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视审美素质教育:语文学科的永恒爱

重视审美素质教育:语文学科的永恒爱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学科要重视审美素质教育近来人们在谈到语文教学应实现突破性改革的时候,没有不谈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我通过教学实践尝试着对学生实施审美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重视审美素质教育:语文学科的永恒爱

语文学科要重视审美素质教育

近来人们在谈到语文教学应实现突破性改革的时候,没有不谈到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由于当前普通高中从学生到老师、从家庭到社会都陷入了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中疲于奔命的怪圈,教育朝着训练应试能力的方向滑落,以致某些高分低能者“鲤鱼跳龙门”,严重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了祖国现代化建设。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一个人如果缺乏美的心灵,没有寻找美、创造美的追求,是难以取得较大成就的。审美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辨别美丑、是非、善恶,培养健康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和追求美好事物,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发的今天,我们宁静的校园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不是校园的围墙能挡得住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所生活的文化环境良莠混杂,形形色色的文化垃圾,都会对审美心理尚不健全的中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其审美素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学科是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文本中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美学因素,课本所选的作品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高手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着生活的哲理,昭示着人生的道路,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语文教学就是要在传授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采撷美,创造美,以助于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辨别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而这些是美术课、音乐课所不能替代的。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着各种体裁的文章,各有各的魅力。论说文中有整齐的结构,严密的论证;说明文中有条分缕析的说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描写;小说中有一波三折的情节,生动丰满的形象;诗歌中有意象美、意境美、情感美。总之,语文教材中,给我们展现了各种形式的美:生活美,自然美,形象美,思想美,人格美,人性美,语言美,哲理美。语文课的审美素质教育就是教师指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出这些美,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培养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对大好山河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对理想事业的渴望这样一个健康美好的思想感情来,从而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通过教学实践尝试着对学生实施审美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一、感受文本中的美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要以语言艺术为手段,通过渗透、融化的方法,把审美素质教育导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教师要吃透教材,充满教育的激情和睿智,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贯穿于教学始终。师生与作者达到一种共鸣,得到美的体验,丰富美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能使学生领略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乱石崩云,惊涛裂岸”的豪壮之美;李清照的《声声慢》能使学生充分欣赏到酒、大雁、菊花梧桐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意象美;秦观的《鹊桥仙》中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揭示爱情真谛的哲理美;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通过荒诞的情节告诉读者,这个世界除了阳光灿烂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阴暗和丑恶,而人在遭遇挫折、困难时内心要充满希望和力量。每一篇文本都会给读者以美的感受,不再赘述。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美,感受美。(www.xing528.com)

二、鉴赏文本中的美

中学生性格尚未完全成熟,情绪易于波动,审美理想正在形成。他们一方面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审美情趣尚未养成,容易忽略很多美好的东西。因此,语文课在讲授课文时,可通过对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的赏析,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课文的欣赏和对美的鉴赏能力。例如孙犁短篇小说荷花淀》虽经四十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散发着艺术的芳香,闪烁着美的光彩。语言美、结构美、景物美、人性美,无不惹人回味,令人陶醉,特别是自然景物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然而,学生在欣赏时,往往只注意表面的自然美,而不能透过自然美欣赏到更高一层次的人性美,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当点拨。如小说的开篇:“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我让学生们体味自然景物的清雅、优美的同时,注意主人公——水生嫂的姿态、动作。她“坐”着,手指“缠绞”着“柔滑细长”而“湿润润”的苇眉子,这苇眉子还在她怀里“跳跃”呢。可见,她编席的技能多么精熟,劳动的动作多么灵巧,她的一举一动多么优美。融融的月色里,我们虽未能看清她的面庞,但这又何妨?我们不是已经感受到了这位劳动女性散发出来的美了么?优美的环境衬托出了一位举止美、心灵美的女性。

又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中开篇就一连使用了七组叠词,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鉴赏这古今冠绝的语言技巧。“寻觅”“冷清”“凄惨”原本也可以表达孤苦无依和惆怅寂寞的心情,但作者嫌力度不够,无法完全表达自己浓烈的愁情,就大胆地将它们每一个词都重叠起来,并在“凄凄惨惨”的后面缀上了“戚戚”的叠声词,这样一来,不仅力度加强,效果倍增,还极富音乐美,营造出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有如一位伤心至极的女子在低吟倾诉,一种莫名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从动作、环境到内心层层递进,表达出内心的空虚、孤独、寂寞、悲凉、凄惨、愁苦等无边无际的愁情,十四个字无一字写愁,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这些美,非赏无以怡情、养性。

三、创造学生自己的美

中学生有充实自己精神生活的良好愿望,也有享受美和创造美的欢乐,语文教师可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一些创造美的活动,如有表情的朗读、导演课本剧、作文练习、搞焦点访谈等。特别是作文练习,可以使学生通过想象、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将自己的感情融于习作之中来再现美和创造美,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

总之,语文科审美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塑造一个美的自我形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审美素质教育,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地、深入地挖掘出作品中的美,才能高效率地与学生一起探讨美,让学生的精神在美的世界里徜徉,形成正确的美丑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