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录片虚拟形式及其功能

纪录片虚拟形式及其功能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纪录片具有跨时空的特点,因此在制作不同类型的纪录片时,为了创造“逼真”的效果,适当运用一些虚拟形式,不但不会使观众产生“造假”心理而拒绝接受,反而会增加观看时的“真实感”。因此,本文拟从纪录片语言虚拟形式及其功能方面加以探讨。因为纪录片贵在真实,绘画虽然能“作为一种陈述形式”传达某种信息,但其不能佐证事实。

纪录片虚拟形式及其功能

纪录片虚拟形式初探

纪录片是非虚拟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1]。它坚持真实,反对虚假。由于纪录片具有跨时空的特点,因此在制作不同类型的纪录片时,为了创造“逼真”的效果,适当运用一些虚拟形式,不但不会使观众产生“造假”心理而拒绝接受,反而会增加观看时的“真实感”。因此,本文拟从纪录片语言虚拟形式及其功能方面加以探讨。

纪录片要求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事件,因此,大多采用“长镜头+特写”与“同期声+旁白”相结合的叙述模式,给观众以真实的感觉。但是,在制作以战争、古代名人、自然风光、宇宙探索为题材的纪录片时,仅用上述模式有时困难重重,甚至无法进行,而适当运用一些语言虚拟形式也可达到“逼真”效果。语言虚拟形式是指那些能传达信息但不能起佐证作用的语言形式。在纪录片中主要包括:三维动画、影视资料、美术绘画、模拟再现、配加音响音乐等。下面分别述之。

一、三维动画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三维动画、电脑仿真等手段在纪录片中日益有所体现,尤其在科普纪录片中。由于这类纪录片与受众的生活有相当的距离,用专业术语及公式来传播,不但使外行根本不懂,而且对受众来说枯燥无味,以致观看时心理时间(指由与意识结合的有机消耗所生成的人的主观感觉中的时间观念[2])扩大,从而产生厌倦心里,传播过程中断。为了维护观众对传播内容的兴趣,形式技巧极为重要。例如,阳光卫视近期播出的纪录片《一飞冲天》,用三维动画逐步显示出联合攻击机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既简洁又形象。在《地球探索·北美洲冰河奇观》纪录片中,用电子地图展现冰河的位置,当叙述到形成冰河期的原因时,用动画语言形象表达地球自转,绕太阳公转及其轨道变化、湾流海域、冷气团等等,化复杂为简单,通俗易懂。在系列纪录片《神秘的星球》中,完全离不开三维动画语言:太阳诞生、构成成分、磁场活动、日珥爆发、太极光等等知识都以动画语言形象表达,九大行星的形成和旋转轨道、各自位置及相关知识介绍,若没有动画语言的支撑,则寸步难行。尤其当介绍“土星”时,说它很轻,密度比水还小,如果有个够大的海洋容纳得下它,它将漂浮在海洋中,此时电视画面用动画显示:土星漂浮在海洋中。多么生动,多么形象。

二、影视资料

在纪录片中,插入第一手纪录片段、照片等佐证事实的资料是惯用的做法。但是有些题材没有纪实材料。为了形象再现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昔日面貌及其演进轨迹,在纪录片中画龙点睛地插入少量影视剧资料,也未尝不可。不过,在运用影视资料时,应向观众公开申明或暗示:这是为了再现事件所采取的形象化手法,而决不能同真实事件混为一谈。如CCTV- 1近期播出的《正阳门外——系列纪录片》中,在介绍“全聚德”字号、风水时,就插入了电影晚清街景的画面和话剧《天下第一楼》片段。大型文献纪录片《新四军》第十集“再创辉煌”中,插入了电视剧中原突围》中的片段以及从电影中剪辑出来的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形象地揭示了新四军在解放全中国中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再如,阳光卫视《人物志——约翰·肯尼迪》中,叙述肯尼迪对纳粹的态度时,插入了纳粹士兵操练及其随后闪电攻击捷克的画面,这些影视资料,再现了历史背景,加深了观众对肯尼迪的认识。通过插入电影资料,苏联纪录片《普通法西斯》全面剖析了法西斯势力在欧洲产生、发展、危害人类的历史,美国纪录片《纳粹与希特勒》重点剖析了法西斯思想的形成、发展到种族优越论和种族灭绝,直到武力称霸失败,走向覆灭的思想根源。总之,纪录片中插入影视资料要少而精,要围绕主题来精选。插入的位置要准确,不必用的地方用了,给人以冗长感,对总体结构也不利,得不偿失。

