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湾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画面意识

台湾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画面意识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画面——从3 . 31台湾地震报道看台湾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画面意识作为声画并茂、视听兼备的电视新闻,其魅力就在于画面。通过对2002年4月1日台湾无线电视和台湾电视公司有关3 ·31地震报道的分析,我们或许能从中得到启示。从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两大电视台的新闻从业者均具有强烈的画面意识。通过这些特写,把地震带给台湾人民的灾难,表现得淋漓尽致。

台湾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画面意识

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画面——从3 . 31台湾地震报道看台湾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画面意识

作为声画并茂、视听兼备的电视新闻,其魅力就在于画面。电视画面是利用电视设备的扫描成像电路产生的一帧画格。[1]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把画面理解为一种承载多种语言符号的容器。画格也好,容器也罢,均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黄匡宇教授经过5年对3000个受众调查样本研究表明:新闻节目在60秒内、综艺节目在90秒内、电视剧在120秒内、纪录片在80秒内,若不能在光、影、声、色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形式冲击,观众则按动遥控器宣判该频道的死亡而另寻“新欢”;某一频道的某一节目能在节目开始的60秒至120秒以过目难忘的形式留住观众3次,该频道某节目往往会成为这些观众下次开机的首选。从上述意义来讲,电视节目传播,形式大于内容。因此,如何采摄到信息饱满的图像,如何编辑出可视性佳的画面,是电视新闻从业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通过对2002年4月1日台湾无线电视(TVBS)和台湾电视公司(TTV)有关3 ·31地震报道的分析,我们或许能从中得到启示。

从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两大电视台的新闻从业者均具有强烈的画面意识。其具体表现在:

一、淡化主播画面,强化导语画面

每条新闻的开头,在主播播报的同时都有不断变动的导语画面,且导语画面所占屏幕大于主播画面。在TVBS 中,导语画面占2/3,置屏幕左边;主播画面占1/3,置屏幕右边。在TTV中,主播、导语画面各占1/2,主播画面置左,导语画面置右。而在今年3月25日TTV改版前,主播画面占3/4,导语画面占l/4(TVBS 也是如此),且两台的导语画面都是静止的。从压缩主播画面、扩大导语画面这一变动中,可以看出两台从业人员的画面理念与众不同:淡化主播画面, 强化导语画面。不断替换的导语画面都是从该条新闻中精选出来的新闻画面,信息量大,可视性佳,“导语画面十主播画面”同时出现, 大大地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极易引起现众的有意注意,产生首因效应, 从而使观众自觉锁住该频道。

二、使用小标题,增强易受性

屏幕小标题的使用,使每条新闻层次十分清楚,观众易于把握新闻要点,无论TVBS还是TTV,每条新闻大都有2至3条屏幕小标题。例如,TTV在播放《京华城受损,全面封馆》新闻时,屏幕下方除主标题外,随后出现“地震导致水管破裂, 京华城封馆”和“大楼外墙瓷砖脱落”两个小标题,当然,小标题何时出现因画面内容而定,小标题的使用,无意中产生一种节奏,不易使观众眼睛疲劳,这与有些电视台每个画面下方都有文字或无文字,效果大不一样。传播学研究的成果指出:阅读文字能记住10 %,收听语言能记住20%,观看图画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50%。电视新闻传播的易受性主要体现在看(画面)、听(播音)、读(文字)多通道同时感知的综合效应中。因为多通道输人同一个信息,各单个通道信息负荷量相对减轻,受众心态处于放松情景下,使信息量输入最大。这便是传播符号综合效应带来的易受性。[2]因此,精心制作小标题,使新闻内容更具易受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小标题时,小标题与画面内容应相一致,不宜产生“互消效应”。遗憾的是TTV在播放《承德路民宅倾斜,全数救出》时,屏幕小标题是“救援及时,无人伤亡”,而画面上出现了抬伤员的情景,文字与画面互相矛盾。因此,制作标题时要精心。

三、精挑特写镜头,把握好“暴露度”

实践表明,精品新闻,在1分钟内都有8个以上的镜头,而细节镜头不少于3个。两台所播10条新闻中,其中8条具有2个以上的特写镜头。特写的功能是选择与放大。所谓选择,是将人或物从周围环境中强调出来,即“从整体中抽出细节”。所谓放大,是让观众逼近画面对象,窥察细微表情传达的心灵信息,或是细部特征。特写镜头的运用,两台均有充分的体现,尤其是TVBS,每条新闻都有2至3个特写画面。特写的对象有物: 被砸的车头、路面的裂缝、剥落的墙壁、倒地的衣架等等;也有人:亲人痛哭的眼泪、伤者痛苦的表情、张女士受伤的下肢、匆匆打电话的顾客等等。通过这些特写,把地震带给台湾人民的灾难,表现得淋漓尽致。

