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校互动:我国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城校互动:我国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导致新中国成立17年以来职业教育毁于一旦,职业教育的发展基本陷于停滞。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摆脱“文化大革命”的桎梏得到恢复和发展。

城校互动:我国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1.2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2.1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最早的职业教育,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实业教育,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清末的职业教育以学习西方技艺、培养实用人才为主要内容。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规定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实业教育制度。1917年成立的“中华职教社”,则开启了与实业界联合举办职业教育的先河。虽然中国职业教育出现较早,但在旧中国,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现代工业不发达,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职业教育真正得到大力发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这50多年里,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调整、整顿、充实、改革、完善、提高,不断发展壮大。[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8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为特点的经济体制。为适应这种新型的体制和机制,职业教育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规划。为了适应“一五”计划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要求,国家从苏联引进中等技术学校中专学校)教育的模式。这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1956年在中共八大通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的建议中提出,要努力发展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继续派遣高等学校毕业生和教师出国学习我国缺乏的学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业余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1963年,教育部、劳动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城市职业教育座谈会。会上提出应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学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地建立起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将部分初中改变为各类职业学校。职业学校要发动工矿、企业、大农场、林场等行业积极创办,现有中学也可增设职业班。到1965年农业中学及其他职业中学共61626所,在校生达到1400万人。这一时期,我国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并结合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创造出“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新模式。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各级各类教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职业教育也不例外。1965年,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和农业中学61626所,在“文化大革命”中都完全变成单一的普通中学,各种职业学校和农业中学被一扫而光。导致新中国成立17年以来职业教育毁于一旦,职业教育的发展基本陷于停滞。

(2)改革开放以后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前(1978—1992年)

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学文化的教育水平,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摆脱“文化大革命”的桎梏得到恢复和发展。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提出:“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发展职业教育,促进高中阶段的教育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0年,我国出现了3314所农业中学及职业中学,加上原有3069所中等专业学校、3305所技工学校,使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224.2万人。

在这一时期,中国也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一个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我国第一次由国务院颁布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除了国家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调整和改革以外,各职业教育学校也开始注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使职业教育开始了市场化的洗礼。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职业教育市场化摸索阶段(1992—2002年)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各项改革事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职业教育开始逐步摆脱仅以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局面,开始尝试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阶段,甚至出现了完全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的民办职业教育学校。随着中央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措施的出台并落实,加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在1999年以后,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变,连年的扩招,其生源又主要是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因而使得“普高热”升温,严重地冲击了职业学校的生源,使职业教育的规模出现萎缩。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1999年职业学校招生规模锐减,比1998年少招生46万,2000年又比1999年少招生61.4万;职业教育学生数量与普通教育学生数量比例连年下降,中等职业院校在校生的比例,1994年为58.3%,1996年为57.4%,1997年为56.2%,1998年为54%,1999年为50%,2000年为45%。然而,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积极作用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科教兴国的重要实现途径。

在这一时期,确立了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方向的指导性文件主要有: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统筹规划、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教育的局面。”1996年,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提出要构建“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

(4)职业教育进入以“满足市场需求,强化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就业”为特色的科学发展新阶段(2002年—)

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逐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与国务院有关部委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出台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合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2005年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并首次提出要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这就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第一次比较清晰地做出了自我定位,即: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办学导向,强化职业教育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专业服务的功能,在普通高等教育面临就业困难的背景下,通过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办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凸显职业教育的就业优势以吸引优秀生源。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的战略方针。在这些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时期。

1.2.2 我国职业教育现状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分析职业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以后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创新指明方向,提供借鉴。

(1)我国职业教育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余年的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以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多层次、多渠道、多种类,从初等到高等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①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持续扩大。

近几年,各类职业教育培养规模快速增长。2005年、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两年每年扩大招生100万人,2006年招生总量达到约750万人,2007年招生人数突破800万人,在校生数达到2100万人左右,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创历史最高纪录。2005年我国普通高职高专在校生数已经达到713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2.3倍。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中,2006年高职招生数量占高校招生总量的51%,2007年高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达到300万人左右,也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一半以上。社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参加各种形式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达到1亿多人次,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显著增强。[4]职业教育院校的布局结构更趋合理。(www.xing528.com)

经过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全国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有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每个县(市、区)有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配置格局。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在全国不同的地区也逐步形成了比较有明显地方经济特色的职业教育院校。在职业教育体系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配合原有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全国初步形成了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③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国家累计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共支持1000多所职业院校改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除了国家加大投入以外,民间资本也逐步进入职业教育办学领域。民营资本的投入不但使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更加灵活,同时也使部分接受投资的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随着市场导向作用的增强,校企合作共建职业教育的新型办学模式逐渐兴起,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国家、民间、企业等多种主体的支持和参与下,我国职业院校的培养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

