清殿、玉皇宫等大殿,气势恢弘,雕梁画栋,成为陕南道教活动的一大中心,吸引着八方的香客前来朝拜。同时又依托道教文化背景,扩建了张良庙、武侯祠、天台山、洞阳宫、午子观等道教旅游文化风景区,作为宗教活动和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项目。不少地方由政府拨专款资助道教界进行历史文物和道教建筑的修复工作,并由道教界自行管理。在道教界的大力推动下,很多宫观得到维修,道教文物得到有效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中国大地上兴起了气功热、武术热、太极拳热、健身热等,以及中医学的迅速发展,还有有关道教音乐、绘画、电影、电视、互联网的广泛普及,都对道教具有十分巨大的宣传作用。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当中对道教历史人物如王重阳、邱处机、张三丰等艺术的刻画,使他们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电视剧《唐明皇》《封神榜》《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等都对道教的精神给予了极高的肯定,使人们对道教开始有了积极的评价。

但是,道教作为一种古代流传下来的中国宗教,因为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又有极深的哲理思想,加上神仙化的神秘主义宗教形式和道教高士们的传统隐居式的举止仪表和行为方式,使今天生活于商业化、市场化和功利化时代的人们很难认同这种多神论的宗教。普通大众由于受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的教育,又生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虚无主义横行于民间大众文化之中,中国道教所推崇的传统道德价值观、人生观,如清心寡欲、知足常乐、返璞归真、大智若愚、无为而治的理想和以柔克刚、物极必反的圣训都被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贪得无厌、浮华虚荣、肆意妄为、争强斗狠、弱肉强食的世俗心理状态所吞蚀。在滚滚红尘中,人们把《道德经》的智慧当作愚蠢的说教,把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当作软弱无能,而将发财致富视为第一要务。于是,道教与现代的经济社会显得越来越格格不入。当人们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境界的价值追求时,他们就陷入金钱的孤岛而迷失了本性,迷失了自我,而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愁烦、苦闷和空虚之中。但正如《道德经》所说:“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走向精神境界的追求,而道教必将成为许多人净化灵魂、陶冶精神的心灵家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必将在陕南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为陕南社会的发展,为陕南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古代张良之志向、张鲁之道风、诸葛之高节、全真之精神必将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陕南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发挥积极的影响。

【注释】

(1)杜小安(1969- ),男,陕西勉县人,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原载于杜小安:《超越之路》,天马出版社2005年版,第75~1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