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挥国际市场作用

中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挥国际市场作用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发挥国际市场作用一、利用国际市场降低储备规模根据国际经验,国家储备棉必须与进出口贸易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才能够较好地维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即使在储备量占常年生产量的15%这样较高的水平时,封闭型经济也只能使棉花安全概率达到92.2%,还没有开放型经济的起点高。

中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挥国际市场作用

第七节 发挥国际市场作用

一、利用国际市场降低储备规模

根据国际经验,国家储备棉必须与进出口贸易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才能够较好地维持合理的库存水平。一般来说,二者的协调机制是:丰年因收购增加而库存增多,因此,可在适当扩大库存规模的同时增加出口,以缓解库存压力,这时,即使是出口可能略有亏损,但只要其机会成本低于库存增加而导致的储存和损耗费用的增加,也应坚持出口,以免因库存过度膨胀而导致“卖棉难”,使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歉年因抛出储备可能导致库存减少,这时应酌情增加进口,以补充市场供给和库存,防止市场价格过度抬升。至于进出口的水平和时机,则主要是由中央调控机构根据对丰歉程度的推测、市场价格变化的趋势以及库存水平变化的幅度做出决策

由于自然、地理、气候和耕作制度等原因,棉花生产丰歉和棉花品种余缺的现象时常发生。储备可以从时间上以丰补歉,贸易可以从空间上以丰补歉,两者都有助于实现棉花安全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间棉花不平衡的矛盾也会有所缓解,有实证研究表明棉花生产局部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大于整体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那么,反过来说,整体对风险的承受力也就大于局部对风险的承受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的简单总和。因此,当代棉花安全措施所依据的一个有关的概念是将通过国际市场将风险分散,因为大面积作物完全歉收的可能性比小面积的要小得多,由多个国家帮助一个遭灾国家度过饥荒比由一个国家承担要容易得多。

世界上不同产棉、需棉的国家来说,上述结论也是成立的,即国际市场整体的抗风险能力要大于各个国家抗风险能力的简单总和。一个发育良好、整合度高的国际市场可以使储备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相对较低的储备规模覆盖较大的保障范围;反之,如果国际市场的整合度低,地域分割,各个国家或地区相对更高的生产波动只能靠自身储备来平抑,则所需储备规模的加总会远远超出国际市场整合下储备规模的水平,从而极大地增加储备成本,造成更高的经济损失和更大的生产浪费。[1]

关于棉花储备在开放型经济、封闭型经济中的作用效果,比格曼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在保障棉花供求平衡方面,以贸易补充缓冲储备明显地优于封闭型经济。在储备为零时,进行贸易的国家可以把棉花安全的概率保持在94.1%的水平上,基本上符合棉花安全的允许范围,而不进行贸易的封闭型经济只能达到82.8%的水平。即使在储备量占常年生产量的15%这样较高的水平时,封闭型经济也只能使棉花安全概率达到92.2%,还没有开放型经济的起点(储备为零)高。如果储备量达到产量的15%,再加上自由贸易,就可使棉花安全概率接近98%的高水平(厉为民等,1988)。(www.xing528.com)

对于棉花安全的保障,除了要稳定可靠的进口市场外,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充裕的资金。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因此,从总量上看,我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棉花在经济支付能力上是完全有保障的。在我国棉花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世界市场价格稳中有降的形势下,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与国际分工从国际市场进口棉花、平抑国内供应波动,不仅在经济上可行,而且可以有助于资源的更优化配置和贸易福利的增加。

二、利用国际市场解决棉花供需矛盾

通过我国棉花进出口贸易来解决国内棉花供需矛盾。我国参与棉花进出口贸易的出发点和目标是,在用国产棉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进出口一部分棉花来调剂余缺。我国现行棉花进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1995年以后我国棉花进出口贸易出现失衡,据海关统计1995~1997年进口量累计为214万吨,而同期出口仅为2.7万吨。2001~2006年进口总量预计达到1230万吨,有效地缓解了国内棉花供给压力,保障了产业安全。

由于国内、国际棉花价格的大幅度逆差,使得国内纺织企业特别是三资纺织企业纷纷奔向进口棉花。当国际棉价大幅度下降时,中国纺织企业从降低成本、维持企业生存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增加化纤的用量,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购进低价进口棉花;而当国际棉价上涨,甚至高过国内棉价时,纺织企业又转向国内生产的棉花。近几年,国家对进料加工产品出口实行不征不退税,进料加工棉花免交进口关税和国内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这大大缩小了国内企业的棉花供需缺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