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大关中发展论坛纪要
赵正永同志在第四届大关中发展论坛上的批示
2010年6月29日,省长赵正永批示:“请西咸办忙全阅”。
由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省政府研究室、省社会科学院、省社科联、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大关中发展论坛于2010年5月22—23日在西安举办。本届论坛以“十二五·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为主题,围绕“十二五·发展思路、指导方针、路径及布局”等问题,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站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研究关中—天水经济区及西部大开发问题,为编制我省“十二五规划”提供咨询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维隆,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省纪委原书记、省决策咨询委副主任李焕政出席。副省长姚引良出席论坛并讲话,大关中发展论坛组委会主任、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原副主席、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田源致开幕词。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西安市常务副市长董军,甘肃省天水市常务副市长柴金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徐德民,宝鸡市副市长丁琳,咸阳市副市长严维佳,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冷劲松,庆阳市市委常委、秘书长樊得智,渭南市常务副市长雷超武,铜川市副市长王省安,安康市副市长巨拴科,商洛市发改委主任程诗有和我省专家杨勇先、刘宏涛等在大会做主题发言,来自陕、甘两省有关部门、相关兄弟城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150余人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及主题报告会分别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周敏和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张仁华主持,座谈研讨会由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主持。
与会同志认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近一年来,开局良好,成效显著,大家围绕论坛主题也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现整理如下:
一、加强《规划》实施,大力支持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
与会代表认为,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首先要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首先要明确西安的城市定位。西安过去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就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大都市,地处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核心,应该成为亚欧合作的中国基地,成为亚欧大陆桥上的国际化大都市。专家们认为中央强化对新疆开发建设的支持,为西安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使西安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合作中心成为可能。为此,一要以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作为突破口,应用现代技术做好周、秦、汉、唐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把西安建成中国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建成彰显中华文明的国际旅游中心;二要用好科教资源,发挥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把西安建成不同于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上海的金融贸易中心的中国科教中心;三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路、铁路、航空设施建设,发挥好西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基础和物流条件等优势,增强国际航空运载能力,加强与沿海和沿边国际港口合作,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综合保税区建设,把西安建成亚欧大陆桥上最大的陆港;四要以东西部贸易洽谈会为基础,制定支持会展业发展的政策,与欧亚经济论坛交叉配合,争取每两年在西安举办一次亚欧博览会;五要争取国家支持,在西安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体系和融资平台,使西安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金融中心。只有这样,西安才能真正成为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辐射北方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才有条件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二、抓住编制“十二五”规划契机,具体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要求,尽快实现省级层面的对接,由陕、甘两省发改委牵头,单独编制经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作为两省“十二五”规划的独立篇章或子规划。要努力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把关中放在东西开放,南北扩展的战略地位上,做好基础设施规划;要进一步提高关中地区城镇化水平,做好城镇建设规划;各城市都要有实施《规划》的具体部署,并由省上统筹处理好经济区核心城市与次核心城市以及辐射区域规划的衔接问题;合理调配三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应充分的依据《规划》涉及到的“一核、一轴、三辐射”区域内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条件,突出不同区域的特点,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同时,要加强与国家发改委沟通,争取国家“十二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规划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
三、明确城市定位,构建“一核、一轴”框架。
