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人的自由的关系
李雯雯 赵华朋 高礼增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应用并发展了异化理论,异化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异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及马克思的异化观,着重阐述了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当代各种异化现象的关系,深刻分析了扬弃异化与实现当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异化 扬弃 自由
一、异化理论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异化”一词产生于英国早期的经济学,它首先应用于经济领域,进而用于社会政治领域。英国的霍布斯最早在社会政治领域使用了“异化”一词,异化概念的主要含义是指“转让”,即国家的权利是个人权利的转让即异化的结果。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比较广泛地应用异化的概念,并从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描述了异化这一社会现象。古典哲学时代,“异化”概念被扩展为分析主体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并有了特定的哲学内涵。异化概念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概念,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应用并发展了这一概念。
1.黑格尔的异化理论
黑格尔的异化指的是绝对精神或自我意识的异化,整个异化过程是“思维中超越自身”。“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黑格尔的异化概念首先是用来说明绝对精神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的,他正式使用“异化”概念是从其《精神现象学》开始的。黑格尔把人的精神、意志的发展看成是曲折的历史过程,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是有规律的过程。黑格尔把异化作为说明自然、社会历史辩证发展的核心范畴和基本方法,并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异化理论。
黑格尔的异化与劳动概念也密切相关,劳动异化是黑格尔异化理论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劳动是人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劳动使人具有社会性,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劳动,但劳动产品却不属于自己,劳动成了满足别人需求的劳动,并成为人与人发生关系的媒介。黑格尔认为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他看到了劳动的社会性,但是并没有看到异化产生的社会根源。同时,黑格尔还把异化看作是一个本体论事实,它植根于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本性之中。因此,异化是一个普遍的、永恒的范畴。
2.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
费尔巴哈的异化是“现实的人”的异化,异化是一个客观的运动过程。费尔巴哈力图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异化观,但是却是以否定辩证法为前提的。费尔巴哈没有把异化与劳动联系起来,而是把异化概念运用于考察人的本质,从而建立了人本主义异化观。
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将异化看为主体无法实现自我复归的自我丧失状态,并指出异化的主体是感性存在的人的本身,理性、意志和情感是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对异化持彻底否定的态度,他认为人越异化,人的自我丧失就越严重,因此他认为异化是“恶”的,自我异化是意识的一种错觉,因而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则完全变成了一个主观的消极概念。他指出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且认为只有宗教这一种异化,他并没有看到人的社会性,以及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异化现象,这是他异化理论的局限性。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1.马克思的“异化”概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应用了“异化”概念,并发展了异化理论。马克思所指的异化是一种人与其产物的关系,他认为,异化就是人本身的活动造成一种独立的异己力量,如宗教、权力、资本等等,并且这种力量反过来剥夺了人的自由人从属于它,变为它的工具。马克思从经济事实出发,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1](p90)劳动活动本应该是人自由、自愿的劳动,而与劳动的本质相悖,就成了劳动的异化,这种异化不是外界客体造成的,而是主体自身否定了劳动的本质。主体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使客体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这就是马克思所指的异化。
2.异化劳动产生的后果
工人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反而成了否定自己的产物,这违背了劳动的本质属性,劳动失去了它的现实性,导致工人从劳动活动中被排除,成了被剥削的对象,这导致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成为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从这个经济范畴的理论同样可以推出不仅在经济方面存在异化现象,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同样存在着异化的现象。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劳动产品异化,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创造劳动产品,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产品却归资本家所有而不属于劳动者,劳动者创造的产品数量越大,就越受他自己的劳动产品所统治,这种异化的本质就是劳动产品的异化;第二,劳动活动异化,劳动活动异化是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的结果。劳动本身应该是劳动者自由的、自愿的一种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在劳动时没有自由,是一种被迫的单纯的动物式的劳动,劳动成了自己本来面目的对立面,这就是劳动活动的异化;第三,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就是指劳动者和类生活的异化。“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的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p97)劳动者在劳动时失去了自由,人的本质被否定,作为人的类生活、类本质的劳动对人来说成了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这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第四,人与人的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同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同他人、同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1](p98)
