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略研究:目标设定和指标设计

战略研究:目标设定和指标设计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7四种指标体系设计思路的相互关系1.从个案归纳到理论推导归纳与演绎是人类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认知方法。表2.7评价指标设计中个案归纳的主要内容构成在不同的个案研究中,其根本性差异来自对待评价内容的内涵界定不同。

战略研究:目标设定和指标设计

2.4 战略研究的目标设定与指标设计

目标是一项工作所要达成的最后结果或期望;指标则是用于衡量目标完成与否、完成质量如何的具体标准。如果把目标看做是一种事物的话,则指标就是能够展现该事物本质的特征属性。例如,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则相应的指标可以是缺勤率降低50%,员工满意度提高30%等。

2.4.1 战略目标的设定

1.从愿景到目标

在针对企业设定发展目标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就是从愿景出发,逐步把美好蓝图细化为具体的目标和指标。考虑到城市和企业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两者都是一种组织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和特定的目标。故此,在设定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

img50

图2.15 从愿景到目标的设定过程

2.城市大规模定制

城市大规模定制(city mass customization,CMC)是指为实现以城市资源整体优化的目标,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共同组成定制化主体,从城市的视角出发,为更广泛的客户提供标准化、多样化、个性化相结合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同时实现城市整体上的规模经济效益,达到共赢的目的。城市大规模定制首先体现的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然后才是技术手段。

通过图2.16所示可以看到,城市大规模定制是一个反馈的链条,其特点主要包括三个主体、两个层面、三种集聚。

img51

图2.16 城市大规模定制的作用机制

三个主体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由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共同构成城市大规模定制的利益主体。两个层面就是供应层面和需求层面。其中,在供应层面,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居于“供应商”的地位;在需求层面,则居于“消费者”的地位。三个集聚就是供应集聚、需求集聚和渠道集聚。三个集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信息的高度对称。例如现在许多城市在作规划时,纷纷强调要充分征求企业和市民的意见,这就是需求集聚的过程;可行性论证过程则是供应集聚的过程;计划的实施方案,可能是一套,也可能有几套,是渠道集聚的表现形式。

3.利益相关方分析法

从利益相关方出发来设定城市发展目标,实质是把城市利益相关方视为城市发展的目标顾客,通过深度挖掘和分析这些利益相关方对城市发展的期望和潜在需求,最终汇总形成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

表2.6 战略目标设定中的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

img52

在具体应用中,首先应该系统识别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其次是通过调查走访、问卷调查文献解读(特别是各类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解读)等,总结提炼利益各方的期望需求,最后是高度概括和凝练核心需求,形成战略目标。

2.4.2 指标体系设计

目前,在各类社会经济系统评价活动中,关于评价指标选取和设计方面的研究数不胜数。在指标选取原则方面,一般要求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而这些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与具体指标选择之间的关系非常脱离。这就导致实际应用中所采用的众多指标体系各出其门,自成体系,并且很容易出现两种极端,即要么选取指标过多,相互之间有所重叠;要么只选择若干典型指标,不能全面反映系统特征。

为了不断改进、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活动,国内外研究者做出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中国社科院的金碚教授在深入进行各类竞争力评价之后,提出了选取评价指标的24字原则,即“理论分析,专家设计;问卷调查,多数选择;运用磨合,不断完善”,其主旨在于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只是在具体实现步骤上尚有待进一步细化。

本部分在梳理总结相关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基础上,总结提出四种具体的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路和方法,即:从个案归纳到理论推导,从影响主体确定到系统结构分解,流程遍历分析,以及评价主体动机分析与评价客体换位思考相结合。这四种设计思路的相互关系见图2.17。

img53

图2.17 四种指标体系设计思路的相互关系

1.从个案归纳到理论推导(www.xing528.com)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认知方法。归纳法是指,人们以一系列经验事物或知识素材为依据,寻找出其遵循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并假设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也服从这些规律,从而将其作为预测其他事物的基础。演绎法则是指,人们以一定的自然规律或思维规律为依据,从遵循该规律的事物的已知部分推知未知部分。在归纳与演绎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的一般性认知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是观察和实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其次是运用归纳法对通过感性认识所获得的知识素材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找出一般性结论及各知识素材间的相互关系,属于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的阶段。第三个环节则是运用演绎法对归纳出来的一般性结论进行演绎,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据此进行推测,属于人类的理性认识阶段。

按照上述认知活动的基本过程,提出确定社会经济系统评价指标的第一条系统实现思路,我们称之为“从个案归纳到理论推导”。这里的“个案”主要是指前人所作的工作,以及特定人群的经验总结;而理论推导则主要是从评价主体角度出发,对评价客体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个案归纳所得结论进行理论溯源。

对该思路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表2.7。

表2.7 评价指标设计中个案归纳的主要内容构成

img54

在不同的个案研究中,其根本性差异来自对待评价内容的内涵界定不同。即使都是对国家竞争力进行测评,WEF和IMD对国家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也是不同的,这反映出不同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和评价动机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指标设计上,就表现为:既存在一些公认应该考虑的因素和指标,又存在少量的差异化指标。其中,较为共性的因素和指标反映了不同研究者的共识,是待评价问题规律性的反映,也是影响被评价系统状态的主要因素;而差异化因素和指标则反映出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动机和目的,是后继研究的可参考部分。

