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郭小平 李 波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生源质量和数量呈明显的反比例增长,学生就业日趋艰难。以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例,本身该专业培养的是在相关生产和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1998年以前,由于该类专业注重实际应用,毕业生动手能力强,有实际操作锻炼,普遍受到用人企业欢迎,学生就业情况良好。但是,随着扩招的实行,毕业生数量突增,由于软、硬件教学条件的更新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学生的教育需求,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很多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学习不过关,从事着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有的甚至在人才过度饱和的市场上无奈地游荡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行教育模式在新的条件、新的形势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必须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为其自身的发展和就业增添砝码。
一、现行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将担负起越来越重的责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但是,现行教育模式在时代的进步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过窄”、“过专”、“过深”等弊端,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且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高等学校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学生也只注重对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必然是导致高分低能、动手和创新能力不强,拔尖人才不多,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工程,重学术、轻技术,重研究、轻应用,重知识、轻素质,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
(二)培养目标方面:现行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不够明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够明确,突出应用的特色不足。
(三)教学组织方式方面:现行教育模式是按照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因此,课堂教学占的比重过大,与经济、产业等实际需要的结合不够紧密。
(四)实践教学方面:教学实践环节安排太少,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毕业生的适应性和就业灵活性较差。现行传统教育模式的存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普遍过于呆板,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让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因为缺少实践经验而屡屡受阻,因为动手能力差而屡屡碰壁。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把大学生身上所蕴含的无穷潜力发掘出来,才能为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培养目标和基本条件
(一)培养目标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高校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最终以培养能适应21世纪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具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应遵循“强化基础,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的原则,重点突出“创新”,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以便于开发其创新潜能;注重启发培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
(二)基本条件
1.知识条件
知识是智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各种能力培养和造就的基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没有这些,创新就无从谈起。我国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大学生,经过高中和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习,知识面得到了较宽的拓展,专业基础知识得以初步掌握,为创新教育打下了基础。
2.实验室、实验设备、图书、文献资料等硬件条件
任何科学研究和创新都是以大量的实验、访问、调研以及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为手段的。高校拥有的较先进甚至是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大量的文献资料,为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硬件基础。
3.浓厚的学术氛围
高等学校里学术氛围是很浓厚的。许多教职员工都在自己的科研、管理等领域进行着学术研究,有的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种科研氛围会影响、带动学生的学术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提供和营造创新教育的浓厚氛围。
4.较强的师资力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的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专业教师更是如此,这为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保障。因为,一方面,进行创新教育本身需要高水平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在创新思维和训练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就可以向老师求教或与老师共同探讨完成。
三、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以自动化专业为例)的五点思考
自动化专业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专业,因此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依托于第二课堂,本着“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出成果”的方针,积极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及个性,鼓励学生崇尚科学、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实践能力。(www.xing528.com)
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能紧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和掌握自动化科学的最新技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素质培养
要教育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具备崇尚、尊重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对事物的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高度的敏锐感和开阔的思路;极强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富于想象并敢于大胆提出问题;注重实践,勤奋努力、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等。就人的因素来说,这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必要条件。[1]
(二)增加第二课堂学习
要在教学中压缩学时,增加第二课堂的学习时间。第一课堂授课形式较为呆板,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得不到很大程度的发挥。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包括组织能力、开放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其中,创建一些科技发明创新协会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这种协会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指导老师通过指导或让协会成员参加科学研究项目并经常指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加速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三)充分利用实验室
充分利用实验室,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能力培训,进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室设备有针对性地进行,还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和仿真,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进行实验课程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在进入专业方向训练后,专业课程实验通过实验室和生产现场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便使同学更好地联系生产实际。专业课程的实验以设计型实验为主,验证型实验为辅,课程实验以实验室和现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强化各类实习、设计环节,培养实践能力
学院应建立由实验室、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训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各类实习、设计环节。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对于教学行为来说,一次动手实习、设计,哪怕是一次观摩也比光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上的效果要好得多。当前,由于学校的经费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实习、设计流于形式,效果甚微。因此,对高等学校来说,一定要制定科学详细的实习设计教学大纲,千方百计把学生放入现场中去,加强实习设计环节,切忌纸上谈兵。
自动化专业实习类型有工艺实习和专业实习两类。工艺实习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电子仪表组装、电子元器件市场调研与自主设计、EDA综合实验、测试仪表应用等内容;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参观实习)和生产实习。
要在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大力加强实践环节的工作,要强调工艺实习和专业实习并重,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
高度重视课外科技活动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把第二课堂纳入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使创新教育落实到大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形成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建设目标,课外科技活动虽然并不安排在教学计划中,却是一个很有效的创新培养环节,尤其是重点鼓励那些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有创意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科技作品进入课外科技活动。同时,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各类形式的设计制作大赛,开办大学生科技论坛,开展大学生优秀论文或科研成果评奖活动等,丰富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2]
四、创新型人才在实践中的优越性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经过大学四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在实践中和日后的就业中逐步显现出了其相当突出的优越性。
(二)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
创新型人才具备宽厚且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综合解决有关工程或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从事有关岗位的核心工作能力,有较高的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平时的实习实践环节,特别强调“团队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高度的纪律观念,坚强的意志品格,强烈的服务意识,使学生明白“团队精神”不光表现在知识技能方面,且更重要的是在如何做人,怎样做事,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从而塑造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诚信品质和团队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强调养成教育,强化综合素质,是育人的需要,是职业工作的需要,从而把形式上的教育内化为自我养成、自我约束的自觉行动,为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德彪.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N].光明日报,1999-12-29,(5)
[2]郭师虹,蔡安红,杨佳芳.浅谈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3): 73-76
[3]刘文明.浅谈高等教育创新模式的建立[J].煤炭高等教育,1999,(3):28-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