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法论分析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法论分析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法论分析刘孟学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它是马克思分析自然、社会、人的方法论基础,也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最基本方法。分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方法论问题。而马克思《手稿》中所体现的思维方法,明显反映了矛盾思维法倾向。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法论分析

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方法论分析

刘孟学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52)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它是马克思分析自然、社会、人的方法论基础,也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最基本方法。而马克思《手稿》所体现的思维方法是矛盾思维法,它是辩证思维对立属性的一种体现,与矛盾的同一属性所体现的同一思维法或和谐思维法相对应。研究马克思矛盾思维法对于我们认识马克思《手稿》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如果从和谐思维出发反思《手稿》,将会给我们更多的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关键词:《手稿》 矛盾思维 和谐思维

方法是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手段,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分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方法论问题。在我看来,分析问题,方法很关键,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方法出了问题,或者说没有科学的方法,问题就很难搞清,也很难达成共识。我们生活中许多问题或者矛盾的出现,很多时候可能还是方法问题,好的方法有利于问题解决,不好的方法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只有从方法论入手,找到马克思撰写这篇著作所运用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分析《手稿》的思想,找到马克思理论的发展逻辑,更好认识和评价马克思早期思想及其价值。

一、马克思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的基本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这个方法是马克思分析自然、社会,乃至人的方法论基础,也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最基本方法。它建立在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对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必然形成马克思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这一方法集中体现为对立统一规律所形成的辩证思维法,有时也称“矛盾思维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它的基本内容是对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推动事物发展的概括。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就是从对立统一视角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也就是从基本矛盾出发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其规律。社会发展的形态理论也是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得出的基本结论。人与社会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在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也只能是对立的关系、矛盾的关系,或者说斗争的关系,甚至这种斗争还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就是阶级斗争理论及其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也成为共产党人一般的思维方法,影响着几代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社会实践,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实践中曾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都有表现,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也不一样,给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方法本身和运用方法的人,以及怎样指导实践是有差别的,应该说这个方法是客观世界规律的方法论体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也很有价值。但接受这个方法的人,是否真正弄懂这个方法,在实践中是否正确运用这个方法就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说,讲辩证法的人可能在实践中是形而上学的,可能只重视事物的对立面或只重视事物的同一面,形成对辩证法的曲解。在现实生活中,所谓自我认为讲辩证法的人,实际上往往是孤立、静止、片面的看问题,忽视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分析。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能否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有区别的。那么对于马克思本人来说,是否能把自己的方法运用到底,是否就没有某种思维倾向,或者为了某种目的而矫枉过正?我认为这是可能存在的,特别是作为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出现某种思维倾向也是不奇怪的。正因为如此,我想通过马克思手稿特别是第一手稿,分析这个时期马克思的基本思维方法。为我们客观认识马克思《手稿》提供一种方法论思路。

二、《手稿》所体现的思维方法——矛盾思维法

这里的矛盾思维法不同于有些人习惯使用的辩证思维法,它是辩证思维对立属性的一种体现,主要强调事物的对立性、排斥性、斗争性,重在从事物的对立角度思考问题,与矛盾的同一属性所体现的同一思维法相对应。同一思维法也可以称为和谐思维法,主要强调事物的同一性、依存性、贯通性,重在从事物的统一角度思考问题。应该说矛盾思维与同一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也可以理解为这两种方法是辩证思维的两种不同思维倾向,各自都有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而马克思《手稿》中所体现的思维方法,明显反映了矛盾思维法倾向。

在《手稿》中,马克思谈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经济学中的工资、资本利润、地租等问题,哲学中的异化、私有财产、共产主义等问题。然而,马克思在分析这些问题时,特别是分析经济学问题时,重视了客观存在,也善于从现实出发,但得出的结论更倾向于事物的对立面、矛盾面,反映了这个时期马克思善于用对立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倾向,这种倾向对马克思以后的理论都有重要影响。

1.马克思对“工资”分析的思维倾向

工资是马克思手稿的第一篇,在这篇手稿中,马克思一开始就指出,“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1](p49)在这里马克思从分析工资出发,揭示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敌对的斗争关系,工人的工资也是工人斗争的结果,且最后的胜利还必然属于资本家。在这种对立思维的前提下,后面的分析就不难形成自然的结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是必然的对立的、敌对的关系。

