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萍 郭 鹏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的就业价值取向也面临着多种选择。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教育和指导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坚持以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为指导,就是要实践地把握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所呈现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为就业价值观的教育和指导工作提供实践基础;要搞清楚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的具体内容,以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和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和社会职业双向选择的过程中进行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准则。就业价值观通过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态度及价值评价反映出来,支配和调节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是驱使他们择业和就业行为的内部动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在现实的就业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和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主体性要求和社会化需要之间的差距
现阶段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大学生主体性要求和社会化需要之间的差距客观存在,且十分显著。前程无忧网率先发布了覆盖全国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40所全国重点大学的58665名应届毕业生和涉及33个大行业5800家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企业的《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销售是企业收入最为倚重的职能,可是满腔抱负的学生多数不愿从事”,“企业最缺销售人才,提供空缺职位29680~30350个,然而尽管应届毕业生愿意从事销售的人数排名为所有行业的第八名,但是相对30000多个空缺职位,5477张投票实在太过渺小。”拥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学生们的就业主体性需求和市场需求之间并没有完全契合,从而导致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大。
(二)非理性的价值选择
在就业地点选择上,向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集中。本可以分散的求职者集中在相对狭窄的地域和领域内,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在这些地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上海、北京等城市薪金待遇水平近两年来有下降的趋势就是这种供求关系的体现。与此同时,和个人长远的发展机会相比,眼前的薪酬及福利待遇似乎更具有吸引力,把福利待遇的高低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缺乏对自身定位和职业规划的理性思考。
(三)缺乏基本的诚信观念
从就业手段来看,简历造假、证书造假等现象反映出少数学生仅考虑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不在乎使用的手段和方式是否符合价值评判。这样不计后果的短视行为,破坏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秩序,降低了简历、证书等在用人企业心目中的公信力。企业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要明显低于学生本人,与之相反,“实践经验”和“有资历的人推荐”等可供证明或担保的指标项占有了比较重要的位置。除了用人企业对实践经验的重视外,我们还从中可以看出少数学生就业行为的短期化也降低了简历中某些记载内容的可信度。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就业外部环境的压力增大与大学毕业生规模的扩张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社会问题的外在动因,而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和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和用人标准之间的矛盾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加突出。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主体性意识膨胀
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等已成为他们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主体价值的膨胀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主体意识方面,表现出不轻信、不盲从、不附众,他们希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专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然而“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当主观性要求和客观性需求无法统一到就业的实践中时,主体性需求的异化就会使得本已压力重重的供需双方的矛盾更深一层。
需求职位的空缺,要求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和市场的客观需要之间产生矛盾后,迅速找到良好的矛盾化解机制。一方面从宏观层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途径增加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价值观上引导学生把主体性价值和社会性有机统一起来是解决当前矛盾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
(二)大学生就业观的非理性追求
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的正确选择。然而,直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联,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出现了例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资源配置错位等现实问题。吸收就业的企业多数是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非知识密集型企业,自然对大学生的容纳能力有限。第三产业的欠发达,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相对饱和以及“非典”、“金融海啸”等社会环境对就业领域的冲击等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加大。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还应看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促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促使他们在就业中脱离现实地以工作地点、物质待遇、工作环境为指针,产生以经济利益为基点的各种价值观念。
(三)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就业手段上的造假行为反映出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失误。就业的目标和手段是由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受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与改革开放不相适应的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往往注重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徘徊在应然价值与实然价值之间,一方面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在精神上依然相信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价值理念,另一方面现实的就业和择业目标以实效为衡量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倾向于功利性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念。注重眼前利益而不注重长远的价值实现,“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等顺口溜成为大学生们择业价值的真实写照。
三、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的具体内容
马克思虽然未曾从事过专门的就业研究,但其在长期的革命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十分关注就业问题。马克思及其继承人从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广阔领域对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刻研究,形成了马克思就业理论。马克思就业理论以马克思本人关于职业的选择、劳动力、工资、失业等一系列有关就业问题的论述体现出来,散见于其著作、手稿、书信、笔记中,虽经过后继者的研究整理已经初成体系,但是对于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的研究却鲜有涉及。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就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展开研究既是马克思就业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实需要,因此弄清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的具体内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就业观
就业指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特殊性在于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身处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真正弄清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含义,对于科学把握就业工作的指导原则,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指的是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的效益关系”[3],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客体,人的实践活动归根到底是一个创造和满足人们自身不断增长的需要的过程。
