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棉花产业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棉花产业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提升国际竞争力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健全国家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棉花市场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是: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棉花资源积极作用的同时,通过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等经济、法律的手段,对棉花市场进行间接调控,有效解决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下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防止棉花供求、价格的剧烈波动。关键是要提高储备棉质量,要通过轮换,使国家储备棉品级结构不断改善,增强调控能力。

中国棉花产业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五节 健全国家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

国家棉花市场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是: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棉花资源积极作用的同时,通过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等经济法律的手段,对棉花市场进行间接调控,有效解决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下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防止棉花供求、价格的剧烈波动。

一、完善棉花储备调节制度

合理确定国家储备棉规模和品级结构。应综合考虑我国棉花生产的波动周期、棉纺企业实现正常配棉的最低库存数、棉花替代品情况、国内外棉花市场的关联度、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及仓储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国家正常储备棉规模,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宁少勿多。关键是要提高储备棉质量,要通过轮换,使国家储备棉品级结构不断改善,增强调控能力。

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储备调节机制。其基本取向是建立“价格安定带制度”:调控部门科学确定并掌握棉花“收购最低警戒价”(可参照政府支持价格确定)和“销售最高警戒价”(可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并将两者之间的区域确定为“安定带”。政府不干预棉价在“安定带”内的正常波动,主要通过储备吞吐间接调控超出“安定带”的价格波动;当棉花严重供大于求或市场收购价格低于“最低警戒价”时,国家委托储备棉管理机构通过国内主要有形及无形的交易市场公开挂牌采购棉花,充实国家储备(也可以转为周转储备,直接向纺织企业销售)或出口,促进棉花收购,促进价格上升至“安定带”;反之,当棉花严重供不应求或销售价格溢出“最高警戒价”时,储备棉管理机构通过交易市场公开挂牌拍卖棉花,使棉价回归到“安定带”。

二、完善进出口调节机制(www.xing528.com)

按照我国入世协议,棉花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TRQ),2/3的配额由非国营贸易公司进口,国外棉花特别是高补贴的美棉只要比国内便宜,政府将难以限制其进口。为此,必须将进出口调节和储备调节紧密结合,以“国内棉花年度资源平衡余缺量”为基准,实行“自主进出、有进有出、动态平衡”管理,以保持国际市场份额,避免单纯出口或进口造成的价格被动,获取国际比较利益。同时,还可利用国际棉花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降低贸易风险。

三、必要时建立棉花市场风险基金

为保证财政支付棉花调控成本(包括补贴棉农)的制度化,减少调控支出分散化管理带来的机会成本和浪费,必要时应建立棉花市场风险基金。风险基金可以按照调控对象分项设立,包括储备调节基金、进出口调节基金、直接补贴棉农基金等,也可以统一设立、综合运作,以达到规模化的效果。

四、确保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稳定、适度发展

随着入世积极效应的逐步显现,我国棉纺织业超常发展,对棉花生产构成压力。对此,一定要加强研究、审慎对策,切实避免棉花生产“大起大落”。判断目前旺盛的纺棉需求,一方面,必须看到其合理因素,如出口配额管理放松、世界制造业转移乃至工业化推进与纺织工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不稳定因素,我国纺织业出口途径较单一,依赖性很强,目前美欧等主要进口国不断以技术壁垒反倾销以及特殊保障条款等手段对进口我国纺织品设限;还要看到我国纺织业整体装备水平中有1/3设备相对落后,纺棉需求已大大超过我国棉花生产潜力。对此,要采取适当措施,既要遏制纺织工业已经出现的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促进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实现集约型增长;也要根据供求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生产结构,保持我国棉花生产稳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