在谈到工资额问题时,马克思认为:“工资额就是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糊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1](p49)在这里,工资数量与工人的生存、生产相联系,本身就包含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马克思明显忽视了工人的劳动是社会财富积累的组成部分,忽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存在,或者说合理性存在,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阶段。这样的分析只能使人们看到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事实,以及“不致死绝”这一带有感性色彩的资本家本性评价。马克思认为工人一无所有,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可以把产业收益加进自己的收入,而工人除了劳动所得既无地租,也无资本利息。所有的这些都反映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矛盾和对立。

在马克思看来,工人的失业贫困也是资本家造成的:“正是资本家把自己的资本转用于其他方面的这种能力,才使得束缚于一定劳动部门的工人失去面包,或者不得不屈服于这个资本家的一切要求。”[1](p50)并认为:“当资本家赢利时工人不一定得到好处,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一定跟着吃亏。例如,当资本家由于制造业秘密或商业秘密,由于垄断或自己地段的位置有利而使市场价格保持在自然价格以上的时候,工人也得不到任何好处。”[1](p50)在这里马克思显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想法,他企图把资本家定义为慈善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既然如此,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即便随着社会财富的增进,工人工资的提高也同样改变不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对立。马克思认为:“工资的提高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他们越想多挣几个钱,他们就越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来替贪婪者从事奴隶劳动。这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1](p51)

那么,社会财富积累起来的状态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大量劳动积累起来,因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就是说,工人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地从他手中被剥夺了,工人自己的劳动越来越作为别人的财产同他相对立,而他的生存材料和活动资料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资本家手中”。[1](p51)在福利增长的社会中,“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就会加剧,资本的积聚就会增强,大资本家使小资本家陷入破产,一部分先前的资本家就沦为工人阶级,而工人阶级则由于这样增加,部分地又要经受工资降低之苦,同时更加依赖于少数大资本家。”[1](p52)这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仅资本家和工人是对立的,资本家之间,甚至工人之间也是对立的,因为工人之间为了生存也不得不进行激烈的竞争。在这里马克思几乎看不到一点统一的关系,看不到共性的东西。(www.xing528.com)

2.马克思对资本和地租分析的思维倾向

对资本和地租的分析是马克思第一手稿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时,引用了斯密的话说:“追逐私人利润是资本所有者决定把资本投入农业还是投入工业,投入批发商业的某一部门还是投入零售商业的某一部门的唯一动机。至于资本的哪一种用途能推动多少生产劳动,或者会使他的国家的土地和劳动的年产品增加多少价值,他是从来不会想到去计算的。”[1](p65)也就是说资本家的动机完全是自己利益的驱动,他们不会顾及整个社会利益的,“这是这样一些人的阶级,他们的利益决不会同社会利益完全一致,他们的利益一般在于欺骗和压迫公众”。[1](p66)

在谈到地租时,马克思认为:“土地所有者的权利来源于掠夺。土地所有者也象所有其他人一样,喜欢在他们未曾播种的地方得到收获,甚至对土地的自然成果也索取地租。”“地租是通过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确定的。”“斯密从土地所有者榨取社会一切利益这一事实得出结论说,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始终同社会利益一致,这就荒谬了。根据国民经济学,在私有制占统治的条件下,个人从社会得到的利益同社会从个人得到的利益成反比。”[1](p88)这里马克思和斯密出现了冲突,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方法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个人从社会得到的利益同社会从个人得到的利益成正比才是合理的。果真如此,社会存在的条件又是什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始终坚持的是阶级对立思维法。

3.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思维倾向

马克思的思维定式,决定了马克思在考察劳动问题时也必然从对立思维出发。他在分析当前的经济事实时得出的结论是:“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p89)这样劳动便成了工人贫穷的原因,工人创造的商品价值越高,自己反倒越贬值、越廉价。“这一事实表明: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实现如此表现为失去现实性,以致工人从现实中被排除,直至饿死。”“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1](p91)由此可见,劳动成了异己的力量,工人劳动越多,创造的价值越高,自己反倒越贫穷,越受束缚,越被排斥,甚至死亡。可见劳动并不是财富的源泉,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被异化。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对立的关系。“当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p93)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分析劳动问题时,始终坚持的就是对立思维,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工人与劳动的对立,一切皆因为阶级对立而导致所有的对立关系。劳动异化理论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对立思维基础上的。而事实上,劳动本身是创造人的过程、创造社会的过程、创造历史的过程、创造财富的过程,异化劳动只是对立思维条件下的一种社会现象,不能反映劳动的真正本质。这与后来马克思所强调的劳动是人的基本的、有目的活动,是人创造社会财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机能的过程的思想是有区别的。

