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物质观简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物质观简论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论实践物质观周永红1王宏波2摘要:物质原则和实践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条重要原则。实质上没有完全跳出自然物质观的论域。实际上仍然是自然物质观。因此,认为马克思哲学是生存论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其二,实践本体论否认物质本体论,强调实践是世界的本体,避谈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否无懈可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物质观简论

简论实践物质观

周永红1 王宏波2

(1.陕西省委党校讲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710061;

2.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物质原则和实践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条重要原则。把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既是揭示物质观的必要条件,也是揭示实践观的必要条件。如果从实践的观点看物质观,就要解决实践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就提出了实践物质观学术视域。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物质 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1.对自然物质观反思。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一种或若干种实物视为物质本身,当作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五行说中的金、木、水、火、土,印度哲学中的地、火、水、风,古希腊哲学中的水、火、空气、原子等。人们在谈到物质观时,往往会想到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p130)把物质理解为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列宁的物质概念摆脱了以往哲学界定物质时,从物质具体形态或物质结构层次加以理解和规定的窠臼,从科学抽象高度,抓住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为世界万物的统一找到了真正的基础。列宁把物质概念界定为哲学范畴,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角度去定义是对的,但是没有反映实践概念。

由于列宁的物质定义中没有涉及实践思想,其引发的后果,是在通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部分没有实践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教科书中,物质观与实践观是分开的。实质上没有完全跳出自然物质观的论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里的物质性也是与实践无关的。实际上仍然是自然物质观。以上自然物质观秉承了唯物主义物质第一的思想,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它绕过实践,把物质放到人的思维之外,只强调了物质相对人的思维的对象性,这就简单化了人与自然关系。

2.实践本体论的内在矛盾。

实践本体认为“马克思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异化状态的消除”,而“人类世界只能是实践中的存在,实践构成人类世界的真正的本体”,同时“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即人的生存本体”。因此,认为马克思哲学是生存论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认为:“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把人的存在本身作为哲学所追寻的目标。这样一种本体论所探求的并不是对象、现实、感性的存在到底是什么,即不是探求所谓的终极存在,而是探求对象、现实、感性的存在何以成为这样的存在,即他们存在的意义。实践本体论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因而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2](p171-172)

实践本体论对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深化我国实践哲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出了诸多颇具启发性的思想。但哲学的魅力是在反思中磨砺思维的利剑,在爱智之旅不断开辟出别有洞天的新天地。反思实践本体论,我们提出几点问题拟作商榷。

其一,马克思重视实践的意义和作用,并没有否认从对象、现实、感性出发认识世界。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归结为实践本体论,首先引发一个质疑——即实践讲的是人和对象的关系,对世界本身没有一个看法、态度,何谈实践本体?卢卡奇从人们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实——劳动中去寻找对社会存在进行本体论考察的第一出发点,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新的研究路向,但是在晚年的著作《社会存在本体论》一书中还是对早期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反对自然辩证法的态度作了更正:“这本书的基本的本体论的错误是我只承认在社会中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由于自然辩证法被否认,马克思主义从无机自然推出有机自然,再从有机自然通过劳动范畴推出社会的那种普遍性就消失了。”[3](p64)他不得不承认社会存在是以自然存在为基础的。

其二,实践本体论否认物质本体论,强调实践是世界的本体,避谈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否无懈可击?如果把物质本体丢掉了只讲实践本体,那就是说,和实践发生关系的那一部分世界在主体的实践本体之内,不和主体发生关系的那部分世界就不在实践本体之内了。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就是悬置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问题,从“此在”出发研究哲学问题。海德格尔把在世意义上的世界,即与此在融为一体的世界同通常我们理解的客观世界区分开来。他认为客观世界并不是始源世界。在海德格尔看来,所谓的客观世界是离开意识而存在并作为意识的对象的自然界,是世界上所有存在者的一个总体。它对其本身并不能有所察觉和揭示,客观世界只能在与此在的联系中由此在所领悟和揭示。人以外的其他存在物不可能提出存在的问题,也不可能领悟存在的意义。没有此在在世就没有任何其他存在者来提出和谈论自然界存在的问题。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有一段经典的描述:“到底有没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存在能不能被证明?若由在世界中的此在来提这个问题——此外还有谁会提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4](p233)

这意味着海德格尔把客观世界是否独立存在的问题排除与哲学范围之外,认为哲学所谈论的世界只能是与此在融为一体并为此在所领悟和揭示的世界。这不是离开此在而独立存在的世界,而是作为此在的存在状态的世界。在海德格尔看来,离开主体的世界固然是不能确证的,离开世界的主体(自我、我思等)同样不能确证。如果没有此在(人)的存在,也就没有世界在此。他从在世的此在出发研究存在问题,提出基本本体论。海德格尔从此在出发,研究哲学、研究本体论结束了西方近代以来科学知识之上的价值取向,给人的存在以哲学本体论的地位,但却把哲学研究的起点止于了人类产生以后,避而不谈此在产生之前。实践本体论同样没有解答这个问题。把对自然本体的研究仅仅推到自然科学研究的范围还不能说服我们放弃物质本体论。

