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作文引出的思考
有关于林秀贞、丛飞、李春燕的三篇报道加起来不到两千字,要求学生阅读后自拟题目,自定体裁,用课外时间写出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爱或爱心,本来是一个很容易写好的题材。生活中显示爱心的事例或缺乏爱心的表现,可以说俯拾即是,只要有点心思去感知、去体验、去认同,是不难撷取一些具体生动的事例,写成一篇有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来的。加以是课外写作,时间较充裕,构思可以从容,我原期望会有一些体会较深的感人之作。
但结果却颇令我失望。从按时交上来的作文看,问题并不在语言文字方面。经过高中阶段两年多系统的写作训练,绝大多数同学已基本能写出结构紧凑、条理清楚、文笔通畅的文章,就是在写作技巧方面,他们已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出在这次作文全都空发议论,没有一篇能真正联系自己的思想或生活实际,几乎都是用那种居高临下去评判、去点拨的口吻,对爱与爱心问题作壁上观,完全是一派隔靴搔痒!哪里有生动而感人的生活!
这种超然态度,使人看不出他们有一点儿对生活较深层次的感知和思辨,看不出他们有一点儿显示内心真情的感悟和自觉。
试举几例:一篇与《唤起爱的回声》同名的作文写道:“我们应当如何唤起爱的回声呢?环境需要我们保护,财产需要我们爱惜,人们需要我们帮助,因此,我们要献出爱心,把世界搞得色彩缤纷、环境优美。”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作者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要自己不断地为别人着想,大家才能团结起来,对自己更加有帮助,你就会感到这个世界特别温暖。”“我们也必须提倡爱自己、爱别人、爱大自然、爱社会。只有懂得爱,才会珍惜现有的一切,才会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但怎样去为人人,自己准备用什么行动去唤起这种爱的回声,却未著一字。可说是不着边际,空洞无物。
现在老师们常有这样一些抱怨或叹息:乘车时学生挤抢,比你捷足先登自不待说,经常你上车了,熟悉的学生往往多是别过脸去,假装没看见,绝少主动给老师让座;排队买饭时很少有学生会说“老师您先来!”;今年你教他,认识你是老师,明年不在你班上了,路上相遇,已是相逢未必曾相识;教学楼刚粉刷的墙壁,走廊上、课室里,不知何时,突被人飞起一脚,半人多高印上一两只鞋印,脏兮兮地刺眼;教室课桌的抽屉里塞满吃剩下的垃圾废物,墙壁上也会偶有几个球印子;校园草地上随处可见废塑料袋、空的软包装饮料袋;逃课、逃宿泡在网吧里玩儿游戏,谈情说爱,吸烟等等。这些知和行相脱节,理念与实际相背离,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爱惜学习和生存环境的表现,不仅一般同学有,就是被评为三好学生的也有。(www.xing528.com)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社会和家庭两方面,但更主要的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某种不完善,方式方法的某种偏颇。从社会,到家庭,到学校,分分分之上的,应该是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的问题。
因此,这次写作活动反映出来的文风不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思想作风不够端正的表现。而思想作风问题又主要是个教育问题。
已经有不少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指出,偏重政治理想前途教育而忽视个人素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造成人们知和行不一致,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某种双重人格现象。在这次作文活动中,从学生对爱心问题夸夸其谈,乐意当评判,只议论、点拨,却不能触及一点儿个人的思想实际,谈谈自己该怎么身体力行地去做,即可看到这种知行脱节的双重人格的影子。
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人生?不能不令人苦思。
当然,如何将政治理想前途的教育和个人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对人生谦谨认真,懂得礼让助人,有爱心,讲文明的一代新人,这已是专家的议题。这里提出的只是一个思考,希望能引起担负教书育人任务的各级同行们的一点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