三、美术绘画

绘画的基本特点是通过虚构的形式,把对象生动而又逼真地描绘出来,看起来与真实的东西一样。绘画的美,就在于能够以假弄真,用本来是虚构的形式骗取观众视觉上的信任[3]。在有些纪录片中,为了增加画面的可视性,形象地表达内容,有时运用美术绘画也会带来“逼真”效果。例如,阳光卫视播出的人物纪录片《马克•吐温:他的神奇探险》,由于没有记录资料,仅存的照片也极少,因此,该片中运用了78幅绘画,把马克•吐温一生的神奇探险,直观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马克•吐温在河上生活、在沙龙讲故事、扮演驻外记者、逃往旧金山、骑马探险、到国外演讲等等,这些绘画不仅仅是“形似”,更体现出了“神似”,把马克•吐温的内在气质形象地描绘出来。同时通过绘画,展现了马克•吐温的文学成就,《汤姆•索亚历险记》、《傻子国外旅行记》、《富贵年代》等作品的主要内容及主人公均以绘画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一目了然。在旁白的配合下,给观众以完整的视听信息。试想,如果该片没有绘画,则是多么黯然失色。“每一件艺术品都是对某一事情的陈述,每种视觉式样——不管他们是一幅绘画、一座建筑、一种装饰或一把椅子——都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陈述,它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做出成功的说明。”[4]不过,纪录片中运用美术绘画,一般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是有第一手纪实资料,则最好用纪实资料。因为纪录片贵在真实,绘画虽然能“作为一种陈述形式”传达某种信息,但其不能佐证事实。因此,要谨慎用之。

四、模拟再现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导演、摆布是不允许的。但是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适当使用模拟演示,既是对考古活动和成果的记录,又是对历史之谜的破译,显示出特有的魅力。例如《望长城》中测试“烽火传警”,用点燃烽火、空拍汽车奔驰手机联络等现代通讯手段和最新拍摄手段的多视角展示,使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再如,英国纪录片《昔日帝国的秘密·方尖碑》中,通过模拟重建拍摄,把金属器械出现以前巨星碑材是如何开采、杠杆架对竖立巨碑有何意义等等这些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神秘环节,通过模拟再现,疑惑迎刃而解。

模拟再现的条件是历史内容的神秘性和模拟复原的可行性。上面所举例子都是历史之谜。众多传说、推论,一直在增加它的神秘色彩,正是这种神秘性,才使得模拟复原拍摄具有科学的、观赏的双重价值。可行性是一种考古成果,复原工程是考古成果的剖析和演示,是对某种结论的肯定和否定,因而充满了知识性和悬念效果,不加干预地记录复原过程便构成了有声有色的好作品。

近年来,在一些生活、人物纪录片中,也有运用模拟再现的方法来拍摄,例如阳光卫视纪录片《真实的故事·爱的奇迹》,开始叙述“1981年4月的一天中午,17岁的宋雅静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快到学校时,一辆公交车推到了她……”这时,画面内容是:街道边一个女学生推车上学、公交车驶过来、自行车倒地、奔驰的救护车、忙碌的医护人员等。《百年婚恋·鲁迅》中,当叙述“鲁迅经过拜祖先迎花轿的仪式与朱安结为夫妻”时,画面上出现了特写的烛火和挂红花的新郎背面。这些模拟再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演员总是不露脸,观众只能看到人物的轮廓。因此,观众在观看时,也会产生认同的心理,不会因模拟再现而感到不舒服。当然,模拟再现能否在这种纪录片中运用还值得商榷。(www.xing528.com)