遗憾的是TTV在《金融大楼起重机掉落,伤亡惨重》新闻中,运用的景别全是远景、中景、近景,无一特写;在《北医急诊室,生死一线间》新闻中,特写对象是血淋淋的伤员和张女士的下肢,这两个特写虽然表现了伤者的惨状;但是,暴露部分太多。而TVBS 这点把握得较好,该台在播《金融大楼吊臂掉落,伤者惊魂未定》中,特写5个死者时,用白布遮挡死者,注意了画面的清洁度。因此,在运用特写时要注意“暴露度”的把握。

四、用好有效面面,缩减无效画面

有效画面是指能够带来信息量可视性佳的画面,否则就是无效画面。同期声(现场声)是指在拍摄人物讲话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两台在运用同期声时颇有特色,注重了有效画面的运用,无效画面的处理。在运用同期声时淡化了记者的“上镜”意识,删除了记者的提问过程,只将被采访者的同期声编入播音稿,同期声成了叙述的主体,和整个播音稿融为一体。同期声的使用能够增加新闻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能增强画面的运动感和速度感,使观众的参与意识(心理参与)大大增强。TVBS 和TTV所播10条新闻中,有9条运用了同期声(另一条是口播新闻),同期声的新闻中仅有1条记者上了镜头,其中8条都删除了可有可无的记者提问过程(无效画面),画面上只有被采访者的形象(有效画面)。这样可以压缩单条新闻所占时间,从而有效提高画面质量。(www.xing528.com)

值得指出的是TTV在播《金融大楼起重机掉落,伤亡惨重》时,记者上了镜头。在长达1分钟的现场播报中,记者语言不清晰,颇显罗嗦,加上多次出现消防车、救护车的尖叫声,现场音响成了观众接受信息时的噪音。因此,同期声要用到关键处,不宜过滥。

五、捕捉线条,把握色彩

两台记者在拍摄画面时注重了线条的捕捉,色彩的把握。线条是画面构成中的一个基础因素,任何画面中的任何形体轮廓最基本形态都表现为线条。在电视新闻画面构成中,首先需要的是发现线条和捕捉线条。从两台所播新闻画面中可以看出,记者在现场善于捕捉反映事物特征、突出新闻主题的线条。斜线和曲线几乎在每条新闻中均有体现。画面中斜线主要体现在民宅、大楼、电杆桥梁中; 曲线主要表现在开裂的地面、公路及破损的建筑物中,地震给台湾带来的灾难,通过线条得到了真实的体现。因为,斜线在画面中可产生动感,意味着危险、崩溃;曲线、锯齿线使人的视线产生忽高忽低的变化,因而产生不安、紊乱的感觉

两台记者在色彩把握方面也高出一筹。现场拍摄中,用典型色彩表现时间、环境、气氛、情绪等。在《飞来横祸,过路车被吊车钢条砸毁》中,背景以灰蓝色为主,画面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其它新闻中,满地狼籍的事物以灰白色为主,给人以凄凉之感;用红色突出伤者惨重,用黑背景色体现事发时间——夜晚……现场色彩把握完全取决于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新闻主题的理解。

六、运用电子手段,增添可视性

口播新闻指以播音语言为主体的新闻。为了提高口播新闻的可视性,电脑作图、电子动画是其有效手段。运用这些手段能够增添画面的可视性,提高信息传递效率。TVBS 在《避免二度成灾,金融大楼周边交管) 中,运用了电脑作图、电子动画制作出交通管制道路图。简洁形象且富有动感的路线图,让观众轻松愉快地获取信息,可谓“一图胜千言”,增强了观众的记忆深度。TTV在口播新闻《台北市灾情统计》中运用电脑作图,制作出“死亡、重伤、轻伤、失踪人数”一览表,表格精致,以黄色为背景,字形字色配置和谐,画面可视性极佳。电脑作图、电子动画为补充口播新闻中的有效画面因素创造了条件,是电视新闻语言中极富叙述力的非语言符号,电视工作者在实践中应充分重视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前期采访,还是后期编辑都体现了台湾电视新闻从业者具有强烈的画面意识。制作出信息饱满可视性佳的画面,让观众享受,使观众自觉锁住该频道,是电视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我们可以说,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形式; 对电视新闻来说,形式之表现主要在于画面。因此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画面。

本文发表于《视听界》2002年第3期。

【注释】

[1]黄匡宇:《理论电视新闻学》,中山大学出版,1996年版,第104页。

[2]黄匡宇:《理论电视新闻学》,中山大学出版,1996年版,第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