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发阈下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发阈下的异化理论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阈下的异化理论赵华朋1王篡2摘要:马克思在前人对异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科学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创造性的突破了之前的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等传统异化理论。本文试图在《手稿》的视阈下解读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意蕴。他的人本主义的思想在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观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发阈下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阈下的异化理论

赵华朋1 王 篡2

(1.西安理工大学教授,2.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马克思在前人对异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科学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创造性的突破了之前的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等传统异化理论。本文试图在《手稿》的视阈下解读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意蕴。

关键词:马克思 异化 异化 劳动

一、异化概念的历史发展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异化”的含义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化的力量反对主体自身,或者说是被创造者对创造者的排斥和危害。

早在17、18世纪,在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那里,异化主要是指“转让”,他是在权利转让的意义上使用异化这一概念。他认为,国家本身就是一种异化。异化概念在法国哲学家卢梭那里则引申出“反对”、“否定”等对抗性含义,异化被看成是人们利己主义的结果。在近代,异化概念常常是唯物主义或启蒙学派的哲学家们用来表达反对封建社会政治观点的一个工具。

德国古典哲学中,首先使用异化概念的是费希特,他真正把异化概念纳入了唯心主义轨道。费希特认为,“自我”规定“非我”,而“非我”又反作用于“自我”,二者正是一种异化关系:“自我”创造“非我”,“非我”是“自我”的异化。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异化概念。他认为,“绝对观念”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异化为自然界,然后又在发展中扬弃了异化,回归到“绝对观念”自身。在他看来,精神或意识的辩证运动,就是把“自己变成他物,变成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即“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返回自身。”按照黑格尔的说法,由于绝对精神自身包含着矛盾,从而外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自然和社会,即发生异化。因而异化是否定,是暂时离开绝对观念,而扬弃异化是否定之否定,是回归到绝对观念。所以,绝对精神通过外化、异化终于达到了自然界、社会,而自然界、社会也就变成了绝对观念的外在形式、异化形式。实质上黑格尔的异化概念指的就是先验本质的外化,即绝对观念自我外化的活动。他的异化概念也就是外化概念,是帮助他从抽象观念过渡到现实世界的助手。作为异化的主体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包含着内在矛盾的、能动的、抽象的“绝对观念”,现实世界的一切不过是绝对观念不同层次上的不完美的外化形式。

费尔巴哈则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异化观,建立了自己的人本主义的异化观。费尔巴哈则从人本学唯物主义出发,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异化观,建立了人本主义的异化观。费尔巴哈从作为感性的、自然存在物的人出发,研究了宗教领域中的异化。他认为,理性、意志、情感就是人的本质,人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为一个独立的存在物上帝,而作为人的本质对象化出来的上帝却完全与人对立,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人们反过来对它顶礼膜拜,因而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理性迷误的产物,这就是宗教的秘密。费尔巴哈的异化观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现实基础,有其进步的一面,但费尔巴哈站在人本主义立场,不是把人理解为社会的人,而是理解为抽象的、离开一定历史条件的、纯粹的、被动的、自然存在的人。不难看出,费尔巴哈的异化主体实质上是抽象的人的本质,而异化扬弃的观点,充其量不过是宗教的解放,精神的解放。

马克思从英国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从黑格尔关于劳动和异化的思想中得到启示,认为人的异化归根到底是劳动的异化,这是人的一切异化的基础。只有把人的异化最终地归结为劳动的异化,才能展示人的异化的秘密,进而揭示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所以,基于其自己的、独特的关于“异化”的看法,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创制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从具体历史事实出发,捕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异化问题的本质——异化劳动,这是劳动学说上质的飞跃,异化劳动概念不仅是历史的创新,也是《手稿》中的奠基性理论。《手稿》虽然仍然带有黑格尔、费尔巴哈尤其费尔巴哈的痕迹,但就《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而言,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逻辑思维上都对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等传统异化理论进行了突破。

二、马克思在异化理论上的突破

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对马克思有着重要影响。尽管黑格尔的异化论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但是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明显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也正是黑格尔的现象学和辩证法启发了马克思。

首先,马克思预设了“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人在实现这一本质的过程中,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异化劳动,这种分裂是人丰富和实现自身本质的内在要求,唯有通过这一环节,人才能真正达到劳动的自由。

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的展现和完成是一个过程,而否定性辩证法贯穿于人的本质实现的全过程。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就是人的类本质,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的实现的逻辑过程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异化劳动——复归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李鹏程先生对马克思创造性运用黑格尔现象学方法做出如下评价:“《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历史描绘成为人通过自己的力量使自己异化的历史和扬弃异化而复归的历史的观点,其思想渊源显然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全书贯穿的精神发展的过程论。”[1](p88)另外,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集中在辩证法的载体上。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的载体是绝对精神,在马克思那里,辩证法的载体是现实的人所从事的生产劳动。

