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基于技术创新的我国棉花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棉花的产业结构是历史演变形成的,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种运动和变化会导致我国棉花的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由不协调到协调转变,由低效率到高效率转变,这就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本节从剖析技术创新的科学内涵着手,确立我国棉花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促使我国的棉花产业获得快速稳定的发展。
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内涵
1.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2]
国际上的技术创新研究已近半个世纪,但明确提出技术创新能力并加以研究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目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仍处于探索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理论,术语也不统一。根据国内外对技术能力的研究总结,技术能力由生产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生产能力指生产系统的效率和产品、工艺的技术水平;吸收能力指企业获得、存储、学习和转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指担负着提高技术能力的重任,它的大小可用技术创新的贡献大小衡量。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企业提高技术能力最终应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依托。吸收能力和生产能力只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上,而不能具有超越技术领先者的技术能力,只有拥有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才能最终战胜技术领先者。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由于对技术创新能力所包括的因素各有差异,导致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看法也不一致。拉里(Larry,1981)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把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取能力的综合;Seven Muller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开发能力、改进生产技术能力、储备能力、组织能力的综合;Burgelman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由可利用的资源、对行业竞争对手的理解、对环境的了解能力、公司的组织文化和结构、开拓性战略等方面组成;巴顿(1992)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主体出发,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由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的技能、技术系统的能力、管理能力、价值观等内容组成;王健则从技术创新资源要素入手,把技术创新能力要素分解为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以及活动过程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支持和社会支持能力等几个方面;王伟强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类型提出组合创新能力,即产品创新能力、工艺创新能力之间的耦合状态及其由此决定的系统的整体功能;科技部的“技术创新工作纲要”中,则把技术创新能力界定为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工程化能力、生产创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资源配置能力等。对于以上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的解释都有其合理性,但对于技术创新的主体,我们认为不能单纯就指企业,因为还可以包括产业和国家,另外技术创新能力除考虑技术创新过程外还应考虑技术创新的产出。概括地说,技术创新能力应指技术创新主体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及归宿,对其所拥有的技术创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
2.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按照划分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和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耦合及由此决定的系统的整体功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反映在企业研究开发出来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对创新产品投入生产的能力以及产品市场化的能力。具体应包括如下几点。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整体功能。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的能力。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密切联系。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还要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它还与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紧密相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3.产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基本动因