④职业教育就业服务功能逐渐增强,[5]职业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

由于职业教育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因此在客观上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对市场需求的调节信号更加敏感,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模式更具有内在冲动性。令人欣喜的是,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办学方式上逐步走向市场化,初步建立起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办学方向的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大部分职业院校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职业学校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实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强化了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十五”期间,各级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了2000多万名毕业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约4亿人次。

(2)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我国职业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自身痼疾,主要表现在:

①政府统筹体制不顺。

第一,观念陈旧,认识落后。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把职业教育摆在重要发展的位置。在个别地方,省、市、县三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级下降,严重影响了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职业教育由市(地)统筹政策的贯彻落实。一些基层单位和群众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一些部门和行业、企事业单位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6]第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有些地区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有的地方把职业大学、中专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校的二级职业学院和成人高校的管理,分别归属在不同的职能部门,造成了相互沟通上的困难。第三,条块分割有待打破。一些职业学校分属不同的行业(企业)进行管理,无形中形成了“条块分割”,使得职业教育资源无法统一管理,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第四,宏观调控有待加强。在普高热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受到严重冲击,这与政府宏观调控不力有着很大关系,一些地区忽视职业教育,甚至让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放任自流,自生自灭,使职业教育面临生存危机。

②办学市场化程度偏低。

目前相当多的职业院校仍然普遍存在把职业教育等同于普通学历教育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行业、企业、社会缺乏必要的沟通,课程和专业设置往往是根据本校教师专业情况而定,而不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这种办学模式很容易造成学生“用非所学、毕业就失业”。而用人单位则由于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也习惯于坐等求职者上门,这又造成了一方面闹“技工荒”,另一方面一些职业学校毕业生无用武之地的怪现象。教育、劳动保障、商务等部门及各类行业组织在人才交流问题上自成系统,互不往来,人才市场、用人单位与人才培训机构没有建立起经常、稳定的联系,特别是政府所属人才市场中介机构,行政色彩依然较浓,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益不高,与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事业制度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不能很好地发挥人才市场信息枢纽的功能;并且行业、企业参与的良性机制尚未形成,产学结合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不匹配,人才培养模式有待革新。[7]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职业教育投资强调多渠道筹集,但目前仍以国家财政性经费为主。从全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构成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约占总经费的60%。按照国家要求,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5%,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20%。但实际情况是,全国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增幅十分有限,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水平仅占教育经费总支出的7%左右。全国多数地方没有落实利用银行贷款举办职业学校的政策,没有建立专项经费或利用助学贷款资助职校生。可以说,教育投入有限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当数量的职业学校,包括新建高职院校没有生均经费等各方面的投入,只是依靠收取学费维持正常运转。投入不足导致学校经费有限,从而导致校舍不足或过于陈旧,缺少实习实训基地,设备数量少、配置低,达不到规定标准,这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从而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资金不足使众多职业学校陷入生存危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即:缺乏投入———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难———影响职校声誉———难以招生———投入更少。

④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没有很好的统一规划,加之隶属关系混乱,管理层次过多,职权不明,造成了现在职业学校布局分散、难以统一管理的局面。多方办学、多头管理、布局不合理,以至造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最后导致不同系统和部门的学校之间争生源、争经费、争师资、争劳动指标。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办学规模小,规模效益难以提高,规模成为职业学校的发展瓶颈。没有完善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各类模拟实验室数量少,计算机、多功能演示屏等必备设备均数量不够等,都使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必然使学生质量不高,就业渠道不畅;而就业渠道不畅,又会影响学校声誉,造成招生人数减少,学校没钱投入,更无法扩大学校设施规模,因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⑤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许多职业学校存在资金不足的症结,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资金的不足导致师资不足、结构难以改善、质量不高等问题。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本、高职(专科)师生比为1:16.85,在校生由上年的6903万人提高到7666万人。实际上高职教师紧缺问题更为突出,一些基础课和高新技术相关专业的“双师性”与“三师性”任课教师严重缺乏,不得已由缺乏实践能力的高校理论性教师与教学经验欠缺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担任主讲教师。这种现状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⑥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

长久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职业院校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平均化的特点,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广大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数量相对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来讲趋于饱和,加之地区间职业教育人才融合与交流的不很顺畅,导致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职业教育资源浪费,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