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务公开与高校民主政治建设

校务公开与高校民主政治建设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是传播和创造先进文明的基地,高校的民主管理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高校有理由并且有条件加强民主管理,最广泛地落实教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这也是高校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的积极贡献。

校务公开与高校民主政治建设

校务公开与高校民主政治建设

宁仲良 陈 欣

一、高校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在政治上保证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制度上落实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在利益上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体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方针和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高校是传播和创造先进文明的基地,高校的民主管理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的教职工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他们期望通过民主管理享有知情权,了解学校改革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参加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等重大方案以及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制定。因此,高校有理由并且有条件加强民主管理,最广泛地落实教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这也是高校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的积极贡献。

二、高校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要求高校的管理要实现从传统的经验决策向现代民主科学决策的转变。学校按照一定的民主管理程序,组织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吸取广大教职工的智慧,是办学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办学经费大大增加,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客观情况,也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把学校的管理工作和领导干部的廉政勤政置于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之下,形成自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从根本上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必然之举。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随着高校内部各项改革日益深化,教职工与学校的劳动关系、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职工的许多具体权益由以往基本取决于国家,逐步转变为取决于学校。这样一种新的办学实际,迫切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作,通过校务公开、民主决策与民主参与等具体方式,密切学校党政部门与教职工群众的相互沟通,在改革中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我校工会推进校务公开的具体措施

(一)问卷调查分析

工会将问卷下发24个部门工会,各部门工会按总人数的1/3人来答题,其中选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职务,能代表各个层面;从收回的97份答卷结果显示:答卷年龄段在29岁以下偏多;职业教师偏多;职称副高偏多;职务科员偏多;此次调查青年教师居多。

1.问卷有16个选择题

(1)推行校务公开对于加强学校廉政建设,调动教职工积极性,选择“有必要”的43人;

(2)您周围的同志对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反映,选择“赞同”的60人;

(3)您了解校务公开工作吗?选择“知道一些”的48人;

(4)我校推行校务公开以来,认为“成绩一般”的65人;

(5)您认为校务公开取得成效的关键,选择“公开的内容要真实”的60人;

(6)您最关心校务公开的事项,选择“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的83人;

(7)您认为校务公开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谁选择“校党委”的70人;

(8)学校工会在校务公开工作中的作用,选择“协调监督作用”的74人;

(9)您认为校工会在校务公开中发挥的作用,选择“一般”的67人;

(10)您认为目前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情况,选择“一般”的64人;

(11)您认为高校教代会在校务公开中的作用,选择“一般”的47人;

(12)您认为校教代会制度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选择“一般”的49人;

(13)您认为当前进一步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主要障碍,选择

a.学校党政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59人;

b.行政部门领导的认识和行动不积极62人;(www.xing528.com)

c.上级部门政策文件不完善63人;

(14)学校的什么事情都公开了,是否对学校的工作有影响或促进,选择“有促进”的73人;

(15)有人讲:学校已经建立了教代会制度,没有必要再搞校务公开,您同意这种观点吗?选择“不同意”的75人;

(16)您认为我校在教职工住房、集资建房、岗位培训、津贴发放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中,能够做到公开透明,选择“比较公开”的32人,选择“公开程度不够”的56人。

2.问答题:您认为当前在高校推行校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谈一谈您对进一步加强校务公开的建议和措施。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归纳一下基本有如下几点:

(1)机制不健全,流于形式;

(2)想公开的问题公开了,不想公开的问题不公开;

(3)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不能有效执行监督义务。

建议和措施:学校应及时公开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如分房、医疗、入学(入托)等,健全机制,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从调查情况看,广大教职工是积极支持和赞同在高校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在校务公开的内容方面,教职工希望重点公开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这说明在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方面,容易发生公开程度不够,决策程序不健全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二级教代会制度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我校在第四届教代会第四次会议上制定了《西安科技大学二级单位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规定》。2003年12月开始,我校六个院、七个系、二个部相继召开二级教代会,都邀请了校党委书记、校工会主席参加,各单位十分重视教代会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凡是本单位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都经过教代会的讨论审议,一系列的教学、科研、经济分配、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都经过教代会的讨论审议通过,使学院、系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进一步加强了各单位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如:通信学院教代会就《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长远发展规划》、《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专业建设评估制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综合奖励津贴分配制度》等八项报告进行分组讨论并举手通过。