(1)微观竞争的压力与动力促进技术创新。产业中同类企业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为了满足产业内有经验并且挑剔的顾客们的要求,企业要承受竞争压力,激励和压力并存。竞争不仅迫使企业不断进行学习,也迫使员工相互攀比,需要不断学习。此外,相关中介机构必须随企业和员工的要求相应的不断前进,才能满足企业服务和员工培训等方面要求。
(2)区域环境促进技术创新系统的形成。产业内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中介机构、教育与研究部门、有经验的顾客在地理上的集中,不仅有利于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的累积效应,为企业提供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而且由于沟通的便捷性,如现场参观、频繁的面对面交流,使学习途径更加方便。正是在这种学习型的区域环境下,区域内的各行为主体容易通过网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构成创新网络,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比一般的战略联盟更具有创新能力。
(3)创新风险的降低促进产业创新,集聚效应和外部效应使企业容易发现创新所需的基本要素,如产业内的生产服务业更加完备,本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可以紧密地参与创新各过程,确保与客户的需求一致,适应创新的模式由线性模式向网络化创新模式转变,多方合作参与创新,既降低了创新的风险,又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
二、棉花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容
(一)产业链的内涵
1.产业链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关联关系
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产业相互之间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在一般的经济活动中,各产业都需要其他产业为自己提供各种产出,以作为自己的要素供给,同时,又把自己的产出作为一种市场需求提供给其他产业进行消费,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才使得各产业得以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否则,它不可能长期生存下去。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客观联系,现实经济活动中便有了各种各样的产业链。
2.产业链的关联关系是一种时空顺序
一方面,产业链有时间的次序,链条的上下链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次序和逻辑因果关系,如在“植棉—轧花—纺织—服装”这一简单形式的链条中,必须是棉花种植在前,轧花纺织在后,而且植棉表现的是“因”,服装表现的是“果”。并且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产业链呈现出相应的运行轨迹;另一方面,产业链有空间的归属和地理的布局,各个产业链环的主体(企业)总是从空间上落脚到一定区域。
3.产业链是供求关系与价值的传递
从供给的角度看,产业链是资源功能传递、功能集中和功能累加的手段。资源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进行传递,并伴随着功能的传递和累加,使效用或使用价值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从需求的角度看,产业链又是满足需求的表达。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对其上游环节提出需求,而又对其下游环节进行供给,从而,不仅出现了相向的以产业链为平台的供给与需求传递,而且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向传递。
4.产业链的范畴具有伸缩性
一方面,虽然产业链始于初始资源、止于最终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初始资源和消费市场具有相对性,根据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不同,产业链路径的起止点也将不同;另一方面,虽然产业链定义在产业层次,但由于产业的概念本身具有伸缩性,因而产业链的层次也具有相同的伸缩性。以我国为例,我国现行的产业分类中,有四个层次的分类,第一层次是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等门类;第二层次是在每一个门类下的大类,如农业中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服务5个大类,第三和第四层次是大类下的中类和中类下的小类,在农业中有18个中类、38个小类。和产业分类相对应,产业链也可以处于四个层次,从大的门类到狭窄的小类。
5.产业链有若干形态
产业之间关联关系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如产品、技术、信息、资金和价格等,因此,对产业链审视的角度不同,产业链可以分解成若干形态。以产品为联系内容的产业链形态,构成产业链中的物质流,通常称为产品链;以价格或资金为联系内容的产业链形态,主要是价值的表现,因此被称为产业价值链。这些既是产业链的表现形态,也从不同侧面对产业链产生影响。
(二)我国棉花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容
当我们将棉花生产经营的组织过程看作一个整体时,就会发现棉花产业本身即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棉花产业链系统:棉花生产资料供应者——棉花生产者——棉花加工者——棉纺织品加工生产者——棉产品经营者——棉产品市场服务者(包括流通)——棉产品消费者。因此,按照一般产业结构共同的优化内容,我国棉花产业结构升级也主要在三个方面,即棉花产业内产业链的延伸、提升和整合。
1.棉花产业链的延伸(www.xing528.com)
产业链的延伸,有的称为产业链的加长或产业链的拓展,是指产业迂回程度的提高,它包括三种情形:向前延伸、向后延伸和增加中间环节,但一般是指向后延伸,即增加加工环节。加工环节的增加,由于追加了劳动、资本和技术,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