五、配加音响音乐

纪录片重现同步现场声,但并不排斥必要的音响资料和模拟声。摄录采访中,画面不错而声音不好的情况经常出现,因此,后期声音创作进行弥补是必要的。弥补的办法是运用音响资料或模拟声。因此平时要积累诸如雷鸣、风吼、马嘶、鸟啼、鞭炮枪炮、汽笛等音响资料。模拟声是根据画面内容人工仿制的声音,不仅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还可比原声音更具魅力。例如。科教纪录片《神秘的星球》中的星球相撞爆炸的声音,渲染了气氛,使记录的内容更加具象。《湘西,山的咏叹调》“啃山人”一节,多次运用音响资料,从山景开始便加进了重锤击石头的混合音响,铿锵有力的铁锤声,震荡着群山,也震荡着观众。然后才出现啃山人挥锤破石头的矫健身影。这是经过夸张的“混响”处理,将原始声音艺术化。结尾处,“啃山人”围着火塘与家人畅想湘西的未来时,再次想起了铿锵有力的铁锤声,衬着熊熊塘火,让人物陶醉在遐想中。总之,音响资料的运用,可以突破画面框限,扩大信息容量,形成画面之间的联系感,使观众产生真实感。配加的音乐是纪录片中最富有艺术性的主观声音。在纪录片中,音乐作为一种情绪和意境注入作品,含有作者表现生活的主观成分。它的作用在于“通过音调与旋律创造出情感的形象,直接打动人心,直接唤起观众的思想、情感和心里情绪上的反应与共鸣”。[5]后期制作配加音乐时,只有置入适当的位置,融入整个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当中,使人不知不觉地受到它的感染,甚至不感觉它存在的时候,才是最佳效果,这就是人们赞扬的“听不见的音乐”的效果。例如,凤凰卫视在纪念9·11一周年时,播出纪录片《摄影师亲历9·11》,该片有两次配加片段音乐,一次是摄影师在第二天来到事发现场,目睹残垣断壁,目睹人们沉重的脚步,目睹一张张衰愁的脸,此时,配加低沉如诉如泣的音乐,与观众沉重的心情相吻合,以致完全不感觉到音乐的存在。另一次是在片尾,在画面呈现一张张为抢救别人而献身的消防队员的照片时,旁白完全退出,只有低沉哀鸣的乐曲,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烈士沉痛哀悼而又敬佩之情。在“电视画面和语言都无法表达情感的深度和广度的时候,音乐就有用武之地了。音乐可以是语意的延伸,人物感情的深化,也是感染观众的桥梁。”[6]该片中两次配乐,强烈的感染着观众,精确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感受与情绪。值得注意的是纪录片中不一定要配加音乐,即使用也要讲究以少胜多,并不要求完整,不完整的音乐能有效的营建纪录片的完整效果。配加音乐时要有铺垫,千万不能为好听而配乐,形神分离,适得其反。

总之,纪录片是一个最富有探索性的领域。本文略论其语言虚拟形式,并非主张纪录片可以虚构。恰恰相反,正是尊重“真实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也是它最可贵的价值所在”[7]的前提下,根据本人所看到大量国内外纪录片的基础上的一点思考,旨在抛砖引玉,不断提高纪录片的质量,满足观众的需求,使纪录片走出“高原期”。

此文系与罗卓群合作完成,发表于《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注释】

[1]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2]黄匡宇:《电视画面创作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

[3]郑元者:《蒋孔阳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页。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视觉思维》,腾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427页。

[5]黄匡宇:《理论电视新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6]郝俊兰:《电视音乐音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7]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67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