2.从影响主体确定到系统结构分解

根据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的原理,要了解一个系统,首先要明确该系统由哪些成分构成,这些组成成分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相互关联起来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的;其次要进行环境分析,明确该系统与所处环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如何等。最后,通过直接综合或统计综合的方式,把局部认识提升为整体认识。这就是系统科学中“分析—重构”方法论的基础。

基于此方法论的内涵,特提出了第二种适用于现状和趋势分析的指标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命名为:从影响主体确定到系统结构分解。其中,“影响主体”是指被评价系统所处环境中能够对该系统状态发挥影响作用的其他系统;“系统结构”是指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之所以先从影响主体的分析入手,是为了可以首先通过情况调研,获得一个对被评价问题宏观、整体的概况了解,避免在研究初期就陷入系统微观结构的理论探讨,从而有利于由浅入深地把握系统特征。在实际操作中,这两方面工作也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并没有绝对的主次之分。

例如,在上海市文明小区创建活动中,为科学设计文明小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影响主体看,根据信息来往的密切程度,参与文明小区创建活动的部门和单位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直接与小区建设密切相关的是“三位一体”,即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第二层次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如市文明办、信息委等;第三层次是社区单位和小区居民。对这些外部主体进行活动分析和归类,可以得出:各有关单位和部门主要是通过规范制度、完善设施、开展活动和组织居民参与等方式来具体开展小区建设活动的。从被评价系统的构成看,小区文明程度主要表现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方面。其中,物质文明是指小区物质环境建设水平,包括小区生活环境和治安状况;精神文明主要体现在邻里关系、文化生活和小区服务等方面。由此可以构造现行文明小区评价体系的分析框架

表2.8 文明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框架

img55

注:星号表示所在单元格考核内容的重要程度,5颗星表示重点考察内容。

然后,从表中每一对横纵交叉组合出发,对上海市若干典型文明小区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从中总结提炼出11条有关小区信息化应用普及的考核指标,并相应嵌入到原有指标体系中。例如,在治安秩序良好与规范制度组合中,增设了“建立小区内部保安巡逻与警署‘网格化’街面巡逻相配合的制度”要求;在社区服务全面和开展活动组合中,增设了“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有信息化志愿者服务队伍,提供信息咨询、设备维修等服务”的考核内容。其他指标的增设过程与此类似,不再一一赘述。

3.流程遍历分析

根据局部描述与整体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论原理,描述系统包括描述整体和描述局部两方面,整体是由局部构成,整体统摄局部,局部支撑整体,局部行为受整体的约束、支配。在系统的整体观对照下建立对局部的描述,综合所有局部描述可以建立关于系统整体的描述,这也是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据此我们提出第三种描述系统特征的指标设计思路:流程遍历分析,并根据图论中有关树图的分析方法,将其划分为广度遍历和深度遍历两部分。

首先,进行广度遍历。这一步的实质是对系统状态的形成过程进行环节和阶段划分,从横向方面寻找并确定能够影响系统状态的因素。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利用业务流程图、工作蓝图等形式加以描述和分析。

其次,进行深度遍历。针对每一阶段、每一个具体环节,详细考察该部分内容所反映的系统特征。具体分析过程可以参考5W2H分析法,即:在该环节主要做了哪些工作(what),是独自进行还是与他人合作(who),在哪里做的(where),与同类系统相比,被评价系统是如何做的(how),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色和优势等等。

最后,将广度遍历和深度遍历相结合,将所有环节上的详细描述总结到一起,相当于对局部描述进行整合,以便形成对系统的整体描述。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取出描述系统特征的指标体系。

4.评价主体动机分析与评价客体换位思考相结合

任何评价都是由人来执行,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他们构成了评价主体。评价主体的主观作用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包括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结果的解释,这种作用可以通过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其根源来自主体的评价动机。对评价主体的评价动机进行分解,列出主体所关心的主要方面,并与第一条指标设计思路相配合,有助于构建当前评价问题的差异化指标。

同样一套指标体系,往往会应用到多个评价客体上,这就要求这套指标体系具有可比性。而不同的方案或事物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方案或事物的地方,如果片面追求指标的可比性,有时会出现忽略某些评价客体的极其重要的独特性,致使评价和比较成为扼杀个性和特点的工具。不仅不能发挥评价活动的激励、促进作用,反而会挫伤评价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指标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评价可比性要求后,对于那些不具有可比性,但具有重要作用的独特因素,给予特别考虑。而这些独特因素的确定,可以通过与各个评价客体之间的沟通和反馈,从评价客体的角度去换位思考来获得。每个评价客体都希望评价指标的设计和选取有利于体现自己的优势,而这种优势的体现就是不同客体的独特性指标。

无论是对评价主体进行动机分析,还是从评价客体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其实质都在于分析“人理”,即研究人的心理、动机、目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可以参考顾基发教授提出的“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将评价主体的动机分析和评价客体换位思考相结合,可以在前期所获得的指标体系初稿基础上,有效补充、完善若干差异化指标,以便更好地实现评价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