与此同时,马克思在谈到劳动的外化时讲道:“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的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1](p94)这里马克思把劳动与工人也对立起来,似乎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强迫或者说对自身的摧残,正像马克思所说:“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1](p94)这里就有一个矛盾,如果人类不劳动,人类的生存基础又是什么,人们在资本家控制或束缚下所进行的劳动,应该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一个手段或形式,本身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但马克思却把劳动与工人对立起来,似乎没有资本家的控制,工人就不会去劳动,如果这样工人又靠什么来生存,人类又靠什么来生存。所以劳动对工人说来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东西,虽然劳动最后不完全属于工人,但这个劳动也不会完全属于资本家。因此,这种对立思维很容易把问题推向极端,不利于对工人、劳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会造成如下的结果:“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p97)“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同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同他人、同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总之,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命题,说的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1](p98)由此看来,异化劳动所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矛盾和对立,那么,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呢?马克思讲:“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即为异化劳动同人类发展的关系问题,也就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这样看来,“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的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1](p101)看来异化的根源是来自于私有制。“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因此,随着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私有制不存在了,异化劳动也就自然衰亡了。私有制不衰亡,这个异化劳动就会永远的存在。由此,“从异化劳动同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的解放、从奴役制的解放,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且这里不仅涉及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同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1](p101)马克思经过对异化、私有制、劳动这些问题的对立分析,最后的结论同样是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采用这种政治形式,工人的解放,乃至人类的解放才有可能,这里隐含的东西是,人类历史就是斗争的历史,私有制一天不消灭,阶级斗争一天也不会停止。如果具体到一个人,按照马克思这个理论,人的一生就是斗争的一生、对立的一生,因为全人类还没有解放,无产阶级只能斗争下去,资产阶级也只能斗争下去,这之间没有调和、没有统一。用这种思维方法认识人类社会,认识世界,结果是不言自明的。人类几千年的战争连绵不断就是事实,虽然这些与马克思的理论无关,从某种意义上反倒证明马克思理论的正确,但问题是马克思的理论丝毫没有对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即便描述的现实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并没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方法,相反,阶级斗争的方法只能使这种现实更加恶化。我的想法是,人类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怎么改造世界,方法显得非常重要,而马克思的对立思维并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理想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反思思维方法的作用及价值,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好的思维方法。

关于《手稿》中的矛盾思维倾向还有很多,这里不再具体分析,我只是想说明矛盾分析方法是手稿的基本方法,弄清马克思这个时期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正确评价马克思这个时期的思想具有借鉴作用。

三、《手稿》的方法论反思——从和谐思维出发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重新思考《手稿》中的一些问题,或者说用和谐思维分析问题,那么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会对资本主义的工资、地租、劳动等一系列问题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呢?我们知道,和谐思维是以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为前提的思维,重在强调事物的同一性、依存性。如果这样,马克思的手稿可能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这里并没有责难马克思的意思,也没有批评马克思的意图,只是想从方法上思考一些问题。

我们知道,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不仅受到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也受到费尔巴哈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出现极端分析问题的思维倾向也是非常正常的。马克思是人不是神,自己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再说这个时期的马克思正处在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时期。从马克思以后的著作来看,比如像《资本论》在谈到资本主义工资、地租、货币等问题时,理论的客观性更加突出,不像《手稿》时期那么极端。就异化劳动而言,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也很少运用这个概念。这说明青年时期马克思的思维方法还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研究马克思理论,应该把它放到历史的背景中去研究,不能因为是马克思的理论都必须正确,是马克思的著作都必须是真理,这不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正因为如此,我想我们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从和谐思维出发来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和发展,我想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新的发现,也为我们解释现代资本主义提供更为有益的思维方法。

理论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人类的智慧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方法论也是一样,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谐思维不能不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思维方法,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思维方法。自从胡锦涛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以来,我感到我们党已经完全摆脱了阶级斗争的思维倾向,更多地从和谐角度思考中国的社会问题、中国的发展问题、中国的强大问题,从和谐角度思考国际关系问题、世界发展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自信的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客观评价人类发展、人类文明的理论表现。这说明和谐思维已经成为我党思考和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也是我们分析国际、国内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矛盾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法。所以,从和谐思维出发探讨《手稿》,会给我们更多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注释】

[1]感谢南京大学张一兵先生对本文以及本文观点的书面琢正和对笔者的鼓励,另,笔者依照张先生的建议,添加了现在的副标题。——笔者注

[2]本文为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08)、陕西省社科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项目(2010Z013)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