费尔巴哈人本学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上无疑是一场革命。因为在黑格尔哲学中,现实的人是空场的。费尔巴哈的人本学革命恰恰在于使哲学重新回归到人的现实存在。就对“异化劳动”概念的运思而言,费尔巴哈人本学革命对马克思的启示正在于现实的人的出场。他的人本主义的思想在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观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www.xing528.com)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人本学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出发点的“人”的内涵的根本不同;二是实现人的本质的现实道路上的本质差别。在对人的内涵的理解上,尽管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出发点都是现实的、感性的人,并且承认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是,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对人的社会属性的理解上。费尔巴哈认为:“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但是这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2](p185)费尔巴哈显然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社会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马克思对于人的社会属性的理解远远超越了费尔巴哈。《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的社会存在特性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正是在活动中,人才展现出自身的社会属性,而劳动就是人表征和确证自身本质的最根本的活动。这里出现了对人的本质的两种界定:一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二是人的社会存在特性。实际上,人的存在的社会性的界定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在历史层面的展开和实现,对于人的本质的这两种界定完全是互通的。综上研究,可以说正是由于劳动的出现,马克思才真正找到了在人的现实存在中实现人的本质的道路。

马克思《手稿》对以往异化理论有了重要突破。在《手稿》中,他对异化劳动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比较详尽地解读了“异化劳动”概念的具体内涵。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虽然深受黑格尔现象学方法和费尔巴哈人本学方法的影响,甚至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两者的巧妙结合,但绝不是二者的简单重复和相加。马克思扬弃黑格尔现象学方法中对人的抛弃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方法中人的本质实现的关于历史层面思考的欠缺,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在社会实践为基础上,完成了对于以往理论的突破。建立了自己的劳动异化论。

第一,劳动者和劳动活动相异化。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者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和自己的劳动。劳动对劳动者本身而言,变成了一种异化的外在东西,是不自愿的一种被迫的强制活动。劳动也不是需要的满足,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3](p93)

第二,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3](p91),“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3](p91)。一般来讲,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的内在本性,劳动产品是劳动主体的对象化,主体应该在劳动产品中实现自己并理所当然地将其占有。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和自己的劳动,劳动对他而言,变成了一种异化的、外在的、脱离了人的本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他失去的就越多,因而越贫困;工人越创造更多的价值,他自己就越失去价值。

第三,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的《手稿》认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p96)这种类本质通过对象化,即通过改造对象世界的实践得到证明。但“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的生活”[4](p74)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动物与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的对象,即人通过意识改变生命。然而在异化劳动中,这种关系被颠倒了,人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随之丧失,人变为同动物一样的存在,最终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是以上三方面的异化表现所造成的结果。马克思在其《手稿》指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3](p99)“因此,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他人的关系。”[3](p99)马克思还认为,本质上任何异化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只不过这种异化了的社会关系失去了人与人之间关系本来所具有的真实面貌,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歪曲,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两大阶级对立、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而要消除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这表明了马克思对异化根源的理解及解决等已开始转向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来。

三、总结

由上可知,异化是最先在黑格尔那里成为哲学范畴的,在黑格尔那里,作为异化主体的是绝对观念。到了费尔巴哈那里,异化的主体则变成了感性的、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从绝对精神到感性的人,从唯心主义过渡到唯物主义,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同时费尔巴哈的主体被夺去了能动性、创造性。但是和唯物主义相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在这方面,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相比,又是一个后退,是从辩证法走向形而上学。到了马克思,作为主体的既不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也不是费尔巴哈的自然的感性的人,而是从事劳动的具体的人,即在社会领域中结合成一定生产关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马克思透过对异化劳动的剖析,肯定了劳动是人的本质。

首先,异化概念体现了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异化概念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成果之一,是马克思早期辩证法思想的重要体现。黑格尔的异化概念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统统都归根于唯心主义。对马克思来说若要拯救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就必须首先对其异化概念进行批判和改造。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作为一个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异化概念表明事物了的差异和对立,是矛盾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且,异化及对对异化的扬弃实质上就是否定之否定。这都深刻的体现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

其次,异化概念孕育了早期的历史唯物主义。它作为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者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中间桥梁,在理论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马克思在异化概念中体现了对先驱的思想遗产的合理的继承;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也孕育着马克思的巨大创造,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经过异化概念的升华而孕育出来的。

不可否认,作为思想过渡时期的一部著作,《手稿》相对于马克思成熟的著作在说明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上都还有一定的差距,同费尔巴哈的关系还没有很好的说明和脱离。但是,手稿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对劳动、异化劳动及其扬弃的分析,使马克思在克服费尔巴哈的直观性、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对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形成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鹏程:《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黑格尔》《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3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宋朝龙:《马克思在异化问题上思想转变的实质——评张奎良与俞吾金的争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