与会代表和专家认为,加快现代关中、人文关中、科技关中、生态关中、开放关中、和谐关中建设,首先要做大“一核”。加快西咸新区建设,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大西安都市圈。为此,要把渭南、铜川、杨凌纳入大西安都市圈,通过建设西临渭、西咸杨、西三铜三条经济带,进一步发挥大西安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其次要做强“一轴”。要把宝鸡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副中心,发挥宝鸡对陕甘川宁毗邻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争取“十二五”期间杨凌独立设市,建成“中国唯一”世界少有的农科型中心城市。要重新认识铜川的定位,把铜川建成为渭北的中心城市,解决好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不可持续的世界性难题。要把渭南建成关中东部的中心城市,并把华阴、韩城、商洛建成关中的三大门户城市,促进关中向东开放。完成上述任务的关键和突破口是适时调整咸阳行政区划,将兴平以东、三原以南划归西安,组建大西安;将彬县、长武、旬邑、淳化等资源县划归铜川,振兴铜川;将其余县划归杨凌,设立杨凌市。这个方案不增加地级市的数量和编制,一举三得,是会得到民政部和国务院批准的。再次,要发挥关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北辐射延安、榆林,并争取将黄陵设市,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圣地城市,以便更好吸引海外华人资金建设陕西。向南辐射安康、汉中,带动陕南突破发展。同时,要加快重点县镇建设,按照城乡区域基础设施统筹、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交通、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管网、垃圾收集体系建设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土地管制机制。
四、构建陕西双核结构,把榆林建成第二发展极。(www.xing528.com)
有几位发言的专家指出:要抓住国家正在规划建设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的机遇,使陕北成为建设西部强省新的支撑板块,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使榆林进一步发展为陕甘宁蒙晋毗邻区的中心城市,进而成为联接关中—天水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枢纽城市。要着力打造西安—铜川—延安—榆林—朔州—北京大通道,使其不仅带动陕北的发展,而且使榆林为龙头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融入到京津冀和环渤海,成为京津冀和环渤海的能源化工基地,利用京津冀和环渤海的信息、资金、项目、技术、市场发展自己,实现陕北发展新的跨越。陕北有丰富的黄土资源,要总结推广延安新机场和府谷新区造地建设的经验,实施陕北造地战略。治理丘陵沟壑,为陕北城镇建设提供用地,并通过置换,为关中战略高地建设和城市化发展提供用地指标。
五、积极构建“西三角”,实现陕南突破发展。
几位专家发言指出,以西安、重庆、成都为中心构建“西三角”条件已基本具备,随着西康铁路、西汉高速和西康高速的修建,秦岭屏障已经被突破。西安至成都、西安至重庆的高速铁路修建以后,会进一步将关中和成渝两大城市群联成一体,完全有可能建成我国第四增长极。陕南位于关中和成渝之间,属于西三角的腹地,构建“西三角”对陕南的突破发展意义重大,可使陕南接受关中和成渝两方面的辐射带动。陕西应当与重庆、四川一起,共同争取将西三角经济区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修建西安至成都、西安至重庆的高速铁路,积极推动西三角构建,为陕南突破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大力支持陕南发展循环经济,争取将陕南建成国家级的绿色产业发展基地。
六、统筹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次核心城市建设。
在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应统筹规划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区城际客运体系,加快建设城际铁路,合作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把经济区建成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布局合理,畅通快捷,功能完善的国家级交通枢纽。一要完善大西安都市圈的交通网络,健全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公路和铁路骨架;二是要强化宝鸡交通枢纽地位,完善以宝鸡为中心的“十”字形高速公路和铁路枢纽;三是要支持铜川突破交通瓶颈制约,向北、向东打通境内铁路与西延线的连接,修建途经铜川的东西南北铁路,尽早开工建设西铜城际铁路。尽快开工建设途经铜川东西方向的大凤、合凤高速公路;四是要进一步改善商洛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交通条件,将西安—蓝田—商州城际轻轨、关中—天水经济区外环线等列入全省“十二五”规划并尽早启动实施。
七、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协作配套发展。
要严格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产业优势,促进结构调整,加强配套分工,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产业集群,构筑若干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要一手抓自主创新,一手抓招商引资和推广应用;一手抓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一手抓劳动密集型的资源性产业;一手抓国有控股的大企业集团,一手抓民营中小企业;一手抓中心城市作用的发挥,一手抓县域经济的发展。依托开发区和工业园,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优化产业结构、管理结构和资产结构,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整体竞争力,加强中介服务,实现产业集群的错位发展,联合、协作、配套发展。
八、构建多层次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与会代表和专家认为,大关中发展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编制落实和促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论坛的影响越来越大,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的范围也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高,受到了政府、学术界、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推动了关注“大关中”,研究“大关中”发展问题的热潮。一致表示支持办好大关中发展论坛,使其成为一个在西部乃至全国有更大影响的区域发展研究的重要平台。要完善大关中发展论坛的长效机制,发挥大关中发展论坛集思广益作用,建议将大关中发展论坛的研究深入到次核心城市。发挥关中—天水经济区各级政府的导向作用,鼓励经济区城市商会、行业协会及民间组织参与区域合作,开展各种形式、不同规模的经贸交流和洽谈,积极为企业间投资合作创造条件,搭建区域经贸合作的平台,全力促进经济区持续快速发展;陕、甘两省及经济区各城市联合起来向国家部委争取政策支持,共同商讨破解经济区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请求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倾斜,在财税、金融、投资、统筹城乡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以加快经济区的发展步伐。
大关中发展论坛组委会
二〇一〇年六月八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