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教育与导向
王天平 马东民 李 强
多数同学在上中学期间生活都是由家长大包大揽,进行“一条龙”服务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服务周到,白天接送,晚上陪读,甚至由家长填写志愿,护送来校。当跨入大学,实实在在的大学生活展现在面前,许多人最初的心理感受是复杂的。什么是大学?大学能给予我们什么?如何安排四年的大学生活?这是大学新生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学新生应尽快缩短适应期,科学安排好学习生活,明确努力方向,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能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关键在于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关键在大学一年级,大学一年级是认识大学、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阶段。
一、快速完成适应期投入大学生活的有效方法是妥协适应
从中学到大学,最重要的转变在于心理从年少轻狂、困惑无知到深思熟虑、成熟自信的变化。而在新生进入大学到开始接受大学生活学习模式这一段时间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角色的转变,即适应全新的生活。在完成这一任务中,学生主体作用是至关紧要的: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人际网,松散的空闲时间,是大学生首先要面对的。对于大多数当代中学生而言,缺乏交际能力,拙于与人相处,不善于使用大量的课余时间成为他们在大学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首要障碍,因此,在进入大学后,教导学生应首先从心理入手,使其明确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存在的差异性,将其心理适应期尽量缩短。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勇于在集体氛围中表达自己,积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大学生本身也应充分利用校园内各种资源,完成心理上的适应,及时调整自身状态,以利求学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
心理上的适应一旦完成,大学新生们就可以真正明白:象牙塔并非学习者的最后天堂,而是自己生活中一扇通向未来的窗,借助于大学教育,大学生们可以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以及摸索到自学的方法。大学将不仅仅是新生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更是他们将来走进社会的起点!
妥协是大学新生快速完成适应期投入大学生活的有效方法。妥协的含义有三:一是双方的和解或协议,二是对基本原则以顺从或让步的方式处理,三是与某人或几个方面之间商谈条件或求得让步。
(一)客观面对现实以适应校园环境
许多大学新生入校后,对学校、教室或寝室的设施与条件不满意,当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时,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妥协、务实的态度来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努力行动来改造现实,使自己逐步走近理想。适应环境的方式无外乎有两种,一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改造环境,二是面对现实改造自我,积极应对,以适应环境,使自己与环境和谐统一。
首先,要积极调整,选择恰当的对策。大学新生步入校园,其实就走进了一个微型社会。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要从主观上采取积极态度,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在调解社会环境和自身之间的矛盾时,要审时度势,有条件时选择改造环境的办法,无条件时选择改造自身的办法,这样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弃,从而找到最佳的方案。
其次,要主动接触环境。例如,了解教室、图书馆、商店、电话亭在什么地方,食堂什么时间开饭,如何购买澡票,甚至学校有几个门等等,这样你就会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会比别人更顺利、更节省时间。还可多向高年级同学或老乡请教。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多数高年级的同学都比较愿意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新生,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尽量少走弯路。
另外,勤与同乡交流与沟通,不但会获得校园相关信息,还会使新生由于地缘而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与之建立友谊。
再次,力争在班级担任一定的职责。这样与老师、同学接触的机会多,掌握的信息多,锻炼的机会也多,有利于加强与同宿舍、同班级和其他同学的沟通,使自己尽快融入新的集体。人的个性发展,是人进入新的环境,并与之融为一体的过程。当你积极行动时,你也会在行动中提高自我决断、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使自己得到发展。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只要能采取妥协的态度,积极行动,勇敢地去尝试,去实践,为集体、为他人做些事情,你就会拥有应对各种环境变化的能力,就会逐渐熟悉了解环境,别人也会从你的行动中了解你,你就会逐渐融入新的环境当中。只有勇敢地面对现实,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有目的地进行一些有益有利的环境适应活动,你才能认清自己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实际位置,从而不断实现自己与环境的融合。
(二)妥协渐进适应学习环境
对于很多大学新生而言,他们以前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考大学。现在考上了大学,不知道该干什么,出现目标缺失,于是被动地上课、学习,备感空虚和无聊。因此大学新生要采取妥协渐进方式合理规划目标,调试学习策略,改变学习方法。任何一个人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对原有自我的完全否定,而是在与新环境相互作用下对旧自我的“扬弃”,环境对人具有动力的改造作用。所以,面对大学陌生的学习环境,新生要审时度势,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做自我调节,使自己在妥协的渐进中发展。
首先,为自己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新的学习环境确立一个适宜的目标。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了明确目标,就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其次,要培养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进入大学阶段,应是学生自己在教育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在渐进妥协中学会分配时间、提高时间使用效率,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同时要培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对于各种选修课、辅修课以及大量业余时间中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能力,以充分体现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性。只有在这种渐进妥协当中,新生才能逐渐培养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教育。
(三)宽容适应人际环境