因此,我们认为不能丢掉物质本体,把实践作为本体。丢掉了物质本体,实践的载体、主体从何而来?物质是意识之内的还是意识之外?也说不清楚。实践本体论把体现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活动当作本体,实际上是把活动的承载者——实体丢掉了,把活动的承担者丢掉了。所以,离开了物质本体讲实践本体,这种本体就缺乏基础。只讲实践本体就“这就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或偏离了马克思哲学的客观性原则,把实践做主体主义化、神圣化、神秘化理解,因而难以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不能全面准确地说明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5](p37)我们认为,坚持物质第一的观点,也要坚持实践观点,把二者统一起来。实践物质观就是针对以上两种理论的不足提出的。

二、实践物质论

在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语境中,物质与人的意识是密切相关的,没有人的主观意识参与的实践和脱离物质的实践都不能构成人的实践。由此,我们肯定地说把实践的观点和世界的物质性结合起来是认识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一个思路。

首先,马克思哲学突破本体论哲学的提问方式和说明原则。本体论哲学的提问方式是追问世界的终极根据或本原,继而用这个终极的本体来说明一切。马克思把对存在问题的追问纳入到感性的实践活动中,他所讲的物质是进入人的感性实践的物质。马克思的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物质原则,他说:“当我们真正观察和思考的时候,永远也不能脱离唯物主义。”[6](p213)马克思讲的不能脱离唯物主义就是指不能脱离物质第一的原则。但他并没有止于仅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是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引入了实践的观点。实践观念的确立,在自在自然和现存的感性世界之间架起了过渡的桥梁。具体讲,在自在自然各要素之间因果联系的链条上,介入了价值参数,而价值参数的引入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物质原则在解释和说明人类社会各种现象中的解释力。马克思曾经对自然史和人类史也作了区分,他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7](p20)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非现实的存在是非存在”“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的观点,就是指出没有进入人现存感性世界的存在对于人没有现实的意义,而没有否认它的物质性。同样在包含新的世界观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是“新唯物主义”与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时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8](p55)马克思强调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但并不否认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的合理性,而是强调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对对象、现实、感性的理解既要从客体本身的存在出发,又要把它纳入到主体的实践中去探寻客观对象的由来、根据、来龙去脉。

马克思哲学立足点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相对与传统哲学研究它更关注的是“现存的感性世界”(人的生活世界),在实践中、改变世界是马克思思考的首要任务。在现存的感性世界中,人所面临的一般的、基本的事实就是如何处理身处其中的各种关系,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自身的关系(人自身的发展)。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中,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的事物的形成和发展、人自身的生成和发展(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结构、生存处境及其变迁)构成人的生活世界中无可避免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的哲学从实践出发、从改变世界出发(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就是立足于社会的人类,从现存的人的生活世界出发,探寻处理各种关系的根据和方法,建立新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的哲学是在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中进一步把物质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联结起来,通过人的实践探求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的形成、演变的根据和缘由,人之为人以及人的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人的自由和发展的之所以可能的根据,是一种实践物质论。

其次,世界的面貌是物质在人的感性实践中,经人的感性实践作用生成的。(www.xing528.com)

人的感性实践是一个能够在思维中把人的主观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智慧,在行动中将这种智慧诉诸客观对象,从而使自在的存在转化为创造的存在,同时在这种创造性活动中升级自身的主观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活动过程。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它能够把人的多重属性——自然性、精神性和社会性充分地表现出来。以现实的人的感性实践为纽带,人意识的能动性、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事物生成的过程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为解释现存世界何以为此,未来发展何去何从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和策略。

马克思实践物质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实践物质观所讲的物质是进入到人感性实践活动中的物质,人类社会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的社会关系就是现实的人,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通过实践构建出来的。新的物质形式是在现实的人的感性实践中生成的。对于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的自然界,马克思明确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9](p131)

实践物质论用生成性逻辑代替了静态的客观性原则。

三、物质与实践的关系

从实践物质观出发,我们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与实践的关系。

首先,物质是受到实践作用的物质。实践从理论上讲,是一个关系范畴,而人世间能纳入到实践中物质无不是受到实践作用的物质。从这个角度去看世界,世界呈现在人面前的图景就不再是一个固定的、静态的实物的集合,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互动使实践成为函数关系中的因变量,世界究竟以何种面貌示人,人怎样看待世界的真面貌,要看它经过人的实践作用以后的结果。

世界是物质的,但物质是受到实践作用的物质,物质在不同的实践关系中,就相应产生出相应的对世界的认识。同时由于实践的水平和状态不一样,世界的变化也不一样。或者说,物质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对世界的看法就不同。那么世界究竟呈现怎样的样式、世界的面貌将会是什么,这取决于实践作用于物质了以后的结果。

实践的形式有各种各样,如果实践的形式是与自然界打交道的实践形式,经这种实践形式作用的物质相应产生的是自然世界。

如果实践形式是社会实践,经社会实践作用的物质形成的世界是社会世界;

如果实践是精神实践,经过精神实践作用的物质就表现为精神世界。这三个世界是统一的世界,哲学就是要说明这三个世界的关系。因此,对世界的理解和改造不能离开实践,更不能离开物质。

如果从实践的观点看物质观,就要解决实践和物质的关系。这就提出了实践物质观的学术视阈。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赵剑英、俞吾金:《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家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

[5]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和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