从全国宏观视域来看,棉花原料产业链是比较完整的,构成产业链的环节是经过长期的演变,在重大技术变化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而且一旦形成则不是短期内可以随意改变的,即在短期内可以假定产业链的“迂回”路线是不变的,因而可以认为不存在产业链的延伸问题。
但从区域层次来看,一定区域内由于受自然、地理、经济等各方面影响,它往往只具有棉花原材料产业链中的一个和几个环节,其他环节没有或相对弱小。例如,新疆是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地,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接近1/3,虽然棉纺织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但相比其棉花的巨大资源仍显得规模和水平不够,在服装制造领域更是薄弱,据统计,新疆的棉花自用和外销的比例在3∶7左右,当棉花市场紧缩时,新疆则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
区域层次内的产业链延伸一般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产业链的延伸是地区经济结构的高度化,后续产业环节的增加可以带来高附加价值化,从而使产业链的增值保留在本区域之中;另一方面,各个区域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有利于形成竞争的局面,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在一定区域内延伸产业链条,可以推动棉农进入产业链,分享产业链增值利益。例如,江苏射阳的纺织原料产业链建设,通过农科教结合,使高品质棉达30多万亩,良种覆盖率100%,23万棉农在棉花上收入达3.2亿,200多个棉纺和相关配套企业对全县经济贡献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76%,并且为10万左右的农民提供了新的工作岗位,利用棉花资源优势所构建的产业链使射阳逐步成为“绿色纺都”。
2.棉花产业链的提升
产业链的提升是指产业链整体素质的提高,即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知识含量、技术层次、资本密集程度和附加价值水平不断增强,这是产业链优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至为关键,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这是作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一个内容,但在产业链优化中较少提及。实际上,这一优化内容既不同于产业链的延伸(环节多少或路线长短),也不同于产业链整合(环节之间的连接合作、协调合理),而主要突出整体质量特别是技术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国的棉花原料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技术层次既不平衡,也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一方面,环节之间的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原料生产领域的耕作方面仍以传统技术为主,种子的改良较为缓慢,原料的收获如植棉采摘仍以手工为主,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较低,但在棉纺织加工领域,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已占有大量比例,技术进步贡献率远高于原料生产领域;另一方面,各个环节与现代化要求相比较都还需要不断提升;即使产业链中技术相对领先的棉纺织业,技术装备仍比较落后,现有设备中,棉纺锭只有1/3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急需淘汰的纺锭(新中国成立前和20世纪50年代初生产的)还有25%。在棉纺织业如此,在其他环节更需要提高知识、技术和资本的含量。
3.棉花产业链的整合
产业链整合是将产业链的各环节有机地联合在一起,使得产业链环协调互动,产生出协同效应和聚合质量。产业链的整合有许多内容:从产业链形态要素来看,有物流的整合、信息流整合和价值流整合,以及经营主体的整合等;从产业链的时空分布来看,有宏观视域内的产业链整合、区域内的产业链整合和跨区域的产业链整合等。产业链整合以微观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和伙伴关系为基础,即形成合理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沟通信任机制。迈克尔(1999)指出,纵向整合规定了在一个企业和其供应商、销售渠道、买方之间的各种活动的分工,价值链允许企业通过突出纵向联系的作用来更明确地识别整合的潜在利益。他认为,利用纵向联系并不要求纵向整合,但是有时整合可以使纵向联系的收益更容易得到,这些关于微观企业整合的观点也可以引入到产业链整合之中。
虽然我国有比较完整的基于经济技术联系而形成的棉花产业链,但由于这些链环分属三个不同领域,导致各链环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现实中,农民生产的棉花被初加工企业一次性买断,而生产者主体——农民,实际并未进入产业链中,不能分享产业链的整体价值;棉花生产中按照自身经济目的和生产能力生产的原料产品年际间变化巨大,不能和市场需求环节相对接。有时,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自益”行为,跨地区的棉花产业链环往往联系疏松,甚至产业链被人为割断。
三、推进棉花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构想
棉花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概括为:在提高棉农组织化程度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棉花生产规模化、棉花加工集约化和棉花流通网络化,并通过利益联结形式,实现棉花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联合,形成协调发展的棉花产业体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推进棉花产业结构升级应循序渐进,从环节向整体推进,由初级向高级发展。
(一)以发展棉花合作社为主要形式,提高棉农的组织化程度和棉花生产力水平,增强棉花产业的基础
对于以家庭小生产为主体的我国,推进棉花生产规模化不可能像有些国家那样实行大农场经营,主要形式应是通过棉花合作社把棉农组织起来,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耕作技术,同步管理,并逐步形成集中连片种植,只有这样,才能根本解决品种杂乱,并为机械化生产提供必要条件,逐步改变棉花生产的落后状态。
