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邮政民生服务公共平台研究:顺应社会转型与时代潮流的选择

广东邮政民生服务公共平台研究:顺应社会转型与时代潮流的选择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东邮政民生服务公共平台研究:顺应社会转型与时代潮流的选择

(一)顺应社会转型和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中国唐代杜甫春望》一诗中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自古至今,无论中外,虽然邮政服务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都与民生服务息息相关.到现代社会特别是步入21世纪以来,邮政与民生的联系更加密切.

1.社会发展的必然与人民群众的期待

步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时局动荡,东西方意识形态较量,生态领域公共安全领域全球化问题凸显等,都成为邮政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于是,各国邮政相继发生变革,实行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并进一步凸显邮政公共服务的公益事业属性.变革表现形式为通政、通民、通商,但所蕴含的本质内容则是惠民、便民、利民.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相适应,当下邮政所有改革最本质和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也正因为如此,更加凸显向公民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基本职能,现在已经成为万国邮政联盟及世界各国邮政部门的基本共识和睿智抉择。中国从事普遍服务的乡邮员王顺友、尼玛拉木在万国邮联产生轰动效应,便是证明[1]。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东构建邮政服务民生公共平台,实乃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必然。

传邮万里,国脉所系。中国邮政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光荣史。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计划经济社会走向市场经济社会、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的全方位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其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产品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为解决好这一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一再强调,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2008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南宁邮区中心局时更是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发展邮政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邮政服务”[[2]]。全国邮政2011年工作会议,则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战略目标。这些情况表明,广东构建邮政服务民生公共平台,符合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特征,是当下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并且人的需求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当较低一级的需求得到部分满足之后,较高一级的需求就会成为新追求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需求的层次和品位在不断的提升,另一方面需求面日益拓展,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部门能够提供更高质量、更多样化、更充足的社会产品与服务,尤其是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广东构建邮政服务民生最优最广公共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品质最优、范围最广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满足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体现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紧迫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务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广东构建邮政服务民生最优最广公共平台,都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这个平台要维护和实现的正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个平台所提供的金融储蓄、物流配送等市场化便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角度看,邮政的机要传递等业务是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整体利益密切相关的惠民性政务服务,邮政的明信片制作发行等兼有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产业属性,邮政的平信和包裹传递等普遍服务属于公益性社会服务,这个平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联系;从统筹兼顾的角度来看,这个平台联结国际国内,覆盖城镇乡村,覆盖各个区域,覆盖不同群体、职业,对实现国家、地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战略利益或长远利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www.xing528.com)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现在已经被党和国家摆到了越来越突出的战略位置。继党的十五大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总体布局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地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着重强调了社会建设对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并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全会明确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毫无疑问,广东构建邮政服务民生最优最广公共平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对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尤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011年3月全国“两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专篇阐述如何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再次强调要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明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并且首次将邮政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纳入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要求在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做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这些论述,更为具象地体现了邮政事业在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历史进程的地位和作用。也正是在这次会议期间,胡锦涛同志在听到邮政依托先进的信息网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缴费难、买票难、购物难等问题后,十分高兴地说,大家都要“像邮政那样,真正地为农民服务,希望邮政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值此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广东构建邮政服务民生品质最优、范围最广的公共平台,体现的正是一种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社会历史责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庄严承诺:未来五年,邮政事业发展,应当凸显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的战略方向,扩大邮政基础网络覆盖面,均衡城乡服务差异,促进服务水平和服务内容提升,着力加强农村及边远地区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邮政普遍服务质量和效率

3.落实《邮政法》,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

2009年4月24日,国家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了邮政体制改革的成果,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邮政普遍服务是邮政服务民生公共平台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出发,把保障普遍服务作为重中之重,首次在立法层面上明确提出了邮政普遍服务的制度设计,对邮政普遍服务的定义和范围、义务承担主体和基本服务规范、邮政普遍服务设施的建设、国家对邮政普遍服务的保障支持措施以及邮政管理部门对邮政普遍服务的监督管理职责等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按照规定,邮政企业承担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义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以支持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如:将邮政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和财政补贴以支持邮政普遍服务设施建设和保障邮政普遍服务有效运行等。由此建立了由政府主导、企业承担的普遍服务机制,体现了一种国家义务、政府责任和邮政企业的担当,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邮政普遍服务的实现,有助于持续推进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以便民、利民、惠民作为立法宗旨之一,同时在公众用邮的知情、申诉、索赔权等方面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与构建邮政服务民生公共平台的出发点和目的基本一致。从一定意义上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为构建邮政服务民生公共平台提供了国家法律政策上的支持,而构建邮政服务民生公共平台正是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现实需要,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邮政普遍服务的实现,有助于持续推进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举措。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一个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核心是在公共财政预算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导向上,真正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愿望。把钱真正用到惠及千百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使人民安居乐业、心情舒畅、生活幸福的事业上来。真正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政府必须下决心把钱投到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乎千家万户生活命脉的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劳动力失业和培训、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安全和秩序等方面来,这些都是一个服务型政府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毫无疑问,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将会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责任。这样,它迫切需要构建一个紧密连接最广大人民群众并为之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平台。公共服务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可分为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其中,基本公共服务是指通过国家权利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从事生产、生活、发展和娱乐等活动需要的基础性服务,如:提供水、电、气、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邮电与气象服务等。由于公共服务具有普惠性、公用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政府在选择服务民生公共平台的主体时,要注重服务的安全性和长久性、网络的广泛性和便捷性等特性。

邮政业的本质与属性,决定它具有满足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首先,邮政资源是政府管理的公共资源。《万国邮政公约》规定,各会员国应注意使所有使用者(客户)能享受普遍的邮政服务,即以合理的价格在领土的每一个角落提供经常、优质的基本邮政业务。因此,保证境内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通信权利是一个国家政府的职责。邮政网络是国家邮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对邮政普遍服务的需求,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各种形式长期投入形成的集合,具有鲜明的国家投入、全民所有的公共资源的特征。其次,邮政资源与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资源密切相关。邮政资源需要依托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各种交通运输平台,大力拓展服务网络,加快传递速度,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流通成本。邮政资源的重点在于合理调配各种交通运输资源,收寄的投递环节是邮路的特有内容。它是实现邮政价值的最终环节,能否按照合理的标准组织和实施投递工作也至关重要。再次,邮政资源是开展各类服务性业务所依托的基础资源。例如,邮政资源全程全网的特点,是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函件、包裹、快递以及报刊发行等业务的基本条件;邮政资源遍布全国的特点,是邮政储蓄等金融业务得以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邮政资源服务公众的特点,是发展其他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的基础。众所周知,事关民生的公共服务搞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繁荣;直接决定着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决定着人心向背,决定着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所以,尽快建立连接政府服务民众最便捷、最有效的公共服务平台,成了当今社会建设的头等大事。而基于上述因素选择依靠邮政服务民生公共平台提供公共服务,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各级政府的优先选择与最佳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