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未来发展战略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上海未来发展战略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11月10—12日,上海市政府主持召开了“迈向21世纪的上海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

上海未来发展战略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7.3 “迈向21世纪的上海”战略研究

7.3.1 研究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国际、国内形势,还是上海自身的战略地位,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首先,上海战略地位变化要求其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和继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新国际形势和我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做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战略部署。

其次,国内环境发生变化要求上海率先突破,走在全国前列。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的重心向更为广阔的长江流域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正加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同时,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浦东新区发展的推动下,1992年、1993年上海经济增长率连续两年达到14.5%以上。而上海当时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最为集中、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应当在这场经济体制划时代变革的实践中率先进行突破,走在全国前列。

再则,国际大环境发生变化要求上海把握再度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重大历史机遇。世界经济增长重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伴随着这一转移,新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必然在经济增长规模最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崛起,历史的潮流已经把上海推到了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

为此,从1993年9月开始,在时任上海市市长黄菊的倡导下,开展了一项关于上海未来15年发展的重大战略研究——“迈向21世纪的上海”(1996—20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7.3.2 研究过程

从1993年9月起,上海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了“迈向21世纪的上海”1996—20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课题研究。时任副市长徐匡迪任课题组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蔡来兴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市政府研究室直接组织,邀集了上海市数百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业务骨干投入研究工作,并聘请了20多位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顾问。课题研究为时一年多,先后召开了三次大型国内、国际研讨会,最后形成了课题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等组成的近百万字的研究成果。

1994年11月10—12日,上海市政府主持召开了“迈向21世纪的上海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这次研讨会除上海市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外,16位中央部委领导和国内著名学者,以及24位国际著名大公司的首脑和海外专家、学者,也应邀出席。这次会议对有关上海未来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形成了许多一致性的看法,比如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上海要立足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以及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等。会议之后,1995年2月出版了《迈向21世纪的上海》一书,书中收入了课题总报告和40份专题报告,并收入了1篇国际、国内研讨会的发言综述。1995年,《迈向21世纪的上海:1996—20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荣膺首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中唯一的特等奖,成果还拿到许多国家大奖,各地学习取经者踏破门槛

7.3.3 内容及主要观点

1.战略目标

研究报告明确提出了上海形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初步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此后再用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跻身于世界级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行列”。

2.战略资源

研究报告指出上海在创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中已积累了一定的资源优势,并具备了基本的有利条件。

(1)上海具备成为国际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其中包括温带(含亚热带)湿润半湿润的最佳气候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的区位优势、商品和其他要素消耗需求广阔的腹地市场以及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综合实力。(2)体制优势。浦东新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率先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示范效应,为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创造了体制条件。(3)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的崛起背景下,上海连接内外两个市场的桥梁功能得到了确认和加强。长三角地区经济的紧密联系和持续高速发展,有可能使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

3.功能定位

研究报告在战略目标规划基础上把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共性特征与上海的实际有机结合,创建性地提出上海作为新一代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基本功能为:集散功能、生产功能、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等五大功能。

img135

图7.2 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

(1)集散功能。上海在国内外经济活动中有效地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和扩散,成为国内外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五流”流动的中心。

(2)生产功能。上海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转变功能,扩大规模,增加绝对额,从数量的扩张转向质量的提高,着重强化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加工制造功能,发展代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潮流的支柱产业。

(3)管理功能。上海要成为一大批全国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总部以及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的汇集地,通过这些企业的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4)服务功能。上海要为国内外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所必须的交通运输通信信息、中介咨询、会务展示、娱乐休闲服务。

(5)创新功能。上海要率先同国际通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接轨,成为新的城市管理制度和企业制度的发祥地之一。

4.战略思路

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围绕着尽快崛起成为又一个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研究报告指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抓住难得机遇,主动接受转移,实行东西联动,实现梯度起飞。

一是极化、扩散与创新相结合的转移战略。必须自觉地、高层次地接受转移,尽可能缩短极化过程,使极化与扩散交替进行,在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不断作用下增强辐射能力;必须在接受转移过程中把技术创新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逐步使上海真正成为高新产业的发展源头。

二是沿海、沿江共同发展的推进战略。以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关系为重点,与沿海、沿江经济带之间从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出发,合理分工、加强协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发挥强大的整体优势,促进上海与沿海、沿江地区的联动发展,共同繁荣。

三是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转轨战略。要从中国和上海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人类的先进成果,尽可能按照国际规范办事。促进长江流域以及全国的产业发展同国际间的产业梯度转移挂钩,实现国际化大分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国内外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实现社会化大生产。

四是高起点、跳跃式发展的跨越战略。首先要研究世界各国的普遍经验和基本规律,要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在高起点上,选准突破口,变顺向发展为逆向发展,跳过常规发展阶段,缩短或越过发展的中间过程,充分发挥后发性优势,广泛利用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突破正常发展轨道,实现后来居上。

5.战略议题

“迈向21世纪的上海”战略研究在一个总报告的基础上,又形成了42份子报告和专题报告,这些子报告和专题报告分别从经济、金融、贸易、城建、社会、综合六个方面议题来拓展和支撑总报告的重要论述。

表7.2 “迈向21世纪的上海”战略研究的主要议题及代表性观点(www.xing528.com)

img136

6.战略举措

研究报告提出了推进战略目标实现的六大举措:

