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教古诗
诗歌是一种需要反复诵读的体裁,只有反复诵读才能领会作者用最凝练、最形象的语言表达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可是现在学生普遍怕读书,更把读诗、背诗、鉴赏诗视为畏途。因此,教师必须在教法上想想办法,不能千篇一律地照本宣科,一定要根据诗篇的各自特色,从不同角度去讲析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新旧联系,相互映衬
优秀的诗篇都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强烈的感染力。为了使学生深入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受到教育,讲时除了作一般的简要分析外,我还运用了新旧联系、渲染气氛的方法。例如讲陆游的《诉衷情》时,讲前先要学生回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说明作者写本篇时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虽被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仍然志在千里。他当时体质已经不佳到“僵卧”的程度,却“不自哀”,还想着“为国”,连做“梦”也想着“铁马冰河”的战斗生活,这是多么崇高的爱国情操啊!然后再回忆小学时学过的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说明这是作者临终前的作品,可以说是他的遗嘱。他临终前想到的不是自己,不是家庭子女,而是国家的未来,使学生了解作者是一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者,从而产生对作者的崇敬心情,再转入本篇的阅读鉴赏,自然水到渠成。这样能使学生很容易体味到年近七旬的词人,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的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以及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抱负无人理解的百折千回的忠愤情感,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比较同异,领会妙处
我平时读古典诗歌时,有一种感觉,在诵读那些题旨相同、构思各异的作品时尤感兴趣,并会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如两首思妇诗同是写给丈夫寄寒衣时的怀人深情,一首是唐代陈玉兰的《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另一首是元代姚燧的[越调]《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一个直接写关切、担心的心态,一个以矛盾心理写思念、企盼之情。而另一首唐代许浑的《塞下曲》:“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写一次战斗中,一个战士在他牺牲的次日早晨,还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这里又从另一个角度构思,使读者从“寄寒衣”上对牺牲者和家属产生深切的同情。
柳永的《八声甘州》下片运用了“对写法”,他将想象的“人思我”与“我思人”结合起来,从对方写起,推己及人,把自己对故乡、“佳人”的思念的情感抒发得更委婉含蓄,更深刻、真切、动人,虚实结合,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也更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羁旅之愁、漂泊之恨,文笔更曲折,更具情趣。那么,我在指导学生鉴赏时用高适的《除夜作》和杜甫的《月夜》来与它对比赏析:《除夜作》中“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不直说自己思念亲人,反说亲人在思念自己,抒情更为曲折、委婉,余味无穷;而《月夜》中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作者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忧虑妻儿,反而入笔就写妻子“忆长安”,想象妻子对身陷乱军之中的自己的惦念、忧虑与惊恐,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
经过这样对比赏析,学生就会对“对写法”这种在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理解得更为深透,能更为深刻地感受到这种写法的独特的抒情效果,就更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诱发起强烈的诵读兴趣。
三、紧扣特征,强调观察
鲁迅说:“留心各种的事物,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又说:“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随时留心,细致观察,是把人、事、物、景写得准确、鲜明、生动的先决条件,不然怎能写出事物的特征呢?
我在讲柳永的《八声甘州》时,先写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要求学生指出这首诗的作者是怎样写出了“早春”二字的。经过他们的讨论,得出了下面的结论:桃花才“三两枝”,芦才钻出短短的嫩“芽”,冰消了,鸭子下河了,这一切都是早春景色的特点;同时还有作者心里的感受,像水的“暖”,河豚的“欲上”等。实现了指导学生鉴赏诗歌时要善于观察的目的。然后鉴赏《八声甘州》的上片:学生认真赏析,然后回答诗人漂泊异地,独上高楼,选取了哪些秋天傍晚江边特有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捕捉到诗中的潇潇暮雨、凄紧的霜风、冷落的关河、当楼的残照、凋残的“物华”、无语的长江,感受到意境的凄清、冷寂、萧条,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忧愁悲伤,深刻理解景物描写在诗歌中的作用,学会了对于写景的诗要时刻留心诗人笔下的每一个意象的特征,结合生活中的观察,赏出诗中的“美”,实现高层次鉴赏的方法。
四、讲点故事,说说炼字
故事的特点是:故事性强,情节生动,语言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因此,它不管对成人或孩子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往往会使人听得废寝忘食,甚至久久不忘,所以讲课时偶尔讲些文学故事,对提高学习兴趣是很有作用的。例如在讲王维的《过香积寺》时,先给大家讲一个苏东坡的趣事。有一次,苏小妹想考考大哥的智商,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笑它是“下品”,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又说了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苏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地念出答案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吟诵玩味之后,拍案叫绝。用“扶”字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轻拂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苏东坡的“摇”“舞”只能与“狂风”相配。下句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之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然后转入赏析《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自然兴趣盎然,积极主动,赏析有方了。经过一番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岩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咽”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泉水流淌的声音;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云峰”“古木”“人径”“钟声”“空潭”所渲染的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然后再进一步总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一般指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有时也指能传达主旨的一个句子或关键词。”
最后,带学生赏玩一下那些炼字精彩的诗句,如:齐己《早梅》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的“一枝”是数词炼得好;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与“惊”是动词拟人化;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中“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中的“锁”字是动词炼得精彩;杜甫《恨别》中“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中“老”是形容词当动词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后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粪土”二字是名词当动词用,用得精彩。
五、体味情趣,引起兴趣(www.xing528.com)
古典诗歌中有的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情趣盎然,读着读着会使你产生会心的微笑。例如宋朝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词十分传神地描写了少女在秋千上罗衣轻飘玩得尽兴后正是薄衫初透、慵整纤手、懒态非常之际,偏偏这时有客人来了,情急之下,鞋子顾不上穿、金钗顾不上捡,就急忙向闺房跑去,少女觉得自己的狼狈之相已经被门户遮挡住了,这时她想看来的客人又不敢近前,于是故作轻松地倚着门框嗅着青梅。尽显少女的娇羞可爱,传神地写出了少女那种想见又不能见的微妙心理,极富情趣。又如明代毛铉的《幼女词》:“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作者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少女偷偷学做新娘后,立刻害羞起来的神态。读了这些诗你能不产生笑意吗?能不喜欢背诵这些诗篇吗?
所以我在教学唐代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晚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时,着重指导学生品味诗中作者巧妙的构思:明明是向张籍询问自己的作品是否合主考官的意,而他不直接问,却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间接地询问。实在有趣,学生自然喜欢它,从而产生读熟它的自觉要求。
六、讲讲作者,介绍背景
借助学习文本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了解诗作的背景,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解读全诗,激发阅读兴趣,还有利于帮助学生鉴赏该作者其他的诗文。
当然,教师要善于根据每一首诗歌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我是这样设计秦观的《鹊桥仙》的教学的:
1.介绍作者:由学生借助大众传媒课前查阅,课上介绍,教师着重强调秦观的人生经历。
2.讲点故事:让学生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必要时教师补充。
3.阅读理解:让学生借助书下注解自学,然后学生质疑,进一步解决学生理解中遇到的问题。
4.说说炼字:鉴赏评价“飞星传恨”中“飞”字。
5.认识升华:提问法:你怎么看待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爱情观?
6.拓展积累:搜集一些经典的爱情诗句。
整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注意了情境创设、鉴赏评价,课堂气氛活跃。
我想,只要我们平时多读些书,教时多动一点儿脑子,根据诗文的特色,教的角度和方法多作点变化,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产生自觉熟读、背诵的要求,进而达到爱学乐赏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