3.马克思异化理论产生的意义(www.xing528.com)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和论证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马克思运用异化理论第一次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实质,并为马克思之后的异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出发分析了社会历史的本质问题,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因而就把生产劳动看成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为科学的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另外异化劳动的发展,改造了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准备了条件。异化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异化的扬弃,异化现象扬弃的前提就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生产关系的私有制彻底消失,人们的劳动不在是被迫的、不自由的活动,而是自愿的、自由的,人类劳动的异化被扬弃,人的发展也不再是片面的、畸形的发展,而是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人的自由的关系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是关于人的学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自由作出了构想。人的本质在于人能够自由自觉地活动,这里所指的人是“现实的人”,“自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体属性,因此对于现实的人有着至高的价值。人真正的自由就是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表现。一方面,马克思指出自由是人所固有的东西,认为自由是人的一个本体论事实,人的精神也是自由的。马克思所指的自由并不是脱离劳动的自由,而是劳动本身,自由就是自我实现的活动。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自由就是自我决定的自由,作为主体的个人具有自我选择性和自我决定性,是一种包含主体意识的活动。除此之外,马克思还认为自由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劳动产品,并在劳动过程中创造自身。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异化劳动造成了人的劳动是不自由的、不自愿的,现代社会的劳动仍然是人们有意识的用作谋生的手段,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也是强制、不自由和片面的畸形发展,这与人的本质发展悖向而驰,但是劳动异化却为人的解放和异化的扬弃准备了条件。只有扬弃异化,人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异化的扬弃是一个艰辛的实践过程,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完成。自由是人自身在全部历史活动的中的价值取向,如果没有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寻,人的实践活动本身都也都失去了意义。自由作为人类实践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永恒的,我们实践的目的正是为了追求人的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消除当代社会异化现象及人获得自由的途径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经历了人本主义时期、历史唯物主义时期的发展,从形成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从总体上来说,马克思对异化的分析体现了历史与价值的统一。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当今世界各种异化现象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考察和分析分析我国的异化现象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从而为人获得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1.当今社会的各种异化现象
异化现象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异化现象,社会主义同样存在着异化现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都在快速的发展的同时,在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当代社会的异化已渗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经济领域方面,首先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异化。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本不应该存在劳动异化的现象,但在现实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技术还没到到高度发达的水平,社会财富还不是足够丰裕,劳动还只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劳动产品不归劳动者所有,而是作为了一种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反而成了与劳动者自己对立的活动。其次劳动本身也存在异化现象。劳动不是劳动者自愿的、自由的活动,而是为了谋生而不得不进行的劳动,劳动把人与人区分为不同的阶级或阶层,这也是人与人的异化。
在政治领域方面同样存在着异化现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异化现象同样影响着上层建筑的异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行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人们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民代表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其中一些滥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是以侵犯百姓的合法权益为前提,这就导致了在政治领域方面政治权利的异化产生。
在教育方面,我国的教育事业是以培养国家建设性人才和提高国民思想道德及文化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获得知识,从而从知识中解放自己,但是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却背离了教育的初始目的,把教育作为受教育者必须完成的责任和使命,这反而束缚了受教育者的人身自由,更有部分私立学校为了扩大生源谋取私利,甚至不尊重客观事实,在学生的成绩方面弄虚作假,这更使教育领域中的异化现象变本加厉。
2.消除异化使人获得自由
异化不是永恒的,它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消亡。社会上的各种异化现象给人们带来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要使人获得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消除现代社会存在的各种异化现象。
第一,要从经济着手,大力发展生产力。异化现象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而造成的,而私有制的存在又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所产生的,因此要扬弃异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现阶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不是很发达,社会财富还不是富裕,异化产生的根源还没有消失,只有不断发展现阶段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并适当的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为异化的扬弃提供经济基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才能为人的自由而努力奋斗。在现实生活中,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是活的劳动产品的,工具,人并不是自由的,要使人获得自由必须要肯定和提高人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社会也必须尊重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最高目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既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社会的发展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的自由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异化现象使人的发展成为片面的畸形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包括满足人自己需求的发展、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等等,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社会的发展要通过人的发展才能体现出来,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各种异化现象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也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途径就是要扬弃异化,扬弃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