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福东渡南线说的历史公园考古挖掘结果

徐福东渡南线说的历史公园考古挖掘结果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吉野里历史公园近年日本佐贺吉野里的考古挖掘为徐福东渡“南线说”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研究认为徐福东渡日本不是传说,而应当是历史。赞同“南线说”的江苏连云港和浙江慈溪,都曾争相提出自己是徐福东渡的启航地。第三次出海是在秦始皇第五次东巡之后,徐福隐迹不成,最后决计东渡,走的是“南线”,从江南直达日本。

徐福东渡南线说的历史公园考古挖掘结果

三、南线说

“南线说”是近年徐福研究的成果之一,也就是说,“徐福东渡”最后是从中国南方(今宁波附近)直接到达日本的。

徐福第二次面见秦始皇后,可以说是得到了更大的信任。不仅能广泛地征集童男童女和各类工匠,购置木料,打造船只,还能到各地寻觅五谷良种和各色奇花异草,他的活动范围扩大了,时间也比较充裕。所以徐福在中国东南沿海留下了较多的足迹,甚至有在象山“隐迹两年”的记载。秦始皇东巡会稽时,徐福在隐迹不成的情况下决计东渡,是否可能走“南线”的猜想就被提上研究台面。

日本吉野里历史公园

近年日本佐贺吉野里的考古挖掘为徐福东渡“南线说”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日本的考古研究证实,绳纹时代后期,“渡来人”跨越式地改变了日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研究认为徐福东渡日本不是传说,而应当是历史。日本佐贺大学教授七田忠昭先生认为,在吉野里历史博物馆地下挖掘的古代谷物“长粒米”稻种,与中国浙江河姆渡出土的稻种是同一品种。这证明了日本古代的水稻品种不是从中国北方经朝鲜传入日本,而只能是从南方直接传入日本。

佐贺大学七田忠昭教授作“吉野里与徐福”学术报告

中国古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的造船业已十分兴旺。越王勾践灭吴之后,曾发兵打败齐国。越王勾践一度把越国首都从会稽迁到琅琊,当时的重要交通工具就是海船。战国前期就有“桅高数丈”可容百人的“楼船”,到秦始皇时期,徐福打造巨舟由“南线”直航日本应当是完全可能的。史料记载,西汉时代就有日本商人直接到会稽经商,他们还自称是徐福带过去的“秦人”的后代。(www.xing528.com)

近年的航海研究也表明,受季风及洋流影响,中国南方的船只,能随洋流直接飘向日本。宁波的《明州航海志》明确记载,古代的木船从日本漂向中国最快的只需四天三夜。公元659年,日本第四次派遣的“遣唐使”,副使津守吉祥的2号船,就是直接漂至宁波的。据《新唐书》记载,从公元702年前后开始,“新罗海道,(日本)更由越明州朝贡”。从公元702年日本第八次派遣唐使开始,宁波就取代登州,成为对日交往的主要通道。与李白王维关系密切的日本友人晁衡(即阿倍仲麻吕),就是在公元714年,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船队来华,在公元753年,随遣唐使归国途中遇风浪而死的。他走的也是从明州(宁波)往返日本的“南线”。浙江的“天台宗佛教,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和京都,都仍有很大影响。所以,明州与日本的通航关系,决非南宋小朝廷败退临安(今杭州)后才发展起来的。

赞同“南线说”的江苏连云港和浙江慈溪,都曾争相提出自己是徐福东渡的启航地。在徐州师范大学罗其湘教授的策划下,慈溪市人民政府已经在达蓬山上,竖起了“徐福东渡成功启航地”的石碑。

但象山的徐福研究者认为,徐福既然在象山隐迹两年,徐福的船队(约80艘)也曾经在象山港避风,徐福“隐迹”不成,决计东渡,在象山启航似乎更合情理。

总而言之,徐福东渡路线,第一次出海走的是“北线”,并且沿朝鲜半岛到过韩国济州岛一带。“西归”以后,经过多年准备,第二次出海是折向中国东南沿海,并且在象山“隐迹两年”。第三次出海是在秦始皇第五次东巡之后,徐福隐迹不成,最后决计东渡,走的是“南线”,从江南直达日本。

韩国西归浦徐福公园内的徐福东渡路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