大学校园里,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有着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同学间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此时,大学新生要学会宽容,学会以妥协的态度来看待和处理种种问题与冲突。同学间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要克服恐惧心理,积极沟通。(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妥协与宽容是行之有效的良策,妥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新环境、新集体的认同感,还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只要采取积极妥协的现实主义态度,努力进行渐进的自我调解,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理解他人,那么每一个同学都会从不适应走向适应,从适应走向发展。人就是在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不断妥协中发展的,人生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新变化的过程。因此大学新生都应学会妥协,学会宽容,学会渐进发展。
二、迅速适应的工作策略
(一)加强入学教育,完善管理措施,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入学教育是新生适应教育的开端,这一环节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学校、院、系、专业的认识。期间应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周边及整体环境,以方便其学习、生活;可召开年级大会,介绍学校及系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籍管理规定、安全保证措施等,让学生了解学校,清楚来大学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邀请资深教师和高年级同学举行新生适应讲座,让学生知道“大学几年应该怎样过”,做到思想与行动的同时入校。
在对大学新生进行引导教育的同时,采取并完善管理措施也十分必要。应制订相应的“新生管理条例”,对学生作息时间、卫生、安全等方面提出要求,让他们理解大学不是“自由市场”,而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这种短期的硬性管理,使他们逐渐形成学习生活的规律性、有序性和计划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增强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积极引导学生热爱专业,重新确立奋斗目标
在新生入校之际,及时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情况,让学生了解专业方向、学科内容、就业形势等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邀请资深专家学者开设校史、专业发展史讲座,介绍学校的发展概况、人才培养方式、就业状况、管理模式等,逐步培养他们对学校和所学专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引导并协助新生确立学习目标,帮助广大新生从客观环境、学习方式、生活状况等方面重新审视真实的大学,使他们能够客观、公平地认识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人素质的优、劣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学习”,从而制订富有个性化的人生目标。同时又要注意“长、中、短”目标的有机结合,在确立长远目标之后,将中期目标放在一学期内,而短期目标则是每周、每天的,做到奋斗方向的有序性和规律性。
(三)加强教学管理与学习指导
1.指导大学新生树立新的学习观:第一,自主学习观。在了解教师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能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有效使用学习策略,并能自己监控与评估学习的过程。第二,创新学习观。既要认真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又要敢于超越;在接受知识时,既要像前人那样去思考和发现,又要力争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提出有创造性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和方法。第三,全面学习观。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还要注意发展组织公关与社交、解决问题、决策、竞争和自我调节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全面而坚实的基础。
2.增强大学新生学习动力。要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重要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聘请名师、教授,为新生开设系列讲座,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新生明确人生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新生对所学专业有实质性的了解,明白主攻方向。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此时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校风、学风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可邀请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团体学习心理辅导,指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在学习中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引导工作,激发新生的学习动力,解决新生学习适应性的深层次问题。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由于学习动力缺乏而出现学习不适应的学生,及早给予个别学生心理辅导,努力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努力进取的良好风气。
3.教会大学新生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具体方案,是一个学习的执行监控系统。如自我记录技术、自我记分技术、自我提问技术等策略。此外,指导学生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环境,有效地利用环境中的物质资源也是必要的。可引导新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图书、网络等渠道获得更多实用的知识信息,以改善学习质量。
(四)加强心理适应教育,培养心理自我调整能力
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不适应,进而可能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而不良心理反过来又会加剧行为上的不适应,影响他们的行为转变和习惯养成。因此,应加强对他们的心理适应教育:可针对新生的特点,举行专题的心理讲座和座谈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适应性、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正确评价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培养受挫折能力等方面,对新生进行指导;可建立“专业咨询与辅导员引导”相结合的咨询模式,发挥广大基层学生工作者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指导及咨询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的困惑和障碍,保持情绪的愉快和稳定。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增强新生的人际适应能力
内在心理和外部环境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两个主要因素,当其中一方出现紊乱时,其人际交往就可能出现不适应。因此,要帮助大学新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首先要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可聘请相关专家开设大学生人际交往专题讲座,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应鼓励并组织新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增强勇于竞争、与人协作的意识;可组织开展班级集体活动,如班级谈心、节庆晚会、郊游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使新生尽快建立新的社交圈,尽快融入班集体。
总之,大学新生入学之初,面对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以利于新生圆满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