第一,加快培育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功能。(1)以推进金融国际化为重点,加快建设金融中心。(2)以建立自由贸易区为重点,加快建设贸易中心。(3)以培育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生产中心。(4)以航空港和深水港为重点,加快建设国际航空航运中心。(5)以信息咨询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际信息中心。(6)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为重点,加快建设文化中心。

第二,支持和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共同繁荣。(1)开发开放浦东的政策,沿江延伸到整个长江流域。(2)共同投资建设长江经济走廊交通运输网络和邮电通信网络。(3)进行跨地区之间的企业联合与组织创新,在长江流域组建一批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连锁企业和跨国公司。(4)组建长江流域开发银行,从国外资本市场筹措资金。(5)在长江流域集中开发建设一批大型工业区。

第三,加快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形成有主城—辅城—二级市—中心城镇构成的“多心、多层、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2)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金融、贸易、信息、管理等高层次第三产业向中央商务区集中,一般性第三产业向主城区域扩散;第二产业向郊区和更广的空间范围迁移。(3)集中力量加快建设新一代中央商务区。包括浦西外滩地区和浦东小陆家嘴地区。

第四,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微观经济体制。(2)实现企业组织创新,组建一批集科、工、商、贸于一体,以金融为中介,以资产为纽带的大型连锁企业、综合商社和跨国公司。(3)实行综合配套改革。

第五,拓展资金筹措的新渠道。(1)盘活资产存量;继续完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积极推行经营性用房和居民住房商品化;有偿转让部分国有资产,通过商品化和货币化,使存量资产转化为现实的财力。(2)调入外生增量。更积极有效地拓展利用外资的新领域、新方式和新途径。(3)多渠道、多形式利用社会闲散资金。

第六,加强人力资源投资和开放。(1)上海的投资重点要在从生产性投资转向基础性投资的同时,对人力资源实行超前投资,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2)加快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多层次、综合性、跨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使上海成为全国高层次人力资源的交流中心。

7.3.4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迈向21世纪的上海”战略研究主要采用逻辑演绎、计量模型以及分段研究三种方法。

1.逻辑演绎研究法

以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崛起的相关理论为先导,对上海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进行了规划,并进行城市功能定位。

2.计量模型与指标体系

“迈向21世纪的上海”城市战略目标定位上,尝试使用一些定量方法对关键变量进行预测。其子报告《上海建成“三个中心”的产业发展目标》中建立了人口、经济、环境、教育方面的数学系统模型,通过仿真模拟支撑发展战略的参考系数,来预测上海2010年的经济规模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子报告《上海建成“三个中心”的社会发展规划》、《上海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通过建立三级指标体系对教育、文化、环境、卫生、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进行了指标量化设计。

3.分段研究法

按照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建设的阶段性,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细化和优化,提出可操作性措施。

7.3.5 研究特点

1.研究的开放性

“迈向21世纪的上海”研究过程中,参与的不仅有上海本市专家学者、研究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国家有关部委的专家学者,不仅有国内的研究人员,还有国际知名机构专家学者。该次战略研究先后举办过国内研讨会、公众咨询会、沪港研讨会,不仅组织经济方面的专家学者,而且还组织人文、环境、自然科学、历史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研究的科学性

鉴于之前战略研究的手段偏重于定性,“迈向21世纪的上海”研究建立了人口、经济、环境、教育方面的数学系统模型,通过仿真模拟支撑发展战略的参考系数,预测上海2010年的经济规模和第三产业的比重。

3.研究的可操作性

“迈向21世纪的上海”研究在注重长远规划的同时,把许多研究重在落实,形成可操作方案。比如在推进战略目标实现的六大举措里面,研究报告提出在加强人力资源投资和开发的两条措施,不仅对当时上海人力资源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从今天来讲,对人力资源实行超前投资的设计在操作层面上仍持续发挥作用。

4.研究的系统性与观点的独创性

对上海这样一个欠发达国家大城市如何崛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研究报告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一个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不同的全新战略思路,其核心内容是上海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崛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必须实行极化、扩散与创新相结合的转移战略;沿海沿江共同发展的推进战略;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接轨战略和高起点、跳跃式发展的跨越战略,这些观点都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7.3.6 研究作用

1.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

1996年通过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全面吸收了“迈向21世纪的上海”研究成果,提出新的城市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奠定基础,初步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作为对上海城市定位的第6次修订,此次在“国际三中心”之外,把“现代化国际城市”正式修订提升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2.战略导向的引领性

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着眼于上海20年、30年的长远发展,不仅用于指导“九五”计划的工作,它还予以之后每个五年计划/规划参照和指引,具有承上启下衔接作用。当时提出的战略目标、功能定位、战略思维,以及经济实施的基本重大对策,都被吸纳和体现在以后的“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的计划/规划中间。比如当时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初步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此后再用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跻身于世界级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行列”。在“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计划/规划中,这个提法只是文字上的改变,基本内容没有变化。例如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建设,全面提升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地位,为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奠定坚实基础。这体现了“迈向21世纪的上海”战略目标的延续。

3.对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深刻影响

“迈向21世纪的上海”研究报告中,国际大都市、三个中心、长三角城市群的提法影响深远,至今沿用。为全国其他地区跨世纪及随后城市战略研究树立了标杆。该次课题研究提出的众多概念对其后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为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和策略思想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