棉花合作社是在不改变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前提下棉农实行联合和合作的主要形式,是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由棉农集资入股参加,实行自我服务、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土地置换把棉田集中由种棉大户统一经营也是实现棉花规模化种植的重要形式。我国各棉区都有一批种棉能手,他们在促进棉花稳产、高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极大的潜力。近年来,一些棉区已出现种棉能手租赁或购买土地经营权,实施大面积种棉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在生产实践中勇于探索的植棉能手是棉花生产领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将有越来越多缺乏劳力耕种的土地,为他们发挥潜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只要各级政府给予支持,这种规模种植的形式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
棉花合作社应以农民自办为主,也可以通过中介组织领办。一般来说,农民自发组织的棉花合作社民主管理意识强,从创建之初就是棉农经济利益的共同体,生命力更强。由中介组织领办的棉花合作社,也有很多办得好的,但要坚持推动不强迫、领办不包办、支持不干预的原则,让棉农自己当家做主,才能使棉花合作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要鼓励种棉能手领办棉花合作社,使他们成为棉农致富的带头人,同时还有利于棉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二)以加工企业为依托,带动棉花合作社发展,使棉农能分享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促进利益分配合理调节
棉花合作社是棉农在生产领域的联合,它能引导棉农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但合作社本身不易把棉农同市场联结起来,不能完全摆脱生产的盲目性,还要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
近年来,一些棉区探索以棉花加工厂为依托,组建棉花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成功的,很受棉农欢迎。第一,它解除了棉农的后顾之忧,加工厂负责加工棉农生产的全部棉花,棉农不愁卖棉难;第二,加工厂直接向流通和纺织企业出售棉花,把棉花生产同市场联结起来;第三,以加工厂为依托的合作社在棉花销售后还向棉农返利,让棉农分享棉花加工和销售的利益;第四,棉农获得了利益,真正把加工厂看成是自己的,能同合作社和加工厂共担风险,不管市场如何变化,都能自觉地把棉花交给合作社、加工厂,加工厂也因此而获得充足的棉花资源。
加工厂同棉花合作社的结合是棉花产业化的基础环节。棉花初加工本身是棉花生产的延伸,因为籽棉经过加工变成皮棉才能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才完成棉花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国外大农场主有条件的都拥有轧花厂,自行加工籽棉,以成包皮棉作为最终产品。
以加工厂为依托组建棉花合作社还能推动棉花加工企业的整合。因为棉农在组建合作社的过程中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实力强、拥有先进设备并能带领他们进入市场的加工厂,必然会逐步淘汰那些设备落后、没有前景的加工企业,有利于解决棉花加工厂过多、过滥的现状,逐步实现棉花加工集约化。
(三)以流通企业为龙头构建广泛的棉花经营网络,把棉花生产同大市场联结起来
棉花用途单一、商品率高、产区集中、季节性强。这些特点决定了棉花生产必须同大市场连接,同流通企业密切结合,利用流通企业的销售渠道、仓储及其他流通设施,把产品销售出去,市场领域越大,对棉花的销售越有利。流通企业为了获得稳定的货源也需要有相对固定的棉花生产基地,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流通企业同加工企业及棉花合作社的联合已成为彼此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时期,各地加工厂生产的棉花都由流通企业按国家计划统一调拨和供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加工企业虽然有了棉花销售自主权,但由于受地域和信息的局限,又缺乏销售渠道,不少加工企业仍然保持着同流通企业的密切关系,只是由隶属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近几年,加工企业同流通企业的合作以及流通企业之间在更大范围的合作构筑了棉花生产同大市场密切联系的网络,为促进棉花销售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推进棉花产、加、销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标是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因此,棉花产业结构升级应在促进棉农之间的联合、棉农同加工企业的联合、加工企业同流通企业联合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棉花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机结合,促进棉花产业的协调发展,并让棉花生产者获得最大的利益。棉花产业链的联合可采用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契约合同型(也可称为“松散型”),即由棉花流通企业或纺织企业通过棉花合作社与棉农签订产销合同,棉农按合同规定向合作社送交棉花,再由合作社加工后按契约规定将棉花交棉花流通企业或纺织企业。第二种形式是利益返还型(也可称为“半松散型”),即由棉花合作社与棉花经营企业或纺织企业组成一定形式的联合,按供货量分享下一道环节的利润,这种形式能较紧密地把棉农、流通企业和纺织企业联在一起,有利于协调棉花产、供、销之间的利益关系。第三种形式是联合实体型(也可称为“紧密型”),即由棉花合作社同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和纺织企业共同组建经营实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
【注释】
[1]本节基本内容发表于《生产力研究》2007年9月第18期。
[2]吴友军:《产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商业研究》2004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