“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遵循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和满足人的需要三者的有机统一,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其中,人的自然性存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条件,社会性价值是人成为“人”的本质属性,主体性追求是自我实现的核心所在,三者是辩证的有机统一关系,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择业和就业是人的职业生涯的开端,“以人为本”的就业观一方面是对人们主体性追求自我实现理想预期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不同个体的劳动力价值对社会劳动分工的必要满足。离开人们的主体需要的就业过程是对人自身发展的束缚和否定,离开社会化劳动分工现实需求的就业过程则把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分离开来,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因此,“以人为本”的就业观要求在就业过程中人们自觉实现主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进。(www.xing528.com)
(二)理性的就业观
马克思的早期(1835年)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青年择业时应考虑的因素,青年择业的价值判断以及青年择业所应确立的择业观念,作出了深刻而详尽的探讨和论述。尤其是该文中理性就业观的诠释,对如何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认为,理性的择业应该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而不是求得一个满足虚荣心的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最足以炫耀的职业)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得到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4]马克思还告诫我们:“虚荣心容易给人以鼓舞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经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5]
就业价值问题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结合体,当一味追求名利、享乐、虚荣的标准,非理性的热情势必使得理性的诉求无法实现,因此只有实现价值观上理性主义的回归,才可能实现理性价值和非理性价值在实践层面的统一。个人对物质欲望的合理追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可厚非的当然利益诉求,然而在理性的天平上,人生价值永远不可能和物质利益保持平衡,“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6],对于人类幸福的追求和价值上理性的评判应该在思想上指导人们在市场化的就业竞争中保持清醒的心灵和冷静的头脑。
(三)促进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就业理论的重要价值标准
马克思清楚地将劳动和就业作为不同的概念区分开来,在他看来以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属性,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类劳动自人类社会产生开始就存在着。历史上对于职业的分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细化,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中,无产阶级对于职业的选择和参与是从事社会化劳动,换取赖以生存的劳动报酬的前提条件。因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从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通过“分工理论”、“劳动异化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等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劳动分工和择业就业制度,同时基于唯物史观对社会主义劳动就业制度作出了初步的预设。社会主义的就业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7]。
因此,人们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不仅要把职业劳动当成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更要从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两个维度,把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成就业的重要标准。在注重现实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工作待遇的同时,看重职业选择和自身个性、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对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幸福负责,凭借开阔的视角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规划职业生涯,找准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共鸣点,完成职业生涯中的初次定位。
四、用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指导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建构
以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为指导,促进当代大学生建构“主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努力追求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就业价值观,是在当前形势下解决大学生就业价值问题的基本思路。高等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在注重就业政策、就业渠道、就业技巧等教育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使大学生们的就业价值观与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相符合,才能真正把价值层面的问题解决好,才能使大学生更加能认清就业形势,更加明确职业生涯定位,更好地处理就业过程中义利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获得更自由而全面的人生发展空间。
(一)用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指导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建构
首先要求我们在指导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实现人本身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实现主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该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8]一方面,尊重大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清醒地进行主体性选择,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不偏离马克思人性论的轨道。一味强调主体意识的膨胀,将使毕业生在工作的实践中偏离人本身真正的价值和需要,而从积极追求自我实现的极端到达脱离社会属性、虚无郁闷的极端。
(二)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要求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
马克思对于“爱慕虚荣,贪图名利”的非理性就业观的无情批判,揭示了理性价值在就业观中的重要作用。在更深层次上,马克思所倡导的理性就业观是使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理性就业观,而不是行动任由追求功利的动机驱使,达到自己预期需要的工具理性。大学生不能将对他们预设的收益最高、劳动投入产出效益最大的理想工作机会的追求,作为他们就业的唯一价值追求。大学生只有树立主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理性预设,并在追求就业工具理性的过程中促进就业价值理性的实现,才能使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从一定意义上看,就业价值理性是大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最为根本的理性诉求,如果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只符合工具理性而背离了价值理性的要求,将使他们陷入“理性化的吊诡”,也即意味着他们的就业行为违背了马克思理性就业观的要求,而呈现出“理性的非理性状态”,最终将走向非理性。
(三)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就业价值的最高目标,也是实现预设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高追求
大学生要实现主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理性预设,从根本上说,是要使得自身和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摆脱异化劳动的束缚,获得个性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劳动机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作为外部环境的社会发展水平所限,当代大学生不可能真正实现尊崇价值理性的新式劳动分工和自由就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所预期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不能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最高价值追求,信息化革命使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获得空前提升,他们初步获得了促进个性自由发展的就业空间。在符合主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就业价值观的同时,努力追求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是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为当代大学生所昭示的科学就业价值观模型,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重要理论工具。
诚然,在价值观上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和行为符合马克思主义就业价值观的要求,并不能完全缓解大学生所面临的现实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市场本身或者国家在就业市场的完善上作出更多的努力。与此同时,使得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就业行为依然是高校和大学生可以依靠自身努力解决的问题。“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使得自己主体性选择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目光长远的人才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就业竞争的挑战,最终通过坚毅的努力高尚地实现自己的人生尊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6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4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