教代会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所以许多学院已注意到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工作之中,如能源学院作了《2003年度能源学院财务情况》说明,主动将自己置于广大教职工和教代会的监督之下,主动以规章制度来约束领导自己的行为。该学院在财务管理、资金使用、工作量化考核、津贴分配方案等大家关心和敏感的问题上,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产生了良好反响。

四、推进校务公开所取得的成效

教代会作为校务公开的基本载体,在学校的工作中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和党政领导的重视,校工会在校务公开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有力地保障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从而使治校民主得到充分的体现。为了在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保证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实行民主监督,激发教职工主人翁责任感、义务感,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切实保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方针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加强学校的勤政廉政建设,增强工作的透明度,维护改革、发展的大局,扩大了宣传,提高了认识。通过教代会,让教职工随时知道学校领导干部想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必须如此干,减少了教职工对学校领导的怀疑和误会,消除了领导和教职工的隔阂,化解了矛盾,还领导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如果学校的领导工作目的明确,而教师的意识形态又与学校配合得天衣无缝,那么,教师便会有很大的满足感。

五、推进校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有的部门教职工对校务公开工作了解不够,教代会有的流于形式,长期以来,无论是上级行政领导,还是学校领导,抑或是广大教职工,对校务公开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从上级教育行政管理角度讲,他们没有把教育的民主管理当做教育的常规管理来看待,只是在每一个教育周期集中检查评估一下;从广大教职工的角度讲,也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参与民主管理是自己作为学校主人翁义不容辞的职责,因而对校务公开往往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态。

2.监督缺力度。学校与工会在工作上是相互依靠,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学校领导机构本身在学校管理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校长负责制”被误认为“校长裁决制”,学校领导机构特别是领导人在长期的“一切说了算”的治校氛围中,其自身往往缺乏自我监督的自觉性;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精神在教育环境中一直处于被遏制的状态,久而久之对校务公开的参与积极性也在削弱。

3.操作不规范。校务公开应该把主动权交给教职工,全方位地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可是一些学校领导生怕校务公开走漏了他们管理中存在的“隐私”或弊端,不敢在校务公开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而是弄虚作假,暗箱操作,这种操作上的不规范,必然影响到校务公开的实际作用和效果。

六、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建议

1.明确认识。首先,应把校务公开当做学校民主管理的重头戏来唱,做到透明、公正,只有做到让校园的大小事情及时让老百姓知道,听取他们有益的意见或建议,才能使广大教职工做到“自己事、人家事、学校事,事事关心”。

2.摆正位置。校务公开既不是单独对学校领导机构或领导个人管理思想和行为的局部曝光,也不是对学校一切工作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因而,学校领导不必疑之虑之,群众也不能漠然处之。

3.突出重点。对校务公开的内容应该作更明确的规定,否则,有的学校以领导人的意志作为选定公开内容的标准,让群众难见“庐山真面目”。总之,在公开内容上应改变把校务笼统地分为政务、教务、财务、后勤等含混不清的做法,而应作进一步的规范,具体内容应突出重点、焦点和敏感点。

4.保障监督。如果没有全面有力的监督机制做保障,任何一项管理都难免流于形式。为此,必须尽快建立有力的监督保障机制,特别是在监督检查中要使教育主管部门的纪检、分管科室等核心、中坚力量参与进来,并建立明确的制度予以保障。同时,要坚持校务公开的真实性原则,对领导的错误或失误行为制订有力的阻断措施,在充分发挥教职工积极主动性的前提下,形成双向互动的运行、监督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